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Planning》2019,(6)
通过艺术类研究生与工科类研究生创业现状的对比,分析高校工科类研究生创业教育现状,针对目前工科类研究生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提出学校重视、加大投入、增加师资、校企合作、个体培养等解决方案,倡导高校、政府、社会三位一体,共同打造工科类硕士研究生的创业教育环境,推动工科类硕士研究生创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3):17-2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大背景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推动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以高校创业教育为视角,基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结合"众创"思维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内涵理念、发展模式、内外部环境等方面的新要求,有助于为新时代大学生就业扶助工作指明新方向。从创业教育角度开展大学生就业扶助工作,可以借鉴国外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经验,通过革新创业教育理念、分类化制定创业教育培养体系、构建创业教育服务支持体系来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1,(19)
目前党和政府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成为新的就业方式。大学生是具有丰富创新意识和思维,最具活力的社会群体,高校则是强化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场所,以思政教育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进展逐渐成为融合教育模式的新途径。本文分析了思政教育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逻辑关系,并观察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思政教育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化途径,希望能够为高校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2)
对于当前研究成才培养来说,通过创新创业的教育培养,加强对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训练,促进其顺畅就业,从而有助于解决当前研究生所面临的就业难问题。本项目拟通过对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研究生专业特点的分析,结合目前创新创业存在的缺陷,提出创业意识的培养途径,并对当今高校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创业意识教育提出建设性意见,逐渐形成多层面的化学工程与技术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模式,构筑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1,(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新时代赋予了高校更多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责任。随着高科技的快速发展,VR、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迅速在各领域中展开应用实践,这对我国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现状,通过对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系进行分析,燕京理工学院建筑学院进行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构建基于专业教育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作室"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出发点,通过专业融合从"产、学、研、创"四视角,引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通过一核二融三点四视角的模式,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人才。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35)
在国家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情况下,为实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目标,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创业服务指导能力等更被关注。文章在剖析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界定高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青年教师及其实践能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建立科学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人才培养现状,为满足"双创"对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要求,需要深度挖掘校内外资源协同培养专业人才,构建校内跨学科协同和校外校企协同两方面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人才协同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0)
在新工科视域下,对地方高校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课题组通过分析目前地方高校对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通过重构"基础-实践-创新-社会"能力培养体系,打造"平台-模块-专业实践"实验实践平台,搭建开放性、多元性实践活动载体,探索适合地方院校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学习-实践-研究-创新创业"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实施,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1)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背景下,如何把女大学生培养成为创业创新人才是高校亟需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难、创业更难的现实以及高校创业教育缺乏性别意识的现状出发,提出了从政府主导、课程指导、导师督导、环境营导、实践引导和心理辅导等6个方面来建构高校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6):38-41
通过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体验学习的视角,运用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拓展训练等理论与技术来丰富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渠道,从设计思路和课程设置两方面阐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拓展训练课程的整体设计理念,对拓展训练课程实施提出了两条建议。通过实践论证得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拓展训练课程将成为"双创教育"改革的必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26)
"大众创业、万众创业"已经成为时代趋势,内地高校甚至已经在此基础上延伸出了"三位一体、三创融合、开创共享"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高原地区教育与中部地区教育仍存在明显差距。以青海大学昆仑学院为例,创业教育课程缺乏完善的教育体系、教育教学理念单一、教学方法简单、双创导师队伍建设薄弱、双创平台媒介缺乏创新,这些因素都影响着高原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转化率,这也成为了高原地区高校发展创新创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是根本、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是基础、营造学校创新创业文化是手段、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合作是渠道,助力青海大学昆仑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获得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32)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要抓住大数据时代的契机,响应党和国家对于双创教育的政策,促进大数据时代下的新的双创教育模式的构建。本文在分析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以及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呈现的新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9)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首先对我国现阶段互联网+背景下各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与说明,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当代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实际状况,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3)
随着创客文化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探讨创客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创新创业,对助推我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宏观战略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创客时代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大学生缺乏正确创新创业理念指导、创新创业教育与地方实际有效结合不足、评价系统改革滞后等问题,需实行产学研合作、推进创客空间建设、融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建设新型创新创业导师队伍,以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创客时代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11)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是"新工科"背景下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有助于大学生实现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课题组从消防工程专业教学的角度,以"火灾探测与自动报警工程"课程为例,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专题讨论、小组竞赛等方式,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在消防工程专业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8,(6):139-140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创新创业是民族昌盛的原动力,培育大学生创业能力是高校的首要任务。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基于"双创"背景,审视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现状,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存在守业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缺位、创业教育师资素质欠缺、创业教育校园文化淡薄等方面的问题。"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对策:创新教育理念,明确培养方向、课程打造、优化培养载体、整合师资、搭建实践平台,夯实创业能力培养根基,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29)
高校教育归根到底是人才的培养与教育。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偏重于实战行动,缺少对学生的道德关注;侧重于创新行动及创业实体产生的外像,忽略了支撑行动与经济实体走向更高更远的内在力量。"立德""树人"应协同效力,缺一不可。所以,高校构建"创新创业+人文素质"育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12)
针对我国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如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高素质的高校毕业生,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适时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转型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促进机制,以延边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Excel图表,分析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与促进机制方面存在的外在与内在因素。同时,研究与提出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培养方案、"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设计、创新创业促进配套机制,为类似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促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20,(1)
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背景下,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其自身教育改革深化和服务地方经济的内在要求。因此,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应当要结合自身特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完善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此来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创新创新人才。为此,本文主要对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