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5)
习近平同志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其话语体系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习近平语言作为一种极具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语言知识体系,在推进马克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生认知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渠道。当下,为更好地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亟需认识并解决高校思政课堂"抬头率"问题,找出高校思政课普遍存在的现象,基于成因分析从教师、学生两方面入手,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真正让思政课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阐释了为什么必须办好思政课,由什么样的人来讲好思政课,用什么方法讲好思政课,以及党如何领导好思政课建设等重要问题,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抓好思政课建设的基础、关键和根本,实现高校立德树人任务,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4)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在历届领导人以人为本思想基础上的进一步总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发挥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的思政课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高校要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深度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全过程,以人民为本保障高校思政课的社会主义方向,明确"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以高校师生为本,通过高校思政课实现教育与实践两手合,重视"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并"以人民为中心""以师生为中心"评价高校思政课的质量,解决"以什么标准评价思政课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9)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不仅仅是提升我国治国理政水平的指导思想,也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对于高校思政教育,通过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与高校思政工作的深度融合,能够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创设一个更加丰富和生动的教学环境。人类命运共同体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融入也为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培养一大批立足本国、面向世界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本文首先对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高校思政工作深度融合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两者有效融合的策略,希望能够为今后我国的高校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2,(6):91-95
当前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遭遇话语困境,原因是话语体系的不完善。建构一种和谐共生的话语体系需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消除话语霸权,创新话语体系,融合网络话语,稳固受众基础,努力使话语运作不断取得实效,从而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发挥了很多重要的功能。但是,自媒体时代的出现,给传统高校思政课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发挥带来了现实的挑战,大大消解了高校思政课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本文在阐释高校思政课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自媒体对高校思政课政治社会化功能发挥的消极影响,同时深入探讨了自媒体语境下优化高校思政课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多次阐释自己对青年的见解,形成了自己独到的青年观,将习近平青年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提供直接理论指导,引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5):206-208
现阶段,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思想政治课教学当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建设。本文首先概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必然性;其次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方向;最后探讨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高校思政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1,(1)
近些年来,许多高校在思政课改革创新过程中尽管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但诸如形式化、娱乐化、碎片化、知识化、功利化等问题依旧凸显出来。这些问题从根本上看是思政课政治性与学理性相脱离导致的。对此,习近平提出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为实现高校思政课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必须首先确立"以政治引导学理,以学理推动政治"的导向,并形成包括"建立良性的师生互动机制"和"优化提升考核评价模式"在内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