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然保护地范围内的村庄发展条件特殊,既面临着艰巨的环境整治与生态保护任务,同时又面临着村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生态保护与人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直是自然保护地与当地村庄规划治理的一道难题。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自然保护地管理制度及现有研究,以坐落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搬迁项目为例,探讨自然保护地村庄"留地不留人"的搬迁模式存在的问题,重新思考自然保护地保护的社会伦理和生态伦理,理性思辨村庄的去与存。  相似文献   

2.
《云南建筑》2007,(B10):72-72
方案简介: 本项目建设用地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抚仙湖畔。征地面积70亩,建筑面积5980平方米。[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2017年,安徽省潜山市万涧村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启动.本次工作的重点是培育真正可持续成长的村庄,强调村落的机制建设引领空间建设的规划思路,以村庄的运转管理理念、产业发展逻辑引领空间环境改造,以可复制、低成本、可持续的方式探索传统村落保护的全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中之重,古茶树是特色类村庄的核心资源,其群落保护与村庄发展的矛盾日益突显。该文通过剖析共生理论内涵及模式特征,系统梳理古茶树与村庄共生演变关系,引入共生理论探索古茶树村庄的规划策略。从明确共生单元、融合共生环境、构建共生模式三个维度提出以古茶树单元为核心引领振兴、以空间环境为载体平衡供需、以产业环境为支撑持续发展、以生态环境为亮点适居宜业、以文化环境为脉络延续乡愁、以治理环境为途径联结利益的对称互惠共生模式,促进古茶树村庄的空间复合、产业渗透、生态维育、文化激活、多元治理,并以大理狮子窝古茶树村为实践,以期为乡村振兴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如何将乡村旅游与村庄环境整治和保护高度统一起来.不仅关系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更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繁荣前景。本文通过对武汉市黄陂区长岭岗村庄规划实践的总结.探求发展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更好的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一、民族发展的历史——维持和保护乡村的特征 村庄的特征主要指的是它的传统风格,国外非常重视这些传统风格的维持,并把他们融入到整个村庄的发展环境中。如在美国的斯普林维尔2007G春季的村庄规划中,就强调优化村庄结构,保护历史建筑,并使村庄保持其原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规划师》2010,(Z2)
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发挥乡村地区的优势,摆脱传统的乡村观念和乡村产业对乡村发展的制约。因此,重新塑造乡村功能,构建乡村产业发展模式,是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刘家山村村庄规划注重保护村庄特色,保持了原有村庄的社会网络和文化传统,并注重社会、经济、人文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切实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塑造社会主义农村新风貌提供了指引。  相似文献   

8.
为符合新时期人们对于抚仙湖的总体要求,应严格保护抚仙湖流域,落实抚仙湖保护"四条红线"政策要求:任何项目必须按总规批复要求,污水"零"排放、垃圾无害化、设施景观化。基此,论文对抚仙湖周边开发的文旅项目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全部回用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和水量平衡计算,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黄炀 《城市建筑》2014,(11):45-45
本文以增城永宁街为例,分析了快速城市化扩展过程中边缘地区村庄的发展特征,结合都市发展以及城镇发展的需求,提出了城中村、城郊村以及远郊村三种村庄发展模式。探讨在不同发展环境下,村庄发展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喻琼 《门窗》2012,(6):157
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了景观美学在村庄规划中的应用,研究发现通过在村庄规划中运用景观美学可以保护村庄风貌的完整性和地方文化特色,改善和恢复村庄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人们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村庄经济和社会事业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