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基于PMIPv6的域间切换管理方法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代理移动IPv6(PMIPv6)中域间切换时延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MIPv6的域间切换管理方案。新方案通过在PMIPv6域间发送PBU绑定更新消息,使得切换目标PMIPv6域提前知道移动节点(MN)的家乡网络前缀,避免了移动节点参与移动性管理及重新配置转交地址,从而有效减小了切换时延。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全局移动性管理方案移动IPv6和快速移动IPv6相比较,新方案更加适应移动性管理中低时延、低复杂度、易于操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孙文胜  黄吉 《计算机应用》2013,33(1):112-114
针对在分层移动IPv6(HMIPv6)中域内切换和域间切换的时延相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移动锚点(MAP)选择算法。在域内切换时继续使用HMIPv6,在域间切换时则采用一种基于预重复地址检测(DAD)的HMIPv6(D-HMIPv6)机制。D-HMIPv6通过引入一个同伴节点(PN),进而帮助移动节点(MN)在域间切换时预先完成部分3层切换,以此来减少重复地址检测过程所带来的切换时延。网络仿真工具NS-2的结果表明,相比HMIPv6,D-HMIPv6把域间切换过程中的时延缩短了将近2s,有效地提高了对移动IPv6实时应用的支持能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HMIPv6的域间无缝切换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利用移动IPv6协议进行节点的移动性管理过程中,切换问题是影响管理性能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因此,需对移动IPv6切换性能进行优化,HMIPv6正是对移动IPv6进行优化的一种协议.但在HMIPv6协议中还存在域间切换问题,在分析了域间切换问题产生的基础之上,给出了主要解决的思路,并提出了基于提前绑定更新选项的HMIPv6域间无缝切换方案--S-EBUO,以优化移动IPv6切换延迟和分组发送延迟,最后利用NS-2网络模拟器仿真实验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分级移动IPv6进行域间切换延时过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切换MAP机制的分级移动IPv6模型,在树状MAP的网络环境中,通过动态地改变移动节点当前注册的MAP,避免了域间切换的产生,并且有效地分担了MAP的负荷,缩短了注册信息在网络中传输的时间,减少了切换延时。通过NS-2网络模拟实验,验证了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移动节点在两个不同子网之间移动时将产生切换,这里简单介绍了移动IPv6的原理,对移动节点越区切换技术作了详细的分析HMIPv6,提出一种基于分层机制的移动IPv6路由管理模型。该模型支持路由优化,能在域内、域问移动时实现快速切换以减少延迟,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移动IPv6的切换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孔祥松  贾卓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8):1453-1455,1502
移动节点在两个不同子网之间移动时将产生切换,移动节点的切换技术是保证实时业务服务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IETF正在开发快速切换和层次型移动IPv6来为移动IPv6提供切换机制.先简单介绍了移动IPv6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对移动IPv6的关键技术之一——移动节点越区切换技术作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并给出了一个在层次型移动IPv6模型下的快速切换方案.  相似文献   

7.
移动IPV6越区切换管理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移动IPv6为IPv6节点提供了在Internet中使用固定的家乡地址在不同子网中进行漫游通信的能力,然而当节点在网络间越区切换的时候,容易引起通信质量的下降或中断。针对标准移动IPv6和HMIPv6(层次化移动IPv6管理模型)对节点切换管理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越区切换管理模型方案,通过非固定的移动锚节点(MAP,Mobility Anchor Point)管理域,以及动态的MAP切换时机的选择,来达到降低切换行为的发生频率、保持切换发生时通信的连续性、使MAP负载均衡等目的。  相似文献   

8.
层次型移动IPv6域间无缝切换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蕾  杨鹏  何剑锋 《计算机工程》2008,34(24):85-87
针对层次型移动IPv6协议中存在的域间切换问题,提出一种交互式实时应用的层次型移动IPv6域间快速无缝切换方案,该方案能够优化移动IPv6的切换延迟以及分组发送延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异构无线Mesh网络层次化平滑切换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现有异构无线Mesh网络缺乏对域间移动切换支持的问题,提出支持域间切换的异构无线Mesh网络层次化切换方案,区分域内切换和域间切换,降低切换时延。采用缓存策略,有效降低丢包率,支持终端的快速移动。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支持速度达23 m/s的终端移动,在域间切换时,平均丢包数减少66.7%~95.5%。  相似文献   

10.
邓亚平  陈中元 《计算机应用》2012,32(5):1236-1239
为了提升移动IPv6域间切换的性能,在FHMIPv6的机制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接入路由器的域间移动管理方案。在这种方式下,移动主机在移动到边缘接入路由器上时,进行域内切换并把链路转交地址在前移动锚点和新移动锚点上同时进行重复地址检测;完成切换后,在边缘接入路由器域内对新区域转交地址进行配置并在新MAP中与链路转交地址绑定。通过NS-2实验仿真验证能够有效减少域间切换带来的延迟,同时也降低了分组的丢失率。  相似文献   

11.
乔红麟  马跃 《计算机工程》2007,33(18):119-121
随着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提出了接入互联网的需求。移动IPv6的切换性能是保证移动互联网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描述了MIPv6及FMIPv6的切换流程,分析了MIPv6及FMIPv6的切换性能及其切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和归纳了一些优化思想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网络移动性(NEMO)基本支持方案(NBS)中NEMO网络切换时延过长的问题,提出一种NEMO网络在代理移动IPv6(PMIPv6)中的实现方案,并针对其切换流程进行了进一步优化。新方案通过缩减经无线链路传输的切换信令条数以及提前建立数据转发隧道,实现了移动网络的快速切换。分析结果显示,新方案的标准切换流程和快速切换流程比NBS方案的切换流程分别减少了56.55%和58.63%的切换时延。  相似文献   

13.
李明  杨雷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27(7):2706-2708
针对移动WiMAX网络中,基于FMIPv6和DAD (duplicate address detection)机制的快速切换存在着开销大和检测时延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跨层快速切换的策略。新策略在FMIPv6基础上,使用了mSCTP协议和ODAD (optimistic DAD)机制,成功地消除了FMIPv6协议中建立隧道的开销和减少了DAD地址检测的时延。仿真结果显示,新的切换策略将切换时延和分组丢失分别降低了65%和60%。  相似文献   

14.
基于快速切换的代理移动IPv6路由优化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代理移动IPv6移动节点(MN)切换后重建优化路径时延较长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快速切换的路由优化方案。新方案通过在MN快速切换过程中由旧移动接入网关提前发起路由优化,实现了优化路径的快速重建。性能分析表明,新域内路由优化方案比局部移动锚点发起的路由优化方案减少了21.7%的路由优化平均费用和45.4%的路由优化状态建立时延;新域间路由优化方案比现有域间切换及路由优化方案减少了72.2%的路由优化状态建立时延。  相似文献   

15.
改进DAD策略的HMIPv6切换时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HMIPv6 协议作为MIPv6协议的改进,有效地解决了切换过程中的切换时延问题,但仍未达到无缝切换以满足特定网络服务的要求,关键原因是对LCoA和RCoA的DAD操作占据了主要切换时延,严重影响了切换效率。利用链路层切换辅助网络层切换,并对转交地址进行有效管理分配的新策略,能够避免切换过程中的DAD操作。通过仿真证明,这种策略能够减少切换时延,有效提高HMIPv6切换性能。  相似文献   

16.
李振军  柳兴 《计算机应用》2013,33(10):2707-2710
针对快速移动IPv6(FMIPv6)中预测新接入路由器(NAR) 出错时的丢包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的快速切换机制(TFMIPv6)。该机制通过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将网络分割成虚拟的三角拓扑结构,在相邻的接入路由器间建立隧道,通过目标接入节点候选表来协助移动节点快速重构两个新的转交地址,并将切换过程中到达的包缓存在两个可能的NAR中。仿真结果表明,TFMIPv6能获得比FMIPv6更小的切换延时及丢包率。  相似文献   

17.
朱亚东  陈瑾 《计算机工程》2012,38(13):67-70
基于流的快速切换技术可以减少移动IPv6协议下行流的切换延迟。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流的快速切换方法,增强交叉路由器的功能,移动节点移到一个新位置只需要向交叉路由器注册,从而在交叉路由器和移动节点的新转交地址间建立隧道。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信令开销和会话中断时间,提高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18.
改进的分层移动IPv6网络中快速切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瑾  张曦煌 《计算机应用》2007,27(9):2215-2217
分层移动IPv6加入移动锚点来管理同一域内的移动,减少注册开销,从而能极大地减少切换延迟。但对于不同域间的移动,这种分层的结构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切换延迟。提出一种分层移动IPv6网络中基于流的快速切换方法,将业务流状态分析与分层结构的思想有效地结合起来,有助于减少切换延迟以及丢包率。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比现有的分层移动IPv6以及基于流的快速切换方法有着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基于指针推进机制的层次移动IPv6方案未考虑接入路由器(AR)间的距离对切换性能产生的影响,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优化方案OPF-HMIPv6。OPF-HMIPv6首先比较AR间和AR与移动锚点(MAP)间的距离,优先向MAP进行注册,而不是直接向AR注册构建指针链。仿真结果表明AR与MAP间的距离大于AR间的距离时,OPF-HMIPv6比HMIPv6至少减少了39%的注册延迟,证实了该方案在减少绑定更新导致的开销上的有效性,提高了域内切换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