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分析存在总表三相电压不平衡问题的低压台区治理案例,根据低压台区总表三相电压不平衡问题在松江供电公司的治理、分布统计及线损影响情况等,指出低压台区总表三相电压不平衡这一直被忽视的问题对线损的重大影响,并提出低压台区总表三相电压不平衡问题的诊断方法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针对农村公用配电变压器低压台区线路的运行特点,提出了以三相负荷不平衡损失系数为主要因素的低压台区线路线损理论计算的数学模型和等值电阻计算方法,相对于传统粗估计算法而言,大大提高了低压台区线路线损理论计算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均方根电流法、平均电流法、最大电流法等计算线损的方法应用于三相不平衡程度较重的区域存在一定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三相不平衡度的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首先通过对三相负荷电流的动态采集,计算得到台区三相不平衡度。对台区结构进行分析,根据台区负荷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的计算区域。根据不同计算区域的用户电量等参数,运用以居民用户总用电量替代电能表容量的改进等值电阻法得到其等值电阻的计算值。利用等值电阻法计算线损时考虑三相不平衡度的动态影响,得到基于动态三相不平衡度的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实际案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低压配网用户分散、相负荷变化随机性大、线损受线路布局及距离等因素影响,提出了一种解决三相负荷不平衡引起线损过高的用户相别优化调整方法。采用自适应惯性权重的粒子群聚类算法对不同用户日负荷曲线相似程度进行初步聚类,将聚为同类的用户进行相别优化调整。负荷接入的待定相别作为优化控制变量,建立了以馈线损耗之和最小的整数优化模型,求解模型获得负荷最佳接入相别计算结果。该模型及方法应用于某地低压配电多台区馈线系统用户相别调整,有效降低了三相负荷不平衡度,减小线路损耗,解决三相负荷不平衡问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沪北供电分公司低压台区理论线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真实反映上海市电力公司沪北供电分公司低压台区的线损率,对该公司低压典型台区的线损进行了理论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确认了表计损耗和三相不平衡对线损的影响较大,而大量零电量用电数据则是台区实际线损率波动较大的原因,为进一步加强低压线损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低压配电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有利于解决台区线损过高、供电质量差等问题,对提升台区的经济运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低压负荷自动换相装置的安装应用使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更加灵活。在此背景下,提出了面向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的低压负荷自动换相装置选址定容规划策略。首先,分析基于换相装置切换的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模式,对参与三相不平衡治理的用户进行划分并定义三相不平衡度指标。然后,建立以换相装置系统建设成本与各场景总运行费用之和最小化为目标的低压负荷自动换相装置选址定容规划模型,以确定自动换相装置的最优安装位置与容量。最后,以某低压台区为例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低压配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使线损增大并带来末端"低电压",因此治理三相负荷不平衡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开展了低压配电网台区负荷不平衡控制技术的研究。首先介绍了智能选相开关的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其次,基于智能选相开关,进行了配电网台区负荷不平衡控制策略的研究。最后,研制了380 V的实际工程样机。试验证明,本技术可以解决低压配网台区三相负荷不平衡治理问题,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的优势,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负荷电量计算低压配电台区理论线损的牛拉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计算低压配电台区理论线损和利用远程自动抄表系统提高管理线损水平,提出一种采用负荷电量计算低压配电台区理论线损的牛拉法。该方法基于等值电阻法和用户电能表实抄电量,通过引入线路负荷曲线形状系数与平均负荷电流的关系和三相负荷不平衡线损修正系数建立以台区理论线损为变量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运用牛拉法求解该模型的实现过程。算例分析表明,提出的方法不仅能够计算低压配电台区的理论线损,而且能够为识别不明线损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9.
针对低压配电系统三相负荷不平衡会造成线损增加的问题,从3个方面分析低压三相负荷不平衡对线损的影响,并利用实例进行计算验证,提出防止三相负荷不平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日益增加的户用光伏发电系统改变了配电网的潮流分布,同时对配电网的线损产生显著影响。为了便于量化分布式光伏电源(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generation,DPG)接入三相四线制低压配电网的运行经济性,文章以三相不平衡线损为研究目标,首先建立了适用于低压配电网平衡态和不平衡态的线损计算模型;通过引入DPG接入模式、位置及容量3种要素,建立DPG不同接入模式下的线损变化量模型;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考虑DPG接入模式的有源低压配电网的三相不平衡线损计算方法。在进行计算时,所提方法既可利用实时电流数据,也可利用易采集到的有功电量数据进行计算。最后,以低压配电网的典型参数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与可行性,说明此方法可为DPG单相、三相接入低压配电网的线损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低压配电网存在大量单相负荷,三相负荷不平衡会造成台区线路损耗增加,危害电网运行安全。提出一种基于历史数据的用户相序优化方法。使用台区用户的历史电压、电流数据构建台区不平衡潮流模型。针对台区一天内的运行状况建立用户节点电压平均不平衡度最小、台区线路损耗最小和换相次数最小的目标函数。提出含有正态分布交叉算子(normal distribution crossover,?NDX)的改进非支配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3, NSGA-3),对用户节点的相序进行优化,以获得较好的种群分布并减少优化时间。然后从解集中选择最符合条件的一组解作为换相策略。最后以安徽省某配电台区实际用户数据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减小线路损耗。  相似文献   

12.
低压配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会导致变压器出力降低、线路网损增加,中性点电位偏移、功率因数降低等问题。为降低供电成本,减少线损以及提高电能质量,以新一代研制出的额定电压0.4 kV的混合补偿调节器(SPC50)为应用背景,选择典型试点台区,现场安装试运行。运行结果及计算分析表明混合补偿装置不仅可以平衡三相负荷,而且可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8以上,从而验证了装置在解决低压配电网三相不平衡负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引入三相不平衡度的低压电网理论线损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采用均方根电流法计算低压电网理论线损,通过分析三相不平衡线路的线损,推导出线损与不平衡度的关系公式,并将该公式用于三相不平衡配电线路的理论线损计算。系统引入三相不平衡度采集装置,以单片机为主控制芯片,给出了系统结构框图。在采集三相电流时,使用该采集装置挂接在变压器出口端,定时实时采集和存储三相电流,以供计算三相不平衡度。以某台区实际运行为研究实例,介绍了计算步骤,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计算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低压配电台区三相负荷不平衡现象,研究了一种基于换相开关的负荷相序调整方法。运用负荷不平衡换相控制策略,建立以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三相电流不平衡度最小为目标的优化换相数学模型;引入自适应参数和柯西扰动对原始鸽群算法(pigeon-inspired optimization,PIO)进行改进,用改进鸽群算法求解最优换相方案。Matlab仿真验证了改进鸽群优化算法的优越性及其求解优化换相方案的有效性,可以显著降低台区三相负荷的不平衡程度。  相似文献   

15.
针对低压配电台区三相负荷不平衡现象,研究了一种基于换相开关的负荷相序调整方法。运用负荷不平衡换相控制策略,建立以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三相电流不平衡度最小为目标的优化换相数学模型;引入自适应参数和柯西扰动对原始鸽群算法(pigeon-inspired optimization,PIO)进行改进,用改进鸽群算法求解最优换相方案。Matlab仿真验证了改进鸽群优化算法的优越性及其求解优化换相方案的有效性,可以显著降低台区三相负荷的不平衡程度。  相似文献   

16.
三相负荷不平衡对低压网损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蒋浩  王淼 《供用电》2008,25(3):68-70
配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运行将增加配电网的电能损耗。通过对三相负荷不平衡时有关线损的各因素的分析,得到三相负荷不平衡时线损增加率的计算公式以简化分析计算工作。对几种三相负荷典型不平衡情况分析得到的结论,经实例证明可供实际生产运行中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介绍了应用于低压配电网三相四线系统的配电网有源电力电子补偿装置,分析了直接检测基波有功电流分量的基本原理。利用此种控制方式的配电网有源补偿装置在谐波、无功方面的补偿特性,尤其在配电台区负荷不平衡情况下,通过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仿真,证明此种配电网有源补偿装置检测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对三相负载不平衡情况下的良好补偿特性。最后通过开发样机证明了此种理论在补偿配电台区无功及三相电流不平衡情况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