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电容分压器的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传光型电压互感器当前技术和发展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并提出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要求。分析了基于电容分压器为感应探头的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给出了以因瓦合金为材料的同轴电容分压器的原理和设计方法。论述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优点和性能。  相似文献   

2.
光学电压互感器精密电容分压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决光学电压互感器中晶体材料的耐压问题,提出了采用分布式精密电容分压器的解决方案,并结合互感器使用环境建立了电力系统中高压电容分压器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与分压器误差特性的联系,重点分析了温度变化、杂散电容、相间干扰等误差因素对电容分压器的影响,并对这些误差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合成。基于以上理论和误差分析方法应用有限元软件对 220 kV电容分压器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合理选择电容分压器的主电容值可以使电容分压器的精度在0.1%以内,这为精密电容分压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电容分压器原理的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结构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原理以及基于电容分压器原理的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结构型式。电力系统的电压测量广泛采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和电容式电压互感器。随着电网电压等级的提高,传统电压互感器因其存在铁磁谐振、绝缘结构复杂、造价高、体积大而笨重等缺点,难以满足系统需要。另外,随着电力系统往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传统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及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不能提供数字接口,故无法满足电站需求。这就促使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以下简称EVT)的飞跃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电容分压的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设计了一种 2 2 0kV气体绝缘开关用新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互感器由电容分压器和数字变换器两部分组成。电容分压器的输出信号经数字变换器处理后转换为串行数字光信号输出。为提高电压互感器的稳定性 ,采用一小阻值精密电阻与电容分压器的低压固体介质电容并联。实验表明互感器线性度好 ,在 - 15°C~ +45°C温度范围内准确度满足 0 .2级要求  相似文献   

5.
宋涛 《高电压技术》2012,38(8):1917-1923
针对目前类似多级电容串联分压结构的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不足之处,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电子式电压互感器。该互感器采用传统倒立式SF6互感器的绝缘结构,通过在高压电极和地电极之间构造中间同轴电极形成SF6同轴分压电容,检测SF6同轴电容的电容电流iC即可获得高压侧被测电压大小。该互感器的主要特点是利用高压壳体与接地金属屏蔽罩的双重屏蔽作用,有效地提高分压电容的抗外界杂散电场干扰能力和稳定性。该文对位置、温度、压力等影响同轴电容大小的因素进行了仿真计算。在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对研制的高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进行了型式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准确度达到了IEC 60044-7规定的0.2级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传光型电压互感器当前技术和发展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并提出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要求.分析了基于电容分压器为感应探头的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给出了以因瓦合金为材料的同轴电容分压器的原理和设计方法.论述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优点和性能.  相似文献   

7.
0.0005级双级电压互感器采用特殊的补偿方法和校验方法,其中电压比小于1的电压互感器的校验新线路灵活地运用了乘法线路,使作为标准的感应分压器避免了升压使用的问题。文章根据实践经验和一些基层单位检定此类电压互感器时出现的一些问题,进一步阐明为什么要使用这种线路及如何正确使用此校验方法。此方法对0.0005级以下等级、电压比小于1的电压互感器的准确测量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震 《湖北电力》2008,32(1):20-22
对CVT电容分压器的电容及介损的测量方法进行探讨,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提出了减小测量误差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基于电容分压器的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分析了以电容分压器为传感元件的电子式电压互感器(ECVT)的工作原理、特性,介绍了ECVT的研制、试验情况及其暂态响应特性。分析研究表明,ECVT体积小、绝缘好、抗干扰能力强、无铁心饱和。ECVT带俘获电荷重合闸引起的暂态误差可用软件技术校正。一次侧短路时,暂态响应特征与短路发生时刻、分压器参数有关,而负载对暂态特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一种电容补偿型高压电容分压器的设计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根据高压脉冲实验测量的需要,阐述了外带积分器型、电阻补偿型及电容补偿型等几种电容分压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影响各自响应时间的主要因素即对于测量ns量级快前沿高压脉冲信号,使用外带积分器型电容分压器时不宜采用大尺寸的伞式探针结构;使用电阻补偿型电容分压器时对其高压臂大电阻要求较高。在缺少高性能大阻值电阻的情况下,利用高压电容尝试设计并制作了电容补偿型电容分压器,其分压比约为9348,它在一定范围内可通过改变补偿电容值而方便地改变。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及PSpice软件的模拟结果基本一致,方波响应时间约为4.4ns,基本达到了设计目的。定标结果表明该分压器可用于测量高功率脉冲调制系统和强流电子束加速器中的高压脉冲。  相似文献   

11.
特高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作为特高压电网中重要的一次设备,其电容分压器承受着来自电网的特高电压,建立特高压CVT电容分压器的宽频模型对研究其过电压分布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网络分析仪测量特高压CVT电容分压器的宽频阻抗参数,然后利用矢量匹配法对测量到的宽频阻抗参数进行有理函数逼近,再通过电路综合理论得到特高压CVT电容分压器的宽频等效电路。通过对2台电容分压器的测量和建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知,该方法适用于建立特高压CVT电容分压器宽频等效电路模型。  相似文献   

12.
一起50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电压异常的分析处理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对一起500 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投运后二次电压值异常的故障做了简要说明,结合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其进行了分析,发现CVT电容分压器电容单元安装错误是导致二次电压异常的原因。通过对CVT电容单元的现场调整,消除了故障,电压信号显示正常。同时,对CVT投运前的安装调试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使用,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较常见的是内部电容元件的击穿故障,虽然CVT电容元件的绝缘裕度较高,然而元件的耐压特性以及击穿一定个数元件后对整体CVT安全性能的影响尚无人进行试验研究,本文对整台或单节分压器电容进行了元件击穿及整体耐压试验研究,并验证了元件击穿到一定数量后是否会导致整体贯穿性击穿,得到了适用于CVT在线监测系统的判断阈值.  相似文献   

14.
1000kV CVT误差的现场试验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00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是我国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中的新型设备,其准确度(误差)的现场试验在世界上没有先例。为确保1000kV CVT误差现场试验的顺利实施,开展了对1000kV CVT现场试验方法的研究,结合试验示范工程用1000kV CVT的结构特点和具体参数,提出了差值法、电压系数测量法等3种方法,通过比较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表明在现场宜用1000kV电磁式标准电压互感器作为试验标准、采用差值法进行CVT的准确度(误差)现场试验;根据试验方法所需的标准装置,研制出1600kV标准电容器、1000kV量值传递用和现场用电磁式标准电压互感器。同时,对测量中可能导致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分析,使测量中的偏差控制在允许误差的1/3以内。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电阻分压的10kV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电阻分压器的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原理、结构和输出信号等与传统的电压互感器有很大不同,其性能主要受电阻特性和杂散电容的影响.从等效电路的角度分析了电阻特性和杂散电容对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测量准确度的影响;利用Ansoft软件包建立分压器的有限元模型对杂散电容进行了计算分析,并根据杂散电容分布对屏蔽罩进行了设计.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研制了一台电阻分压式的10kV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并进行了准确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10kV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准确度满足IEC 60044-7标准要求,准确度达0.2级.  相似文献   

16.
笔者研制了一台220kV数字式串联感应分压器。这是一种数字量输出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是用来测量交流高压输电系统的电压并向测量仪表和保护装置提供信号的装置。数字式串联感应分压器由若干个不饱和电感器串联而成。介绍了装置的原理、结构和技术条件,还列出了试验项目和结果。结果表明,该设备能满足IEC60044-7的要求,准确度能达到0.2级,可用于高压电力系统。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电压互感器现场误差试验现状,介绍一种新型电压互感器现场试验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并联谐振升压试验装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二次电压偏低情况,采用电气试验手段,对CVT解体分析,查找出故障点,通过试验数据进行准确计算,验证了该故障点查找的正确性,并针对CVT结构和制作工艺的不足,提出了应对该故障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