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葵花籽粕是葵花籽提油后的副产品。葵花籽粕蛋白品质优,各氨基酸组成平衡,此外葵花籽粕中还含有绿原酸、黄酮等多种活性物质,营养价值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葵花籽粕作为原料提取有效成分及作为饲料用原料两方面对葵花籽粕资源的综合利用情况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葵花籽粕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葵花籽仁为原料制备葵花籽仁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葵花籽仁油的焙炒工艺,并对其挥发性物质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焙炒工艺为焙炒温度150℃、焙炒时间30 min、入榨水分含量3.5%,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葵花籽仁油含有56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吡嗪、醛类物质含量较高。微观结构分析表明,焙炒过程中细胞结构完整性被破坏,结晶度降低,蛋白质类和糖类物质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3.
山竹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水果,以鲜食为主,其食用后产生的大量果壳被丢弃,造成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山竹壳质量约占山竹鲜果的60%,含有丰富的氧杂蒽酮类、黄酮类等多酚类物质,且这些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癌等生物活性。该文从山竹壳多酚类物质的提取、纯化方法及生物活性三方面进行综述,为山竹壳功能活性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PVPP对啤酒中多酚类物质和蛋白质的吸附作用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比较PVPP对啤酒中多酚类物质和蛋白质的吸附作用,以牛血清蛋白为例,采用PVPP分别处理原啤酒、牛血清蛋白(BSA)溶液以及BSA原啤酒混合溶液。实验发现,在相同条件下,尽管PVPP对牛血清蛋白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但对啤酒中多酚类物质的吸附作用更强;而在BSA原啤酒混合溶液中,多酚类物质被吸附量远远大于牛血清蛋白。结果表明,多酚类物质通过竞争吸附占据PVPP的吸附活性点。  相似文献   

5.
两个滇橄榄无性系品种的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从怒江流域野生滇橄榄实生植株中筛选培育的2个优良无性系品种为材料,测定了其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并对其总酚的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黎贡山糯橄榄和亮皮脆橄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质元素及多酚类物质,其多酚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当多酚类物质的质量浓度达到50 g/m L时,高黎贡山糯橄榄中多酚类物质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及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到87.72%,36.58%和76.47%;在同质量浓度下,亮皮脆橄榄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及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到87.83%,29.68%和74.75%。可见,高黎贡山糯橄榄和亮皮脆橄榄营养丰富,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人体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6.
葡萄酒中含有大量的多酚类物质,如白藜芦醇、皮酮和儿茶酚等,具有抑制冠心病、动脉硬化、消除自由基、抗癌和抗炎症等作用。适量饮用葡萄酒有益于身体健康。介绍了葡萄酒中的多酚类物质,以及其生理活性,从生物化学及医学角度对葡萄酒活性成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脂肪氧化是原料肉贮藏期间品质腐败的主要因素,其所产生的不愉悦气味和酸败会导致产品品质和感官可接受度下降。在肉制品加工产业中,通过添加抗氧化剂可以有效降低脂肪氧化程度,使用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替代化学合成抗氧化剂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橄榄和橄榄油中含有大量具有良好抗氧化活性的多酚类物质,但是其中98%的多酚类物质在加工过程中会残留在液固废弃物中。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品种芒果核内所含的多酚类物质及其抗氧活性.对4种市售芒果(象牙芒、玉芒、紫花芒和三年芒)核中多酚类物质进行提取、测定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芒果核中含有较为丰富的多酚类物质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紫玉芒核中多酚含量最高,其抗氧化活性最强,其次是象牙芒核和三年芒核,玉芒核最差;4个品种的芒果核提取物存在较大...  相似文献   

9.
多酚类化合物因其独特的抗氧化活性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稻米作为人类的主食之一,含有大量多酚类化合物。研究表明,谷类食品消费是增加酚类物质来源的一种方式。稻米中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抑制肿瘤、抑菌、消炎、解毒护肝、提高记忆力、抗糖尿病并发症等功效,并对心血管疾病、机体内分泌和代谢、细胞均有影响。本文对国内外稻米中多酚类物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多酚类化合物的概念及稻米中多酚类物质的种类、功能及常见的提取方法,包括有机溶剂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等,为稻米多酚类物质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大豆、花生和葵花籽源油脂体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油脂体结构、组成、蛋白质分子质量大小、Zeta电位、粒径分布和乳化性质差异,并对油脂体蛋白质进行圆二色性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源油脂体具有相似的组成和结构;大豆油脂体中蛋白质与脂肪比例(0.086∶1)显著高于花生油脂体(0.018∶1)和葵花籽油脂体(0.028∶1)(P<0.05),而大豆油脂体的平均粒径((0.93±0.07)μm)却显著低于花生油脂体((2.58±0.06)μm)和葵花籽油脂体((1.64±0.03)μm)(P<0.05);大豆油脂体疏水氨基酸总量最高,而花生油脂体疏水氨基酸总量最低;大豆油脂体Zeta电位、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均显著高于花生油脂体和葵花籽油脂体(P<0.05);大豆油脂体蛋白质的α-螺旋结构含量((43.58±0.12)%)显著高于花生油脂体((35.43±0.06)%)和葵花籽油脂体蛋白质((37.00±0.09)%)(P<0.05);而花生油脂体蛋白质的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含量最高。不同源油脂体虽然具有相似的组成和结构,但性质存在差异,这为未来油脂体更好地应用于食品工业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