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建立了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有限元模型,首先研究分析钢弹簧浮置板的受力情况,并确定了其最不利的荷载位置,其次分析了钢弹簧支座刚度和轨道扣件刚度两参数对浮置板的受力影响,从而优化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轨道工程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施工技术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对于地铁系统的运行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减振降噪都有重要的作用,也是进行地铁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的技术范畴。  相似文献   

3.
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但其过渡段的设置成为设计中的难点。针对影响钢弹簧浮置板轨道过渡段动力性能的参数进行研究,考虑的参数主要有弹簧加密方式、弹簧刚度、相邻轨道形式、列车速度。基于正交实验的理论,建立三维有限元动力模型,采用移动轮对荷载进行动力仿真计算,获得不同参数组合下的钢轨和浮置板的动态位移和加速度,分析过渡段动力性能主要影响因素。参数分析结果可为钢弹簧浮置板轨道过渡段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短板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结构是富水地区减振的重要措施。通过建立车辆—轨道—下部基础耦合动力学模型,比较了列车动载作用下富水地区与普通地区的土体振动响应,分析了富水地区短板钢弹簧浮置板的结构动力特性。结果表明,富水软土地区车致振动在土体传递后,在中低频范围内仍然较大,设置钢弹簧浮置板后减振效果明显,减振效果约为12. 35 d B。  相似文献   

5.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西安等一些大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加之西安地理位置特殊,地下多文物,在西安施工地铁时经常会下穿重点文物、科研院所、学校、医院、高层建筑等振动敏感区域,因此施工过程中多用到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结合西安地铁5号线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施工,从施工工法方面着手,采用钢筋笼轨排法施工,既方便施工,又节约成本;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樊冬冬 《山西建筑》2013,(6):129-131
针对钢弹簧浮置板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序安全技术工作如何具体细化进行了研究,总结归纳了其良好的安全技术措施,为钢弹簧浮置板在今后的施工中提供安全技术保障,以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7.
崔茹 《山西建筑》2011,37(24):145-146
以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施工为研究对象,结合10号线工程实践,介绍了在国内首次应用的"钢筋笼轨排法"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快速施工新技术,并与传统施工工艺进行了对比,显示了其施工优越性,为以后施工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8.
9.
近些年来,传统地铁工程之外的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逐渐发展,日益增多。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工程与传统地铁工程最大不同点在于其设计速度较高,比传统地铁100 km/h的设计速度要高出40 km/h~60 km/h,且运行车辆大多采用国铁CRH系列,供电为交流电方式。结合市域快轨的实际工况,对钢弹簧浮置板的设计参数及结构选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方案比选,论述了市域快轨钢弹簧浮置板减振道床的设计要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市域快轨工程钢弹簧浮置板减振道床的合理方案,可为今后市域快轨钢弹簧浮置板减振道床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钢弹簧浮置板轨道低频特征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北京交通大学轨道减振与振动控制试验室开展钢弹簧浮置板轨道低频特征测试,研究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弹簧刚度和支承间距等参数变化对低频振动的影响,并比较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和普通轨道的低频减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①弹簧总刚度越大(支承间距不变且弹簧刚度越大,或弹簧刚度不变且支承间距越小),浮置板轨道基频越大,轨道板到基底竖向加速度级传递损失越小,轨道板到隧道内的竖向传递函数值越大;②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基频越小,在其工作频段,减振效果越好;但在基频附近,振动放大现象越明显。相对于普通轨道,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明显降低了10Hz以上频段的振动响应,最大减振量为25dB;同时基频处的振动放大量为25dB;③对于轨道板到隧道内的竖向传递函数,普通轨道的值比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值大,前者在0.012~0.028之间,后者在0~0.01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玉蒙铁路曲江大桥简支钢桁梁架设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溪至蒙自铁路曲江大桥全桥孔跨布置为3×32m简支T梁+3×96m下承式简支钢桁梁+1×32m简支T梁+2×24m简支T梁,主墩最高达92m,由于受桥位地形、主跨梁部结构形式、投资、工期等因素影响,不能采用常规的钢梁架设方案,如拖拉方案、单端大悬臂拼装等方案,必须研究新的架设方案。针对该桥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介绍几种主要的架设方案,通过对不同方案的施工过程计算、辅助设施的采用情况、经济性、安全性、优缺点等多方面的比较,优选出适合曲江大桥的架设方案。并结合该桥介绍了多跨简支钢桁粱在高墩情况下的不同施工方法及特点。  相似文献   

12.
崔鑫  张玉玲 《钢结构》2013,28(4):7-9
我国的铁路桥梁已从单线逐步发展到双线。近年来为适应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同时为节约航道资源,一桥多线的铁路钢桥形式逐步出现,并将成为发展的主流。而我国的TB10002.2-99《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中对钢桥疲劳设计仅有双线系数的取值规定,通过对多线系数计算方法的研究以及对已有多线桥梁多线系数的计算分析,得出影响多线系数大小的因素,为今后制定统一的多线系数取值方法提供初步研究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张婷  韩艳  牛伟 《钢结构》2013,28(5):19-22
为研究轨道结构对地震作用下桥梁体系位移、内力的影响,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考虑和不考虑轨道结构体系的3跨预应力连续箱梁形式的高架桥模型,分析天津宁河波作用时,该高架桥两种情况下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轨道结构可以加强桥梁体系的整体刚度,地震作用时,考虑轨道结构模型的各方向位移分量和各跨中弯矩及支座处剪力明显小于不考虑轨道结构模型的各方向位移分量和各跨中弯矩及支座处剪力,由此表明,设计中不考虑轨道结构是一种偏于安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下承式钢桁架桥动力特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 2010对南昌某下承式钢桁架桥进行离散,建立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其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得到振型及自振频率等数值,寻求桥梁整体结构的变形规律,并了解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和变化规律,是今后的优化设计,谐响应分析,瞬态分析及谱分析等动力学分析的重要起点。  相似文献   

15.
宋杰  杨梦纯 《钢结构》2010,25(12):72-75
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公铁两用桥梁。其主桥第一联为(121+5×168+121)m六塔单索面钢桁结合梁斜拉桥,采用无断面联结系、无上平联的三主桁斜边桁空间桁架形式,结构新颖,施工难度大。由于其顶推长度长、重量重、跨度大等,经对架设方案的分析、研究和比较后,最终确定第一联钢桁梁采用多点同步顶推方法施工。该方案减少了高空作业和水上作业,有利于保证钢梁架设的安全、质量和施工进度,同时取消了常规方案中在黄河主河槽内设置的大型临时墩,既保证了施工期内黄河渡汛,又减少了后期河道的清理工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李德寅 《钢结构》2009,24(9):51-56
通过对武汉长江大桥等的通车实测,介绍了钢桁梁桥动应力试验的普适性,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空间钢桁梁桥上无缝线路梁轨相互作用耦合模型。通过实例,对钢桁梁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进行计算分析。模型的建立可为今后钢桁梁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的建模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并对今后钢桁梁桥上无缝线路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空间钢桁梁桥上无缝线路梁轨相互作用耦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鹏  高亮  马鸣楠 《钢结构》2007,22(10):28-30
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空间钢桁梁桥上无缝线路梁轨相互作用耦合模型.通过实例,对钢桁梁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进行计算分析.模型的建立可为今后钢桁梁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的建模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并对今后钢桁梁桥上无缝线路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哈尔滨第三发电厂呼兰河供热管道架空段的钢桁架桥为背景,在顶升过程中应用施工监控技术,将现场实测值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如果两者相差较大,分析其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的调整措施,使施工误差保持在允许范围内,确保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竣工后结构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大跨度铁路钢桁梁柔性拱桥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结构非线性稳定性的变化和影响因素,以某双主跨2×360 m钢桁梁拱桥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和ANSYS计算大桥施工和运营阶段稳定安全系数并获取结构的失稳形态。分析了几何和材料非线性因素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并探讨了初始缺陷和横向风荷载与结构非线性稳定的关系。研究表明:桥梁ANSYS模型和MIDAS模型的线弹性稳定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安全系数较高,且运营阶段结构的失稳形式均为拱肋整体面外失稳;结构非线性稳定性受材料非线性影响显著,而受几何非线性影响较小;通过一致缺陷模态法在结构上施加初始缺陷对结构非线性稳定影响较大,而截面几何偏位法影响较小;运营阶段桥梁在正常风荷载下能较好地保持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