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龙潜 《现代机械》2011,(2):54-57,78
对球齿钎头的凿岩状态进行分析,根据球齿钎头的固齿工艺要求和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经过优选的合金化设计,选择Q45NiCr1Mo1VA合金钢作为球齿钎头壳体用钢,在有效的热处理工艺条件下,其使用性能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支庆  曾旭  于嘉君 《现代机械》2014,(1):70-74,78
根据国内外凿岩球齿钎头硬质合金失效形式的研究,指出球齿合金在凿岩过程中出现的磨粒磨损、热疲劳、剥落、内部裂纹、固齿部断裂、剪切断裂、表面裂纹等7种主要失效形式及其应对措施,对钎钢钎具和矿用硬质合金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厂滚珠丝杠原用的中频淬火,采用外圆加热,喷液淬火法。处理螺距大于或等于16mm的滚珠丝杠时,齿尖达到淬火温度,齿底却加热不足,当齿底达到淬火温度时,齿尖则过热。若在2500 Hz电源设备上,采用沿滚道浸液淬火,因电源频率较低,热影响区大,加热后一齿,则前一齿有退火现象,达不到工艺要求。我厂在1978年购入一台 K6PS 100/8型可控硅中频电源,并自制了淬火机床,对大螺距的滚珠丝杠进行沿滚道浸液淬火实验。实验的滚珠丝杠长 3505 mm,螺纹外径 80 mm,长度1765mm,螺距 20 mm,钢球直径 12.7 mm,丝杠材料GGr 15,要求螺纹淬火硬度为 HRG58~62。…  相似文献   

4.
半固态铸造是一种崭新的零件成形工艺,本文主要讨论二次加热的加热工艺和设备的研制。为使二次加热最后达到整修坯料湿度差异小于2~3℃并满足一定生产率的要求,提出高频高功率升温、低频低功率热和恒温相变的加热工艺,重点论述了半固态坯料感应加热的特点和高频高功率、低频低功率中频电源的研制。提出了利用饱和变压器实现变频的方案,并依据实际研制结果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对45CrNiMo1V钎头采用冷压、热压及热镶方法进行固齿,研究了不同过盈量对钎头使用寿命的影响,并通过矿山实际凿岩实验对钎头质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热镶固齿且过盈量为0.04 mm的钎头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寿命达到或超过国内同类产品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1/2。  相似文献   

6.
分析某型小模数大直径转盘轴承齿圈采用传统表面感应淬火存在的不足,介绍了采用沿齿顶圆连续加热中频感应淬火工艺,对齿轮预处理、淬火介质、感应加热器及工艺参数进行分析讨论。经质量检测表明,改进后淬火工艺保证了小模数大直径转盘轴承齿轮的淬火质量,淬火硬度和淬硬层深度满足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7.
我单位中频感应淬火机床电源系统发生故障,需要中频感应淬火的长又轴、短又轴和摆销外委热处理加工费用很高,且生产周期无法得到保证。故想到在高频感应淬火机床上调试。用一次连续加热淬火的方法来试制,硬度达到了技术要求,但淬硬层深度不够;如果继续放慢加热速度,易造成零件表面加热温度过高,加之两种零件的材料都是42CrMo钢,淬火时容易在零件表面产生淬火裂纹,易导致成批报废。为此,采用先预热后加热的淬火法,对该类零件的淬火工艺进行了研究与改进。  相似文献   

8.
正HM518410淬火件经客户磨削加工后,发现个别套圈有碎裂现象。该批轴承套圈的生产工艺流程为:棒料中频感应加热→下料→锻造成形→球化退火→车削→淬回火→磨削→超精。锻造采用感应加热,温度1050~1100℃;淬火加热在保护气氛网带式淬火加热炉中进行。工艺为加热温度Ⅰ区830℃、  相似文献   

9.
曹秀中 《轴承》2007,(8):20-21,47
分析了中频感应加热的基本原理,通过加热温度和送料节拍的控制实现对轴承套圈锻造前坯料中频感应加热工艺的控制。提高了加热效率。  相似文献   

10.
我厂生产的液压挖掘机驱动轮(见图1)的齿部需进行淬火,我们采用了多种工艺,其中包括齿部火焰淬火、中频淬火和整体加热齿部淬火工艺,比较成功。现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许晶晶  康劲松 《机电一体化》2010,16(10):70-75,79
在传统感应加热串联谐振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串并联谐振模式,即LCC谐振电路。通过在电路中增加一个并联谐振元件,解决了串联谐振模式输出电压受限于输入电压的问题,避免高频负载匹配变压器的使用,缩小了感应加热电源的体积和重量,对LCC谐振模式的电路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和参数选择,通过仿真验证了该谐振模式的可行性和参数设计的正确性,并通过设计使开关器件工作于零电压软开关模式,解决了高频化所带来的开关损耗大和开关器件应力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频电源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加热领域。结合实际讨论了一种新型晶闸管感应加热电源主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该电源采用成熟的变频技术,由全控型器件构成串联谐振式逆变电路,解决了工频加热效果差和浪费电能等问题,具有功率调节范围宽,频率变化小的优点,适用于中小功率系统。  相似文献   

13.
基于ABAQUS的滤波减速器的齿轮本体温度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设计的一种新型滤波传动件进行受力分析,采用C语言编程计算的方法,对滤波减速器齿轮啮合齿对的相对滑动速度及啮合齿面的单位面积的摩擦热流量进行分析计算,确定滤波减速器齿轮本体温度场热分析的边值问题、加载参系数后,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分析计算,分析齿轮的本体温度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载荷一定的条件下,随着转速的增加,单位面积的摩擦热流量也随之增加,但温度场的分布不会因转速的变化而改变;齿轮上温度场分布不均匀,最高温度点出现在齿轮接触面靠近节线处,最低温度出现在轮齿端部,这会造成齿轮的热应力变形,导致减速器承载能力下降、传动精度降低、使用寿命缩短.  相似文献   

14.
温度是反映滚动轴承运行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高速运行中轴承旋转套圈的温度远高于静止套圈温度,实现轴承旋转套圈(通常为内圈)的实时温升监测对保证运行安全尤为重要。基于电气和机械设计技术的协同,提出一种滚动轴承内圈温度无线监测方案,将测试系统嵌入轴承锁紧螺母中,利用锁紧螺母与轴承接触配合实现对轴承内圈温度采集。设计研究集成温度测试、无线数据传输及无线电能供给电路。重点实现电能无线供给以满足轴承旋转套圈温度持续监测的电能需求。最后通过对32008圆锥滚子轴承温度采集,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该方法在保障轴承完整性的条件下能实现轴承旋转套圈温度的监测,为轴承状态监测和热特性试验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解决了实际工况下轴承旋转套圈测温难题。  相似文献   

15.
感应加热电源中由于温度的影响,负载等效参数会发生变化,造成感应加热电源主回路谐振频率变化,引起电源的输出功率不稳定。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双闭环控制结构和模糊控制方法,使得负载变化时保持感应加热电源的输出功率稳定。实际运行结果证明了设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流体机械》2016,(6):81-84
开发了小型HFC-32风冷冷水(热泵)机组和水(地)源热泵机组,针对风冷机组开展了名义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制冷最大负荷以及制热最大负荷等工况的系列试验,针对水(地)源热泵机组开展了水环式、地下水式以及地埋管式应用场合的名义制冷和名义制热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同规格的HFC-410A机组相比,HFC-32机组的制冷(热)量、功率均有所提升,能效略低一些,压缩机排气温度上升16.5~19.5℃。  相似文献   

17.
首先对现有采暖空调系统的输送能耗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入分析,采暖空调系统的输送系统可等效为异程或者同程式水力模型.然后分别对异程或者同程式水力模型的能量模型、温度模型及压力模型做了深入研究,发现采暖空调系统的设计模型是导致输送系统"大流量、小温差、高功耗"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一种新型空调输送系统的解决方案 ——双冷...  相似文献   

18.
针对热风试验装置釜体热应力和升降温效率之间矛盾,根据电热风传导传热特性,将热风加热装置的温度测控系统划分为釜内和釜壁2个控制回路独立、执行回路关联的双回路温控系统,采用釜内与釜壁遥控跟踪的控制方式,实现釜壁温度自动校正,使釜体应力保护在限定温度范围。在保证釜体安全的前提下,系统自动根据釜内试验目标温度,调节加热电源功率调整装置的输出功率,以最快速度按照试验要求对釜内试验介质温度进行精确控制,完成热风加热的高温高压试验。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车辆用侧架磨耗板的耐磨性 ,应用中频感应加热淬火技术较好地解决因全淬工艺和高频感应加热淬火出现的质量问题 ,经试验对比 ,其工艺合理、技术可靠、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原有感应加热电源温度控制方法的分析,提出了一种适合于非线性系统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温度控制方法。与传统的控制策略相比,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具有不依赖控制对象精确的数学模型,较强的鲁棒性,控制方式简便等优点。实验证明:该加热方法优于常规PID和模糊PID,可获得良好的动态特性,具有稳态精度高,功率调节范围宽,工作稳定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