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实验室配制的含镉微污染原水,考察了直接超滤、混凝沉淀-超滤、粉末活性炭-混凝沉淀-超滤三种工艺对含镉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三种工艺对含镉原水的处理效果受原水中镉的浓度影响较大.其中粉末活性炭-混凝沉淀-超滤组合工艺对含镉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对浊度、氨氮、UV254去除率分别稳定在96%、90%、40%以上;当原水中镉浓度为0.02 mg/L左右时,对镉的去除率可达70%以上,出水镉含量达到饮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2.
利用混凝沉淀工艺对混合化工污水二级出水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AC和PAM混合投加混凝效果最佳,最佳投加量分别为100、1 mg/L,最佳反应时间为30 min。在此工况下,出水CODCr、TP的质量浓度可分别达到68、0.35 mg/L,色度可达31度,满足江苏省DB 32/939—2006《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要求,新增总处理成本为0.33元/m3。  相似文献   

3.
黄河高藻污染原水的强化混凝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合铁 聚合氯化铝FL45C除藻剂粉末活性炭组合强化混凝工艺,处理黄河高藻高有机污染源水,在保证了原有主体构筑物设施不变的基础上,通过强化混凝工艺的改进.达到了较好的除藻、除有机物的效果。最高曾处理过色度为45度、藻类高达1700万个/L的严重污染水体,实现了生产性试验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混凝法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胶体颗粒物,降低水的浊度,在城镇水厂生产中应用广泛。本文主要论述了不同的反应条件对混凝法处理低温高浊度原水的影响。通过烧杯搅拌试验得出:当1%的聚合氯化铝(PAC)的投加量为0.5 m L/L,生石灰的投加量为15 mg/L时,混凝沉淀处理效果最佳,沉淀后源水浊度降至1.44 NTU。  相似文献   

5.
周华敏  诸杰  韩瑀英 《广东化工》2016,(10):158-159
针对原浆纸生产废水高COD、高SS、高B/C等特点,采用混凝沉淀/MBR工艺联合处理,介绍了系统设计与运行情况。实践结果表明,该工艺可使COD去除率≥90%,SS去除率≥92.5%,实现出水COD≤80 mg/L,SS≤30 mg/L,处理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6.
采用混凝沉淀工艺处理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通过投加聚合氯化铝(PAC)和聚硫氯化铝(PASC)混凝剂,分析混凝沉淀工艺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浊度、有机物、色度、氨氮、总氮、总磷等指标的去除效果,并找到最佳的处理试剂及投加量。结果表明,混凝沉淀工艺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浊度、有机物、色度、总磷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果不佳,投加混凝剂会增加二级出水离子含量,导致电导率增加。聚硫氯化铝的混凝效果较聚合氯化铝好,对于有机物、色度等指标,达到相同混凝效果,聚硫氯化铝投加量仅约聚合氯化铝的一半,两者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40 mg/L和80 mg/L。  相似文献   

7.
采用混凝沉淀工艺处理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通过投加聚合氯化铝(PAC)和聚硫氯化铝(PASC)混凝剂,分析混凝沉淀工艺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浊度、有机物、色度、氨氮、总氮、总磷等指标的去除效果,并找到最佳的处理试剂及投加量。结果表明,混凝沉淀工艺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浊度、有机物、色度、总磷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果不佳,投加混凝剂会增加二级出水离子含量,导致电导率增加。聚硫氯化铝的混凝效果较聚合氯化铝好,对于有机物、色度等指标,达到相同混凝效果,聚硫氯化铝投加量仅约聚合氯化铝的一半,两者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40 mg/L和80 mg/L。  相似文献   

8.
洪凯  张亮  朱乐辉 《水处理技术》2013,39(7):131-134
针对某企业选矿废水的特性,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对其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整个废水处理系统稳定运行期间,COD和SS的去除率可达46.4%和97.8%,出水水质各项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研究开展了混凝沉淀的应用试验,确定了其应用于该海淡预处理工程的最佳投药量为10~15 mg/L之间,且在较低浊度下需要适当增加投药量。污泥回流对提高浊度的去除率以及降低投药量有一定作用。通过减小絮凝反应池的折板间距和翼片宽度来增加水流剪切力,可提高絮凝效果。结果表明,改造后的设备更易于矾花的成长与沉淀,随着悬浮物的大量去除,原水的浊度、COD、全铁的去除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混凝沉淀过程中最佳混凝剂投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水厂的原水水质情况,研究了不同原水浊度的硫酸铝最佳投量,并指出投加少量PAM作助凝剂.可避免胶体再稳现象的发生,同时也对混凝剂最佳投量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混凝剂用量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实验中最佳投量曲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黄浦江上游水质特征及水处理工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浦江上游水质以有机物污染严重为特征,即高锰酸盐指数高,季节性氨氮高,水处理工艺应以将CODMn降低至国际GB5749-2006的限值3.0mg/L为目标,经过多种处理工艺比较,以常规处理加臭氧活性炭处理来降低CODMn的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黄浦江水源突发挥发酚污染应急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黄浦江上游水源可能发生的突发挥发酚污染事故,开展应急处理小试和中试研究,考察了混凝、PAC吸附和PAC吸附-常规工艺对原水中挥发酚的应急处理能力。结果表明,强化混凝方法无法有效应对原水突发挥发酚污染问题。PAC对原水中苯酚的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为q_e=0.428 6 C_e~(0.240 8),根据该式求得当原水苯酚浓度为0.008 mg/L时,PAC吸附应急处理的理论投加量为12 mg/L。PAC强化常规工艺可作为应急措施有效应对突发酚污染事故,当原水苯酚超标浓度为0.008 mg/L时,PAC最佳投加量为10 mg/L。  相似文献   

13.
黄浦江水源原水水质安全在线监测指标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黄浦江水源的主要风险源筛选、水源特征污染物分析、原水水质和出厂水水质对照以及在现有水质监测技术经济分析的基础上,提炼了黄浦江水源原水水质安全在线监测指标,为建立水源水质监测预警系统构建和设备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混凝沉淀法污水深度处理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玉珠  马青兰 《净水技术》2011,30(1):42-44,86
采用混凝沉淀法处理二沉池出水,进一步去除水样中的有机物、磷和细菌。通过投加消石灰、聚合氯化铝(PAC)、三氯化铁等试剂,分析了pH值、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和细菌指标,找到最佳的处理试剂及其投加量。结果表明:单独投加消石灰的最佳投加量为500 mg/L,综合考虑处理效果和经济因素投加量为500 mg/L的消石灰与15 mg/L的三氯化铁联合投加为最佳。经过处理出水水质达到了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试验考查了水中次溴酸的自分解及与天然有机物反应的消耗速率。结果表明去离子水中次溴酸分解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kdisp为14.8-62.7 mol-1.L.h-1。富里酸和腐植酸对次溴酸的消耗均可用二级反应速率方程拟合,富里酸的消耗速度更快,慢反应阶段二级速率反应常数约为2.47×103 mol-1.L.h-1。黄浦江原水中次溴酸与次氯酸的初期耗量和后期分解速度无明显差异。通过次溴酸分解速率常数估算原水有机物含量相当于4.57 mg/L CODMn,和原水测定值相近。铜氧化物和铜离子比铁氧化物和铁离子更能够促进次溴酸的分解。  相似文献   

16.
对黄浦江上游饮用水水源取水口太浦河金泽段在感潮水文条件下的主要水质指标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潮整体上利于金泽水源地取水口总氮、总磷、总有机碳、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的指标改善,而对浑浊度和锑无显著影响;涨落潮对水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某玻纤废水产污单位因生产线增加,导致污水量超过设计负荷,系统运行每况愈下。该文以玻纤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小试摸索,中试对比,提出了以“聚合硫酸铝铁+次氯酸钠溶液+CPAM”作为预处理的改进方法,为玻纤废水的预处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水厂深度处理工艺中臭氧投加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是降低水中微量有机物的关键净化工艺。为确定臭氧的合理投加量,利用小试装置开展了臭氧氧化对砂滤池出水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加,CODMn、总有机碳(TOC)的去除率均有所增加,但幅度弱于UV254;当臭氧的投加量达到3.0 mg/L时,臭氧氧化后的生物可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可增加30%以上,UV254与TOC的比值趋于稳定;砂滤出水的溴离子浓度为100~300μg/L的情况下,当臭氧的投加量达到3.5 mg/L时仍未检测到溴酸盐。综上所述黄浦江原水水厂深度处理工程运行时,臭氧的投加剂量控制在2.5~3.5 mg/L是安全合理的。  相似文献   

19.
根据湘江水源水的特点,进行了臭氧一生物沸石的除污染组合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最优臭氧投加量为2.2mg/L左右,氧化接触时间为15min,水力负荷为2.3m/h左右。此时该工艺CODMn氨氮的去除率平均分别为53.6%和86.1%,从而为微污染源水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构建黄浦江上游水源地预警监测系统对上海市的饮用水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进入水体的污染物种类繁多,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只允许对少量的污染物进行预警监测,由此必须对监测因子做出筛选。通过分析主要超标污染物、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特征、常规理化监测和污染物通量监测需求,并结合对现有在线监测技术的分析,提出黄浦江上游水源地的水质预警监测因子,包括水温、pH值、溶解氧、电导率,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总有机碳、氨氮、总磷、石油类,挥发性有机物和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