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分析了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形成以及非金属夹杂物的分布状态与材料性能的关系,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对加工工艺的影响和性能改善的方法,以及在选材时对非金属夹杂物的综合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3.
周铮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1997,33(4):37-39,32
描述了50AZ钢中夹杂物的宏观特征和微观形貌,并采用电子探针扫描技术,确定了夹杂物的类型探索了缺陷组织的形成机理及其危害性。 相似文献
4.
5.
6.
7.
非金属夹杂物与钢的韧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年前已经研究过非金属夹杂物对钢性能的影响。本文较为详细地研究试样中含有硫化物和氮化物两种类型的夹杂物对负韧性的影响。根据一系列试样测定了几种断裂参数,用以验算Krafft和其他学者建立的断裂模型。实验结果得出这样的结论:按照Krafft公式计算的KIC值与通过实验获得的KIC植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9.
10.
11.
非金属夹杂物与钢的韧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年前已经研究过非金属夹杂物对钢性能的影响。本文较为详细地研究试样中含有硫化物和氮化物两种类型的夹杂物对钢韧性的影响。根据一系列试样测定了几种断裂参数 ,用以验算 Krafft和其他学者建立的断裂模型。实验结果得出这样结论 :按照 Krafft公式计算的 KIC值与通过实验获得的 KIC值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介绍了钢中夹杂物的评定方法,分析了DIN 50602—1985标准中夹杂物宽度、长度和OG型夹杂物的评定方法。结果表明:DIN 50602—1985标准规定用夹杂物面积评定夹杂物级别,这样更能凸显夹杂物对钢性能的影响;对于超长的单个串条状夹杂物,建议采用夹杂物整体长度和宽度对夹杂物进行评级,不进行分割降级和额外标注尺寸;根据DIN 50602—1985标准中图1计算了夹杂物面积,再根据该标准中表3计算夹杂物的面积,得出二者对OG型夹杂物的评定界限值基本相同,由此可根据OG型夹杂物的直径来评定夹杂物的级别。 相似文献
16.
17.
选用两种新型试验用钢,分析测定了它们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特征及夹杂物分布形态;通过高频疲劳测定试验比较了它们之间疲劳寿命差异.结果表明:对同种钢而言,缺口系数对疲劳寿命的影响非常大,缺口系数越大,疲劳寿命越小;不同钢之间的疲劳寿命的差异取决于钢中的化学成分及钢中夹杂物.合理地提高材料的合金元素,有效地改善材料的化学成分的配比及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明显提高材料的强度极限;纯净的钢质量及合理的高强度是提高钢的疲劳寿命的最合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 92 5 4钢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检验 ,发现该钢用水剂型研磨料抛光易产生腐蚀点 ,且易与非金属夹杂物混淆 ;使用酒精剂型研磨料抛光 ,可以避免此假象。 相似文献
19.
硫为钢中的有害元素,现代冶金技术不能将其完全去除.虽然洁净钢中硫含量极微,但硫化物组分复杂.硫一般富集于液相,硫化物的形成与钢液的变质、铸坯凝固、液相中合金元素等因素有关,进而增加了表征硫化物形成规律的难度,因此应该从控制液相中硫化物的形成上深入研究.此外,有关硫在固相中的偏析及冷却过程中硫化物的相变也少见报道.硫化物可以改善钢材的切削性能,含有大量硫化物的钢具有优良的自润滑和耐磨性能,但硫化物使这类钢的韧性不足.对富硫钢液的凝固及其硫化物演变机理进行研究有利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硫量新钢种.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显微硬度测试等方法分析了40Cr钢油缸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油缸断裂主要与硫元素含量超标、硫化物聚集、表面凹坑缺陷及热处理不均匀有关;硫元素易产生“热脆”,聚集的条状夹杂物破坏了基体的连续性,使油缸产生微裂纹,在表面凹坑处产生应力集中,热处理不均匀使组织产生内应力,萌生的裂纹及表面凹坑在以上因素的作用下不断扩展,最终导致油缸断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