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聚合硫酸铁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利用钛白粉生产中的副产物———硫酸亚铁制备聚合硫酸铁的工艺过程。研究了提高聚合硫酸铁稳定性的方法,为有效利用副产硫酸亚铁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2.
以硫酸法钛白粉工艺副产硫酸亚铁为原料,净化除杂后,再加入硫铁矿和碱式碳酸镁,高温煅烧耦合制备铁酸镁,可解决钛白粉副产硫酸亚铁的堆积问题,并且生成价值更高的铁酸盐,变废为宝。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比表面积和扫描电镜等研究了固相产物的物相结构、粒径尺寸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该合成方法可成功制备尖晶石型纳米级铁酸镁。  相似文献   

3.
硫酸亚铁制备铁氧体α-氧化铁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由钛白粉厂副产的硫酸亚铁制备铁氧体α-Fe2O3的原料提纯方法、工艺方法、工艺参数及影响因素等方面作了概述,并提出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对由钛白粉厂副产的硫酸亚铁制备铁氧体α-Fe2O3的原料提纯方法、工艺方法、工艺参数及影响因素等方面作了概述,并提出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据悉,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与上海氧化铁颜料厂合作开发了利用硫酸法钛白粉副产硫酸亚铁湿法生产氧化铁系颜料工艺。该工艺将副产硫酸亚铁溶解净化制成亚铁溶液,再经碱中和与空气氧化,在溶液中合成氧化铁颜料,同时副产硫酸铵。改变工艺条件可生产不同色相的氧化铁红,平均生产1t氧化铁可处理废硫酸亚铁3.5—4t,与国外干法工艺相比,该湿法工艺投资小,易实现品种系列化。  相似文献   

6.
在硫铁矿制酸中掺烧钛白副产硫酸亚铁是解决副产硫酸亚铁出路的最好方法。介绍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概况,以及硫铁矿掺烧硫酸亚铁工业生产条件。国内硫酸亚铁掺烧技术的相关信息表明,年产能为20万t的硫酸法钛白粉装置,可副产七水硫酸亚铁60万t,用于掺烧制硫酸可回收硫酸20万t、高品位铁原料16万t,同时节省了硫铁矿资源。该技术对促进硫酸工业和钛白工业的技术进步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硫酸法钛白粉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硫酸亚铁为原料制备电池级磷酸铁,研究了硫酸亚铁的净化除杂、磷酸铁的合成反应过程中不同的实验条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化钠加入量占硫酸亚铁质量分数的4.0%、水解温度90℃、水解时间2 h、水解pH为4.0时除杂可得纯净的硫酸亚铁溶液;合成磷酸铁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5℃、磷铁摩尔投料比1.5︰1、表面活性剂CTAB用量1.5%、反应p H值1.8。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磷酸铁纯度较高,满足电池级磷酸铁的技术指标,为钛白粉固废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以钛白粉副产硫酸亚铁及虚酸为原料,以NOx为催化剂,并附之以助催化剂,在适当温度条件下制备聚合硫酸铁的情况。经应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良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水质净化剂。  相似文献   

9.
钟红梅  侯德顺 《广东化工》2012,39(15):49-50
介绍了钛白副产硫酸亚铁的来源以及组成,综述了近几年来副产硫酸亚铁的综合利用情况,包括制备高纯二氧化锰、处理含铬废水、精制硫酸亚铁、制备聚合硫酸铁、制备氧化铁颜料等,变废为宝,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以硫酸法生产钛白粉过程中副产的硫酸亚铁为原料合成磷酸铁技术逐渐成为磷酸铁制备的主流工艺,但须对硫酸亚铁进行除杂处理后才可作为合成电池用磷酸铁的原料。介绍目前硫酸亚铁净化除杂的主要方法,包括水解、化学沉淀、重结晶、胶体沉淀吸附、絮凝共沉等;并通过对以上净化除杂方法进行分析和对比,得出胶体沉淀吸附法是目前最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除杂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硫酸亚铁铵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去掉了以往生产工艺中的第一步——由铁与硫酸反应制取硫酸亚铁的过程,而直接采用第二步——硫酸亚铁与硫酸铵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制备硫酸亚铁铵的生产工艺,确定了常温反应0.5h,蒸发温度85℃,pH=1.5,n(硫酸亚铁):n(硫酸铵)为1:1的最佳工艺条件,其得率为95.34%,纯度为96.53%。  相似文献   

12.
酸度对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溶液稳定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重铬酸钾法,对酸性介质中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溶液中二价铁离子含量进行了测定,通过计算得出二价铁离子被氧化的损耗量,研究了不同pH值条件下的二价铁离子被氧化的损耗量,做出了量化曲线,发现在pH=3.5~5.5时,其氧化程度是相对稳定的,且硫酸亚铁铵比硫酸亚铁要稳定一些。  相似文献   

13.
用铁粉和稀硫酸反应制备硫酸亚铁,再用双氧水作氧化剂、铁氰化钾作指示剂制备硫酸铁,最后加入饱和硫酸铵,经过蒸发、冷却、结晶、抽滤制得硫酸铁铵产品。确定了硫酸浓度为3 mol/L,搅拌速度为870 r/min,制备硫酸亚铁反应温度为95℃,制备硫酸铁铵反应温度为45℃和制备硫酸铁铵溶液酸度为pH≤0.5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一系列试验,研究了在硫酸亚铁膜完整和不完整两种条件下,TS-240对铜材的缓蚀性能。试验结果和现场应用效果表明,TS-240对硫酸亚铁膜不造成影响,而且在硫酸亚铁膜不完整条件下,TS-240对铜材有优良的缓蚀性能。  相似文献   

15.
乙醛酸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志敏 《化学世界》2004,45(9):478-480
用乙二醛作原料,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硫酸亚铁作催化剂合成乙醛酸,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是:原料摩尔比n(乙二醛)∶n(过氧化氢)∶n(硫酸亚铁)=1∶1.1∶0.05,在温度3~5°C条件下,用2h将过氧化氢和硫酸亚铁溶液滴加到乙二醛的溶液中,继续反应3h,用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提纯,再用减压蒸馏浓缩,可制得约30%(质量分数)含量的乙醛酸。  相似文献   

16.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硫酸亚铁-β-环糊精包合物,紫外分光光度法表征了包合物的形成,并用循环伏安法进一步证实β-环糊精和硫酸亚铁的主客体包合作用。最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确定了硫酸亚铁-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比,并测定了包合物的包合常数,结果表明,β-环糊精与硫酸亚铁可形成包合物,包合比为1:1,包合常数为57.74L/mol。  相似文献   

17.
以钛白副产硫酸亚铁作为光芬顿的铁源和催化剂,研究了钛白副产硫酸亚铁-过氧化氢体系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对甲基橙的氧化分解作用,并分析了温度、过氧化氢浓度、波长、钛白副产硫酸亚铁浓度和纯硫酸亚铁浓度等因素对甲基橙脱色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为35 ℃、过氧化氢浓度为6.4 mmol/L、副产硫酸亚铁浓度为1.0 mmol/L时,在395 nm波长下甲基橙的脱色速率最快,达到100%。在相同条件下,钛白副产硫酸亚铁对甲基橙的脱色效果优于纯硫酸亚铁的效果。因此,以钛白副产硫酸亚铁作为光芬顿催化剂,并以此来催化降解甲基橙,提高了钛白副产硫酸亚铁的资源利用率,拓宽了其资源化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利用钛白副产硫酸亚铁制备草酸亚铁、磷酸铁、磷酸铁锂、纳米磁性材料、氧化铁颜料等铁系超细材料的技术研究。指出加强超细铁系材料的工业化研究,对于钛白副产硫酸亚铁综合利用并增加其附加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宋力  刘雪  王景霞  张克立 《上海化工》2011,36(10):14-16
合成了两种氮肥硫酸铁(M)铵(M=Fe^3+,Fe^2+),利用热重分析法(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微商热重法(DTG),研究并比较了硫酸铁铵和硫酸亚铁铵在N2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分析确定了所含结晶水数目分别是12和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