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息干涉法是一种结构简单、快速的光子晶体制作方法。多光纤干涉法无需使用扩束和分束装置,进一步简化了装置的构成。文中理论模拟了双光纤和三光纤干涉所形成的全息光子晶体结构,并考虑光纤强度的不均匀对光子晶体晶格结构的影响。实验上采用双光纤和三光纤干涉装置实现了光子晶体结构的观察和记录,并与理论结果进行比较,实验与理论吻合的很好。而且,在此方法的基础上,精密控制光纤出射端的位置进行扫描光刻,可以实现不同周期、不同尺寸的大面积光子晶体的制作。  相似文献   

2.
全息干涉法制作光子晶体具有经济、快捷等特点,是制作大面积的光子晶体理想的方法。其中棱镜全息干涉法具有实验装置稳定性好、易于调节等优点,成为一种重要的光子晶体制作方法。制作二维光子晶体相对简单,并且在很多器件如LED、半导体激光器等的制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分析了用top-cut六棱镜全息干涉制作二维、三维光子晶体的理论问题:光束的数目、空间分布等对生成的光学晶格结构的影响。本文计算机模拟一定情况下,六棱镜生成的各种二维、三维学晶格结构。  相似文献   

3.
棱镜全息干涉法制作二维光子晶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模拟了Top-cut棱镜全息干涉生成的各种光学晶格结构,为棱镜法制作光子晶体提供参考。用全息干涉理论分析了top-cut六棱镜多光束干涉生成的光学晶格结构,考虑了光束数目、偏振方向以及位相的不同对晶格结构的影响。改变光束数目可以生成不同周期的正六角、斜六角光学晶格;改变光束偏振特性则影响光学晶格格点的形状;改变光束初位相可以生成蜂窝状结构等。另外还模拟了top-cut五棱镜所生成的十重旋转对称光学准晶结构。并且用平面波展开法计算了六角和蜂窝结构的有机光子晶体带隙图,证明了蜂窝结构更容易产生大的光子带隙。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有效折射率模型,分析了双模光子晶体光纤的模间干涉特性,理论结果与实验测量符合得相当好,并且预言了模间于涉精细结构的存在,对相关的高精度测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光分束器光接入系统的核心器件,是光子多功能设备和系统的关键构成模块,为满足急速增长的数据通信业务对光分束器的需求,本文在完整三角晶格光子晶体中引入五条平行光子晶体波导组成多模干涉系统,利用自成像效应的多模波导与微腔耦合,提出了一种新型二维三角晶格光子晶体四端口分束器.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  相似文献   

6.
光子晶体与光子晶体光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子晶体是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新概念和新材料,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取得很大进展。光子晶体由于其优越性而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不仅可使光通信领域产生新的变革,同时将对光电子领域及其相关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介绍了光子晶体及根据其原理开发的光子晶体光纤。  相似文献   

7.
嵌于光子晶体中原子自发辐射的虚实光子量子干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正东  林宇 《中国激光》2001,28(11):991-993
在非旋波近似下研究嵌入光子晶体中的三能级原子的自发辐射 ,其中光子晶体的能带带边所处位置相对原子两个上能级不对称。在某些特定参数下 ,虚光子与实光子发生强烈的量子干涉。原子的辐射场出现新的局域模 ,原子被部分束缚在激发态  相似文献   

8.
以折射率引导的光子晶体光纤模间干涉效应为基础,针对光子晶体光纤中多模干涉效应进行了实验研究,完成了不填充与完全填充时的仿真分析与测试,实验得到了模间干涉图样的漂移情况对比。以完全填充及选择性填充匹配液为研究方式,探讨了其在温度传感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损耗是传统光纤和光子晶体光纤得以实用化的重要参量之一,降低损耗是光子晶体光纤制备的首要问题.折射率引导型光子晶体光纤的损耗由1999年的240 dB/km降至0.28 dB/km(1550 nm波长处),光子带隙型光子晶体光纤的损耗也降低到1.2 dB/km(1620 nm波长处).在对比传统石英光纤损耗来源基础上,阐述了光子晶体光纤的损耗机理,并说明了损耗降低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光子晶体光纤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全面介绍了光子晶体光纤的最新实验和理论进展,探讨了光子晶体光纤、尤其是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全息分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利用全息复合光栅制作连续变化分束器的方法,这种全息分束器(HBS)容易制作,特别适用于大景深全息所需要的多光束照明。  相似文献   

12.
全息波导板构型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理论分析和计算,结合加工难度,提出了对全息波导显示系统中全息波导板的优化方法。对28°圆视场、30 mm×30 mm系统出瞳的全息波导显示系统中的全息波导板进行了优化。输入全息光栅尺寸、分束膜尺寸和输出全息光栅尺寸分别为5 mm×30 mm,30 mm×30 mm和30 mm×30 mm,波导板材料、波导板厚度、上波导板厚度和下波导板厚度分别为Ba K7,3 mm,0.75 mm和2.25 mm时,能够满足所要求的全息波导显示系统视场和出瞳性能要求。通过优化得到的系统构型可以应用于全息波导头盔显示器、全息波导平视显示器等。  相似文献   

13.
穆锋 《激光技术》1997,21(3):171-173
本文报导应用二次曝光的全息干涉测量原理来研究遗留在弹性材料上的变形恢复痕迹的一种方法。记录研究了PVC地板表面上人的鞋底痕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测量扬声器振动为例,论述用一种小型全息相机实现振动分析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介绍在双曝光全息干涉度量术中,用相对条纹级数法求解绝对位移的一般公式。分析了典型光路布置中测量误差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全息干涉法在表面封装组件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二次曝光全息干涉技术对表面封装组件(SMA)在功率循环中的离面变形场进行了测试.为解决从器件边缘到印制电路板(PCB)间干涉条纹级次的不连续问题,实验中采用了\"搭桥\"技术来处理表面封装器件(SMD)和PCB的变形失配;此外,全息干涉技术还被用于一个实际产品(硬盘驱动器)的无损在线检测.结果表明:模塑J引线封装体(PLCC)和PCB由于中心热源及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差而导致离面弯曲变形;沿器件边缘,引线和焊点经历了非共面的离面变形;通过正常硬盘驱动电路板和失效板的干涉条纹数量的对比,能快速简捷地检测板的质量.全息干涉测量法在微电子技术可靠性分析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全息干涉计量学和断裂力学的的基本理论,研究裂纹尖端附近的横向应变,给出了全息干涉法研究裂纹尖端附近横向应变曲线并与力学理论得到的曲线进行比较,有较好的近似。  相似文献   

18.
用单模氩离子激光器拍摄了离休兔子输卵管的双曝光全息相干图。实验结果给出了正常输卵管与非正常输卵管在相干条纹形状上的差异以及相干条纹与溶液、压力及压力传递方向的关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输卵管的形变作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一种可共形于圆柱表面的电磁超表面透镜。通过设计沿圆周方向变化的透射相位梯度,对于横电和横磁两种极化的平面电磁波照射,均在圆柱形透镜焦点处观察到了聚焦场强。为了分析圆柱形超表面透镜对天线辐射增益的提升效果,在其焦点处放置一副作为馈源的微带贴片天线单元,由此获得圆柱形超表面透镜天线。与馈源天线相比,圆柱形超表面透镜天线可在工作频率10 GHz处将横电和横磁两种极化的主瓣增益分别提升11.23 dB和11.44 dB。仿真和测量结果的一致性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二次曝光全息干涉技术对表面封装组件(SMA)在功率循环中的离面变形场进行了测试.为解决从器件边缘到印制电路板(PCB)间干涉条纹级次的不连续问题,实验中采用了\"搭桥\"技术来处理表面封装器件(SMD)和PCB的变形失配;此外,全息干涉技术还被用于一个实际产品(硬盘驱动器)的无损在线检测.结果表明:模塑J引线封装体(PLCC)和PCB由于中心热源及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差而导致离面弯曲变形;沿器件边缘,引线和焊点经历了非共面的离面变形;通过正常硬盘驱动电路板和失效板的干涉条纹数量的对比,能快速简捷地检测板的质量.全息干涉测量法在微电子技术可靠性分析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