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研究糯米淀粉的消化性能,与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和豌豆淀粉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经过糊化后的淀粉比天然淀粉中的快消化淀粉(RDS)含量增加50%左右,而原先品种不同淀粉的慢消化淀粉(SDS)和抗性淀粉(RS)含量均会减少至10%左右,并且基本没有差异性。糊化后,糯米淀粉的RDS上升到最大,说明淀粉糊化后的消化性能和支链淀粉的含量呈负相关的关系。在短期储藏中,多数淀粉体系中的SDS和RS含量上升幅度均在5%左右,而RDS的含量下降幅度在10%。但糯米淀粉较特殊,因为在储藏早期影响淀粉消化性能的主要是直链淀粉,糯米淀粉主要含的是支链淀粉,支链淀粉的重结晶发生缓慢。所以,在储藏早期其对糯米淀粉消化性能的影响非常小,RDS、SDS和RS含量基本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2.
考察蒸煮方式及回生处理对方便米饭体外消化率的影响。实验利用不同蒸煮条件及回生时间处理低直链淀粉含量和高直链淀粉含量的不同品种大米,制备得到具有不同性质的方便米饭,并研究了方便米饭快消化淀粉(RDS)、慢消化淀粉(SDS)和抗性淀粉(RS)的含量差异及其体外消化率。结果表明,相对于电饭锅蒸煮,采用常规方式蒸煮,即控制米水比为1∶1,86℃蒸煮28 min制备的方便米饭RDS含量得到极大的降低,SDS含量明显的升高(P0.05)。回生处理可以显著的降低方便米饭RDS含量。与此同时,实验发现低直链淀粉含量品种的米饭含有较低的RDS含量、较高的SDS和RS含量,高直链淀粉含量品种的米饭则含有较低的SDS和较高的RS含量。通过控制蒸煮和回生条件,可以得到淀粉消化率低的方便米饭,对肥胖及高血糖人群健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β-环糊精对小麦淀粉进行改性,考察了β-环糊精用量、加水量、结晶温度、结晶时间对β-环糊精改性小麦淀粉的消化性和水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β-环糊精改性小麦淀粉的快消化淀粉(RDS)含量随β-环糊精用量的增加而减小,慢消化淀粉(SDS)含量逐渐增大,抗性淀粉(RS)含量先增大后减小。β-环糊精改性小麦淀粉制备SDS的条件为:β-环糊精用量3%、加水量80%、结晶温度25℃、结晶2 h时,生成的SDS的含量最多。水解动力学实验表明:β-环糊精改性小麦淀粉的水解率低于未改性小麦淀粉的水解率。  相似文献   

4.
郭项雨  任清  张晓 《食品科学》2012,33(11):52-56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仪观察炒制裸燕麦淀粉的形貌及晶体特征,并测定其理化特性及消化特性。结果表明:与未炒制裸燕麦淀粉相比,炒制裸燕麦淀粉的外貌及晶体特征发生明显改变,并且其直链淀粉含量明显下降,蓝值及糊化温度降低,慢消化淀粉(SDS)和抗性淀粉(RS)含量较低;而透明度及溶解度增加,易消化淀粉(RDS)含量较高,两种裸燕麦淀粉的析水率均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人工加速陈化、农家储粮和粮库储粮对小麦籽粒淀粉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高湿人工陈化12周的小麦籽粒中快消化淀粉(RDS)和抗性淀粉(RS)含量分别下降了27.89%和28.03%,慢消化淀粉(SDS)含量增加了23.79%,淀粉水解20、50、80和120 min后的消化率分别下降了27.89%、13.13%、7.34%和2.07%。粮库储粮储藏6月小麦籽粒中的快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分别下降了3.71%和4.00%,慢消化淀粉含量增加了5.16%,淀粉水解20、50、80和120 min后的消化率分别下降了3.71%、2.05%、1.77%和-0.55%。   相似文献   

6.
以花芸豆、豇豆、小利马豆、小扁豆、鹰嘴豆、小红芸豆、红芸豆、小黑芸豆、小白芸豆和绿豆10种食用豆为试验材料,湿磨法提取豆类淀粉,采用改进的Englyst法测定食用豆粉及其淀粉的体外消化特性。结果表明,食用豆粉的消化特性有差别。生的食用豆粉的RDS、SDS和RS质量分数分别为4.3%~16.6%、17.3%~29.6%、55.0%~78.0%;蒸煮后的RDS、SDS和RS质量分数分别为61.2%~70.6%、2.3%~9.0%、24.0%~34.0%;蒸煮后食用豆粉的RS含量明显低于生的豆粉。生的食用豆淀粉的RDS、SDS和RS质量分数分别为8.1%~18.0%、10.8%~27.1%、56.2%~80.8%;而蒸煮后的RDS、SDS和RS质量分数分别为80.6%~91.3%、0.7%~8.7%、8.0%~11.0%。食用豆粉的RS含量显著高于淀粉,表现出高的抗消化性。蒸煮后食用豆粉及其淀粉的水解速率和水解程度明显高于原豆粉及淀粉,蒸煮熟化促进了消化特性。  相似文献   

7.
《粮食与油脂》2016,(3):8-11
将α–、β–、γ–环糊精分别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红薯淀粉中,研究三种环糊精对红薯淀粉糊透光率、冻融稳定性、老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红薯淀粉中三种环糊精用量的增加,红薯淀粉糊的透光率先增加后减小、冻融稳定性得到改善、老化程度减小。随着三种环糊精用量的增加,三种环糊精改性红薯淀粉中的直链淀粉含量呈减小趋势,快消化淀粉(RDS)含量先减小后增加,慢消化淀粉(SDS)含量先增加后减小,抗性淀粉(RS)含量先增加后减小。其中加入2%β–环糊精改性的红薯淀粉的慢消化淀粉含量最高,达到了31.09%。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新疆馕和新疆馒头为样品,主要通过模拟体外消化系统来研究馕的淀粉消化特性,并与馒头的淀粉消化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如下:馕中的游离葡萄糖和总淀粉含量都略高于馒头,淀粉水解曲线走向大致相似,在肠道消化的前20min淀粉水解率迅速升高,而后逐渐趋于平缓;从总体的淀粉水解速率来看,馒头的淀粉水解率显著高于馕;馕的快消化淀粉率(RDS)明显低于馒头,慢消化淀粉率(SDS)略高于馒头,抗性淀粉(RS)明显高于馒头;馕的淀粉水解指数、血糖生成指数和总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低于馒头;馕中多酚和黄酮含量高于馒头;总体来说,馕淀粉消化率低于馒头,且馕中生物活性物质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研究了77个山西谷子全粉样品中淀粉组分的相关性以及淀粉消化特性。分别测定了谷子金粉中淀粉、直链淀粉和抗性淀粉(RS)含量。制备谷子淀粉并分析了淀粉中快速消化淀粉(RDS)、慢速消化淀粉(SDS)、RS的含量以及淀粉消化指数(SDI)和持续消化淀粉(LS)。结果表明:各品种间RS含量差异性较大;全谷物以及制备得到的淀粉所测定的备指标间相关性较强。其中。谷子中RS与直链淀粉相关性最强(r=0.885),对谷子中RS聚类分析后发现。RS与直链淀粉近似呈线性相关(r=0.954)。对谷子淀粉体外消化研究表明:黄谷(2010)等品种中SDS舍量较高,晋谷21号(2010)等品种中RS含量较高,而陇谷10号(2012)等品种中LS含量相对较高,这些品种适用于糖尿病等人群食用或有助于开发相关降糖产品。  相似文献   

10.
加工方法对红小豆碳水化合物消化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体外模拟消化方法探讨了不同加工方法对红小豆中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速度和淀粉组分中快速消化淀粉(RDS)、慢速消化淀粉(SDS)和抗性淀粉(R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烹调压力和颗粒大小对红小豆中淀粉消化率及淀粉组分有较大影响。高压烹调水解率高于常压烹调,烹调前粉碎处理显著提高RDS和淀粉水解指数(SDI),但烹调压力对豆粉的消化速度指标无影响;煮熟的豆在冷藏前后碳水化合物水解率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