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详细介绍了在前线基站和井队子站之间采用中低速的小型无线电台传输信息与在总公司和前线基站之间采用现有的有线宽带网接入数据信息,以及相应的钻井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同时对钻井数据库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特点等进行了简单的阐述。采用现场实钻的录入数据对传输系统及其数据库的功能、性能、强度、可靠性、兼容性等12项测试结果表明,无线传输有线接入钻井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迅速、准确、全面、及时地统计分析、传送和存取钻井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生产信息,从而提高钻井生产的管理水平,增强钻井生产过程中的应变能力,提高钻井效率,节约钻井费用,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该文介绍了用于海上蓬莱19-3油田的远程数据传输与管理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以及数据实时传输与远程数据传输的系统工具及具体的操作步骤,并对油田油井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组成及应用与管理方法进行了介绍。该系统的应用对于形成网络专家支持系统,实现对海上钻井现场生产动态的实时跟踪与管理,从而高效而准确地做到对现场资料质量的控制以及降低作业风险提高作业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该介绍了用于海上蓬莱19—3油田的远程数据传输与管理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以及数据实时传输与远程数据传输的系统工具及具体的操作步骤,并对油田油井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组成及应用与管理方法进行了介绍。该系统的应用对于形成网络专家支持系统,实现对海上钻井现场生产动态的实时跟踪与管理,从而高效而准确地做到对现场资料质量的控制以及降低作业风险提高作业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健龙  张宁生  刘茜 《断块油气田》2005,12(4):62-64,68
详细介绍了在前线基站和井队子站之间采用中低速的小型无线电台传输信息与在总公司和前线基站之间采用现有的有线宽带网接入数据信息,以及相应的钻井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同时对数据库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特点等进行了简单阐述.测试结果表明,无线传输有线接入钻井数据库管理系统快捷、方便、安全、可靠,从而提高了钻井生产的管理水平,增强了生产过程中的应变能力,提高了钻井效率,节约了钻井成本,达到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IRIS21是瑞士石油咨询公司的综合石油关系数据系统,它是由基本数据管理系统,石油关系数据模型及数据库表定义和大量的综合石油勘探开发数据组成的。它的数据主要由钻井、招标、油田海上设施、地球物理勘、统计和公司等7个数据库构成。  相似文献   

6.
纪红 《石油规划设计》2011,22(6):5-8,53
数字油田是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是油田各生产部门进行管理与决策的基础平台。从建设数字油田生产管理系统的基础地理数据采集、集输管线数据采集等方面论述了数字油田建设的系统方案。从建设数字油田生产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系统总体数据流程、系统数据库构成、软件设计方案等方面论述了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的开发方案。总结了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大庆油田、大港油田、长庆西峰油田等油田数字化建设的现状,并对数字油田建设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在建设数字油田的进程中,应根据油田的实际需求进行开发建设并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钻井工程设计是钻井作业安全顺利实施的基础,是甲方施工指令的集中体现,更是钻井提速提效的
科学依据,持续提高设计质量是各油田的一项长期重要工作。国内各油田的钻井工程设计格式和流程大体相同,
但综合性钻井工程设计软件较少、邻井实钻资料分析功能欠缺、关键模块的计算方法陈旧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不
能完全满足塔里木、四川等地区超深复杂井安全快速钻井需求。为此,塔里木油田根据自身技术需求,在原来《钻
井工程设计系统》V1.0版本的基础上,开发了新的钻井工程设计平台。该平台集钻井数据库、知识库、先进计算模
块、图形处理系统、文档集成与管理系统于一体,基本满足了油田超深复杂井钻井工程设计技术需要,有力提高了
设计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钻井甲乙方制的管理方式,结合钻井多工艺环节、多用户分地域工作的实际情况,从集成化和网络协同工作的角度出发,研究并开发了钻井工程监督助理及质量监控体系,系统在主体结构上包括钻井作业方和监督方、井场级和油田级两方两级。建立了钻井生产数据库和监督数据库,实现了钻井监督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在数据共享的基础上开发了取心质量、井身质量以及固井质量等计算机辅助评价体系,为钻井工程质量监控提供了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9.
利用关系数据库系统FoxPro 2.5b for Windows研制了一种采油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PEDMS)。该系统采用平台操作、全中文下拉式窗口菜单,用户界面友好,使用操作方便,具有数据库登录、数据编辑、维护、查询、传送和处理等功能,不仅适用于采油工程的科研、生产和管理需要,而且可方便地在全油田联网、通讯,也可进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数据网。该系统的研制成功,在助于油田采油工程现代化管理水平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采油工程信息总量急剧膨胀,信息数据库由于行业特点(地理位置上全油田分布,数据库结构不完全统一),给信息的实时采集、情况分析、领导决策和生产调度等带来很大困难。针对以上问题,在综合分析和整理采油工程数据库的基础上,实现全油田范围内基于WebGIS方式下的采油工程信息管理、数据库维护、生产动态监测、辅助方案设计、采油工程图幅动态生成等功能的可视化系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存储和合理利用川东北地区已钻井的事故数据,提高钻井事故数据管理的效率,设计开发了钻井事故数据库系统。以Microsoft Access为关系数据库管理工具,Visual Basic为用户访问端的开发工具,利用SQL实现数据统计分析功能。现场试验证明:利用该数据库系统可方便快捷地对钻井事故进行采集、存储、查询、统计与分析,为钻井事故原因分析、风险评估以及事故预防提供数据支持。以川东北地区钻井事故为对象开发的钻井事故数据库系统,加快了钻井事故科学化、数字化管理的进程,是钻井信息化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2.
根据目前石油钻机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发一套石油钻机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给出系统的框架结构。提出产品结构树与数据库层关联的解决方法,论述了PDM系统与CAD集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孙娜  李杰  刘骏 《石油钻采工艺》2010,32(4):116-119
钻井废弃物处置方法日趋成熟,研究重点已从钻井废弃物处理转变为钻井废弃物的全过程管理。钻井废弃物管理信息系统,就是顺应这个要求而研发的,通过先进技术进行废弃物全过程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分析,并向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该系统以完善、全面的数据库作为信息依托,并结合信息管理系统(MI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射频识别电子标签系统(RFID)、通用分组无线服务系统(GPR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为钻井废弃物的全过程控制提供一个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少钻井中的井下故障,并提高钻井效率、控制钻井成本,研究了钻井风险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了NDS系统及时传递信息的技术思路和随钻测量、地质力学模型、钻井风险管理、孔隙压力预测和可视化等技术,研究了eDrilling系统钻井模拟器的实时监测、虚拟井筒等关键因素和设计、钻进、培训及钻后评估等阶段的应用,以及Copilot系统通过测量井下工具受力诊断预测复杂情况的作用,明确了我国发展钻井风险控制系统应研究的关键技术,指出目前钻井风险控制系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钻井风险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随钻测量技术、数据质量管理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实时模型、可视化技术、风险控制软件系统和配套的基础设施。其中,实时模型包括流动模型、摩阻扭矩模型、振动模型、机械钻速模型、井壁稳定模型和地质力学模型等。关键技术的确定和实时模型内容的具体描述,可为我国研究发展钻井风险控制系统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数据仓库的钻井工程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李琪  徐英卓 《石油学报》2003,24(4):77-80
以实现钻井工程网络化、信息化以及管理科学化为目标,提出了利用数据仓库技术建立计算机支持的钻井工程决策智能系统,阐述了系统的结构设计、数据仓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实现方法.运用数据仓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针对整个钻井工程的各个环节,研究和开发了以强大的钻井工程数据仓库为支撑,可满足不同层次和部门的工程管理及技术人员决策需求的智能支持系统,以实现科学化决策.  相似文献   

16.
尹强 《钻采工艺》1999,22(4):34-37,48
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数据管理系统,是对多种排水采气工艺井分散复杂的数值进行收集,整理,规范化,建立气井相应的生产中数据库,工艺井基本参数库、设计参数库,效果分析库以及用于该工艺技术的配套设施库,地面工艺流程库。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据库开发技术的发展和钻井工艺技术的进步,基于以前数据库行业标准设计的钻井数据库已满足不了新的要求。因此,设计新型钻井数据库及开发新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型钻井数据库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灵活性、开放性等原则设计,大大提高了钻井数据库的性能。新型钻井数据库具有优化的数据结构,以井眼作为贯穿整个结构的主线,数据表间结构合理,符合钻井工艺流程,满足多分支井、丛式井等各种井型的要求;数据项齐全,以满足目前需要为前提,考虑可能存在的扩充;字段遵循规范的英文命名原则,方便数据库的开发、维护和多语言显示;利用规范的编码表,规范数据录入,保证统计分析准确;强大的内置计算功能,减少人工输入量,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良好的兼容性和安全性,保证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共享和数据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