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夏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定量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在玉米上的效应,以明确定量秸秆还田和不同氮量配施对玉米生长、氮素利用率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为秸秆还田和科学施氮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定量秸秆6000 kg/hm~2还田条件下,能有效提高玉米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施氮量在180.0~270.0 kg/hm~2时增产效果显著,比施氮量75.0 kg/hm~2和150.0 kg/hm~2增产20.33%~26.15%;秸秆还田配施氮量180.0~300.0 kg/hm~2,能有效提高玉米植株吸氮量、氮肥利用率并降低土壤氮素依存率,是田间试验条件下玉米种植定量秸秆6000 kg/hm~2还田的最优配施氮量范围;在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可以微调玉米根区土壤酸碱度;配施氮量270.0~300.0 kg/hm~2时,可有效提升土壤中全氮含量,并有效调节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  相似文献   

2.
以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夏玉米为试验作物,开展不同含量腐植酸控释掺混肥对夏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腐植酸控释掺混肥能有效降低玉米秃尖,对玉米穗长、亩穗数的影响无差异,对穗粒数、百粒重影响差异显著。与普通氮磷钾掺混肥(CK)相比,腐植酸控释掺混肥(T1~T4)处理玉米穗粒数增加1.66%~12.03%,百粒重提高3.43%~9.05%,单产提高6.76%~24.16%,增收62.6~263.4元/667 m2。从区域表现来看,豫中褐土区、豫东砂姜黑土区施用含7%腐植酸控释掺混肥经济效益最高,豫南砂姜黑土区、豫北潮土区含5%腐植酸控释掺混肥经济效益最高;同时显著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持续提升耕地质量。从多年多点试验表现来看,腐植酸控释掺混肥均表现出良好的增产、创高产效应,且在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类型、不同玉米品种上表现高度一致。说明腐植酸控释掺混肥具有广泛适宜性和创高产性,为化肥减量增效和耕地质量提升提供了技术产业化路径。  相似文献   

3.
经强电场辐射的丰优191水稻种子,与产量相关的性状参数:穗粒数、穗实粒数、穗长、百粒重均有小幅度增加,试验组T1增幅最大。平均穗粒数为155,增加了49,为未经辐射的CK组146%;平均穗实粒数增加44,为CK组162%;而穗长也比辐射前增加2.2cm;从百粒重看,试验组T3较明显,比CK组增8.24%;而试验组T1只0.88%;穗实粒率除试验组T1迭74%外,其他试验组皆与CK组都在66%;提取试验组和CK组水稻幼苗蛋白.利用蛋白质组技术、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electrophoresis,2-DE)技术寻找蛋白组的异同;经肽质量指纹图谱鉴定发现,强电场对水稻幼苗的影响主要是改变了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的大亚基、其A链及它们前体的含量,为研究强电场诱变的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选用3个红小豆品种(系),通过测定植株地上部干鲜重、株高、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叶面积、荚长、单荚粒数、百粒重、单株粒重、产量等指标,研究腐植酸对红小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长初期,腐植酸处理的红小豆的植株地上部干鲜重、株高、SPAD值、叶面积等指标均有增加;成熟期,腐植酸处理的“白红9号”、品系“012-27”、品系“1103”3个品种(系)的荚长、单荚粒数、百粒重、单株粒重较对照均有增加,产量较对照也均有提高,增产率分别达10.47%、11.59%和10.93%。  相似文献   

5.
活化腐植酸肥料在玉米上的肥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肥效试验,对比研究了史丹利含活化腐植酸第四元素复合肥料与未活化腐植酸肥料在玉米上不同施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活化腐植酸肥料处理的玉米生物学指标整体上最佳,且其产量构成指标及玉米产量均为最佳,与未活化腐植酸肥料处理相比,穗长增加6.4%,秃尖率降低51.9%,籽粒干重增加15%,百粒重增加6.8%,玉米产量增加1320 kg/hm2,增产率达14.4%。综上,说明史丹利含活化腐植酸第四元素复合肥料促进玉米增产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黄腐酸有机肥是秸秆为原料,经过专利技术加工生成的天然有机肥料,富含各种矿质营养元素。本试验通过研究黄腐酸有机肥对河南驻马店和新乡2个试验点玉米产量和成产因素的影响,找出黄腐酸有机肥的最佳施用量和施用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黄腐酸有机肥对夏玉米增产效果显著,并且随黄腐酸有机肥使用量的增加,夏玉米产量相应增加。综合2个试验点结果,以处理5和处理8为最佳,如果考虑肥料成本,则以处理5效果最佳,即每亩地基施4 kg氮肥、6 kg磷肥、6 kg钾肥、15 kg克黄腐酸有机肥,后期每亩追施4 kg氮肥和15 kg黄腐酸有机肥。对2个试验点影响玉米产量因素的分析结果一致表明:影响玉米产量因素主要表现在穗粒数和百粒重上,穗长、穗粗变化不大。此外,处理6减产,穗粒数减少,百粒重减少或不变,这与化肥中的氮肥用量减少有关,说明氮肥是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的营养元素。  相似文献   

7.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不施有机物料为对照,研究泥炭与褐煤组合配施对玉米根系生长、产量及根际土壤氮硫的影响.结果表明,泥炭与褐煤组合配施的玉米根系长度、根系体积、根系干重、穗粗、穗长和百粒重分别比对照显著升高了15.25%、43.42%、75.56%、2.55%、6.18%和10.45%,秃尖长比对照显著降低了44.14%...  相似文献   

8.
以腐植酸控释掺混肥为基肥,研究了小麦秸秆还田下配施不同用量有机物料腐熟剂对水稻产量、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等的影响,并筛选适宜的添加量。结果表明:同等施肥条件下,秸秆还田配施不同用量的有机物料腐熟剂,均可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对照相比,添加有机物料腐熟剂为2、4和6 kg/667 m~2时,水稻的经济产量分别显著提高了3.68%、8.96%和7.17%,即有机物料腐熟剂添加量为4 kg/667 m~2时增产效果最显著。此外,添加不同用量的有机物料腐熟剂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数量。因此,秸秆还田配施适宜用量的有机物料腐熟剂可加速秸秆降解,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数量,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最终提高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大安苏打盐碱地开展不同土壤改良剂试验,研究腐植酸土壤改良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土壤改良剂能有效降低苏打盐碱地土壤含盐量、pH值和重金属含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创造了满足水稻生长发育的立地条件。施用腐植酸土壤改良剂的水稻株高略低于对照(CK),但叶色更绿,分蘖数更多,稻穗更长,百粒重更重,米粒更长,精米外观性状更加美观。施用腐植酸土壤改良剂的水稻稻苗缓苗期提早3天左右,单株新根平均增加2.5条,根长增加0.5 cm。施用腐植酸土壤改良剂的水稻产量为342.5 kg/667 m2,较CK增加34 kg,增产率11.0%;腐植酸土壤改良剂减量配施其他改良材料的产量为324.5 kg/667 m2,较CK增产16 kg,增产率5.2%。因此,腐植酸土壤改良剂是苏打盐碱地生态修复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0.
腐植酸作为一种活性物质,对作物养分吸收、增产和土壤改良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小麦”“腐植酸”“产量”“养分”“土壤”等为主要关键词检索相关的田间试验文献,筛选出57篇有效文献,获得215组试验数据。以单施化肥为对照组,增施腐植酸为试验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增施腐植酸对小麦养分吸收、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增施腐植酸促进了小麦养分吸收,小麦植株氮、磷、钾的总吸收量分别提高了22.27%、29.41%、32.20%,小麦的籽粒氮含量和秸秆氮含量分别提高7.67%和11.08%;实现了小麦增产,产量提高10.44%;土施腐植酸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8.72%、12.30%、18.16%、12.18%,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3.06%,土壤pH值降低2.06%,土壤总孔隙度提高6.33%,土壤的田间持水量提高10.87%,土壤容重降低5.43%。为腐植酸肥料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腐植酸复混肥对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不同腐植酸含量的腐植酸复混肥对玉米生物性状、产量、经济效益、氮素利用率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腐植酸含量的增加,玉米穗长、穗围、百粒质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产量、产投比较CK和NPK处理呈增长趋势;腐植酸与无机复混肥配施还可显著  相似文献   

12.
王曰鑫  张鸾 《腐植酸》2022,(3):72-76+81
一些大棚蔬菜集中种植区,有大量用过的蔬菜栽培基质被废弃而成为农业垃圾。本试验利用这些废弃基质通过蒸汽处理或加杀菌剂等方式将其做为土壤调理剂再利用。通过盆栽和大棚种植油麦菜试验证明:施入调理剂处理的油麦菜株高较CK增加53%~210%,产量提高3~11倍;在土壤效应方面,施入调理剂的土壤pH值较CK降低,土壤容重明显降低,孔隙度明显增加,养分显著增加,有机质增加13.8%~39.9%,碱解氮增加12.5%~30.9%,有效磷增加16.5%~42.6%,速效钾增加12.5%~36.8%。说明用废弃基质制作大棚土壤调理剂是可行的,其中,用蒸汽处理废弃基质是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将土霉素菌渣、灰黄霉素菌渣、林可霉素菌渣、某降糖类药物菌渣及污泥经催化氧化无害化处理后制成不同的资源化产品,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该系列资源化产品在谷子和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这4种资源化产品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谷子和玉米的株高、地上部分鲜重、穗长以及产量等指标,谷子最高增产57.9%,玉米最高增产22.65%;试验后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均有所提高,且无药物残留。由土霉素菌渣、灰黄霉素菌渣、林可霉素菌渣、某降糖类药物菌渣及污泥制成的生物菌渣资源化产品对谷子和玉米均具有较优越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10年研究化肥与根茬、秸秆和有机肥定量配比施肥对土壤肥力、养分平衡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单施化肥产量下降了7.9%;化肥 根茬产量持平;化肥 根茬 秸秆,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同步上升,玉米增产17.1%;化肥 根茬 有机肥效果更佳,土壤肥力指标均上升,玉米增产32.1%。这对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肥地力施肥措施,建立高产、优质、低耗的培肥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腐植酸叶面肥对谷子农艺性状、光合指标及品质的影响,并明确最佳浓度,以黑龙江主栽谷子品种“嫩选18”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设计,设置6个腐植酸叶面肥浓度处理(0、200、400、600、800、1000倍液),在拔节期和开花期进行叶面喷施处理,研究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光合指标及品质指标对不同浓度腐植酸叶面肥的响应。结果表明:喷施腐植酸叶面肥可不同程度增加谷子株高、穗长、茎粗;增加穗重、穗粒重;提高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降低胞间CO2浓度,提高籽粒中粗蛋白、粗淀粉含量等,从而改善谷子品质,提高谷子产量,与CK比,不同处理增产幅度为1.0%~7.8%,其中腐植酸叶面肥600倍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化肥减量施用条件下,配施不同配比的生物有机肥对玉米生长、产量、土壤生物学特性和养分含量的影响,为化肥减量化应用于玉米生产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100%化肥)相比,在化肥减量施用15%~30%的条件下,增施生物有机肥后促进了孕穗期玉米的生长,且当生物有机肥增施量为40 kg/亩(1亩=666.67 m~2)时,玉米产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2.19%(T2)和8.64%(T4);而当生物有机肥增施量为20 kg/亩时出现了减产效应,其中T3玉米产量显著降低了12.62%;减量化肥增施生物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而降低了真菌数,同时提高了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进而提高了土壤中有效养分和有机质含量,但当化肥减量施用30%、生物有机肥增施量为20 kg/亩时,其有效养分和总养分含量却低于常规施肥。在化肥减量与生物有机肥增量配比适宜的条件下,才具有增产提质和养地改土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玉米专用缓释肥对玉米产量、养分利用率、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专用缓释肥处理T3与不施肥处理CK、通用型肥料处理T1、等养分的非缓释肥处理T2相比分别增产141.7%、13.4%、11.2%;与T1和T2相比N、P、K养分利用率分别提高39.3%、36.0%、11.0%和24.1%、27.1%、17.0%,经济效益分别提高了14.0%和12.6%。  相似文献   

18.
以苜蓿、绿豆与玉米间作为对象,探明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为豆科与玉米间作的生产实践和稳定优质饲草来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与玉米单作相比,苜蓿单作和绿豆单作均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其中,绿豆单作土壤w(有机质)显著提高13.09%,苜蓿单作土壤w(碱解氮)显著提高28.51%,但均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w(速效钾),分别降低23.90%和10.60%。豆科作物与玉米间作模式下,与玉米单作和豆科作物单作相比,均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苜蓿与玉米间作和绿豆与玉米间作均能显著提高土壤w(速效钾),分别提高40.94%和34.92%。豆科作物单作或与玉米间作对土壤pH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腐植酸保水缓释肥对土壤养分、紫花苜蓿生长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保水缓释肥能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和水分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紫花苜蓿产量,促进紫花苜蓿植株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和利用。与等量掺混肥相比,施用腐植酸保水缓释肥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分别提高了20.83%~47.22%、42.49%~46.09%和25.03%~62.36%;紫花苜蓿产量增加了12.04%~37.86%;氮、磷、钾肥利用率提高了0.89~2.74倍、0.48~1.83倍、0.89~2.16倍,肥料贡献率提高了1.13~1.40倍。以腐植酸保水缓释肥施用量为总养分(N∶P2O5∶K2O=3.3∶1∶1)3克/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研究秸秆还田及秸秆还田配合施钾对三大土壤类型土壤中钾的盈亏影响 ,结果表明 ,潮土和褐土区中小麦 玉米轮作制下 ,施钾配合秸秆还田 (NPKM)处理 ,能够保持整个周期循环中钾的平衡 ,归还率达 10 9.1%~111.9%。其中每年还田的小麦秸秆可以提供 2 2 6 .5~ 2 6 1.0 kg/ hm2钾的归还量。而不实行秸秆还田的施钾处理(NPK处理 ) ,钾归还率为 95 .2 %~ 97.1%。在砂姜黑土区小麦 大豆轮作制度下 ,即使小麦秸秆不还田 ,仅施用化学钾肥 ,亦能维持小麦大豆轮作周期钾素的平衡。施钾配合秸秆还田 (NPKM)处理 ,钾归还率达 14 2 .0 % ,施钾且秸秆不还田 (NPK)处理钾归还率达 119.9%。主要是大豆不象玉米那样带走较多的钾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