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德国的土地和开放空间政策,基于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思想,对于城市旧有住区的改造和更新,总结了住区改造更新的经验和措施:优先利用原有住区土地资源,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建立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的平衡和补偿机制等;同时相应完善规划建设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门窗》2016,(8)
本文主要论述长春市老工业区住区现状调查及改善措施,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向:一是长春市老工业区住区的现状调查,二是我国老工业区住区更新模式分析,从老工业区住区更新的动力机制分析和老工业区住区更新的规划因素两个方面。三是长春市老工业区住区的改善措施,从明确长春市老工业区住区的发展之路、加强长春市老工业区住区的保护更新、借鉴其他工业区改造的经验启示和完善老工业区住区的生态化改造策略四个方面来阐述。希望通过本文的简单分析,能够对长春市老工业区住区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袁欣  徐桂  李昊 《中外建筑》2013,(5):32-35
文章从城市更新和住区更新的概念、关系和必然性出发,归纳了城市既有住区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对城市既有住区进行更新的原则和低碳策略。本文所探讨的城市既有住区限定于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居住小区,希望通过对这些住区的现存矛盾问题的研究,提出解决相应问题的低碳策略,从而达到既有住区更新的目的,同时为城市其他功能区域的综合改造与整治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结合城市住区的改造情况,分析了邯郸市联纺路职工住区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对于职工住区未来更新发展的策略以及住区更新的实施保障,从而提高城市整体水平,确保城市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逐渐由“保量”向“提质”转型,存量老旧住区的更新改造随之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本研究聚焦于老旧住区的户外空间更新,发现老旧住区改造中存在老旧住区类型多样、空间资源极其有限、常规旧改方法失利等诸多难点。通过实地考察与文献梳理,文章提出一种自下而上、以居民为导向的认知方法,即“需求-功能”转译路径及“行为-空间”生成路径,用以协调空间资源不足与居民需求多样之间的矛盾,寻求最高效的老旧住区户外空间更新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传统住区更新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角,作为传统住区的魅力场所和精髓所在,传统住区中的公共空间是住区内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空间,同时也对传统住区的风貌、特色、活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阐述了传统住区公共空间的空间特质和蕴藏在其中的人文内涵,并结合沈阳铁西区工人村的改造实例,探讨我国传统住区更新中公共空间创造的途径和要点。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1960年代瑞典"百万计划"住区的建设情况、存在问题、更新计划和内容,着重介绍了位于哥德堡和马尔默的两个"百万计划"住区的成功改造实践,指出住区更新是一个谨慎、渐进的长期过程,需要强有力而相互协调的物质、社会和经济的综合策略,同时充分响应居民的要求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并借此为我国即将面临的大量城市既有住区更新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胡靓  王晓敏 《四川建筑》2010,30(4):54-55,58
福利制住区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延续至新型经济体制下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住区形式。文章关注商品经济下福利制住区规划发展的现状,分析研究福利制住区规划特色与现阶段改造的可行性。通过对西安市福利制住区居住变迁的发展研究,与新型的福利制住区规划实例作以对比,结合商品住区规划设计的优势,总结福利制住区更新改造的普遍规律。将更新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和设施做为福利制住区改造的重点内容,并对住区现状提出更新改造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上海市杨浦区霍山路平凉16街坊整体改造项目为研究案例,通过实地考察访谈,改造政策研究和原有居民搬迁追踪调研等方法,分析评价多元化模式进行旧住区更新过程中居民住房安置的实践尝试,旧住区更新政策从原来单一的整体搬迁模式向货币补偿安置,价值标准房调换安置和面积标准房屋调换安置等多元化安置模式转变,改造政策充分考虑原居民家庭结构和收入情况,以满足原居民不同层次的需求为前提,提供多元的搬迁模式选择,积极探索旧城改造项目中房源筹划和资金利用方面,促进了旧住区更新的可持续推进.  相似文献   

10.
发展中国家自建住区的更新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晖 《规划师》2008,24(8):60-62
发展中国家自建住区的更新经验对我国旧城更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自建住区并不意味着住区的无组织,相反,自建住房可以作为正规房屋建造体系的必要补充,其具有自我组织性和可持续性,不适宜采用大规模清除的做法;确保土地和住房使用期的稳定对于促进居民的自助式更新至关重要,这是确保居民的政治、市场参与权,并通过这些参与权逐渐达到将自建住房合法化的前提条件;可通过提高社区组织的自我管理、组织能力来帮助居民参与住区更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阿姆斯特丹东港的发展过程和改造更新的分析,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对由码头工业区向城市住区转换的动因及改造更新的特点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国内相关更新项目的特殊性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了解决工人居住问题,我国修建了一批极具苏联特色的工人住区。这些住区记载了中国工业的街区文脉和时代精神,展现了工业进程的发展轨迹。伴随着城市的更新,这样的老旧工人住区面临着被改造甚至被拆除的命运。本文通过对武汉红钢城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旧工人住区的价值,提出保护与更新的导向,以期对以后的工人住区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老城旧住区更新机制存在需完善之处。本文参考国内外旧住区更新发展经验,分别就旧住区分类更新、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运作机制、社会参与、实施主体、保障制度等提供更新发展运作机制进行分析及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不透水地面的面积越来越多,我国既有住区设计大多没有考虑雨水资源的综合处理,给城市带来内涝隐患,同时也浪费了水资源。通过分析海绵城市对既有住区改造的综合效益,说明其在老旧住区改造中的作用。以池州市熙苑小区为例,以SWMM软件为技术参考,反复研究其海绵改造的具体方案,利用现有的资源和空间,使住区居住质量有较大层次的提高,再进一步根据模拟优化的结果提出既有住区海绵化改造的具体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上海的城市建设逐步转变为大规模的城市公共空间存量更新,其中针对旧有住区的改造启动较早、规模较大、空间类型复杂,相对应的更新策略也较为丰富。文章通过政策、文献与相关案例研究,将自21世纪初以来上海旧有住区更新从里弄改造到社区营造的发展与演变归纳为三种模式:历史街坊的商业性重塑、传统里弄的保留式更新和普通社区的日常化营造,重点关注公共空间在这些不同类型的设计中的定位,分析其功能、性质与意义的异同,同时探讨了住区更新中公共空间与私人领域、城市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城市像个有机体,有其出生与发展,也有停滞与衰败。改革开放后,城市用地在增长主义的发展理念下不断扩张,新城的开发成为主导,而城市中心区的更新建设相对缓慢,沦为名副其实的"旧城",糟糕的居住环境,低劣的房屋质量,复杂的社会问题成为旧城的标签。如何使紧缺的土地资源得以高效利用,创造出集约、宜居、人性化、可持续的城市空间成为当下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分析,并介绍了英国和日本的住区更新方法,针对我国旧城住区更新模式单一,利益分配不公,公众缺乏有效参与的问题,提出了由政府引导、规划师组织、居民自主参与的住区更新方式,以期能对转型期中国旧城住区的改造更新方式方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制糖工业是珠江三角洲近代工业化的重要支柱行业。随着产业迁移、城市的快速扩张和更新,珠三角制糖工业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步入遗产行列。作为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糖厂工人住区反映了广东近现代工业化及住区发展进程。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厂史厂志等文献研究,结合访谈退休职工,分析糖厂工人住区规划建设的历程及其在时代与产业发展背景下的成因,总结住区规划建设特点及建筑风格特征,挖掘糖厂工人住区的保护价值,为工人住区的更新与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既有住区是社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老龄化最集中的地区。文章通过总结我国既有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现状的主要问题,并结合老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分析,得到其对公共空间的诉求,并探索我国既有住区公共空间改造更新的策略,以期为未来住区环境整治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既有城市住区正迎来规模化改造的集中期,文章以上海浦东新区金杨街道社区为重点案例研究对象,基于在社区规划过程中对其下辖102个居住小区物质空间与社会人口现状开展的调研,结合对基层管理人员和居民意愿的问卷调查结果,对20世纪80年代以后建成的既有城市住区更新中存在的常规共性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归纳分析,探讨了既有城市住区更新中亟待提升的交通、公共活动、养老服务、智慧服务及生态维护等功能提升与设施改造需求。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国情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决定了城市土地的新开发量将越来越少,而城市旧住区的更新则存在着很大的需求,加之对社会网络的重视,渐进式的城市更新模式将日益显现其重要价值。本文以上海鞍山四村为例,分析老公房住区的更新内容、实施过程及基本经验;通过对深圳某知名房产商早期开发的楼盘的调研分析,辨析商品房住区更新改造的客观需求。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旧住区渐进式更新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