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5):48-49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面临的新研究方向,长期以来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更多地局限于社会价值方面,而较少谈到它的个人价值,即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个体的意义。在新时代中国境遇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能够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能够辅助个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4)
当代的高职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00后",他们具有个体独特性,在学校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来自于两个途径: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类的课堂课程,二是辅导员对于学生日常管理中的教育。辅导员是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中心环节的骨干力量,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对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1)
个体化进程既使个体从传统束缚中解脱出来,又将个体置于风险带来的焦虑和竞争之中。重建共同体是现代人热切的追寻,当下中国新家庭主义的崛起便是这种追寻的一个面向。向家庭共同体的回归的确给个体化的现代人提供了支撑;然而,在中国的差序格局下,新家庭主义的崛起同时又使得个体对家庭之外社会成员的信任和关心减少,给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带来阻碍。因而,积极建设超越家庭的社会共同体十分必要,而学校教育正好为此提供契机;利用学校教育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建立学校内"我—你"的人际关系、构建现代共同体情感对现代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1):11-15
当下学校中劳动教育存在"脑体二元分立""劳动与教育分离""劳动与实践理性分立"的现实困境。从本义上讲,劳动教育应以实践活动为核心引领,以劳动能力为自我实现之基,以劳动育德为社会发展之源。与之相应,以综合实践活动课为抓手与全方位渗透相结合为劳动教育的载体,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性劳动、非生产性劳动相结合为劳动教育的内容主线,以体验式学习与项目式学习为劳动教育的主要方法这一教学方案,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提供了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大规模建设浪潮中,国内建筑界迫切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自我认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批判性地区主义"就被当作地域主义的修正和完善,取代"现代主义"和"结构主义"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师的理论工具。与此同时,植根于岭南建筑学派的何镜堂院士,也在地域化实践工作中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当下建筑发展形势的"两观三性"设计思想,创造性地把地域性与时代性、文化性有机整合,以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统筹规划,形成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设计理论。该文通过举例论证和对比分析批判性地域主义和"两观三性"设计思想,探讨适合国内建筑发展需求的地域建筑策略。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3)
完整的对话意味着人与人彼此敞开,共同转向所谈论的事物。理想的对话蕴含着三重意蕴,也即同时作为交流方式、思想方式与生存方式。对话意味着个体从孤立与狭隘自我之中超越出来,进入人与人的彼此联结与共同存在之中。对话的过程乃是从日常生活事物出发,转向日常生活之上的更高事物,由此引导个体灵魂的转向,激励个体对更高知识的欲求。对话的展开有赖于师生之间的友爱,对话的结果乃是人的自我对话。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9)
文章通过"贴近学生个体的智能观""更符合学生实际的评价""更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三个方面的论述,希望可以为智障学生的个体发展创设出适宜的教育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4)
当今由互联网兴起的"微博"、"微信"已成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媒介进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把大学生带入一个全新的"微时代"。在这些新兴传播工具的带领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范围得到极大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得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有所创新。同时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心理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冲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全新挑战。那么如何抓住新机遇,积极应对新挑战,化挑战为机遇并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1):276-277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把关注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品行作为基本遵循,并高度关注人的精神需求,规范人的品德行为,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对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追求就是人为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表达形态,两者相互联系,相互统一。  相似文献   

10.
"社会公正"问题进入我国城市规划学者视野后,在多种现实问题的折射下,已经成为城市话题讨论中的热点。事实上,对"公平"和"正义"的哲学思辨贯穿了中西方社会、经济和政治理论发展的整个历程,积累了厚重且影响深远的思想遗产。本文追溯了"公正"理论发展的三个思想源头:(新)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并从意识形态根源出发,梳理学者、立场和观点的视角差别和承继关系。一方面,自由主义者基于"道德个人主义"和"底线福利保障"所倡导的分配正义观,成为被全球化世界体系(包括中国)逐渐接受的"普世价值";另一方面,研究者也试图将社会公正探讨从"解放个体自由"转向"发掘集体生活中的道德标准"。植根于传统家国伦理的社群主义思想在不断提醒个人主义者,不应脱离个体在群体中的"社群责任""集体义务""归属感"和"荣辱感"来谈公正价值观。"差异政治"学说进一步发掘出,社会公正还涉及由于群体间的"主导"和"压迫"权力关系构成的不公平社会制度。在以上"求同、存异"的思想倡导下,共同构建一个多元、包容、和谐的城市社会成为都市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所推崇的理想城市图景。此外,(新)马克思主义者将社会不公正视为资本主义社会结构性矛盾的产物,"城市权"成为其分析当前城市社会中资本"积累""循环""剥削"和"危机"的核心概念;同时,"城市权"也成为新左派挑战资本制度的旗帜,激发了一系列社会抗争事件。通过以上梳理,本文希望能为澄清我国城乡规划价值观立场,重塑行业道德,提升规划师职业道德修养奠定讨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