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机硅材料及应用》2012,(1):64-64
武汉理工大学的魏铭等人以丙烯酸、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异辛酯、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C-1706)为原料,反应性乳化剂、阴离子乳化剂、非离子乳化剂为复合乳化剂,制成了高硅含量硅丙乳液。 相似文献
2.
高硅烷含量硅丙复合乳液的性能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将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水解速度较快的甲氧基置换成水解速度较慢的乙氧基或异丙氧基,通过乳液共聚,合成了新型高硅烷含量的硅丙复合乳液。用核磁共振(NMR)对新型硅烷单体进行了结构表征,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证实了共聚物结构。聚合物膜的应力-应变及耐水性测试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较强的耐水性。用此硅丙乳液配制了一种高性能外墙乳胶漆,其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GB/T9755-1995国家一级品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4.
5.
6.
高固含量低粘度(300-1000mPa.s)聚合物乳液具有生产效率高,运输成本低,干燥快,能耗低等优点。本文对获得高固含量,低粘度的丙烯酸酯乳液的实验方法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论述,对乳液合成的影响因素做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8.
高固含量丙烯酸酯微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丙烯酸(AA)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为功能性单体以及过硫酸铵(APS)-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合成了固含量为45%左右的丙烯酸酯微乳液。研究结果表明:普通乳化剂[烷基酚醚磺基琥珀酸酯钠盐(OS)、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反应性乳化剂[烯丙氧基羟丙磺酸钠(HAPS)]、NMA和反应温度等对合成的丙烯酸酯微乳液性能有影响;当反应温度为80~85℃、w(OS)=4.2%、w(SDS)=2.2%、w(HAPS)=0.5%和w(NMA)=0.50%时,合成的丙烯酸酯微乳液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丙烯酸酯乳液做分散介质与金红石型钛白粉和超细重钙粉等配制的高固含量外墙乳胶漆 ,降低了涂料干燥后的收缩率 ,提高了涂料的遮盖力等。讨论了丙烯酸酯乳液的粒径大小、玻璃化转变温度等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半种子连续乳液聚合工艺,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以非离子和阴离子乳化剂为复合乳化剂,加入一定量的保护胶体,利用叔碳酸乙烯酯(Veova10)和丙烯酸异辛酯(2-EHA)为改性单体,合成了高固含量的改性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用量,阴/非离子乳化剂质量比,叔碳酸乙烯酯、丙烯酸异辛酯和保护胶体用量对合成乳液的稳定性、黏度及吸水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乳化剂质量分数为3.0%,阴/非离子乳化剂质量比为1:2,叔碳酸乙烯酯质量分数为20%,丙烯酸异辛酯质量分数为10%,保护胶体质量分数为0.25%时,乳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耐水性和成膜性。 相似文献
11.
12.
高固含量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合成了固含量70%左右的BA/MMA/NAM共聚物乳液,研究了反应温度、单体滴加时间、乳化剂和加入方式对乳胶粒粒径、乳液稳定性及流变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为主要原料,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为改性单体,以烯丙基聚乙氧基磺酸盐(SE - 10N)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SB)为混合乳化剂,采用水溶性引发剂过硫酸铵(APS)和亚硫酸氢钠(SBS)与油溶性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2种引发体系相配合的方式,通过烷氧基硅烷和苯乙烯混合单体对丙烯酸酯种子乳液先渗透溶胀,再进行聚合的方法(单体渗透法)合成了A - 171含量高达50%的硅-苯丙乳液.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分析,证明了A-171的引入,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粒子形态、粒径分布进行了表征,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相结合的方法对乳液的成膜性能以及成膜助剂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性能测试证明,A -171含量的提高有利于降低涂膜的吸水率,增强涂膜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16.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和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不同的反应性乳化剂合成了固含量为50%~60%的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讨论了反应性乳化剂的种类及用量对无皂乳液性能及粒径等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80~85℃、反应性乳化剂为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硫酸铵(DNS-86)且w(DNS-86)=4%~5%时,无皂乳液的固含量高达60%左右、凝胶率几乎为零且粒径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7.
18.
高固含量MMA和BA共聚微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高固含量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MMA/BA)微乳液,讨论了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和用量在高固含量MMA和BA微乳液聚合过程中的特性及其对最终产品性能的影响,并测定了微乳液的化学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实验得到了固含量达50%,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6,粒径为30~50 nm的微乳液。通过特定的实验,观察到相对分子质量的双峰分布和乳液粒径的多分散性,表明微乳液成核的途径包括胶束成核、单体液滴成核和均相成核之一种或三种;并且制备的微乳液均表现出良好的机械、化学和冻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高固含量石蜡乳液乳化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了目前石蜡乳液在固含量高时制备困难和产品流动性差的问题。采用均匀设计与调优软件进行乳化剂配方的设计和实验结果的优化,考察了表面活性剂间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Span-80 22.2%,Tween-80 20.7%,OP-10 31.4%,稳定剂19.8%,十二烷基硫酸钠5.9%(共占乳液总质量的6%),可使固含量为50%的石蜡乳液在3000 r/min的转速下离心30 min不分层。常温下,乳液的表观粘度为370~630 mPa.s。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