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简述了磁性纳米Fe3O4合成技术的发展概况。详细介绍了共沉淀法、水热法、微乳液法、热分解法和溶胶-凝胶法等化学合成技术在合成纳米Fe3O4中的新进展,结合作者在Fe3O4纳米粒子制备方面的研究工作,对纳米Fe3O4合成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磁性纳米Fe3O4粒子的微乳液法、热分解铁有机物法、共沉淀法、凝胶-溶胶法、生物模板合成法等.并讨论了磁性纳米Fe3O4粒子在生物分离、靶向药物、肿瘤磁热疗以及免疫检测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纤维素磁性纳米复合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晓君  马晓军 《包装工程》2014,35(11):128-132,149
目的综述了纳米Fe3O4磁性粒子的制备方法和机理,找出纤维素磁性纳米复合膜的基本复合方法。方法比较分析沉淀法、水热反应法、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高温分解法等制备纳米Fe3O4磁性粒子的优缺点。结果总结了纤维素磁性纳米复合膜研究和应用进展,并为今后纤维素磁性纳米复合膜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新思路。结论采用原位复合的方法制备纤维素磁性纳米复合膜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具有显著的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Fe2O3纳米粒子的醋酸改性对其催化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表面改性法对Fe2O3纳米粒子进行醋酸改性,用TEM和纳米粒度测试仪对Fe2O3纳米粒子进行了形貌和粒度表征,用FTIR和XPS对改性后的Fe2O3纳米粒子进行了结构表征,用DTA研究了醋酸改性处理对Fe2O3纳米粒子的高氯酸铵(AP)热分解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凝胶-溶胶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40nm,窄粒度分布的Fe2O3纳米粒子,醋酸改性处理改善了Fe2O3纳米粒子的分散性.FTIR和XPS结果表明,Fe2O3纳米粒子与醋酸分子发生了化学键合.DTA结果表明,Fe2O3纳米粒子的醋酸改性能提高Fe2O3纳米粒子的AP热分解催化性能;随着Fe2O3纳米粒子含量的增加,醋酸改性的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磁性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共沉淀法、水热法、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胶体粒子模板法、多元醇还原法和置换法等合成磁性纳米粒子的方法及特点,概述了磁性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和表征方法,对纳米磁性粒子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核-壳结构纳米磁性颗粒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克服了磁性粒子易于团聚、化学稳定性不高、易受氧化、表面羟基不足等缺点。文中综述了Fe3O4/聚合物和Fe3O4/SiO2两大类核-壳结构的纳米磁性复合颗粒的化学制备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硅烷化反应法、聚合法、自组装法、超声波法、高温合成法、凝结法、超临界流体...  相似文献   

7.
利用化学方法制得了纳米Fe3 O4粒子,然后将其与聚乙烯醇(PVA)的胶态溶液共混,通过冻融法制备了纳米Fe3O4/PVA磁性水凝胶.采用综合热分析仪、拉伸试验机及ppms-9综合物性检测系统对磁性水凝胶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纳米Fe3O4粒子的加入会降低磁性水凝胶的热稳定性;磁性水凝胶的力学性能和磁学性能随纳米Fe3O4含量及冻融次数的改变而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8.
制备超顺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进行总结,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共沉淀法、水热法、水解法、微乳液法及溶胶-凝胶法,并讨论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同时提出了制备Fe3O4纳米粒子的一种新方法——微波水热法。这种方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备出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并且是制备高纯度、小粒径、均匀分散的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最佳方法。最后对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做简单的介绍,对其进一步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氧化硅包裹四氧化三铁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温下,采用H2O2氧化Fe(OH)2悬浮液的方法制备得到了粒径23nm左右的磁性纳米粒子,经X射线衍射检测制备得到的是Fe3O4磁性纳米粒子,粒子的饱和磁化强度为59.05emu/g。先用硅烷偶联剂KH560修饰Fe3O4,提高粒子在乙醇溶液中的单分散性,在此基础上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TEOS水解制备得到分散性佳、尺寸均匀、粒径为25nm左右核壳结构的氧化硅包覆Fe3O4纳米粒子的磁微球。  相似文献   

10.
Fe3 O4纳米粒子作为纳米材料的一种,由于其独特的光、电、磁、热性能而备受关注.综述了近几年Fe3 O4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如共沉淀法、热分解法、微乳液法、水热法、氧化沉淀法、超声辅助法、溶胶-凝胶法等,同时论述了目前较受关注、研究较多的Fe3O4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以及水、油基Fe3O4纳米粒子的相转移,并展望了其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以改性Fe3O4颗粒为核,采用溶胶-凝胶法在Fe3O4核表面包覆SiO2壳层,并在SiO2孔道内负载纳米TiO2颗粒,得到易于固-液分离、平均直径为90~150 nm的具有核壳结构的Fe3O4-TiO2-MCM-41光催化剂复合颗粒,采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并对该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磁性分子筛催化剂在紫外光下对苯酚的降解率达94.12%,对重金属离子Cr6+的吸附能达到95.05%。  相似文献   

12.
Fe_3O_4/聚苯乙烯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的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磁性Fe3O4为核、苯乙烯和丙烯酸的共聚物为壳的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磁性微球的粒径在130 nm左右;并用FT-IR、XPS和热失重方法表征了复合微球的组成成分、羧基(-COOH)的含量及所含Fe3O4的百分量。结果表明,微球的粒径分布均匀,大小可控,稳定性好,具有一定的抗溶剂性能,可长时间存放,是纳米磁性高分子聚合物网络的雏形。  相似文献   

13.
以氨水作为沉淀剂并控制溶液的pH值,采用Fe3+和Fe2+共沉淀法制得了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合成的磁性纳米颗粒通过高分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进行了表征。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粒径约为10nm,其表面含有丰富的羟基。为了增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和聚合物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纳米颗粒的表面接枝上乙烯基单体。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热重分析仪的测试结果显示,聚合物链共价结合在纳米颗粒表面。表面接枝聚合后,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由极性转变为非极性。  相似文献   

14.
油酸对微波水热法制备的纳米Fe_3O_4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纳米Fe3O4,并用油酸对其进行表面改性,获得油酸包覆的Fe3O4纳米粒子。利用XRD、FT-IR、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Fe3O4纳米粒子的结构、形貌、磁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表面改性使得油酸分子中—COOH和Fe离子形成化学键;改性后的纳米Fe3O4粒子为粒度均匀的球形,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平均粒径约8nm;该产物具有超顺磁性,饱和磁化强度为61.8emu/g。  相似文献   

15.
利用St ber法和交联法制备出具有荧光和磁性功能的Fe3O4/SiO2/CMCH/CdTe微球,并对其性能和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讨论.首先以正硅酸四乙酯为前躯体,Fe2+和Fe3+物质的量的比为1∶2,利用超临界干燥法制备出了Fe3O4/SiO2复合微球;并通过透射电镜对其进行观察,Fe3O4颗粒粒径为10 nm,SiO2层厚度为5 nm;其次羧甲基化的壳聚糖(CMCH)被嫁接在Fe3O4/SiO2表面上;然后利用水热法制备出CdTe荧光颗粒,通过壳聚糖与CdTe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CdTe被吸附在壳聚糖表面;最后利用戊二醛对壳聚糖的选择性交联作用制备出粒径在200 nm以内,饱和磁化强度为22.16 A.m2/kg,且具有良好荧光性能的Fe3O4/SiO2/CMCH/CdTe微球.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最大发射波长从519 nm红移到528 nm,也证实了荧光颗粒CdTe成功吸附在Fe3O4/SiO2/CMCH表面.在动物实验中,该复合微球也显示出良好的荧光性、磁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Fe3O4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超顺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润华  姜炜  刘宏英  李凤生 《功能材料》2007,38(6):902-903,907
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的纳米Fe3O4粒子进行了形貌、结构及磁性能表征.其中,红外和XRD测试结果表明制备出的Fe3O4粒子的物态和晶相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表明制备出的纳米四氧化三铁成球性好,且大部分四氧化三铁粒子的粒径在10nm左右;磁化曲线表明制备出的Fe3O4粒子无剩磁和矫顽力,具有超顺磁性.并且,将制备出的纳米Fe3O4粒子和块状Fe3O4的磁性能进行对比,探讨了Fe3O4由块状的亚铁磁性向纳米级的超顺磁性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磁性纳米TiO2/SiO2/Fe3O4光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纳米Fe3O4磁粉为核心,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TiO2/SiO2/Fe3O4复合光催化剂.用XRD、TEM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以具有偶氮染料结构的甲基橙水溶液为目标反应物,评价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所制TiO2/SiO2/FeaO4样品为双层包覆型结构,SiO2为中间层,最外层是锐钛矿型的TiO2,该复合光催化剂对甲基橙溶液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并具有可利用其磁性回收重用的特点,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8.
生物型吸波微粒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电磁波吸收微粒对于电磁防护和雷达波的吸收起着关键的作用.采用微生物作为模板,通过溶胶-凝胶处理,在微生物表面包覆了一层Fe3O4,制备了相应的生物吸波微粒,研究了产物的形貌、成份、微波磁参数.实验表明生物吸波微粒表面形成厚度<3μm的尖晶石型铁氧体Fe3O4.包覆铁氧体的螺旋形生物吸波微粒性能良好.采用硅橡胶作为粘结剂制备了1.2mm厚的参杂螺旋形生物吸波微粒的涂层,结果显示该涂层在10~16GHz内反射损失>-10dB.  相似文献   

19.
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Y_2O_3:Eu~(3+)粉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Eu2O3,Y2O3为原料通过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合成了Y2O3:Eu3+纳米粉,研究了pH值、柠檬酸用量(n[H3Cit]:n[Y3++Eu3+])及煅烧温度对粉体制备过程的影响。利用TG-DTA、XRD、SEM等测试手段对粉体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Y2O3:Eu3+纳米粉体的一次粒径为25nm左右,二次粒径为250nm左右。纳米Y2O3:Eu3+粉体制备最佳实验条件为pH=5,n[H3Cit]:n[Y3++Eu3+]为2:1,煅烧温度为6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