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工程观"理念是上世纪末在美国工程教育改革中产生的现代工程教育思想,它所强调的工程教育的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越来越得到工程教育界的认可,"大工程观"教育也逐渐成为现代工程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大工程观"是开放的现代工程教育理论体系,"大工程观"教育的社会化和国际化是现代工程教育开放性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为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需求和挑战,MIT实施了第四次工程教育改革(MIT4.0)——新工程教育转型(NEET),卓越联盟高校开展了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教育体系研究,提出了工程教育融合创新(EEII)。其中,新工程教育转型的主要内容包括实施项目中心课程、增加教学多样性、提高项目灵活性、转变学生思维方式、强调系的领导作用以及引领未来的工程教育。工程教育融合创新的核心内容包括面向新工业革命的中国工程教育发展战略、重构中国工程教育的治理体系、从“回归工程”走向“融合创新”的工程教育范式、实施基于工业价值链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和面向工程过程的课程体系、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策略等。基于工程教育八要素视角,对新工程教育转型和工程教育融合创新进行比较可知,MIT通过转型成为新的工程教育,是连续性的动作;我国高校需要在充分融合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实现工程教育转型的成功,完成变轨超车。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工程伦理教育逐渐被中国工程教育界所重视,在中国开展工程伦理教育势在必行。因此,结合现实条件和课程特点探索实现工程伦理教育的适宜形式是非常有意义的。文章介绍了借鉴国际工程教育经验,在房屋建筑学的课程设计中创立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并通过创新的团队协作项目设计的形式融入工程伦理教育模块的教学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4.
介绍工程教育评估与工程师注册制度的关系、中英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对比、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国际互认、工程教育评估国际互认华盛顿协议、美国工程教育评估和中国工程教育评估的基本情况,阐述工程教育评估国际互认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目前中国工程教育评估与国际互认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专业教育阶段是进行工程伦理意识培养的最重要最有效时期,为增强工程伦理教育的学习成效,聚焦工程伦理教育提升路径,构建工程伦理教育学习成效分析模型,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探究学习成效的影响机制。通过检验工程伦理教育的学习路径,提出工程伦理教育的合理架构,促进工程人才的全面成长,达到高效工程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3)
长期以来,国内专家学者对于工程教育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教育政策和国外教育模式的初步解读上,对工程教育方面的定性研究较为有限。本文从工程教育起源出发,重点阐述了工程教育结构、课程体系及CDIO工程教育改革领域的系列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分析我国工程管理教育的课程开设入手,分析了工程管理教育中法律教育存在的缺陷,阐述了法律教育在工程管理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列举了要发展工程管理教育中法律教育面对的障碍,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工程实践与工程教育分析出发,针对CDIO教育模式中国化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结合现阶段高等工程教育的内涵,以贵州理工学院现代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为例提出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并从认知工程训练、基础工程训练、综合工程训练、创新工程训练四个层次进行项目设置,对我国工程实践教育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6)
工程素质培养是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培养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核心任务。工程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是更新工程教育理念,重视工程素质培养;有机整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构建校企协同合作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具有工程背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构筑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德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的现状、培养模式及德国工程教育认证制度与注册工程师制度,分析了德国高等工程教育多元化的教学特点,德国高等工程教育对实践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在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上追求卓越的教育精神,以期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和卓越工程师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