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智慧景区”导视系统设计开发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志莹  赵薇 《包装工程》2018,39(24):60-64
目的 探讨新媒体在“智慧景区”导视系统中发挥的作用,将新媒体融入各部分导视并投入景区,使各层次受众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以及其对景区发展的帮助效果。方法 根据实际案例及调研数据,从“智慧景区”导视系统中新媒体的应用部分分析其对景区的改善与用户的体验,基于导视系统交互性设计理念,着手挖掘智慧景区中视觉导视系统设计的内在逻辑并探索新型导视系统的前景,思考如何更全面的为受众带来人性化的设计使用体验。结论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导视系统设计理念,将导视系统的实用性与新媒体设计的艺术性相结合,并重视新媒体导视系统用户体验与景区诉求,最终能实现系统信息有效整合与传递,确保其功能性的表达,是未来导视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郭铁军  王春晓  高渤 《包装工程》2021,42(2):180-185, 194
目的 通过研究文化地标导视设计,宣传城市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形象,从而强化文化地标导视系统的视觉表现功能,达到传播城市文化特色,促进地域文化发展的目标.方法 从文化地标导视设计的研究入手,梳理其现状,分析从传统平面设计到现代智能技术的创新,以及其所引出的导视系统设计的发展趋势,即坚持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结论 基于文化地标导视系统宣传地域文化,强化了地域文化发展的特性.从文化地标导视系统的视觉表现研究入手,分析了文化地标导视系统从传统平面化到现代智能化的转变.作为宣传城市文化的载体,文化地标导视系统的视觉表现要紧随时代发展,增强导视系统的人文气息和智能体验,倡导生态设计理念,充分实现对文化地标的宣传作用,从而建立大众与城市文化的情感联结,传播城市文化特色,增强地域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我国地铁导视系统中的地域性符号的作用进行研究,从多个方面对地域性视觉符号在地铁导视系统中的具体作用加以分析,结合相关地铁空间导视系统的设计经验,分析我国地铁导视系统的设计现状。通过导视系统的合理设计,为我国地铁空间导视系统的研究提供借鉴,帮助人们在地铁空间内不至于迷失方向。地铁导视系统在实现空间位置信息指示功能与路线引导功能的同时,依托地域性视觉符号的应用,也可以起到传播城市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洪梅 《包装工程》2020,41(12):281-284
目的探索城市文化景观导视系统设计在当前的社会发展环境下的创新路径。方法由景观设计的概念谈起,结合当前城市文化景观导视系统设计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在主题定位不准确、对文脉把握不当、缺乏个性等方面存在的现实不足进行探讨,接着以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尊重人为主要原则,就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导视系统、城市街道文化景观导视系统和城市园林景观导视系统为着力点进行全方位的设计思路与方法探究。结论城市文化景观导视系统的设计应在与环境相互和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设计原则与重点,以更加新颖的创意与更富情感的表达,实现城市文化景观导视系统的文化性、艺术性和情感性表达,从而有效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市环境导视中的标识系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陈慧妹 《包装工程》2011,32(24):22-24,44
分析了城市环境导视中标识系统设计的基础、内涵和意义,并结合城市环境导视系统的功能,论述了城市中标识及标识牌设计和设置的现状,进而分析了公共环境中标识系统的不规范性、不合理性,以及在设计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导视系统改进的措施,以及怎样通过城市环境导视系统的完善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6.
张月  张小开 《包装工程》2019,40(2):94-98
目的研究新媒介技术在城市公共空间导视系统设计中的规律。方法通过新旧传播媒介的分析与对比研究,推导出新媒介语境下城市公共空间导视系统的基本特征、核心要素及设计规律,并进一步用案例验证。结论新媒介语境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导视系统设计是数字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交互性体验模式与创新性信息传达为城市品牌形象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城市形象设计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朴 《包装工程》2015,36(6):8-11
目的了解和掌握城市形象设计在新媒体技术影响下产生的新变化,并分析总结其产生变化的客观原因。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形象设计中标志、标志物色彩、导视系统及吉祥物呈现方式的实例分析,对比传统城市形象设计和当今城市形象设计的差异,归纳新媒体语境下城市形象设计的特点。结论新媒体介入城市形象设计是数字信息时代设计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城市形象设计中,设计的交互思维和创新体验给设计师前瞻性的设计实践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王照伟 《包装工程》2019,40(4):283-286
目的探究城市公共空间导视系统的社会价值及其设计策略。方法立足于城市导视系统的基本内涵,分析城市公共空间导视系统的主要社会价值,总结其中存在的指示不标准、缺乏统一的知识信息和形式以及更新不及时、无法跟上城市的建设步伐等现实问题,再基于导视系统的图形、色彩、文字3要素,从地铁导视系统、博物馆导视系统的设计实例探究,明确图形的创新优化、色彩的多样尝试、文字的内涵挖掘等具体方向与方法,并对城市公共空间导视系统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结论城市公共空间的导视系统是城市的重要风景,科学设计导视系统能够提升城市形象,突出文化与地域特色,在给人们的出行指引方向、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塑造了一种独特的人文情怀,强化了城市的时尚性、地域性和宜居性。  相似文献   

9.
导视系统集信息传输、识别和图像功能于一体,在城市景区环境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城市景区环境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进程化发展的过程中,作为文化交流输出的主要媒介功能,导视系统反映的功能性属于城市文化范畴,它能将传统的城市景区建筑和视觉效果传达的密切关系以最直观地方式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范玥 《包装工程》2019,40(8):276-278
目的探究城市导视系统的现状及未来的多元化设计思路与策略。方法结合"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大背景对我国沿线城市的重大影响与深远意义,提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并聚焦于城市导视系统,对城市公共空间及其识别特点、导视系统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等方面展开探究,深入挖掘城市导视系统的现状,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规范城市导视系统设计的几项原则,最后以城市公园导视系统、旅游景区视觉导视系统等为例,探索其多元化设计策略,开启媒体化、时代化和特色化的长远发展之路。结论在当前这个时代背景下,采用多元化的设计手法,进一步完善城市空间导向系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城市空间质量,提高城市空间使用效率,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11.
交互式理念下城市视觉导视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越 《包装工程》2017,38(16):249-253
目的对城市视觉引导设计的路径及方法的探究。方法以人性的基本诉求为指引,从交互式设计理念着手,运用城市视觉空间描绘与解析的策略,进一步挖掘城市视觉导视系统设计的内在逻辑。结论通过对城市视觉导视系统设计的理论解析与案例剖析,推导出了现代城市视觉导视系统设计必须重视体现"交互式思维"与"导视的信息整合"两方面的基本论调,能够看出在城市视觉导视系统设计研究过程中,要重视交互式体验与人性化诉求,最终实现系统信息有效整合与传递,确保表达其功能性。  相似文献   

12.
王丽梅  童钰瑶 《包装工程》2018,39(14):49-54
目的通过分析旅游景区导视系统的设计现状,探讨了以文化生态学为基石开展旅游景区导视系统设计的必要性。方法采用案例法和分析阐释法,导视系统可以借助丰富的艺术语言传递关于景区空间环境和人文风貌等信息,在对相关文化生态理论和具体的景区导视设计作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景区导视系统设计的4个原则:体现功能性、融入文化性、注重生态性、彰显艺术性。结论景区导视系统是旅游资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加强游客旅游体验的载体。文化生态学视阈下的旅游景区导视系统设计充分尊重了人们的心理期待,让设计充满了人性和生命感。将文化生态纳入景区导视系统设计的范畴扩大了导视系统设计的广度和深度,也有利于其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梁 《包装工程》2020,41(14):272-277
目的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环境、人与设计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环境心理学与医院导视系统之间的交互关系。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研究环境心理学对改善医院导视系统现状的有效方法,为社会解决实际问题。方法通过对国内医院导视系统使用情况的走访调查发现其不足之处,进而对国外医院导视系统开展调查,通过案例分析对比,发现国内外医院导视系统设计的差异性。从知觉、空间感知和感知层面探讨不同群体对医院导视系统的特殊需求。结果用环境心理学设计理论研究我国医院环境,符合医院导视系统未来发展趋势。结论医院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很重要的一部分,服务人群有其特殊性,未来设计发展趋势应该符合环境与人的根本需要,结合新技术,用环境心理学研究方法指导医院导视系统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具有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方华 《包装世界》2016,(3):104-107
在体量庞大、结构复杂、空间变化小的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中,导视系统是帮助旅客分辨方向,快速寻路通行的重要媒介。但目前枢纽导视系统设计存在信息传达不到位,审美性不足,舒适度欠佳,样式刻板而缺乏统一性,千篇一律而缺少人文特色等问题。需要从人的需求、环境的特点,以及人环交互出发,对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导视系统的视觉元素、形式载体、空间规划等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5.
王士顺 《上海包装》2023,(11):70-72
城市导视系统的建立与设计应该是功能合理的、具有人情味的、准确体现城市意象的系统设计。现阶段,中国的城市导识系统未达到上述要求,主要体现在不符合城市环境行为科学、未能体现城市地方文化特色等。从城市导识系统设计中的问题出发,概述了城市导识系统设计的方向、流程和效果,并提出了具体的设计策略。以期为城市导识系统的设计和系统的建立寻找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城市综合体重庆天地导视系统地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明 《包装工程》2016,37(6):37-40,82
目的以重庆天地导视系统的设计为研究对象,研究城市综合体导视系统中的地域性特征。方法通过对重庆天地导视系统设计应用案例的分析,探究了地域性要素应用于导视系统设计中的提炼方法和视觉表达途径,推进了导视系统设计中体现人文地域特征的研究领域的发展。结论地域性设计元素的应用,丰富了城市综合体导视系统的内涵与外延,具有传承城市文化的重要功能;通过对导视设计中造型、图形、色彩和材质要素的分析,研究了重庆天地导视地域性设计的表达方式,从视觉表达上呈现了重庆城市地域文化特征,对展示和提升重庆的城市个性与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及作用。  相似文献   

17.
赵晓利  王金军 《包装工程》2019,40(10):88-93
目的通过分析以用户为中心的东京地铁导视系统设计案例,探讨地铁导视设计中关注用户体验的必要性,并推导地铁导视系统的设计规律。方法对东京地铁的历史背景及其导视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根据研究方向,选择个别地铁站的导视系统开展重点分析,梳理设计脉络并研究其设计方法。将东京地铁导视设计的现状、演变进程和设计手法与用户体验相关理论结合,进行交叉研究。结论以用户体验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地铁导视系统设计能够改善设计的质量。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关注用户行为、认知规律及心理需求,通过基于行为逻辑的信息架构为用户提供连续不断的信息流,并依据人机工程学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理论对呈现信息的方式进行设计,营造地铁站的独特魅力,建立用户与城市及空间的情感联结。  相似文献   

18.
文化导向下的常州主题公园导视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何玉莲 《包装工程》2014,35(18):100-103,119
目的基于常州主题公园的发展优势,分析文化导向下的常州主题公园导视系统设计对于常州城市特色文化营造的积极意义。方法通过对多个常州主题公园导视系统设计案例的分析,探讨了主题公园导视系统设计过程中主题文化元素的提炼和主题文化的视觉表达要素。结论充分借助设计创意来实现导视系统文化语意的传达,以加强常州主题公园的文化气质,从而提升常州整体的城市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9.
许泽君  刘键 《包装工程》2018,39(16):117-122
目的通过眼动实验,分析中西方乘客在观看地铁导视系统环境时的认知倾向差异,通过设计手段提高地铁导视系统的通用化设计水平,兼顾社会公正。方法以眼动数据为佐证,通过实证研究和T检验分析得出结论形成设计原则,并以设计手段干预认知走向。结果中国人样本的扫描路径长度、眼跳幅度这两个眼动指标,显著高于西方人样本。结论西方人样本主要是分析性的认知倾向,他们对导视环境中的导视信息有更多注意,并且倾向于将导视信息从场景中剥离出来;中国人则是包括性的认知倾向,更关注背景信息,对环境的编码是整体性的,将导视信息和背景捆绑在一起进行判断。由此可见,导视系统应用双方相近的文化取向作为符号,提高中西方乘客认知语境的重合度,以此产生共感,并建立起双方都可以进入识别、释义、推理的认知接口,以致力于消解由文化差异带来的认知障碍与交流失真。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徽州碧山古村落导视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蓓蓓  左小涵 《包装工程》2019,40(24):104-110
目的针对徽州碧山村导视系统设计问题,探讨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古村落导视系统设计的创新策略。方法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分析碧山村村落特质与导视设计的现状,指出目前导视缺乏整体系统性、地域独特性、时效性及安全标识缺失等问题。采用案例法、分析阐释法及系统设计方法,提出"有效传达、整体设计"、"村落特质,以人为本"、"文化导向,和谐共融"的设计原则,并展开对碧山村导视系统的设计实践。结论对碧山村进行包括地域视觉形象设计、字体设计、导向符号设计、导视图标设计、导视牌设计、手机APP界面应用等一系列完整的导视系统设计后,可以促进导视信息传达,更好地展现当地人文风貌,挖掘村落文化内涵。"基于乡村振兴视域,以徽州区域特色为底色,强化碧山村特质文化优势"是徽州碧山村导视系统的创新设计理念。从乡村振兴视域研究碧山村导视系统设计,可以让设计更具实际意义,促进碧山村村落活化与文化旅游,同时对其他地区古村落导视系统设计研究与实践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