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姚剑波  张涛 《计算机科学》2012,39(100):69-71
侧信道攻击的攻防过程可以视为互信息博弈过程,博弈的双方分别为密码设备设计者(防御方)和攻击者。 防御方的博弈目标是通过制定相关的防御策略,减少由侧信道泄漏所引发的局部风险和全局风险;对攻击方而言,其 博弈目标正好与之相反。从制定安全策略、降低安全风险的角度出发,将互信息博弈理论引入密码芯片设计者(防御 方)和攻击者的决策过程,考察攻防策略的选择对安全风险的影响,并结合互信息的量化方法,给出了 Nash均衡条件 下攻防双方的优化策略选择方法及Nash均衡下攻防双方的互信息收益。  相似文献   

2.
陈子涵  程光 《计算机学报》2020,43(3):512-525
易攻难守是当前网络安全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移动目标防御技术对被保护系统的攻击面实施动态持续性变换,从而降低攻击者成功的概率.随着移动目标防御领域的研究进展,如何优化动态防御策略,实现成本和收益均衡的智能防御已经成为关键的研究点.移动目标防御的现有优化模型往往存在对目的性较强的实际攻守场景描述不当、无法预测参与者后续策略、缺乏对系统用户的考虑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创新性的将用户作为移动目标防御博弈中的第三方参与者,结合Stackelberg博弈和Markov模型来构建非对等三方博弈,以确定移动目标防御的最优策略.数学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能够兼顾防御者和用户的成本和收益,避免过度的防御和不适宜的防御,有效的实现防御策略智能决策.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威胁网络安全的事件日趋频繁,黑客的攻击手段越来越复杂,网络安全防护的难度不断增加.针对实际攻防环境中攻击策略复杂多变和攻击者不理性的问题,文章将攻击图融入攻防博弈模型,并引入强化学习算法,设计了一种网络主动防御策略生成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改进攻击图的网络脆弱性评估模型,成功压缩策略空间并有效降低建模难度,然后对网...  相似文献   

4.
深度神经网络已被成功应用于图像分类,但研究表明深度神经网络容易受到对抗样本的攻击。提出一种移动目标防御方法,通过 Bayes-Stackelberg 博弈策略动态切换模型,使攻击者无法持续获得一致信息,从而阻断其构建对抗样本。成员模型的差异性是提高移动目标防御效果的关键,将成员模型之间的梯度一致性作为度量,构建新的损失函数进行训练,可有效提高成员模型之间的差异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提高图像分类系统的移动目标防御性能,显著降低对抗样本的攻击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实网络攻防环境中防御措施的滞后性以及攻防对抗过程中双方收益不完全相等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零和博弈的主动防御策略选取方法。首先依据攻击者与系统的博弈关系,结合网络安全问题实际情况提出网络安全博弈图;其次在此基础上给出一种基于非零和博弈的网络攻防博弈模型,结合主机重要度以及防御措施成功率计算单一安全属性攻防收益值,进而根据攻防意图对整体攻防收益进行量化;最后通过分析纳什均衡得到最优主动防御策略。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在攻击行为预测和主动防御策略选取方面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孙文君  苏旸  曹镇 《计算机应用》2017,37(9):2557-2562
针对目前缺少对高级持续威胁(APT)攻击理论建模分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lipIt模型的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攻防博弈模型。首先,将网络系统中的目标主机等资产抽象为目标资源节点,将攻防场景描述为攻防双方对目标资源的交替控制;然后,考虑到攻防双方在博弈中观察到的反馈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防御效果的不彻底性,给出了在防御者采取更新策略时攻防双方的收益模型及最优策略的条件,同时给出并分别证明了达到同步博弈与序贯博弈均衡条件的定理;最后通过数例分析了影响达到均衡时的策略及防御收益的因素,并比较了同步博弈均衡与序贯博弈均衡。结果表明周期策略是防御者的最优策略,并且与同步博弈均衡相比,防御者通过公布其策略达到序贯博弈均衡时的收益更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在理论上指导应对隐蔽性APT攻击的防御策略。  相似文献   

7.
李静轩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0,37(10):3071-3076,3111
为解决APT(高级持续性威胁)攻防对抗过程中的防御滞后性问题,并在有限资源下做出最优主动防御决策,针对APT攻击过程中攻防双方意图、可行策略集随攻击阶段推进而演变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基于非合作博弈理论构建了多阶段APT攻防随机博弈模型AO-ADSG(APT-oriented attack-defense stochastic game)。针对APT攻防对抗中双方效用不对等的现象引入非零和思想,设计符合APT攻击特征的全资产要素效用量化方法;在分析博弈均衡的基础上给出最优防御策略选取算法。最后,通过“夜龙攻击”模拟实验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及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信息安全评估是保障SCADA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性工作。现有各类评估方法都未考虑攻击者与防御者双方之间的相互影响及经济效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攻击防御树和博弈论的评估方法。该方法以攻击防御树为基础,计算攻击者和防御者各自的期望收益函数,并建立系统的攻防博弈模型,求解该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得到攻防双方的策略选择概率分布结果。针对一个SCADA系统主从站的信息攻防实例进行计算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能够帮助风险管理者评估现有系统信息安全防御措施的投资效益,有针对性地重点部署防御措施,实现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基于博弈论的网络安全防御大多数使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或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理论建立攻防模型,但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使用场合受限,实用性不强,所以使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建立攻防模型更贴近实际情况,而以往由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建立的攻防模型认为观测到的攻击策略为真实攻击策略则没有考虑观测到的攻击策略很可能会出现误差。为此,引入最小风险的贝叶斯决策的思想,将防御系统对攻击策略发生误判、错判时,采取的防御策略对系统带来的风险考虑在内,建立了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移动目标最优防御策略模型。该策略模型通过分析防御决策风险大小,使防御策略收益量化更加精准、全面,并利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精炼贝叶斯均衡选取最优防御策略。通过实例进行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姚剑波  张涛 《计算机工程》2012,38(15):12-15
将互信息博弈理论引入密码芯片设计者(防御方)和攻击者的决策过程,建立一种互信息博弈的风险量化评估模型。考察攻防策略的选择对安全风险的影响,并结合互信息的量化方法,给出Nash均衡条件下攻防双方的优化策略选择方法及互信息收益。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信息系统的日益复杂化,网络的安全性和用户隐私性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寻找能够维护网络安全、分析和预判网络攻防形式的新技术尤为重要.由于演化博弈理论的特性与网络攻防的特性较为契合,因此,本文对网络环境进行了分析,构建网络攻防场景,并在惩罚机制的基础上引入激励机制,提出了基于激励机制的攻防演化博弈模型.通过给出群体不同的问题情境,利用复制动态方程对局中人的策略选取进行演化分析.另外,在第三方监管部门对局中人管理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攻击时长时攻击群体的演化规律,证明攻击具有时效性.通过激励机制对防御群体策略选取的影响以及引入防御投资回报,来进一步证明增加激励机制的可行性.根据实验验证表明,本文提出的攻防演化博弈模型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下均可达到稳定状态并获得最优防御策略,从而有效减少防御方的损失,遏制攻击方的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12.
张为  苏旸  陈文武 《计算机应用》2018,38(5):1366-1371
针对目前分布式网络结构缺少防御高级持续威胁(APT)攻击的安全理论模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纳什均衡理论和节点博弈的博弈模型。首先,通过APT攻击常用手段和分布式网络结构的特点,分析判断攻击者可能采取的攻击路径并提出网络安全防御框架;其次,通过节点博弈计算漏洞风险系数,在纳什均衡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基于攻击路径的博弈模型(OAPG),计算攻防双方收益均衡点,分析攻击者最大收益策略,进而提出防御者最优防御策略;最后,用一个APT攻击实例对模型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从APT攻击路径对网络攻防双方进行理性分析,为使用分布式网络的机构提供一种合理的防御思路。  相似文献   

13.
刘建波 《微机发展》2011,(10):229-232
为了探求信息系统的最佳防御等级策略,从经济博弈论的全新角度研究信息安全攻防策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诱导迂回”的信息安全系统架构,建立基于攻防成本差异博弈的评价体系,以成本差异最大化为基点建立一种边界数学模型,刻画网络安全攻防矛盾,从而解决最佳防御策略的选取。通过仿真实验数据分析上述信息结构与模型。结果证明,提出的模型和系统结构是可行有效的,对于减少信息安全投资的盲目性、指导建设防御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严辉  沈士根  曹奇英 《计算机工程》2012,38(7):110-112,115
大多数入侵检测系统预测攻击行为能力较弱,不能实时主动地响应攻击。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重复博弈的攻击预测模型。通过建立入侵者和入侵检测系统之间的阶段博弈模型,给出阶段博弈的纳什均衡,并求出重复博弈情况下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使用QRE模型预测攻击者和防御者在博弈阶段1~t中选择各种策略的概率,利用Gambit分析得出预测结果。基于GloMoSim的仿真结果表明,相比纳什均衡模型,QRE均衡模型的预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预警卫星系统在弹道导弹预警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旦受到攻击,将造成重大损失。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利用博弈论知识,将预警卫星系统的攻防过程构建为静态博弈模型。提出攻防状态下刻画系统抗毁性的方法,将其分为防御者抗毁性和攻击者抗毁性,在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情况下,分析双方应采取的策略,用仿真得到的容量数据刻画节点受攻击后的失效概率,提出基于仿真数据的攻防策略。并根据仿真数据分析提出不完全信息下模型的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入侵的推进入侵者掌握的信息会逐步增加,依据新信息入侵者会找到更好的入侵路径并作出调整。为了使防御方能准确预测入侵路径,首先基于超图理论建立动态防御图并提出动态防御图更新方法,对入侵者的信息更新进行预测;然后建立不完全信息多阶段博弈模型对不同阶段入侵者的入侵路径调整进行预测;最后设计基于博弈的动态防御图路径预测算法,对完整的入侵路径进行预测。实验给出对入侵路径进行预测的典型实例,对实例结果的分析说明了模型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前基于博弈论的风险评估方法大多数采用完全信息博弈模型,无法应对攻击者和防御者互不清楚对方行为的情况。基于静态贝叶斯博弈理论建立攻防博弈模型,将攻击者和防御者分为多种类型,全面地分析了博弈的贝叶斯均衡及其存在性,并结合防御者反击行为、攻击成功率对已有的策略收益量化方法进行改进。基于博弈均衡进行攻击行为可信预测,给出了风险评估算法对信息系统所存在的风险进行计算,得到系统风险值。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杨林  王永杰 《计算机工程》2021,47(1):154-164
当前复杂环境下网络安全问题频发,而现有攻防博弈网络防御模型未考虑网络攻击单点多步的特性,无法有效进行网络防御.针对网络攻防实际需求,通过模拟攻防环境和过程,提出一种基于单点多步网络攻防博弈模型的防御策略选取方法.建立单点多步攻防博弈模型,将全局博弈缩小为漏洞上的局部博弈以适应各种防御体系的攻防分析,采用漏洞评分系统量化...  相似文献   

19.
现有防御决策中的随机博弈模型大多由矩阵博弈与马尔可夫决策组成,矩阵博弈中假定防御者已知攻击者收益,与实际不符。将攻击者收益的不确定性转换成对攻击者类型的不确定性,构建了由静态贝叶斯博弈与马尔可夫决策结合的不完全信息随机博弈模型,给出了不完全信息随机博弈模型的均衡求解方法,使用稳定贝叶斯纳什均衡指导防御者的策略选取。最后通过一个具体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攻防向实时连续和动态高频变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离散多阶段网络攻防博弈模型已难以满足实际需求,而且传统网络攻防模型中的节点状态单一,难以准确描述实际网络对抗中节点类型的演化过程。将节点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加以改进并应用到网络攻防对抗中,用来描述攻防过程中不同状态节点的演化过程及节点状态间的迁移关系。在构建移动目标Markov微分博弈防御模型时,各阶段内运用微分博弈模型分析,阶段间运用Markov决策过程描述状态转移,通过均衡分析和求解,设计防御决策优化算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该模型和优化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