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厂使用40Cr加工汽车半轴套钢管,其生产工艺为:铸坯→加热穿管→下料→机械粗加工→热处理(淬火+回火:850℃,油冷;560℃~580℃,水冷)→机械精加工→成品。某生产批次40Cr圆管坯穿管规格为φ115ram×28mm,在调质处理后有30%的钢管存在裂纹缺陷,严重影响使用。  相似文献   

2.
我厂使用5CrMnMo钢制造热锻模已经多年,但一直存在使用寿命不高的问题。我们通过多次试验改进了原工艺,采取提高淬火加热温度(由850℃提高到880℃)、固体氰化、增加回火次数、模腔用细砂喷砂等措施,使模具寿命成倍提高。现将模具制造工艺及热处理工艺介绍如下: 1.模具制造工艺流程下料→锻造→退火→机加工→固体氰化(或渗硼)→淬火→低温回火高温回火→探伤、硬度检查→细砂喷砂→砂布抛光→修整→磨→成品。 2.热处理工艺预先热处理采用球化退火工艺,最终热处理工艺见图1。 3.热处理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3.
正接近方形薄板的热处理变形及校直问题一直是此类渗碳工件的生产难点,我公司产品中一批渗碳淬火垫板,加工工序为:下料→锻造→正、回火→粗磨→渗碳、淬火→精磨,渗碳后淬火工艺为830mm×2h,油淬,180℃低温回火。在以前的渗碳淬火过程中,我们应用传统的淬火方法,为了防止其因装炉不当所带来的变形,用吊具垂直悬挂,但淬  相似文献   

4.
高速钢螺帽孔冲头常选用 w6Mo5Cr4V2或 W18Cr4V 材料。其热处理工艺为:1225~1260℃加热淬火,560℃×3次1.5小时回火。这种传统工艺,热处理周期长,处理件使用寿命较低。本文研究的脉冲磁场回火工艺能使钢的硬度、抗弯强度、冲击韧性、红硬性等均有所提高、使用寿命提高一倍。通过试验确定的最佳回火工艺为:560℃×2次45分。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Cr 17Ni 2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r 17Ni 2钢经1050~1150℃淬火,300~450℃回火,可获得高强度、高韧性,其中1100℃淬火效果最好。考虑到耐蚀性,回火温度选择300~340℃较为合适。经500℃以上回火的Cr 17Ni 2钢,临界区热处理有高的冲击韧性,能抑制回火脆性,并获得良好的强韧性。对经高温回火的Cr17Ni 2钢,临界区热处理是理想的工艺。  相似文献   

6.
热处理大刃具淬裂的机率较多,但如果采用的工艺得当或预防措施有力,是可以避免的。本文就以我厂生产的大丝锥为例,介绍如下。一、9SICr钢制M64×6和M80×6丝锥淬裂及预防我厂原来热处理大丝锥时,操作者参考本厂M4~M30丝锥的热处理工艺卡,按表1的工艺分级淬火,结果工件全部淬裂。经试验研究改进工艺和采取预防措施后,就保证了淬火质量和预防了淬火裂纹。其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1.裂纹发生情况原工艺路线为:整体淬火→检查硬度和显微组织→回火(180~200℃×2h)→检查硬度→局部回柄(盐浴炉820~830℃加热方尾后水冷)→检查方尾硬度和裂纹→磨削表面检查裂纹深度。检查结果:淬火硬度为HRC65;金相显微镜观察组织为稳晶马氏体,无脱碳现象;全部产品都有表面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一种添加微量合金元素Mo、V、Nb的高铬铸铁耐磨球的热处理工艺。采用在980℃淬火、400℃和600℃回火的热处理工艺。通过显微组织分析可知淬火后基体组织为淬火马氏体,400℃回火后基体组织为回火托氏体,600℃回火后基体组织为回火索氏体。经硬度分析和耐磨性分析可知:仅淬火处理时试样硬度为65HRC,磨损量也最小;400℃回火后硬度下降为62.8HRC,磨损量比淬火态增加18.2%;600℃回火后硬度下降为57.6HRC,磨损量比淬火态增加30.3%。结合磨球实际应用状态最佳热处理工艺应采用980℃淬火、400℃回火。  相似文献   

8.
研究热处理工艺对轧机牌坊耐磨复合衬板工作层低合金耐磨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原热处理工艺处理后工作层材料耐磨性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使用70天失效.研究结果发现淬火温度低于900℃时,低合金耐磨钢硬度随淬火温度升高而升高,淬火温度高于900℃时,硬度反而下降.淬火温度高于930℃时,冲击韧性有所下降.回火温度高于460℃时,硬度明显降低.随着回火温度升高,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提高.回火温度高于410℃时,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大幅度提高.350℃回火后耐磨性最佳.低合金耐磨钢采用以下热处理工艺最佳:900~920℃喷雾淬火后350~370℃回火.  相似文献   

9.
关节轴承内圈(见图1)是液压挖掘机用油缸的重要零件,承受载荷大,要求具有高的耐磨性。该件的材质为GCr15钢,要求硬度HRC60~64,淬火马氏体≤3级。生产工序为锻造→热处理(正火、退火)→切削加工→热处理(淬火、回火)→磨削加工。  相似文献   

10.
我厂生产中使用的X62W、X52K型铣床的楔牙离合器(如图)使用几年后楔牙接触处发生磨损,使机床精度下降,只得报废。该件材料为12Cr2Ni4A,其热处理工艺为:渗碳(920℃),层深0.9~1.2毫米;调质,860℃油-空冷,650℃回火;楔牙及40D_4两侧高频淬火至HRC56~62。  相似文献   

11.
某公司的齿轮材料为20Cr,其加工路线为:下料→锻压→车毛坯→热处理(渗碳,淬火、回火)磨削→成品入库。该公司热处理设备为100kW的多用炉,其工艺为920℃×960min,缓冷60min后出炉检查金相(包括表面碳浓度、碳化物形状、渗碳层深度及心部组织), 如出现不合格组织如碳化物形状、心部魏氏体,则用 880℃×90min后缓冷工艺。  相似文献   

12.
某公司有一种轴套产品(挖掘机产品配件),其材质为42CrMo锻件,热处理硬度要求为43~48HRC。其主要加工路线为:锻造→正火→粗加工→整体淬火+中温回火→半精加工→磁粉探伤→精加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磁粉探伤工序发现,有60%的工件在R2mm附近出现弧形裂纹,导致工件报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Cr11MoVNbN钢的淬火温度、淬火液质量分数、冷却时间、回火温度4个热处理工艺参数的研究,并以综合力学性能作为评价指标,设计了正交试验,以寻求该钢的最佳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最佳热处理工艺为淬火温度1 060℃、AQ251介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12%、冷却时间3.5 min、回火温度640℃;经最佳工艺热处理...  相似文献   

14.
正HM518410淬火件经客户磨削加工后,发现个别套圈有碎裂现象。该批轴承套圈的生产工艺流程为:棒料中频感应加热→下料→锻造成形→球化退火→车削→淬回火→磨削→超精。锻造采用感应加热,温度1050~1100℃;淬火加热在保护气氛网带式淬火加热炉中进行。工艺为加热温度Ⅰ区830℃、  相似文献   

15.
弯曲量具(见图1)由CrMn钢制造,要求硬度HRC58~65,淬火、回火后全长弯曲量≤0.15mm。其工艺流程为:下料→锻造→球化退火→粗加工→调质→加工成型→淬火、回火→粗磨→人工时效→精磨。 一、原淬火工艺及变形分析 1.淬火工艺  相似文献   

16.
对大而较薄的工件,通过定性后没有加工基准,夹持工件时易成三点式变形,很难控制工件加工尺寸的一致性,达不到设计的精度要求。现以图1工件为例,加工的主要工艺路线为:锻造→粗车→热处理→半精车→平磨→热处理(稳定回火)→平磨→热处理(油煮定性)→平磨→研磨→精车→滚齿。  相似文献   

17.
1.技术要求 12块用于涡流检测钢轨表面淬火硬度的试块,每块长100mm,要求处理成不同的硬度值(HRC),分别是:31,33,34,35,36,38,40,41,42,43,44,48。允许相差1~2个值。 2.热处理工艺路线 试验→调质处理→淬火 低温回火→平磨两端面→按不同硬度要求进行回火→检测硬度→打标记号。  相似文献   

18.
李佐勋 《轴承》1993,(8):8-10
剖析日本小型渗碳轴承的结果,可以认为其材料为SNCM21低合金渗碳钢,其热处理工艺过程为渗碳→高温回火→淬火→低温回火。附图5幅,表4个。  相似文献   

19.
对工程机械用1 000MPa级高强钢进行不同温度的淬火和回火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其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并得到了试验钢较佳的淬火和回火温度。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升高,试验钢的强度先增大后降低,并在900℃时达到最大;830℃以下淬火后,组织中存在未溶铁素体,组织为铁素体和板条马氏体;900℃以上淬火后,组织为板条马氏体;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强度下降,塑、韧性提高,当回火温度达到450℃以上时,组织转变为回火索氏体,冲击韧性大幅提高;较优的热处理工艺为900℃淬火后在500℃回火。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了不同淬火和回火工艺对新型镁合金压铸机用X20CoCrWMoV10-9热作模具钢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影响,以确定其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该钢较佳的热处理工艺为840℃×8 h退火预处理+1 100℃×1 h淬火+700℃×2 h回火;该钢经较佳工艺处理后,其显微组织由回火马氏体、金属间化合物μ相和合金碳化物M_(23)C_6、M_6C组成;在1 100℃×1 h淬火后其硬度达到最大值51.5 HRC;在500~650℃回火时析出了较多弥散分布的金属间化合物和碳化物,具有较高的回火抗力和明显的二次硬化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