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民尔文粒子测量系统,实测了新型节流轴针式油嘴的地喷注的发展、油粒直径的分布、每循环喷油量、针阀开启压力及转速等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利用激光马尔文粒子测量系统,实测了新型节流轴针式喷油嘴的喷雾情况,对喷注的发展、油粒直径的分布、每循环喷油量、针阀开启压力及转速等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前期发动机台架实验和高速摄影实验的研究基础上,为进一步了解燃油束撞击法形成混合气及其在小型柴油机上实现直喷式燃烧的机理,用多次喷雾叠加摄影技术以及马尔文激光粒子分析仪对带挡块的轴针式喷油器的喷雾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验中对不同形状挡块以及不带挡块的油束形成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并对撞击前后的油滴滴径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燃油经撞击后可显著地增大油束扩散角,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燃油束的贯穿度,但燃油束撞击前后的滴径变化不大。加深了对油束撞击现象、撞击油束雾化特点和混合气形成过程以及在小型柴油机内实现直喷式燃烧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作者利用同轴全息照相术研究了ZS4S1轴针式喷油嘴的早期喷雾机理和油滴空间分布。作者在常温、常压、无涡流条件下,拍摄了不同喷油压力下油雾场的全息照片。通过再现全息片并对已微粒化油滴的直径大小和数目进行判读后发现,在早期喷雾中,油注的头部区域就发生破碎;中心液注则一直持续到外围完全微粒化。本研究对加深喷雾过程的理解和建立轴针式喷油嘴精确的喷雾模型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用节流轴针式喷油嘴的隔热直喷燃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阐明了用单油束的直喷燃烧系统的设计理论和原则,认为用节流轴针式喷油嘴,隔热燃烧室设计,通过喷油、进气、燃烧过程的优化能实现小缸径直喷柴油机的良好空间混合和燃烧,取得优良的柴油机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单孔喷油嘴直喷式燃烧系统的初步研究结果。该燃烧系统的特点是在普通轴针式喷油嘴头部附加一个喷注挡块,从而使其改变方向并在撞击挡块时产生油滴的二次雾化,以达到加大喷注在空气中的散布面积,提高油与气混合速率的目的。试验是在一台多孔喷油直喷式燃烧系统的单缸柴油机上进行了。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是可行的,并具有对燃油品质要求不高,工作可靠,起动性好等特点。与多孔喷油嘴式燃烧系统相比,目前该  相似文献   

7.
对柴油机用轴针式喷油器实现直喷燃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研究Elsbett“双热区”隔热直喷燃烧系统(DuothermicCombustionSystem)出发,分析了喷雾贯穿。喷孔直径、喷油器安装位置、铰接式铸铁活塞、采用机油冷却及增压等对混合气形成及燃烧过程的影响。认为,适当增加进气涡流强度、缩小喷孔与轴针之间的配合公差、采用铸铁活塞头部、以机油作为冷却介质、实现高温冷却等措施,有利于改善小缸径柴油机混合气形成及燃烧过程。“双热区”燃烧系统对采用轴针式喷嘴实现小缸径柴油机的直喷燃烧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8.
郑世良  吴昌林 《内燃机学报》1992,10(1):94-94,F003
本文根据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董尧清等对ZS4S1A型油针式喷油嘴和ZS4SJ1型节流轴针式喷油嘴的燃油喷注所进行的激光全息摄影,以及作者对ZS4S1型喷油嘴燃油喷注所进行的高速摄影,对轴针式喷油嘴燃油喷注的贯穿运动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实验基础上导出了有关轴针式喷油嘴燃油喷注贯穿距离的实验公式和模拟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喷油嘴开启压力、喷油背压和循环喷油量对伞形喷射喷油嘴喷雾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建立了燃油喷过程及气缸内喷雾特性的统一计算模型。考虑了燃油喷射、气缸内空气运动和燃烧室结构对喷雾贯穿及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个柴油喷雾与壁面碰撞的数学模型,可以计算垂直碰壁和倾斜碰壁时壁面射流的性能,适合于在准维燃烧模型中使用。建立了新的壁面射流贯穿距离计算公式,直观地反映了影响壁面射流传播的主要因素。与试验数据对比证实了这个模型的精度是令人满意的。在参数研究中,预测了喷孔直径、从喷孔至壁面的距离和喷射压力对壁面射流贯穿距离和区域空燃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燃油撞击对柴油机混合气形成及其燃烧过程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春德 《内燃机学报》2001,19(2):123-127
介绍了具有油束撞击效应的轴针式喷油器在不同柴油机燃烧系统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当这种喷油器运用于涡流室式柴油机时,可以起到降低发动机燃油消耗与排气烟度的作用;运用到直喷式燃烧系统时,发动机的运转正常,起动方便,但目前还存在燃油消耗率和排气烟度高的不足。此外,还详细介绍了这种轴针式喷油嘴产生的不同形式的碰撞效果对直喷式发动机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3.
柴油机热态喷雾二维两相流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个柴油机热态喷雾二维两相流理论模型.模型强调了液滴的湍流扩散、高压蒸发特征以及与气相场的强烈耦合作用.给出了根据该理论模型所编制的TDSP软件的部分计算结果,并就这些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4.
摘要本文介绍一种三孔喷油嘴直喷式柴油机燃烧系统.试验证明,只要该系统的油束、燃烧室、缸内空气运动匹配合理,就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一个有一定使用价值而又相对比较简单的准维柴油机燃烧模型.模型将喷入的燃油喷雾分成若干计算小区,并假定各小区之间不发生传质,各小区吸收喷雾外区域卷吸入的空气和接收喷入的燃油;除利用一系列经验公式计算喷雾的轨迹、空气的卷吸、燃油在喷雾中的径向分布和缸内气体与外界的热交换外,还应用了独立的反应动力模型.  相似文献   

16.
激光阴影法对柴油机喷雾燃油浓度分布的测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7.
孙民  陈石 《内燃机学报》1991,9(1):35-40
本文利用模拟在过热状态下的燃油中气泡生成理论与传统的燃油喷雾贯穿距离计算相结合,对闪急沸腾喷雾的贯穿距离和锥角进行了数值计算,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闪急沸腾喷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本文借助三维流体分析软件STAR—CD模拟研究了偏置燃烧室柴油机机中不同喷孔特性(喷孔与燃烧室壁面距离、喷雾锥角等)对缸内流场和喷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燃烧室偏置对各个喷孔的喷雾性能影响显著,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为了使燃油到达燃烧室底部,应适当减小喷孔与燃烧室壁面距离;同时可以适当减小喷雾锥角,提高燃烧室凹坑内的空气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