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铀矿冶》2015,(4)
在综合分析铀矿冶行业生产特性和环境特征的基础上,考虑了环境风险的工程防范措施和管理水平,建立铀矿冶企业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给出指标分值和风险程度分级的原则和方法。该指标体系可广泛用于铀矿冶各生产企业中各种环境风险事故的识别和分级,也可用于各企业之间的环境风险水平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苏学斌  胥建军 《铀矿冶》2017,(2):119-125
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首提"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并将"美丽中国"写入十三五规划,将生态环保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放射性铀矿山在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理念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通过分析我国铀矿冶安全环保管理技术与国外存在的差距,从建立绿色铀矿冶考核体系、基础理论研究与创新、关键技术研发和建设重大示范工程等方面,指出了我国建设绿色安全铀矿冶的必经之路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第三届全国矿冶环境保护学术会议于1993年5月20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环境保护学术委员会和中国核学会铀矿冶学会等9个单位联合主办。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和核工业系统的90余名代表,其中核工业铀矿冶系统代表11名。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环境保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朱竹年致开幕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安防办陶遵华处长出席并讲话,中国选矿学术委员会主任、化学选矿网理事长、中国选矿专家张卯均也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铀矿冶辐射防护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先杰  王廷学 《铀矿冶》2009,28(3):135-139
通过对我国铀矿冶辐射防护的历史回顾与现状描述,结合国际铀矿冶辐射防护形势,阐述我国铀矿冶辐射防护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从废物最小化宏观调控、最小化技术和企业管理措施3个层次出发,建立三位一体的铀矿冶废物最小化管理模型,并分别对3个层次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具体管理和技术要求,为铀矿冶废物最小化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核工业抓科技进步 促铀矿冶发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近10年来,由于积极研究并坚持不懈的大力推广应用地浸、堆浸和原地破碎浸出工艺技术,我国的铀矿冶工业有了很大进步,正迅速改变落后状况,开始步入世界先进铀矿冶之林。在国庆50周年之际,特写此文,介绍我国铀矿冶近10年的变化情况,以示对关心和支持我国铀矿冶事业的同志们的感谢。1 铀矿冶的新发展我国的铀矿冶工业,是在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之下从50年代末期开始建设和发展起来的。在不长的时间内,在全国十几个省市和自治区,先后建设了几十座铀矿山和铀水冶工厂,以及研究所、设计院和机修厂等机构,形成了完整的铀矿采冶体系。我…  相似文献   

7.
环境风险评价是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以某铀矿山为例,按照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程序进行铀矿冶项目非辐射环境风险识别和源项分析,指出储罐或阀门破裂导致的硫酸泄漏、柴油泄漏是铀矿冶生产中的重要风险事故,并利用完全混合模式和小河扩散模式对硫酸和柴油的泄漏2项最严重风险事故进行风险影响分析和最大风险值计算,并提出事故风险的防范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正在生产的铀矿采冶联合企业的铀矿冶流出物和环境监测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各企业均存在着监测计划不完善、分析监测人员能力不足、仪器设备老化、检测能力不足、探测下限不够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和地质矿产事业部开展了集中整改,并加大了铀矿冶流出物与环境监测能力的建设。通过近3a的努力,建立起铀矿冶流出物与环境监测三级体系,为各企业统一配备相应的监测仪器设备,先后组织举办了3期铀矿冶流出物与环境监测学习班,加强分析检测人员的能力培训,发布了铀矿冶流出物与环境监测计划模板,开展水中铀、镭测量的比对,使铀矿冶流出物与环境监测能力得以提高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介绍我国铀矿冶氡及氡子体监测历史和相关测量仪器现状,论述研制新型铀矿冶氡及氡子体测量仪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李晓红 《煤炭工程》2007,(F10):77-80
论文以山西省怀仁县煤矿资源整合规划为案例,研究和探讨了矿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确定方法,通过分析主要环境问题和环境敏感及制约因素,结合当地规划,以项目层次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影响建立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已建立的评价指标对规划进行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