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三种可食性涂膜对黄皮货架期品质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货架期不同类型的可食性涂膜处理对黄皮品质的影响,为可食性涂膜技术在黄皮贮藏保鲜中的应用奠定基础.以黄皮为试材,经壳聚糖涂膜液、羧甲基纤维素涂膜液、海藻酸钠涂膜液分别处理后在常温下贮藏8d模拟货架期,考察不同涂膜处理对果实的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可食性涂膜处理尤其是壳聚糖膜、羧甲基纤维素膜能明显抑制果实的呼吸强度,其中壳聚糖膜可减缓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显著降低贮藏期间细胞质膜透性及丙二醛含量,抑制膜脂过氧化作用,有效延缓黄皮果实的采后后熟,从而延长黄皮采后货架期.  相似文献   

2.
可食性活性涂膜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食性涂膜是一种由天然可食性材料制成的选择透过性薄膜,具有调节果蔬内部气体交换、减少水分损失、降低腐烂率及延长货架期的特性,在果蔬包装及保鲜领域中已引起广泛关注。鲜切果蔬具有新鲜、方便、快捷等特点,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供应餐饮业及零售业。可食性涂膜作为多种食品添加剂的载体常应用于生鲜产品中,且将活性添加剂与可食性涂膜结合可以延长鲜切果蔬的货架期,提高果蔬品质,减少果蔬表面致腐及致病菌增长的风险。可食性活性涂膜将作为一种绿色、安全、营养的保鲜技术,并将应用于鲜切果蔬保鲜领域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可食性涂膜的分类及其添加的抗菌剂、抗氧化剂、塑形剂、营养素等活性成分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旨在开发用于鲜切果蔬保鲜的功能性可食性涂膜。  相似文献   

3.
黄连壳聚糖复合涂膜保鲜剂对夏橙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艳芳  刘畅  何俊瑜  王思梦 《食品科学》2012,33(16):291-296
为明确可食性涂膜保鲜剂取代常规处理保鲜柑橘的可能性,研究黄连淀粉壳聚糖复合涂膜剂对奥林达夏橙(Citrus sinensis (L.) cv. Olinda Valencia orange)保鲜的效果。结果表明:复合涂膜可以明显降低贮藏期间夏橙病害指数和质量损失率,保持较高的好果率;复合涂膜处理可以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维持果实内部较高的可滴定酸和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较小,保持果实较高的营养品质;复合涂膜可以提高果实中过氧化氢酶活性,且在贮藏后期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常规方法处理,有效抑制丙二醛的积累,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以上研究表明复合涂膜在延缓夏橙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劣变和衰老方面已达到常规处理的保鲜效果,且食用安全、环境友好,具有替代夏橙果实常规保鲜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可食性膜在樱桃番茄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可食性膜对樱桃番茄进行保鲜实验 ,测定在贮藏过程中樱桃番茄中的总糖、总酸、VC含量的变化以及其呼吸强度、失重率、烂果率和质构的变化 ,可以看出涂膜保鲜的效果良好 ,樱桃番茄的货架期在 (2 8± 3)℃条件下达到 15d .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关注合成塑料包装危害的背景下,天然生物降解包装材料在食品包装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过去十年中,将可食用涂层作为替代合成塑料包装用于水果和蔬菜的保鲜方法一直是研究的重点。该文综述了可食性涂膜在果蔬采后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脂质基、多糖基和蛋白质基可食性涂膜用于果蔬保鲜时的优势与短板,指出多种成膜基质复配并适当添加具有改善膜特性及抑菌等功能性结合材料的复合型可食性涂膜是该领域未来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果蔬可食性涂膜保鲜机理,对未来创新、开发和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未来果蔬采后生产实践中进一步提质降损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可食性膜的迅速发展为食品保鲜技术提供新方向,而纳米材料以独特的纳米效应更成为国内外科研人员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各种多糖在果蔬保鲜中的作用,总结了壳聚糖、淀粉、纤维素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果蔬可食性涂膜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纳米多糖果蔬可食性涂膜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涂膜剂对鲜虾及虾仁进行涂膜处理,然后分别进行冷藏及冷冻保鲜.通过测定解冻汁液流失、煮汁损失、干耗率及质构变化,研究在不同贮藏条件下采用可食性涂膜保鲜虾在品质控制方面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可食性涂膜保鲜能显著减少解冻汁液流失、降低煮汁损失及干耗率,并且能保持较好的硬度和弹性.壳聚糖复合涂膜的保鲜效果优于海藻酸钠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8.
冷鲜肉因其具有较好的口感,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安全系数,广受消费者青睐,但是较短的货架期制约了冷鲜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对冷鲜肉进行保鲜处理从而延长其货架期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核心问题。可食性涂膜作为一种新型保鲜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冷鲜肉的包装及保鲜问题,延长其货架期。本文综述了可食性涂膜保鲜技术的原理、工艺及材料,例举其在肉类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为该技术在冷鲜肉中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可食性膜对夏黑葡萄保鲜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可食性膜复合涂膜对夏黑葡萄的贮藏品质的影响.通过可食性膜的浸泡涂膜、聚乙烯保鲜膜包装、低温冷藏处理,测定不同可食性膜的复配对夏黑葡萄贮藏期间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0%壳聚糖+0.2%明胶+1.0%蔗糖酯+0.5%甘油+0.08%苯甲酸钠的复配涂膜,结合聚乙烯保鲜膜包装和低温冷藏(0.5℃),对夏黑葡萄有着较明显的保鲜作用,其保鲜期可达75d.  相似文献   

10.
不同添加剂对可食性花生分离蛋白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花生分离蛋白膜的性能,本文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对可食性花生分离蛋白膜色度、水溶性、透光率、阻氧性、阻水性以及机械性能的影响,并选取综合性能优良的膜应用在番茄保鲜中。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添加剂对花生分离蛋白膜性能都有不同的影响,其中添加0.4%月桂酸的花生分离蛋白膜综合性能最好,尤其是阻水性,水蒸气透过速率仅有4.90 g/(h.m2);其次是添加1%淀粉和添加0.2%葡萄糖的花生分离蛋白膜。将其应用在番茄保鲜中能抑制机体的呼吸作用,延缓贮藏过程中水分的散失以及硬度的降低,有效地延长了番茄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盘锦市市区餐饮单位食(饮)具的卫生状况,为预防各类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盘锦市市区各类餐饮经营场所、集体食堂的食(饮)具消毒效果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共检测盘锦市各类餐饮单位食(饮)具样本1 000份,总合格率为93.70%。结论:盘锦市餐饮业消毒效果和卫生状况整体水平较好,但应针对不同类型、季节和餐具种类采取不同的防制措施,加大监督监测力度,全面落实消毒和卫生管理制度,进一步改进餐饮业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12.
饮料中咖啡因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HPLC法测定饮料中咖啡因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并通过对不确定度的分析,为方法的改进和找到实验中关键控制点提供依据。方法依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找出测量过程中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进行评估和合成。结果对HPLC法测定饮料中的咖啡因给出了测定不确定度为2.2μg/ml。结论通过对使用标准曲线法定量的测量方式中不确定度的计算,找到工作中的关键步骤,对提高测量的质量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分别采用旋光法和苯酚硫酸法测定了芦荟粗多糖中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旋光法测定的多糖含量与改进苯酚硫酸法的测定值基本一致,即0.099 3 mg/m L和0.106 5 mg/m L。说明两种方法测定多糖均准确、稳定可行。因此旋光法可作为一种更为简便、操作性更强的测定多糖含量的方法,应用于多糖产品的质量检测与监控。  相似文献   

14.
免疫传感器在食品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毒素污染是造成粮食和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分析检测技术如色谱分析法、免疫化学法等用于真菌毒素检测中具有耗时长、样品前处理繁琐等特点。本文介绍了采用生物免疫传感器快速检测真菌毒素的方法,主要综述了它们在各类粮食、食品等基质中真菌毒素检测的应用现状,并简要分析了该技术存在的不足,对其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解广东省流通食品的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 采用GB 4789-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对2016年检验的6类食品进行微生物(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致病菌)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216份样品中共检出不合格样品39份,总体合格率为98.79%。不同微生物项目的检验结果中,菌落总数的合格率相对最低,为99.19%。检验的6类食品中速冻食品、方便食品和水产制品检出不合格样品,方便食品的合格率(97.2%)相对最低。结论 广东省食品微生物污染整体状况较好,建议对微生物污染风险较高的方便食品、水产制品进行重点关注,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食品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依据BS EN ISO 17070:2006对皮革样品中五氯苯酚的含量进行测定.实验用标准品为五氯苯酚,定量方法为外标单点校正法.实验采用不同人员、在不同时间测量8次,对整个过程中的不确定来源进行分析,并对不确定度的各个分量进行评定、合成.结果表明,标准工作液配制及处理过程对不确定度的贡献最大,而样品的称量产生的不确定度最小,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EIA)检测新疆地产动物源性食品中呋喃唑酮(furazolidone,AOZ)、呋喃它酮(furaltadone,AMOZ)、呋喃西林(nitrofurazone,SEM)、呋喃妥因(nitrofurantoin, AHD)的效果。方法运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采集自新疆不同地区的150份动物源性食品的AOZ、AMOZ、SEM和AHD;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进行结果验证。结果 CLEIA检测发现150份样品中AOZ检出率最高,为2.00%; AMOZ的检出率次之1.33%; SEM、AHD均未检出。鸡肉样品的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检出率最高,为5.56%;牛肉和蛋类检出率分别为2.44%和3.57%;羊肉、猪肉和蜂蜜中未检出。UPLC-MS/MS检测结果与CLEIA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CLEIA可用于动物源性食品的硝基呋喃代谢物的初筛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吉林省地区2016年保健食品中铝的污染情况按照地市区域进行调查和评估, 为保健食品市场铝的限值制定与风险交流提供依据。方法 遵循随机抽样原则, 从吉林省12个地区采集样本72批样本, 按照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对样品中的铝进行痕量检测, 并运用风险分析框架和模式对其数据进行评估。结果 72批样本中, 铝的检出范围为0.56~732.2 mg/kg, 均值为105.3 mg/kg, 检出率为88.89%; 茶类制品中铝的污染程度较高, 检出范围为4.25~732.2 mg/kg, 均值为289.9 mg/kg, 检出率为100.0%。结论 2016年吉林省流通保健食品中铝污染情况较为普遍, 但基本介于可控风险范围内。因此加强保健食品原料的评价和监管依然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监管部门工作发展的主流方向。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