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合理提高急倾斜综放工作面水平分段高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宁波 《西部探矿工程》2007,19(10):149-153
水平分段综合机械化放顶煤是开采急倾斜特厚煤层较好的现代采煤方法,合理提高水平分段高度是必要的,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通过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能够保证系统安全,并能够确保回采率完成.通过提高段高,可以有效缓解采掘接续紧张的矛盾,可以实现矿井的集约化联合开采,可以使建设千万吨级的急倾斜煤层开采矿区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2.
王宁波 《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34(B06):89-92,94
水平分段综合机械化放顶煤是开采急倾斜特厚煤层较好的现代采煤方法,合理提高水平分段高度是必要的,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通过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能够保证系统安全,并能够确保回采率完成。通过提高段高,能有效缓解采掘接续紧张的矛盾,实现矿井的集约化联合开采,使建设千万吨级的急倾斜煤层开采矿区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3.
急倾斜煤层开采难度大,迫切需要研发新的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方法.总结分析了目前急倾斜厚煤层开采常用的水平分段综放、走向长壁综采和走向长壁综放3种技术现状,指出水平分段综放技术还需要在采放工艺、合理分段高度、顶煤冒放性与端头放煤、智能开采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进一步提高顶煤采出率和开采效率;走向长壁综采技术还需继续研...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开采急倾斜破碎薄矿脉采矿方法技术经济论证和五龙金矿76~# 脉采矿方法的试验研究,阐明了分段空场法是开采低品位急倾斜破碎薄矿脉较为合理的一种采矿方法,并有一定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急倾斜煤层浅部开采时顶板的破断规律,确保水平分段综放开采时的安全生产,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研究急倾斜煤层浅部开采时顶板的垮落规律,通过力学建模分析顶板垮落的条件,运用3DEC对人工爆破强制放顶的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浅部开采时急倾斜煤层的顶板不易垮落,容易出现大面积悬顶现象。工作面上方覆岩大面积垮落,产生冲击矿压,危害工作面安全生产;而在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回采过程中采用强制放顶的措施可以有效削减顶板的势能,顶板垮落后形成的覆浮矸垫层也可以保证急倾斜煤层下分段的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6.
急倾斜煤层在我国分布较广泛,地质条件大多都相当复杂,为了实现对急倾斜煤层的安全开采,应加强管理各个回采工艺环节,通过合理选择综采方法、提高回采综放工作面的安全性。为此,首先分析了急倾斜煤层开采面临的主要问题,然后对开采急倾斜煤层的主要方法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急倾斜煤层综采方法的选择与实现途径,并对开采急倾斜煤层综采设备及工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为提高急倾斜煤层的开采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急倾斜巨厚煤层群难采资源的安全开采问题,采用物理模拟实验与理论分析方法,对急倾斜巨厚煤层群不同开采工艺产生的覆岩变化、破断高度、微震能量等特征进行了分析与对比,推导了急倾斜巨厚煤层坚硬顶板破断积聚能量的理论计算公式,并由不同开采工艺的对比分析结果为急倾斜巨厚煤层群向深开采的方案设计提供思路。研究结果表明:急倾斜巨厚煤层群水平分段综放开采的中间岩柱集中破断形成岩柱与上部煤层顶板的联动效应,容易引发冲击地压等的动力灾害事故;走向长壁开采中区段煤柱的强支撑作用,使得急倾斜巨厚煤层群向深开采过程中覆岩破断高度与范围的增幅较小。通过构建急倾斜巨厚煤层坚硬顶板破断力学模型,推导得出急倾斜巨厚煤层坚硬顶板破断积聚能量计算公式。急倾斜巨厚煤层群采用走向长壁的累计微震能量24.28×105 J,较水平分段开采的累计能量小15.67%。水平分段综放开采过程中,单次开采的平均能量比走向长壁开采较低,且避免了煤柱留设时煤炭资源的浪费。顶板破断的能量不充分释放,容易造成其下次破断能量释放的峰值效应,且中间岩柱大范围集中破断容易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带来挑战。基于节约矿井资源的同时又能避免大范...  相似文献   

8.
急倾斜近距离厚煤层联合开采新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倾斜近距离厚煤层因其特殊的赋存条件 ,导致难以实行机械化开采且开采时煤层间相互影响严重。文章介绍了新疆乌鲁木齐矿业集团急倾斜近距离厚煤层水平分段轻型支架放顶煤联合开采技术及取得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急倾斜煤层放顶煤开采过程中,顶煤和顶板的活动规律是非常复杂的。通过对顶煤和顶板的破坏和运移规律的研究,可有助于确定顶煤的可放性,控制工作面端面冒顶和煤壁片帮,确定合理的放煤参数;有利于进行急倾斜厚煤层顶板的合理维护以及掌握矿压规律,指导生产。就开滦集团赵各庄矿在急倾斜厚煤层采用水平分段开采过程中的现场观测,探讨顶煤和顶底板运移。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急倾斜煤层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应力场分布特征及冲击地压显现规律,以王家山煤矿东一采区为工程背景;理论分析了急倾斜水平分段开采冲击地压显现特征,数值模拟分析了急倾斜煤层水平分段开采应力场演化规律;揭示了急倾斜煤层水平分段开采矿震动载扰动诱发底煤冲击地压显现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开采分段数增加,工作面采动应力持续增大,顶板巷应力集中程度高于底板巷,最大主应力由原水平方向分布转为沿垂直煤层倾向分布,导致顶板巷周围煤体水平应力集中程度高;工作面煤体水平应力场倾向方向呈现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且顶板侧水平应力明显高于底板侧水平应力,应力峰值与开采深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顶板巷冲击危险性明显较高。根据冲击地压发生规律,针对性制定了急倾斜水平分段开采冲击地压防治方案并进行了防治实践,监测表明防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针对砂墩子矿井4-1号煤层赋存和开采技术条件,分析了分层开采、大采高综采和综放开采的适用性,总结了各采煤方法的优缺点,最终确定采用综放开采,同时分析了4-1号煤层的顶煤冒放性|并根据规范要求对综放工作面的液压支架、采煤机、刮板输送机等主要设备选型计算进行了设计研究。开采实践证明,综采放顶煤采煤法适用于砂墩子矿井4-1煤层条件,工作面选取的配套设备合理适宜,实现了“一井一面”的高产高效矿井生产模式,为三道岭矿区4-1煤开采提供了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影响综采放顶煤工艺设备配套及选型因素的前提下,对厚煤层采用综采放顶煤技术的主要设备进行选型分析,确定出选型要求和原则,特别总结出了三种不同煤层地质条件(急倾斜特厚煤层、缓倾斜中硬厚煤层、倾斜厚煤层)综放开采液压支架的选型原则;阐述了综放工作面主要设备配套要求,可为厚煤层综放开采设备选型及配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朱伟 《煤炭工程》2011,(1):60-63
 为了研究中硬偏硬覆岩高强度综采条件下覆岩裂缝带发育规律,根据潞安矿区王庄煤矿6206工作面开采地质条件,利用现场实测、数值仿真、相似材料模拟等手段综合研究确定了中硬偏硬覆岩综放一次采全厚导水裂缝带的发育高度。结合潞安五阳煤矿分层综采裂缝带高度观测资料,分析表明中硬偏硬覆岩高强度综采条件(分层综采和综采放顶煤)覆岩裂缝带高度与 成正比更符合现场实际情况,裂高采厚比达到20.2倍,所得经验公式可以用来类似条件下开采覆岩破坏高度预计,获得的裂高可以作为潞安矿区水体下采煤留设保护煤柱及保水采煤方案制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鲍店煤矿1310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钻孔基点位移、钻探等综合方法,对中硬覆岩厚煤层综放开采冒落带特征进行了探测,获得了综放开采条件下冒落带发育特征,研究成果对于提高资源回收率及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面瓦斯分布、涌出规律及"三带"的研究,提出大采高综放面瓦斯等灾害治理新技术,为大采高综放面开采提供安全保障,改善作业环境,为实现大采高综放面安全、高产、高效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漳河水库下厚煤层综放开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障五阳煤矿7802工作面漳河水库下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安全开采,研究综放开采导水裂缝带高度发育规律,探讨了综放采场覆岩结构破坏及采动渗透性间关系,计算了水库下综放开采安全所需防水煤柱高度,制定相应的防治水技术措施。结果表明:中至坚硬覆岩综放开采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基本与煤层一次采高成正比,比例系数为20.22;煤层顶板基岩厚度大于水库下安全开采所需煤柱高度;监测知井下工作面涌水与地表水体没有水力联系,实现水库下压煤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7.
王存飞  范文胜 《煤炭技术》2014,33(12):211-213
介绍了综采工作面贯通、治理大采高工作面顺槽底鼓技术创新和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在两端头过渡上的新工艺在补连塔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保证了补连塔煤矿的长期安全生产。为类似地质条件的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贾立明  张玉军 《金属矿山》2015,44(4):97-101
第四系沙砾含水层及采空区积水是梅河矿区急倾斜特厚煤层残采区综放安全复采的主要威胁,也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三井5109区为研究区域,在对采空区积水瞬变电磁探测和对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层覆岩破坏高度预计的基础上,对F4断层留设了足够的隔水煤柱,并针对岩层移动规律,求算出工作面采动影响波及到的采空区积水区的范围,评价结果认为:在回采前要确保采空区积水降至+172 m标高以下方能保证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9.
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是我国第一个进行海底采矿的硬岩矿山,矿山研究采用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全尾砂充填法开采。通过无轨采准系统工程优化研究,确定分层高度为3.3 m,当矿房宽度采用15 m左右时,分段高度采用10~13.3 m比较合适。应用效果证明,优化设计为新立矿区海底矿石资源安全经济开采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采空区和地表塌陷积水组成的复合水体下综放开采安全性问题,以灵露煤矿一采区Ⅱ3特厚煤层所面临的由Ⅱ2-1煤层采空积水和地面塌陷积水组成的复合水体下开采为例,采用工程类比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得出了综放开采覆岩破坏高度以及防水、防砂和防塌安全煤岩柱高度|基于采空区积水区和开采煤层之间的距离与安全煤岩柱高度的差值,采用克里格差值法分别绘制了采空区积水对开采煤层充水、溃砂和防塌的影响图,综合分析了一采区Ⅱ3受顶板复合水体威胁情况,最终评价了复合水体下综放开采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一采区开采能满足对地表塌陷积水留设防水安全煤岩柱的要求,地表塌陷水体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是安全的|对复合水体采取留设安全煤岩柱,物探和钻探疏放水相结合等综合防治水技术措施后,复合水体下综放开采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