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油外输泵作为海上油田开发中广泛应用的动设备,是油田生产主工艺流程中重要的节点,其稳定运行时间直接影响了油田生产效益。目前,海上操作以计划性维修与事后维修为主。缺少预防性维修和预测性维修所需相关技术手段。因此,本文主要就原油外输泵振动故障进行分析,希望可以满足海上平台原油外输泵的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2.
通过海上稠油螺杆外输泵的运行工况,对可能影响螺杆泵泵效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介质的物理特性影响外输效率的可能性最大。并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基本解决了当前海上稠油热采集输的一大问题。为后续稠油油田开发的设备选型、工艺流程设计等方面提供了指导借鉴。  相似文献   

3.
B油田为海上常规窄河道稠油油藏。近几年,随着油田含水上升,提液作为稠油油藏高含水期有效的增产方式,不断地冲击着油田的管输上限。为解决这一问题,从平台和生产井2方面进行优化调整,通过扩建和改造平台生产设施,优化井口注入压力,调整地面注水管线,有效应对了管输限制对油田开发的影响,保障了油田的稳定开发。  相似文献   

4.
《化工设计通讯》2017,(7):120-121
随着我国内陆油田进入中后期,海上油田开采显得尤为重要。海上平台油气集输系统将开采出的原油进行油、气、水的分离、净化、计量和外输。原油进一步处理后得到合格的商品油外输;气体经三甘醇脱水处理后得到合格的成品气外输;污水进污水处理系统处理符合排放标准后排放入海。该系统包括:原油处理系统、气处理系统、水处理系统。通过研究国际先进的海上油气集输方案,提出符合中国海上油气集输系统的集输方案,对将来中国海上油气进一步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海上油田单层油管外输原油时,由于单层海管不具备保温功能,外输原油过程中易结蜡导致管输压力增大,严重时会堵塞海底管道;常规油管除蜡方式不适合海管,本文结合W11~4D油田的实际特点,利用蜡溶解于凝析油的特性,在海管内注入凝析油的方法,成功地清除了外输海管结蜡、降低了外输压力,提升了外输能力,有效解决了单层海管外输原油结蜡的风险,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塔河油田6区所产原油为高黏原油,开发初期计转站所建的外输泵为双螺杆泵,随着原油含水率升高,原油黏度波动大,外输效率降低,外输压力达不到设计要求。为了解决外输泵效率低、泄露严重的问题,通过取样化验获得60%~80%含水率对应的原油黏度,以此为基础对比分析双螺杆泵、离心泵和单螺杆泵的适用性。最终确定由单螺杆泵代替双螺杆泵作为高黏含水原油的外输泵。  相似文献   

7.
油气集输管道是油田的生命线,在冀东油田目前保持陆上产能稳定、大力开发海上产能的形势下,如何开展管道的维修工作,保证油田生产活动的安全正常进行对我们意义重大.不停输带压封堵技术的使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管道不停输状态下处理油气管道穿孔等问题的方法.在冀东油田,不停输带压封堵技术还处于初始状态,但是通过近几年的实际应用,我们...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海上油田低产井人工举升设备检泵周期短、开采效果较差等问题,设计开发了适用于海上油田的往复式潜油电泵系列产品。通过对钻完井资料、油藏数据等分析计算,对往复式潜油电泵产品进行合理的选型设计,以满足海上油田正常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9.
伊拉克M油田产液量随开发程度的加深而不断上升,N脱气站分离器气液分离能力达到上限,容易引起火炬黑烟甚至火炬熄灭现象,同时导致电动外输泵发生汽蚀,原油外输压力升高,外输泵排量不足等问题。通过对脱气站分离器处理能力及外输能力的计算分析,提出了两种解除生产瓶颈的措施:一是安装一台三级分离器,与现有三级分离器并联操作,以增强气液分离效果,减少火炬黑烟及电泵汽蚀问题;二是增加一台电动外输泵,以提高原油外输压力及外输泵排量。通过两种改造方案的实施,N脱气站的生产瓶颈将会得到解除。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海上油田压力管道的正常运行,需要对压力管道定期进行检查维护。本文首次采用基于冷阴极X射线工艺对某海上油田压力管道进行了检测,成功实现了φ89×7.5 mm压力管道的探伤。与传统X射线相比,冷阴极X射线技术具有体积小、寿命长、效率高和响应速度快等优势,这一技术为海上油田压力管道的检测开辟了新途径,并表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转油站是油田非常重要的部分,主要进行油气采输,由采油系统、输集系统、注入系统组合而成,能源消耗量在油田开采过程中的整体能源消耗量中占71%以上,合理进行节能降耗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分析油田转油站机泵能源消耗问题的原因,提出节能降耗的方法,旨在为增强油田转油站的机泵节能降耗处理效果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海洋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发的不断发展,海上平台压力管道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升,起着将油气从井口输送外输海管之间流程处理的关键通道作用,但是因为海上平台的特殊环境和复杂的介质条件,使得这些管道非常容易受到损伤和破坏,这不仅会导致资源泄露和环境污染,还会对海上平台的安全性和运营稳定性带来巨大隐患和威胁。故需对海上压力管道常见损伤模式进行识别分析,进而制定专项的防护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石油能源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现代化发展中,我国强化了对石油的开采工作,油田开采事业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然而并不是每个地方都能够进行良好的油田开采,一些地方由于开采困难或不宜开采,只能运用油田地面长输管道进行运输,为了使得油田开采事业能够得到全面发展,运用这种手段则显得十分必要,因此我国正逐渐加强油田地面长输管道方面的发展,而管道施工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则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同时提供一些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油田开采事业全面发展起到一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油田开发过程中,需要对从油井直接采出的含有油、气、水及各种杂质的多相混合物进行集输,运用多相混输泵可以解决这种已超过普通的泵和压缩机的工作范围的复杂多相混输条件。结合多相混输技术,列举了主要的油田运用混输泵,阐述了各类型混输泵的技术特点,对现在油田多相混输泵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对多相混输泵的优势和应用前景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作为海上气田外输唯一通道-海气登陆管道的安全对海上气田稳定运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确保海气登陆管道安全、稳定运行,提前制定有针对性的事故应急方案不仅可以将事故影响范围、程度降至最低,同时可以完善管道完整性管理,最大程度杜绝管道运行安全隐患。以中国海油某海气登陆管道沿线市场需求为基础,借助水力仿真软件(SPS)对海气登陆管道典型用气需求工况进行多场景事故分析,提前预判管道发生事故时影响范围及持续影响时间,为管道运营方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提供参考。分析发现,重要站场停输检修,除由于停输检修场站导致对应场站用户无法供气外,其余用户用气需求均不受影响;重点关注区域管道泄漏及破裂,发生泄漏/破裂仅对截断阀门管段间用户存在供气影响,且管道下游用户压力波动剧烈程度与“互联互通”管网供气压力及供气量密切相关;气源中断,部分用户用气事故响应时间为15~20小时,建议通过中断部分电厂用户以确保其他用户用气安全。  相似文献   

16.
《化工机械》2016,(6):780-783
为实现油田高效开发、节能降耗的运行要求,在对输油管网骨架管道转油站(或联合站)外输管道进行水力热力分析的基础上,对骨架管道生产运行方案进行了优化建模,确定了最佳的输油温度和出站压力。在萨北开发区的应用结果表明:与原方案相比,优化后的萨北开发区输油管网骨架管道生产运行方案能使输油成本均有10%以上的降幅。  相似文献   

17.
井下作业作为维持油井稳产增产的重要措施,在油田作业现场频繁进行,面对低油价新常态,各油田公司努力探索降本增效举措。对于海上无修井机采油平台,当电潜泵举升油井出现故障需要进行检泵作业时只能利用钻井船进行,费用巨大,某海上油田创新修井思路,首次尝试液压举升装置进行检泵作业,成功完成了检泵作业,大幅降低了作业费用,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多数低渗透油田开发进入到水驱和二氧化碳驱开采阶段,采出流体的物性参数发生变化,进一步对集输管网的部分集输参数带来影响。根据研究区块的现场生产数据,对多工况下集输管道进行水力和热力计算,探究多种参数对集输管道的影响规律,为不同开发阶段的集输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油气混输泵降压技术在油田油气集输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文南油田因集输液量不断增加,造成集输管线回压增高,部分油气集输管线末端压力达到1.0M Pa以上,油井回压达到1.5M Pa以上,由此造成抽油机电耗增加、泵效下降、集输管线安全运行系数降低,穿孔次数增加,管线维护工作量增加,采油时率下降,同时造成部分低产井、边远井进不了流程,只能采取单井拉油生产,致使油气损耗增大,原油生产成本增加,管理难度增加,严重影响了原油产量和油田开发的综合效益。在文南油田应用油气混输泵降压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高油气比多相介质长距离管输及边远区块开发的集输难题,提高了油田开发的综合效益,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胜利海上油田平台空间有限、井槽数量少、开发投资成本高的特点,在充分进行国内外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胜利海上油田开发现状及现有开采工艺管柱技术,研发了同井采注工艺技术,将油井油层采出液经地面分离处理后回注到同井水层,在不增加新井的前提下成功缓解了海上油井数量对油田增产的制约,节省了油田钻井和平台建设的开发成本,降低了分离水对海洋的污染风险,为油田产量快速增长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并在现场应用中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