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为了改善舒尼替尼的溶解度进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了舒尼替尼固体分散体,通过体外溶出实验对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FTIR、XRD、SEM和DSC对固体分散体进行了表征,并对舒尼替尼固体分散体胶囊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舒尼替尼与载体γ-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5、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最佳条件下制备的舒尼替尼固体分散体的溶出效果最佳,体外累积溶出度可达到82.88%;舒尼替尼以无定型态分散于载体γ-环糊精中,加快了药物的溶出速度;以舒尼替尼固体分散体为原料制备的胶囊剂的体外累积溶出度较市售胶囊剂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为载体,以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剂法制备了依鲁替尼固体分散体,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X-射线衍射法(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法(TG)和扫描电镜法(SEM)对依鲁替尼固体分散体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为:依鲁替尼与载体HP-β-CD的质量比1∶15、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依鲁替尼固体分散体的溶出效果最佳,5 min时体外累积溶出度达到78.87%,远高于原料药依鲁替尼(9.12%);原料药依鲁替尼以无定形态均匀分布于载体HP-β-CD中。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抗肿瘤药物奥希替尼的水溶性从而增加其生物利用度,分别以泊洛沙姆188(F68)、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共聚维酮(coPVP)等亲水性高分子材料作为载体,采用溶剂法制备奥希替尼固体分散体;以体外溶出度为评价指标,对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法(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最优条件下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进行物相鉴定。结果表明,固体分散体可以显著改善奥希替尼的溶出效果,当奥希替尼与coPVP质量比为1∶7时,在60℃下反应45 min所制备的固体分散体的溶出效果最佳;在含0.4%SDS的磷酸盐缓冲液(pH值4.5)中,45 min达到溶解平衡,体外溶出度达到95.6%。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达沙替尼在中性环境中的溶解性,采用溶剂法制备达沙替尼固体分散体(SD),通过考察载体种类、药载比(达沙替尼与载体的质量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累积体外溶出度的影响优化制备工艺,并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对达沙替尼固体分散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达沙替尼...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染料木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工艺,以提高其体外溶出度,并对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采用溶剂与熔融法制备染料木素固体分散体,分别以共聚维酮(PVP/VA)、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和泊洛沙姆188(P188)选择最优载体,以15 min的累计溶出度为指标,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考察药载比、熔融温度及搅拌时间对染料木素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的影响,并进行验证试验。并对染料木素固体分散体进行体外评价。结果:染料木素固体分散体的最佳制备工艺为以泊洛沙姆188为载体、载体与原料比例6∶1、制备时间25 min、熔融温度75℃,此条件下,验证实验15 min溶出度为95.66%。结论:该制备方法可靠,且为今后对染料木素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抗癌药物拉帕替尼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为了改善其溶解度,分别以亲水性高分子材料共聚维酮(CoPVP)、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和泊洛沙姆188(F68)为载体,采用溶剂法制备拉帕替尼固体分散体;以累积体外溶出度为评价指标,优化拉帕替尼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工艺;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差热分析仪(TGA-...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溶剂-冷冻干燥法制备硝苯地平(nifedipine,NF)速释固体分散体(SD)来提高其体外溶出度,并通过添加碱性调节剂来调节溶出微环境的pH值,进一步提高SD中药物的溶出速率。方法:以原料药在各辅料水溶液的溶解度及固体分散体的体外溶出度为指标,从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K30)、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泊洛沙姆407(Poloxamer 407)中筛选最优载体及其比例,并添加适量的碳酸钠(Na_2CO_3)来进一步调节溶出速率。结果:当以PVPK30为载体,Na_2CO_3为碱性调节剂,且NF:PVPK30:Na_2CO_3=30mg:150mg:9mg时,制备的SD中药物的溶出速率显著提高,在2h内累积溶出度百分率可达84%。  相似文献   

8.
以聚乙二醇4000(PEG-4000)、聚乙二醇6000(PEG-6000)和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K30)为载体,采用溶剂-熔融法和溶剂法制备联苯菊酯固体分散体。利用FT-IR、XRD、SEM对固体分散体的结构进行表征,以体外溶出度为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佳载体及最佳药载比。结果表明,以上3种载体均可不同程度提高联苯菊酯的体外溶出,其中以PVP-K30为载体、药载比为1∶6的制品溶出效果最好,2 h溶出率达到90%以上。分析结果显示药物以无定形形式存在于载体中。  相似文献   

9.
探究了制备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的最佳工艺,通过溶剂法制备其固体分散体,用正交设计实验对水飞蓟素-SD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以水飞蓟宾20 min内的累积溶出率为评价标准,确定最佳制备工艺。通过正交实验和方差分析得出,溶剂法制备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最佳工艺条件是:以甘露醇为载体、载体用量为主药的6倍、乙醇浓度为80%、制备温度为30℃时,制备得到的固体分散体溶出速率和累积溶出率较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介质研磨法制备了拉帕替尼纳米晶(LPT-NC),以粒径和多分散指数(PDI)为评价指标,优化了制备工艺;并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PD)、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等对LPT-NC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15%羟丙纤维素为稳定剂、5%甘露醇为冻干保护剂,在LPT质量浓度为10%、氧化锆珠粒径为0.3 mm、氧化锆珠用量为9 g、研磨时间为2.0 h的最优条件下,制备的LPT-NC相较于LPT原料药并没有发生晶型的改变;平均粒径为(220.35±3.75) nm、平均PDI为0.196±0.015;20 min内达到溶出平衡,累积溶出度为90.12%,是原料药的9倍左右,且放置90 d后仍具有良好的体外溶出特性。为提高抗癌药LPT的水溶性和溶出度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广东化工》2021,48(7)
目的:以凹土作为药用载体,将黄芩提取物制成固体分散体,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均质分散法,以不同配比将凹土加入黄芩提取物的乙醇溶液中,制备成固体分散体。运用X-射线衍射、扫描式电子显微镜等对所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进行表征分析,并测定其溶出度。结论:黄芩提取物与凹土比例为1︰10时制备的固体分散体,体外溶出效果最好。表明以凹土作为固体分散体的药物载体可以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水溶性,且制备过程较为简单,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制备伏立诺他固体分散体并对固体分散体进行老化研究。方法:分别用物理混合体和熔融法、溶剂蒸发、热熔挤出法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进行比较,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粉末X射线衍射法溶出度考察,并红外光谱识别技术对不同老化程度固体分散体的识别研究。结果:固体分散体片显著提高伏立诺他体外溶出速率。结论:固体分散体片能够有效地提高伏立诺他溶出速度;热熔挤出法制备的固体分散体相对于溶剂法和熔融法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老化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13.
《山东化工》2021,50(18)
目的:制备非那雄胺固体分散体。方法:使用溶剂挥发法制备非那雄胺-PEG 6000固体分散体,以非那雄胺溶解度作为评价手段筛选药物(非那雄胺)和载体(PEG 6000)的比例,并通过FT-IR、XRD和溶出仪对物相进行表征分析。结果:以PEG 6000为载体,药载比1∶5时非那雄胺以无定形状态分布散开在PEG 6000骨架中,溶出度最高。结论:非那雄胺-PEG 6000固体分散体能显著地改善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相似文献   

14.
以降血糖肽为模型,Eudragit L-100和HPMC为载体,溶剂法制备了降血糖肽固体分散体,并对其稳定性和体外释放开展了研究。本文以降血糖肽固体分散体2 h的累计释放率和DPP-IV抑制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对肠溶载体和释放调节剂的比例进行优化,利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透射电镜对固体分散体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固体分散体不同储存时间和储存温度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降血糖肽固体分散体的最佳比例为降血糖肽:Eudragit L-100:HPMC=1:2:0.2,此比例下制备的固体分散体2 h的累计释放率能达到93.54%,且DPP-IV抑制率仍具有较高水平。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图像表明,活性肽分散在固体分散体中,红外光谱表明,活性肽二级结构的构象发生了变化。制成固体分散体后,降血糖肽的稳定性显著增强,常温储存10 d后累计释放率仍高达90.32%,在高温环境下也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综上所述,利用固体分散技术能在保持降血糖肽生理活性的基础上显著提高稳定性和累计溶出率,该方法对活性肽的综合利用,特别是基于活性肽的功能性食品的研发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依鲁替尼(IBR)的水溶性和溶出度,采用湿法介质研磨法制备了依鲁替尼纳米晶(IBR-NC),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了IBR-NC的制备工艺,并通过粒径分析、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PD)分析、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及溶出度实验对IBR-NC的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以PVP-K30-SDS为稳定剂,在物料比(IBR、PVP-K30、SDS的质量比)为10∶4∶1、IBR用量为120 mg、氧化锆珠规格为0.3 mm、氧化锆珠用量为40 g、研磨转速为150 r·min-1、研磨时间为2.0 h的最优条件下,制备的IBR-NC的粒径为(224.7±5.7) nm、PDI为0.151±0.017,累积溶出率在10 min能达到99.49%,溶出效果良好,且放置90 d后依然具有良好的溶出性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能够提高长春西汀(vinpocetine,VIN)分散状态和溶出速度的固体分散体(solid dispersion,SD),研究VIN在PVPK30中分散的热力学过程。方法:应用溶剂法制备长春西汀固体分散体,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X-RD),研究长春西汀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采用溶出度法,考察不同比例的长春西汀、聚乙烯吡咯烷酮及柠檬酸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对其体外溶出速度的影响,应用溶解度法测定VIN在PVPK30中分散过程的热力学参数。结果:DSC分析及X-RD分析结果表明长春西汀在载体PVPK30中以无定型形态存在。体外溶出结果表明长春西汀与聚乙烯吡咯烷酮比例为1:8和1:7之间时,长春西汀体外溶出速度最快,且两种比例无显著性差异。酸化剂的加入对长春西汀的溶出有一定促进作用,在试验范围内,VIN-PVPK30-SD表观稳定常数(Kc)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分散过程的△r H=-5.01k J/mol,△r S=-0.01 k J/mol,△r G0。结论:加入酸化剂制备的VIN-PVP-CA-SD(1∶7∶0.5)可显著提高长春西汀的溶出速度,并提高了固体分散体的稳定性,VIN在PVPK30中的分散过程是放热过程且主要驱动力为焓驱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阿托伐他汀钙的溶出度,实验采用不同种类的亲水性载体材料(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泊洛沙姆188),分别与阿托伐他汀钙按不同的比例制成固体分散体,用建立的HPLC方法测定制备的阿托伐他汀钙固体分散体的溶出度,结果表明以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K30)与阿托伐他汀钙按质量比为5∶1的比例制备的固体分散体溶出度最高。  相似文献   

18.
研究达克替尼玉米醇溶蛋白纳米粒(DAC-ZNPs)最佳制备工艺,并对其制剂学性质进行表征。采用相分离法制备DAC-ZNPs,用正交实验法筛选处方工艺,用HPLC法测定达克替尼的含量,激光粒度仪测定纳米粒的粒径,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外观形态,用超滤法测定包封率。按最优处方工艺制备的DAC-ZNPs为球形粒子,平均粒径为(145±25)nm,粒度分布均匀,DSC结果表明药物是以无定形状态分散于纳米粒中,包封率为90.16%±1.34%,体外24 h累积释放度为52.06%。采用相分离法制备的DAC-ZNPs粒径分布均匀,药物包封率高,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该制备工艺流程简单、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喷雾冷凝法制备了三批固体分散体,并对其质量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该法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呈规则的粒径小于10μm的球形,绝大部分药物以无定型态分散在载体材料中;含量杂质符合现行版药典要求,60 min的溶出度能达到90%。因此,采用喷雾冷凝法制备固体分散体,能够解决尼莫地平溶出度低,生物利用度不高的问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克唑替尼的含量和光学纯度。采用Shim-pack VP-ODS C18色谱柱对克唑替尼进行含量测定,以甲醇(含0.1%三氟乙酸)-水(含0.1%三氟乙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6 m L/min;检测波长为268 nm;柱温为25℃。采用岛津CHIRALPAKAD-H色谱柱对克唑替尼进行光学纯度测定,以V(正己烷)∶V(异丙醇)∶V乙醇)∶V(二乙胺)=50∶25∶25∶0.2为流动相,流速为0.6 m L/min,检测波长为268 nm,柱温为30℃。结果表明,克唑替尼质量浓度在0.05~2.51 m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克唑替尼与其异构体杂质能完全分离。该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克唑替尼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