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郭斌  马君毅 《山西建筑》2005,31(5):165-166
以一座大跨双曲拱桥为例,分别从三维有限元模型和平面有限元模型两方面,就两种建模方式所引起的大桥静力反应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比较,为正确、合理地使用平面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3.
张达石 《中国市政工程》2019,(5):63-66,108-109
吊装口在综合管廊设计中必然会碰到。该类结构横断面一般为封闭的双层箱形,顶层和中层板上均开有较大的洞口,以满足运维阶段投料要求。根据工程经验,从该类型结构构造及受力特点出发,对比分析目前行业内设计计算时普遍采用的3种方法,指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参考CECS138:2002《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中“结构计算时壁板可以考虑走道板或工作平台的弹性支撑作用”的规定,提出开孔处考虑弹性支撑作用的简化计算方法。结合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软件对简化计算方法和3D整体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简化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提出使用简化方法的配套构造措施条件,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缩尺模型与实际原型的相似性对于缩尺模型实验结果在原型上的推广和应用有着重要作用。为了验证相似理论可靠性,以某综合管廊电力舱为实际原型作为研究对象,按5∶1的几何缩尺比例建立缩尺模型;运用相似理论,推导出相似准则数,在忽略格拉晓夫数Gr的条件下,得到了实际原型与缩尺模型各边界条件物理参数的比例关系;通过Fluent软件分别对原型和模型进行不同工况下的数值计算;对原型与模型计算结果中的热力和动力相似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工况原型与模型的温度、热流密度、速度和阻力系数均符合理论推导的比例关系,各参数误差均在工程允许的10%范围内,为后续指导实验进行通风优化研究以及实际工程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工业建筑》2013,(Z1):230-232
结合某实际工程,归纳整理了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计算部分,包括荷载统计与计算、模型选取、内力计算。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林建京 《福建建筑》2010,(6):46-47,38
对于由钢斜梁与钢筋混凝土柱组成的混合排架结构,在新建工程的结构设计时一般按平面结构体系进行横向与纵向的计算分析。在既有建筑的可靠性鉴定中,若按平面计算模型分析的排架柱承载能力略偏低时,是否可以考虑纵向连系梁对排架柱的约束作用,进而尽可能地降低实际的加固工作量,本文对此问题进行探讨。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空间计算分析时,纵向连系梁的支点位于山墙处,由于一般工程的纵向平面尺寸较大,连系梁在排架平面内的线刚度较排架柱线刚度小得多,无法有效约束排架柱的变形,在竖向荷载、风荷载以及局部荷载等各种工况组合作用下,排架柱按平面模型计算的结果与按空间模型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即对于该类型结构,在既有建筑可靠性鉴定以及排架柱的加固设计时,一般仍按平面结构体系进行结构横向与纵向的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7.
谢鑫 《福建建筑》2013,(6):93-95
就单桩沉降计算方法——Geddes法和剪切位移传递法的原理、模型建立、参数选用进行了介绍,经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剪切位移传递法相对Geddes法而言,具有求解范围更广、参数易确定、接近桩的实际工况、能较好的反映荷载传递情况等优势,但因其计算模型没有考虑土的连续性,在推广到群桩基础时,无法较好反映实际工况;而Geddes法建立在弹性理论基础上,虽能较好地被推广到群桩基础的分析中,但对桩的刚性有较高要求,适用范围有限。本文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林茹 《特种结构》2020,(1):12-16
城市综合管廊可容纳多种地下管线,其交叉口是地下综合管廊重要节点之一.一般情况下,综合管廊标准断面的结构设计,往往简化二维为一榀框架二维模型.但是,对于较为复杂的特殊节点,该方法的适用性有待商榷.本文通过有限元三维模型和二维平面模型对结构构件进行弯矩计算,其结果可以为类似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明挖地铁车站空间计算模型与平面计算模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坤 《四川建筑》2011,31(1):126-127,130
目前地铁车站的结构设计中常采用平面模型,但由于其局限性,有时并不能真实地反映结构的受力情况。为了找出平面模型的不足之处,同时尽可能反映出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使之能更好地为工程技术人员服务,文章通过不同条件下空间模型与平面模型的计算结果作对比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可供工程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液化天然气物性计算中的粘度计算模型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总结了几类液化天然气粘度计算模型的精度及特点。  相似文献   

11.
孟伶俐  王哲 《工业建筑》2006,36(Z1):875-879
分别基于经典弹塑性理论和界面理论建立混凝土的本构模型,此两种模型都能保证在单调加载条件下应力-应变曲线是光滑的,在峰值点处严格遵守强度准则的要求,在下降段有稳定的变化趋势。能够描述从柔性到脆性的破坏过程中,体积压缩与膨胀的特性,与试验数据相比较,模拟的结果令人满意。并且通过对两种模型的模拟计算分析,提出了边界面模型与经典塑性力学模型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双连拱隧道两种工法的施工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连拱隧道施工中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围岩坍塌、已修筑的衬砌产生大面积裂缝等问题。金洞隧道位于渝怀线甘家坝与鱼泉之间。设计预留了二线隧道条件。二线位于一线右侧,进口两线间距14.09m,有分修条件:出口两线间距5.03m,设150m“燕尾”式隧道段,其中连拱隧道长42.2m。连拱隧道施工有很多种方法,在围岩条件较好时,往往采用三导洞法或两导洞法。为了比较这2种方法的施工安全性,采用有限元法对该区段隧道施工过程进行力学模拟计‘算,比较了2种不同施工方法下的洞周位移、初期支护的内力、安全系数等,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可作为连拱隧道施工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软土地基上兴建双舱矩形综合管廊,存在结构两侧不均匀沉降和应力集中的问题,文中基于广州大学城综合管廊工程,考虑综合管廊与周围土体的相互作用,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分析隔墙位置对双舱矩形综合管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隔墙位置时综合管廊底板和顶板的竖向位移曲线基本一致,竖向位移最大值始终出现在小舱室边墙处;综合管廊结构两侧的沉降差异随隔墙距管廊中轴线距离的增大而增大;综合管廊顶板和底板上部的水平拉应力最大值分别出现在隔墙和大舱室底板中央附近,且均随隔墙距管廊中轴线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隧道施工引起地层位移预测模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我国城市隧道施工引起的地面变形的研究和工程领域中,随机介质理论法和Peck法是2种应用较广的方法。但是目前对这2种方法各自的应用条件、二者的理论联系、计算结果的关系等方面还没有明确的结论。除此以外,由于随机介质理论法应用经验相对少,相应的关键参数的取值方法也很不成熟,基于理论背景研究和实际算例分析,对随机介质理论法和Peck法进行深入全面的比较和探讨。经过推导认为,Peck法适用于隧道埋深较大、隧道开挖面积较小的情况,是随机介质理论法在隧道埋深较大情况下的一个近似,而不适用于超浅埋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比较二者计算参数的关系,并对随机介质法的2个关键计算参数,即主要影响角和断面收缩半径提出简单而有效的工程确定方法,大大地增强随机介质理论法的工程实用性。通过较多实际工程的验证,证明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尚仁杰 《钢结构》2014,29(11):10-15,9
选取轴对称肋环型索穹顶结构的1条肋,用等效径向索代替环向索,将其等效为一次超静定平面桁架结构。选取最内撑杆上端点径向力为约束力,推导力法求解约束力的计算公式;提出小变形时各点位移计算的位移传递法和计算公式;在用力法计算出各杆件内力后,就可以通过传递矩阵由外到内计算各点的位移值。此外,对初始预应力产生的应力刚化刚度增大和索自重垂度产生的刚度减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最后,通过一个算例介绍所提方法的计算过程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肖俊 《现代装饰》2010,(8):68-68
Sosushi是位于意大利历史城市都灵的一家品牌寿司店。店铺的前身是一家狭小而古老的文具店,设计师旨在将其转变成一家内部装饰相当时尚的寿司店。他们根据店面原有空间布局以及设计要求,在空间设计中加入搁板或置物架、长凳以及开辟小包间等从而最大化利用原本狭小的空间。这同时也避免了各种隐蔽角落的闲置。  相似文献   

17.
几种单桩极限承载力预测模型的验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宗卫  许魁  李祯 《工业建筑》2007,37(8):64-67
对几种单桩的承载力预测模型给予介绍,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各种模型预测的精确度进行验证分析,比较模型的精确度,指出模型不足之处,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祝彦知  张春丽 《工业建筑》2006,36(10):46-53
研究假定土体为线性黏弹性介质,其在内部力作用下的应力球张量和应变球张量间符合弹性关系,而应力偏张量和应变偏张量间符合三参数固体黏弹性应力应变关系。基于半空间体内部受竖向集中力的Mindlin弹性解,根据弹性-弹黏性相应原理,推导了竖向集中力作用在半无限体内部时的竖向位移黏弹性解。通过对位移解进行Laplace逆变换,给出了竖向位移的时域解。作为解答的应用,推导了三参量固体黏弹性半无限体内部矩形面积上作用有三角形分布、均匀分布荷载时的黏弹性沉降计算式。将深基础视为一等代实体墩基础,建立了置于非均匀地基中的桩基础黏弹性沉降计算方法。为了便于计算与工程应用,根据黏弹性理论解编制了计算程序。结果验证与实例分析表明,文中理论解是正确的,研究结果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嗣勤  吴欣 《建筑技术》2010,41(11):1047-1050
选取东深供水工程凤岗隧洞洞口段,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法,模拟施工开挖过程,分析施工期围岩的变形、应力应变状态,探讨不同岩性条件下的围岩稳定情况及进洞条件,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双相介质中应力波的衰减规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在0.1~100HZ频率范围内,采用粘弹谱仪等仪器进行了饱和大理岩的频率谱和温度谱试验,获得了衰减温度峰对应的频率响应,探讨了频率谱与温度谱的对应关系,得到降低温度与增加振动频率是等效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