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发展优质杂粮产业是我国在\"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可为大力发展\"全谷物健康食品\"提供优质原料。发展全谷物食品产业是我国粮食行业落实中央建设\"健康中国\"伟大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全谷物食品\"已是全球粮食加工和食品工业的发展方向,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促进国民健康,同时具有保证粮食安全、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战略意义。论述了当前我国以杂粮、杂豆为主体的全谷物食品的发展势态,我国许多食品企业和大专院校、研究院所对全谷物食品进行大量研究和开发,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取得了良好业绩和许多宝贵经验,对解决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粮食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特色杂粮富含各种保护性化合物,具有许多独特的生理功能,是很好的全谷物食品原料。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及谷物消费的日益精细化逐步成为老百姓健康的“双刃剑”。突破传统的“小”杂粮的认识,用全谷物的“大”思路来推动我国杂粮加工业的发展,寻求各种有利于杂粮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及产业政策的支持,将为特色杂粮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对我国...  相似文献   

3.
特色杂粮富含各种保护性化合物,具有许多独特的生理功能,是很好的全谷物食品原料.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及谷物消费的日益精细化逐步成为老百姓健康的"双刃剑".突破传统的"小"杂粮的认识,用全谷物的"大"思路来推动我国杂粮加工业的发展,寻求各种有利于杂粮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及产业政策的支持,将为特色杂粮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对我国...  相似文献   

4.
以燕麦、青稞、高粱为原料,开发全谷物杂粮麦片,分析添加不同质量比的全谷物杂粮的麦片与纯燕麦片的水分、灰分、脂肪、蛋白质、矿物质、β-葡聚糖等指标的差异。通过分析,燕麦、青稞、高粱的质量比为5∶2.5∶2.5、4∶3∶3、3∶3.5∶3.5、2∶4∶4时,复合麦片中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4.52%、15.43%、16.73%、17.24%,β-葡聚糖含量分别为2.49%、2.12%、2.01%、1.79%,与对照组纯燕麦片相比显著增加(p0.05),钙含量分别为458.29、467.16、479.94、496.58 mg/kg,铁含量分别为42.71、43.29、43.98、44.36 mg/kg,锌含量为4.21、4.64、4.40、4.56 mg/kg,锰含量分别为2.71、2.92、3.01、3.13 mg/kg。4组复合麦片中还原糖、脂肪含量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5.
对Oldways全谷物协会的全谷物邮票运行管理经验进行了总结。结果发现,全谷物邮票推行100%、50%+、基本三类标识,有严格的标签使用申请与审核流程以及明确的标签使用规定,并通过线上线下媒体与政府合作宣传标签使用价值。因此,中国要重视全谷物食品标签格式的规范管理、企业使用标签行为监管以及全谷物食品标签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6.
全谷物产业近年来在国内外飞速发展,全谷物食品因营养丰富及其对居民健康的明显改善作用而逐渐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本文介绍了全球全谷物产业的发展态势和国内全谷物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全谷物食品在加工推广中面临的问题,从营养和健康的角度,为全谷物产业发展提出了提升谷物原料营养品质、注重加工过程营养保全、膳食中注重与其他食物搭配...  相似文献   

7.
糙米作为全谷物食品重要原料之一,其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为充分利用糙米营养成分,在不损失营养成分基础上,可利用一些加工新技术生产糙米全谷物食品,进而改善其品质。世界各国相继开展开发糙米全谷物食品相关研究,该文简介全谷物食品定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糙米全谷物食品开发应用研究进展,并对糙米全谷物食品在我国未来发展提出几点看法,以期能更好促进我国糙米全谷物食品发展。  相似文献   

8.
全谷物食品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对全谷食品的营养与健康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全谷物食品中的各种营养素构成的“营养素包”可能产生协同增效作用,从而比单个分离的营养素更加有利于人体健康,增加全谷食品的消费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某些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危险。本文系统综述了全谷食品的定义、全球研究态势、市场开发与消费现状及发展面临的挑战等,以期引起我国科技界、政府、工业界、消费者对全谷物食品的关注,及对我国全谷食品发展潜力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全谷物健康食品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全谷物食品成为全球关注热点的原由,简要介绍了美国、欧盟发达国家对全谷物的定义及发展概况。提出了应从全谷物健康因子的现代营养科学研究的角度解析全谷物食品对人类健康作用机理的理念,并就我国发展全谷物食品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全谷物食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全谷物食品的营养价值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进一步加快黑龙江省乳品行业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黑龙江省乳品行业发展的总体形势,通过深入分析制约黑龙江省乳业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结合我省几家有影响力的乳品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快黑龙江省乳业发展的建议:包括进一步加强奶源基地建设、加速培育乳业“航母”、切实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规范乳品市场秩序、加强品牌整合力度。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是我国纤维用亚麻主产区,亚麻育种十分重要。就纤维用亚麻育种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活性干酵母在红糟、丢糟中的应用研究表明:①地温在10℃以下,活性干酵母在红糟中的最佳用量为140g/甑,产酒量为95.3kg/甑;②地温在10~20℃,活性干酵母在红糟中的最佳用量为140g/甑,产酒量为83.5kg/甑;⑨地温在20~30℃,活性干酵母在红糟中的最佳用量为160g/甑,产酒量为60.2kg/甑;④地温在10℃以下,活性干酵母在丢糟中的最佳用量为120g/甑,产酒量可达63.5kg/甑;⑤地温在10~20℃,活性干酵母在丢糟中的最佳用量为120g/甑,产酒量为45.1kg/甑;⑥地温在20~30℃,活性干酵母在丢糟中的最佳用量为140g/甑,产酒量为35.2kg/甑。(孙悟)  相似文献   

14.
花色苷是一种水溶性类黄酮物质,广泛分布于深色谷物、浆果及蔬菜中。花色苷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摄入适量富含花色苷的谷物可降低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慢性病的风险。本文系统介绍了不同谷物来源的花色苷对慢性病的健康功效及作用机理,重点阐明花色苷在谷物中的分布与含量,对Nrf2、NF-κB、MAPK、PI3K/AKT等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机制,梳理了谷物花色苷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为谷物花色苷在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及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浓香型白酒酿造中影响蒸煮糊化因素的分析,选择上甑技术好的班组,选取不同润料、蒸粮时间进行试验,结果以润料40~50 min、上甑不少于40 min、蒸粮时间60 min为最适工艺条件。经生产实践证实,生产效果甚好。  相似文献   

16.
液相色谱法测定谷物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检测谷物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液相色谱方法,通过不同提取方法的比对来确定最佳的DON提取方案,并最终确定使用乙腈-水(体积比V/V,84/16)提取,经过DON专用净化柱的净化处理后,采用紫外检测器(λ=220 nm)及C18亲水分离柱测定。结果表明,用高速均质机均质4 min提取,可大幅度提高方法回收率,回收率达到90.7%~98.9%,方法最低检出限为50μg/kg。  相似文献   

17.
赵东  彭志云  牛广杰  陈亮  杨蓉 《酿酒》2011,38(1):23-25
通过加入强化发酵菌株、糖化酶、大曲粉、复合酶对白酒丢糟进行强化发酵生产复糟酒。研究结果表明:强化发酵菌株、糖化酶、大曲、复合酶的加入量在6‰、60u/g、6‰、5‰,发酵时间在35d产酒最多且酒质最好。  相似文献   

18.
白酒酒糟的综合利用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19  
王肇颖  肖敏 《酿酒科技》2004,(1):65-67,64
白酒酒糟可制取甘油,培养食用茵,提取复合氨基酸及微量元素,提取植酸和植酸钙,提取蛋白质、生产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生产饲料和肥料等,其中利用酒糟生产饲料和农肥是彻底解决酒糟的最好方法。利用白酒酒糟生产饲料和农肥不但经济效益可观,而且社会效益也无可估量。  相似文献   

19.
以生米为原料 ,市售酶制剂为发酵剂 ,可以酿制类似熟料的饮料酒。酒质可分两类 ,一是以清酒为目标的生料酒 ;一是有别于清酒的新酒种。试验结果表明 ,清酒酿造常用曲霉和保藏的曲霉的酶含量酿造生料酒尚存在一定问题 ,有必要加以改良 ,要求酶制剂的酶活更高。(庞晓)  相似文献   

20.
王琪  陆兵  李秀萍 《酿酒》2020,47(1):21-23
醋糟与白酒丢糟是酿造行业的大宗副废物,因其数量大、缺乏合理有效的利用而随意丢弃,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如何高值化利用酿造行业的发酵副产物,做到酿造丢糟的零排放,实现变废为宝,已日益受到国内外科学研究者重视,特别是实现发酵产业形成合理的生态产业链及副产物资源化高效利用模式。在利用生物工程、发酵工程等技术的基础上,转化利用酿造丢糟生产饲料、食醋、白酒、食用菌、粗酶液等方面,对利用酿造丢糟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多方位利用酿造丢糟已成为食品综合开发领域的一个亮点,正在朝着多元化、深层次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