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多层合采油藏油水井产量劈分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注水开发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开发矛盾日益突出,稳产的形势较严峻,剩余油在空间上分布十分复杂,挖潜难度越来越大,油田必须要走精细开发的路子,而油水井产量劈分是多层油藏精细开发的基础.从渗流力学基本理论出发,建立多层合采井分层流量计算理论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分层流量变化规律的影响;并在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油田开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油水井产量劈分的具体指导原则,对现场多层合采油井产量进行了劈分工作.对于油田精细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尕斯库勒油田E13油藏已进入中高含水阶段,水淹层电性特征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尕斯库勒油田E13油藏的地质特点,综合分析常规岩心实验和水驱油实验数据,以水淹机理实验为依据,在水淹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该油田水淹层测井解释标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水淹层测井定性、定量精细评价技术,提高了水淹层测井的解释精度和符合率.  相似文献   

3.
低电阻率油气层在我国各油田普遍存在,其识别与评价一直是测井解释领域关注的难题,随着吐哈盆地勘探程度的进一步深入,油气层电性特征明显,丰度较高的大、中型油气田的发现将越来越难,在测井解释领域将越来越多面临的是低孔、低渗、高阻水层、致密砂岩储层和低电阻油气层.面对复杂的储层类型,油气层定量识别、评价和解释难度越来越大,尽快总结识别复杂油气层,特别是对低电阻率油气层的解释和评价配套方法,有效提高测井解释成功率,不漏失油气层,并在老井复查工作中有所作为,是勘探生产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寻找这类复杂和隐蔽油气层对于油田增储上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庆水驱砂岩油田含水上升的基本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单层水驱油资料和多层油田注水开发资料,结合不同原油性质油田含水率与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关系曲线,分析了砂岩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含水上升的基本规律。指明了高粘油田含水率80%以后是油田开发的一个重要阶段。对油田含水上升规律的三种基本公式进行了比较,其中双对数型水驱特征曲线在低含水阶段就出现了直线,并一直延续到高含水期,是描述油田含水上升规律的一种较好公式。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科罗拉多Piceance盆地的Williams Ford 油层进行了旨在提高水力压裂和油田开发水平的研究.通过采用限流技术将这一油层的油井分为多个阶段来进行增产处理.应用微震成像技术评价加密钻井以及辅助油井产能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已进入中高含水阶段,水淹层电性特征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的地质特点,综合分析常规岩心实验和水驱油实验数据,以水淹机理实验为依据,在水淹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该油田水淹层测井解释标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水淹层测井定性、定量精细评价技术,提高了水淹层测井的解释精度和符合率。  相似文献   

7.
柔性转向剂     
我国油田注水开发后期,综合含水迅速上升,东部油田均已进入高含水、特高含水开采阶段,地下剩余油高度分散,多年的挖潜措施使得层间、平面差异逐渐变小,调整余地越来越小,控水稳油综合治理的难度越来越大。但是无论从地质储量、剩余可采储量还是从原油产量上看,  相似文献   

8.
断块油田高含水期提高开发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断块油田因断块发育,进入高含水采油阶段时间较早.断块油田在高含水期阶段纵向和平面非均质严重,层间矛盾更加突出,没有动用的剩余油更加分散、破碎,产量递减速度加快,水油比增长快.根据断块油田在高含水期的开采特点,分析了有代表性断块油田的成功开采经验,对断块油田在高含水期的开采特点进行仔细研究,提出了断块油田在高含水期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董凯  秦霖 《石化技术》2022,(1):36-37
GQ油区长6油层的地层水矿化度普遍较高,在油田开发生产的过程中,油井综合含水率不断升高,油井管柱结垢腐蚀越来越严重,给油田生产带来很大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油田结垢腐蚀的机理进行了阐述,并在该油区使用防腐剂,对其阻垢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近海的一个多层碳酸盐大油藏的主要产油区之间有多个全油田规模的低渗透率缝合层.有趣的是,在缝合层以上观察到了持水率现象,于是开始探究不同油藏产油区之间的纵向连通程度问题.这种现象和亲油储层岩里的负毛细管力和/或穿过缝合面层的垂直渗透率kv是相关的.本文介绍了一种综合方法,即通过研究全油田穿过缝合层的垂直渗透率和由碳酸盐的亲油特性引起的毛细管力对持水率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1.
在水平井钻进过程中,地质导向技术是保证井眼顺利着陆,并在油层中水平穿行一定距离的关键技术.针对华北油田水平井施工的技术特点,探讨了利用区域、邻井资料以及钻时、气测、岩屑等实时录井资料,结合MWD/LWD参数,较为精确地预测着陆点深度、地层倾角等目的层参数,以及判断钻头着陆和钻头在油层中位置的方法,在现场及时指导钻进方向,实现油层准确着陆、保障井眼轨迹尽可能多地位于油层中.在现场实践中效果显著,对今后的水平井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卫360-平1井C1+GAMMA地质导向钻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成本,达到对地质靶精确控制的目的,中?油田结合老油区已有的地质资料,采用MWD随钻GAMMA测量技术,配合气测录井的甲烷C1监测数据,通过计算调整井眼轨迹控制,综合判定油层着陆,走向倾角变化,提高了水平井眼的油层穿透率,有效地达到了利用地质导向施工水平井的目的。结合卫360-平1井的具体施工过程,介绍了C1+GAMMA地质导向技术在中原油田薄油层水平井施工中的应用经验,为今后油田水平井开发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水平井地层的岩性识别、及时准确着陆以及判断油层顶底等问题,根据垂直井中常规测井与水平井随钻测井所反映地层信息的差异性,分析了随钻测井曲线在不同厚度、不同岩性地层的响应特征,并通过与岩屑录井、荧光录井及气测录井等技术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归纳了指导水平井钻井的岩性及油层边界的识别方法。通过对大庆外围宋芳屯油田葡萄花油层的水平钻井应用,证实该方法起到了综合指导作用,并且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并调整井眼轨迹,提高了钻达目的层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海上中后期油田的生产能力,针对储量分散、天然能量弱的薄层油藏,决定采用多分支水平井技术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降低综合开发成本。根据某海域A油田的油藏特点,分析了薄油层钻井作业设备能力有限、工程设计限制多、中靶精度要求高、井眼轨迹控制挑战多、钻井施工风险高、储层保护难度大等问题。通过对平台钻井设备评价改造、井身结构及井眼轨道优化设计、复杂井眼轨迹的精细控制、钻井液优选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成功实施了水平井、分支井、小井眼和薄油层的钻探作业,提高了油田勘探开发整体效益,为今后海上薄油层多分支水平井的钻井作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套损井开窗侧钻水平井挖潜剩余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套损井开窗侧钻水平井技术是大庆油田针对套损井综合治理和长垣老区油田剩余油挖潜的需要开展的一项试验研究。该技术立足套损井区目的层精细描述的研究成果,采取相应的修井措施对高含水或低产液的套损井进行修井,确保开窗点以上套管完好,下部及射孔井段水泥有效封固。选定套损井段上部的完好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钻开目的层。工艺包括套损井的选井选层和修井要求、开窗位置的确定、钻具及施工参数、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及完井方式等。该技术作为一种修井、开窗侧钻、水平井钻井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工艺,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挖潜效果。为这类套损井的修复利用和老区开发后期的剩余油挖潜探索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周清庄油田存在地层产状陡、砂体厚度薄、油层埋藏深等特征,导致水平井在油层钻进过程中,极易造成井眼轨迹出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开展了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研究。通过分析该地区邻井钻遇储集层的实际情况,结合录井曲线中的钻时、气测以及测井曲线中的自然伽马、电阻率等参数对周清庄地区沙三3储集层的标志层以及储集层内部进行精细划分,在纵向上建立储集层与标志层在岩性、电性上的响应特征模型,并以该模型指导水平井钻进,即首先把钻遇的标志层与模型中的标志层进行分析对比确保着陆于油层,其次运用“蛙泳法”计算地层动态倾角,为确保水平段始终处于目的层内及时调整井眼轨迹,最终达到提高储集层钻遇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曲流河摆动频繁,储层横向变化快,海上油田主要采用单砂体大井距水平井开发,受限于水平井轨迹、噪音影响,水平井测井相识别存在多解性,有必要建立适合海上油田的识别标准。以渤海海域地震品质较好的L油田为例,利用相干切片及振幅属性融合技术形成了砂、泥相属性信息,结合钻井资料标定确定沉积微相;其次,在测井资料归一化处理基础上,通过平剖、井震结合采用常规测井系列和AziTrak探边资料确定水平井测井相。根据这套技术,形成地质–测井沉积模式,建立了适合海上油田曲流河沉积废弃河道、末期古河道、侧积夹层及点坝识别定量标准,为油气藏精细管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塔河油田三叠系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冉飞 《录井工程》2006,17(3):24-28
针对塔河油田三叠系碎屑岩油气藏油层薄、储集层非均质性较强、泥质和低渗致密夹层纵横向变化大的地质特点,在分析、研究不同区块多口水平井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水平井不同地质情况下斜井段及目的层砂顶的预测和判别技术,以实例阐述了井眼轨迹调整方法,首次形成了一套适合于该地区碎屑岩非均质薄层油气藏水平井录井地质导向技术,在塔河油田水平井钻探开发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首先建立钻前地质导向模型,并根据评价井的测井资料,对随钻测井(LWD)曲线及可能钻遇的地层岩性进行预测。钻井过程中,在钻前地质导向模型基础上,根据钻井时LWD不同的测井响应和综合录井资料,实时验证构造和储集层信息,不断修正地质导向模型,对靶点深度进行实时预测,及时调整靶点,实现水平井的钻井目的。水平井导向包括2个关键步骤:水平井着陆的导向和水平段钻进过程中的导向。曹妃甸11-1油田开发大量采用了水平井,在水平井钻井过程中,根据目的层油藏类型和不同构造、储集层特征,确定了相应的水平井着陆和水平段钻进的导向原则,保证了水平井精确中靶并使水平段最大限度地穿越储集层,与传统导向技术相比,大幅度提高了水平井钻井成功率。图3参13  相似文献   

20.
目前鱼骨水平井技术已经成为国内外低产油田增产,老油田二次、三次采油,提高开发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为了探索四分支鱼骨水平井开发大庆外围低渗透薄油层的可行性,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以肇州油田试验区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井网及井轨迹参数优化研究,并在精细的水平井钻井地质导向技术方案指导下,设计、实施了州72-平54Z井鱼骨水平井钻进,取得了良好的钻探效果。实践结果表明,大庆外围低渗透薄油层实施鱼骨水平井技术开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