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三相大中型绕线式异步电机的双层转子绕组如何从传统的由整距线圈、短矩线圈及引线线圈组成的结构,改变成仅由整距及短距两类线圈组成的绕组结构。文章认为,改变转子绕组结构简便可行,能给各大中型电机厂带来效益。  相似文献   

2.
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是汽轮发电机最常见的故障之一,以一起330MW汽轮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为例,采用直流电阻法、转子绕组交流阻抗和功率损耗法、单开口变压器法以及极间电压法确定短路类型和大体位置,随后采用线圈压降法和匝间电压分布测量确定故障具体位置。最终发现短路原因为转子绕组端部塑性变形、顶匝线圈错位及匝间绝缘破损。对线圈进行整形处理,处理后的线圈经检测合格。所用匝间短路定位方法简单实用,提高了发电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某300MW发电机组在A修期间,通过试验发现发电机转子绕组的直流电阻异常,采用不同角度下测量转子直流电阻的方法确认了转子线圈故障。简要介绍了线圈的修复过程,依据转子解体后观测到的故障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了可能产生的原因,以便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张军 《电世界》2007,48(12):30-32
1微机型继电器用于三绕组三相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 假设YNynOdl1三绕组三相变压器高压侧额定线电压为U1,A相绕组电流为IaP1,A相线电流为IaL1,绕组线圈匝数为n1;中压侧额定线电压为U2,A相绕组电流为IaP2,A相线电流为IaL2,绕组线圈匝数为n2;低压侧额定线电压为U3,A相绕组电流为IaP3,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大型直流电机新型转子绕组即变断面电枢线圈,均压环的制造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交流电动机转子无感绕组,该绕组由等匝不同槽的两个子线关联工联而成的复合线圈构成,既可用于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转子,亦可用于隐极式等分槽同步电动机(以下简称为同步电动机)的转子,绕组的型式可采用迭绕组或波绕组,容量范围不受限制。  相似文献   

7.
许晓华 《微特电机》2005,33(2):45-45
直流电动机转子综合检测仪是一种能检测出电动机转子线圈绕组错误,线圈的虚焊、错焊,线圈组间的短路,线圈组内部的断路、匝之间的短路的直流电动机转子综合检测仪,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电动机转子检测仪功能单一、使用不便等问题。该检测仪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检测台上有  相似文献   

8.
基于定子线圈探测的转子匝间短路故障识别方法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该文通过对汽轮发电机转子线圈匝间短路时的电磁特性进行分析和计算,提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时,转子绕组主磁场变化比漏磁场明显,用定子线圈作为探测故障线圈,确立了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程度和有效磁场损失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转子匝间短路导致发电机定子绕组并联支路之间出现了电势差和环流,其大小和分布与短路严重程度有一定对应关系;利用动模试验机组进行了有关的验证,试验结果和理论推导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汽轮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在线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提出了汽轮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在线检测的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是在探测线圈法的基础上,把小波变换用于突变信号的检测,对定、转子气隙中探测线圈上感应电势信号的故障特征进行提取,以实现对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检测及故障点的定位。实例表明,该方法适用于故障信号的特征提取,适合于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10.
以型号为SFPSZ7-150000/220的变压器为例,建立三维三相磁—结构耦合模型,在三相短路的情况下,利用Ansys Maxwell软件进行瞬态电磁场仿真分析,分析绕组的单匝线圈的瞬态轴向力和辐向力,得出了绕组线圈随时间变化的瞬态轴向力和辐向力曲线,并总结了对应的规律:在A、B、C三相的高压绕组当中,位于A相第10分区的单匝线圈所受到的辐向合力为最大;在A、B、C三相的低压绕组当中,位于第7分区的三相绕组线圈中,B相绕组线圈受到的辐向力最小等这些结论。这将为对变压器在短路冲击下的累积效应、提高变压器的抗短路强度等相关研究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是发电机转子常见故障之一。探测线圈法是监测转子绕组绝缘状况的常用方法。本文结合某台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实际案例,表明了在因转子绕组变形导致的转子动态匝间短路故障诊断中,探测线圈法相较于其他测试方法具有可靠性高的优势。同时,探测线圈法存在安装条件苛刻、安装位置要求高、增加检修工序等缺点。通过综合比较,探测线圈法在发电机转子绝缘状况监测中起着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在异步电动机插入式转子线圈生产时,转子线圈部弯曲整形通常采用手工工艺,若扁铜线截面较大,其端部整形难度很大甚至根本行不通。本文根据实际经验介绍了一头弯插入式转子绕组的结构及其计算过程。采用此方法可降低转子线圈手工操作的难度,解决了中型绕线转子电动机转子下线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汽轮发电机转子绕组因在运行中受到电场力、热力、机械力等应力的综合作用,出现故障的机率比较多,但大多为匝间绝缘故障、接地故障、导电杆漏氢等。而转子绕组发生各线圈连接桥开焊故障极为少见。文章通过对大唐某发电厂2号发电机在大修中发现转子绕组两处线圈开焊缺陷及处理过程的阐述,介绍了这类缺陷的分析和处理经验。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汽轮发电机转子绕组端部支撑垫块设计,涉及结构布置方式、材料及装配要求。发电机在正常运行、升降负荷及启动盘车工况下,转子线圈均受离心力及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为减小和防止线圈串位,引起匝间短路,以及产生的残余形变,仅靠线圈铜线采用含银铜排是不够的,转子线圈在端部的支撑及限位就尤为重要,端部支撑垫块的作用就是保护端部线圈在各种工况下安全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15.
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几种动态检测汽轮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方法,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重点介绍了在探测线圈法基础上将小波分析用于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检测方法,指出小波分析方法适用于探测线圈感应电动势动态非平稳故障信号的特征提取,适合于汽轮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实时的故障检测.  相似文献   

16.
鉴于出厂时制造工艺落后,机组轴承甩油及轴承油雾、粉尘进入等,致使转子绕组绝缘水平低下,危及运行安全.对转子绕组进行更新改造.采用日本三菱公司的先进工艺技术绕制带散热匝绕组,绝缘结构改用密闭整体式结构工艺,主绝缘材料采用美国杜邦公司上胶聚芳纤维纸(NOMEX),重新制作10只新线圈.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产生原因和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检测方法.其中,在发电机气隙中装设微分探测线圈,实现对发电视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动态检测.这一方法,克服了其它检测方法的不足和缺陷,可对发电机转子绕组在工况下的状况进行实时跟踪检测,及早发现匝间短路故障.该文对这一方法的实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说明和叙述。装设微分探测线圈,具有简单易行、经济、安全可靠的特点,是一项必备的检测手段,应全面推广实施,确保发电机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8.
《电力情报》2011,(2):F0004-F0004
开口变压器法和气隙线圈探测是两种传统识别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的方法。开口变压器法虽较灵敏,但属于离线检测,仅在停机且抽出转子后方能进行,而且受转子槽楔的材料及与槽壁接触的紧密程度的影响。气隙线圈探测法的基本原理是检测运行中的同步发电机气隙中的转子漏磁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利用低压交流来检查转子励磁绕组的短路以及个别磁极头尾反接的故障.1.短路的检查图1表示6极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线圈,现假设磁极3的线圈有短路。将低压交流电压 U 从 a、b 端加入,由于线圈3有短路,使其实际匝数减少,其感抗随匝数呈平方倍减少,又由于短路线圈的互感作用,所以,磁极3的实际感抗更加减少,所以 U_3比平均  相似文献   

20.
小波分析在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汽轮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分析了匝间短路故障时的电磁特性和探测线圈上感应电势变化,提出了基于小波分析的故障实时检测方法,并给出了计算机建模仿真和动模实验分析.这种方法是在探测线圈法的基础上,将小波变换用于突变信号的检测,对气隙中感应电动势信号的奇异特征进行提取,并根据这些奇异特征,实现对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检测及故障点的定位.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够实时检测到故障的发生及故障的具体槽位,适合于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