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藏北某盆地油气化探异常特征及找油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北部某第三纪盆地的地表油气化探勘查表明,测区土壤酸解烃背景含量高,在油气显示比较好的地方,普遍有烃类各组分异常,在与ΔC、热释汞异常相配置。 相似文献
2.
3.
4.
5.
西北地区中小型盆地群地质特征与找油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西北地区有数量众多的中、小型盆地,它们大小不等,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总体面积巨大。本文通过对盆地群的划分,将这些盆地以一定的相互关系组合起来,进而分析各盆地群不同特色的成盆、成凹及至成油气地质特征与条件,初步评价了含油远景和找油方向,认为相当一部分盆地是很有希望的找油新领域。 相似文献
6.
银额盆地查干凹陷基本生油条件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从有机地球化学方面深入研究了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查干凹陷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查干凹陷下白垩统沉积时为一箕状断陷,沉积地层和烃源岩厚度变化大,主要烃源岩发育于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和苏红图组下段,厚约0~2400m。目前烃源岩有机碳含量为0.15%~2.66%,热解生油潜量为0.07~10.74mg/g,氯仿沥青"A"含量多数在0.022‰~3.757‰,总烃含量为0.049‰~2.527‰。有机质丰度变化大,但可溶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有机质主要由无定型草本植物降解和藻类组成(占60%~80%),其中II1型有机质占50%以上,推测原始有机质类型较好。该凹陷地热梯度较高,目前烃源岩镜质组反射率在0.8%~2.0%,处于成熟生油-湿气阶段,饱和烃色谱和色质参数也表明烃源岩已成熟。TTI计算表明其主要烃源岩主要生油期为晚白垩世。综合分析认为下白垩统烃源岩属较好烃源岩,具有一定的生油气潜力。图5表3参5(陈建平摘) 相似文献
7.
岗巴-定日盆地,是在稳定的大陆边缘发展起来的中古生代为一套稳定的深海,浅海相碳酸盐岩及碎屑岩沉积,第三纪接受了一套残留海盆相的碳酸盐岩沉积。由于海水的频繁进奶,从而构成了多套的生、储、盖组合,以侏罗系、白垩系及第三系生储盖条件较好。后期改造不太强烈,具有较好的局部构造条件,发育有背斜、断鼻断块等。 相似文献
8.
用采集于Timan Pechora盆地东北部的油样岩样识别主要油族,在不同分子特性的基础上把这些油族产生这些油族的地层单元联系起来,识别出了三种不同的烃系统,在志留世-三叠世碎屑和碳酸岩储层中发现了石油和天然气,根据物性,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分析识别了三大油族,油族A发现于Sorokin隆起的二叠世-志留世储层和Khoreyver坳陷东西边缘的晚泥盆世储层,该油族源于一个晚泥盆世沥青状碳酸盐泥岩层,这种泥岩层非正规地称作Domanik岩相,油族B仅发现于Khoreyver坳陷中部的晚泥盆世储层,该油族很可能源于拥有大量细菌输入的晚泥盆世高牙海相泥岩中,油族B中许多源油的生成温度低于最高生油温度,油族C发现于Sorokin隆起北部的石炭纪一早泥盆世储层,该油族源于拥有Gloecapsamrpha prisca及其它海藻的海相泥岩,富含有机质的泥盆世-志留世页岩含有同样的分子特性,是油族C的潜在生油岩。 相似文献
9.
六盘山盆地构造特征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盘山盆地位于华北古板块的南部边缘,与北祁连板碰撞缝合带紧邻,其盆地类型及演化受华北古板块与柴达木微古板块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可分为6个演化阶段:秦祁贺三叉裂谷发育阶段(Pt2-3),被动陆缘盆地发育阶段(C-O),前陆盆地发育阶段(S-D),类克拉通盆地发育阶段(C-T),克拉通边缘断陷盆地发育阶段(J-K),再生前陆盆地发育阶段。据近年地球物理勘探成果,盆地可划分为两大构造单元,即中央拗陷和东部 相似文献
10.
洪浩尔舒特断陷沉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勘探程度较低的洪浩尔舒特断陷的区域地质特征,地震地质学,层序地层学和单井相分析的精细研究,利用二连盆地勘探程序较高的7个断陷现有资料和研究成果,推测了该断陷不同时期的沉积分布模式和沉积相带。该断陷在阿尔善组沉积时期为裂谷发育初期,形成了半地堑断陷,以滨浅湖泊沉积为主;腾一段沉积时期为裂谷发育期;裂陷作用加强,盆地有统一的沉积中心,以较深湖相沉积为主;腾二段沉积时期为裂谷萎缩期,断裂作用趋于平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盆地北缘冷湖地区油气成藏条件研究与勘探建议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冷湖地区深层侏罗系具有良好的生油条件 ,但储集层物性差 ;其上的第三系发育多套较好的储盖组合 ,与侏罗系油源构成了本区较好的下生上储型的生储盖组合。冷湖构造深、浅断层发育 ,油气主要分布在大断裂的下盘 ,断层既是深层油气向上运移的良好通道 ,其封堵性又是油气能否保存的关键因素。油气藏形成过程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一为E3末期深层油气藏形成 ,下第三系具备形成较大规模油气藏的可能 ,二为N2 末期深层油气藏遭受调整和破坏 ,浅层第三系次生油气藏形成和部分油气散失。据此分析 ,应在油源区内加强对具有油源通道的第三系的勘探 ,同时须重视断层封堵性的研究。图 4表 1参 2 相似文献
12.
潮水盆地金昌坳陷油气成藏条件分析与含油气远景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重点解剖潮水盆地金昌坳陷青土井浅油藏,结合区域研究,对其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青土井浅油藏得以保存的主要原因是背斜控制、断层遮挡和岩性封闭,油藏规模小则是由于后期破坏严重、储集层物性较差、圈闭与油源条件配置不佳。金昌坳陷生储盖条件有由边缘向沉积中心由差变好的趋势,具备较好的圈闭条件,油气侧向运移距离短,有效烃源岩分布范围基本上控制了油气的平面分布。建议下步勘探要围绕生油中心,以早期构造(如金川构造等)作为钻探目标。潮水盆地勘探应主要立足于寻找中小型侏罗系油气藏。图5表1参2(门相勇摘)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盆地石南油气田成藏史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石南油气田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陆西地区的基东鼻凸,中、下侏罗统上、下含油而中部含气。上部原油主要储集在头屯河组的中孔、中渗砂层组,为构造岩性型油藏;中部天然气主要储集在三工河组的低孔、低渗砂层组,为岩性型气藏;下部原油主要储集在三工河组的中孔、中渗砂层组,为构造型油藏。以往认为该油气田的油藏为次生油藏,但其油气未经历任何次生蚀变作用。其原油具有较典型的腐泥型母质成因特征,热演化程度较低;其天然气为腐殖型,热演化程度较高。对石南油气田成藏史的认识为:盆1井西凹陷下二叠统烃源岩主要为腐泥型,在早白垩世晚期大量生、排液态烃,该地区白垩系区域盖层沉积后,液态烃沿侏罗纪发育的张性断裂运移,进入头屯河组和三工河组储集物性较好砂层组中的圈闭聚集,形成原生油藏;该凹陷上二叠统乌尔禾组烃源岩为腐殖型,在第三纪晚期大量生成气态烃,仍沿张性断裂运移,大部分聚集于储集物性较差的三工河组砂层中的“空”圈闭,形成原生气藏。图6表2参5(梁大新摘)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是我国唯一没有进行大规模油气勘探的空白区,比如盆地的油气勘探程度更低。根据实际探测资料和试验数据,探讨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在青藏高原烃源岩大量出露地表的特殊条件下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对于强风化的地表样品和灰岩裸露区,最有效的化探指标为甲烷和重烃浓度,其次为荧光和紫外光,而常用的蚀变碳酸盐指标应用效果不佳。比如盆地地表土壤中检测到的烃类主要来源于地下烃类的微渗漏,受生物活动的影响较小,化探结果能较真实地反映地下油气信息。比如盆地内有机质以高成熟和过成熟为主,主要处于生气阶段,地表地球化学异常较高,盆地中部异常最显著,凯蒙呷拉蒙地区具有一定的含油气远景,为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图3表2参1(程顶胜摘) 相似文献
15.
断陷湖盆陡坡带陆相层序体系域与油气藏成藏类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已发现9个油田,地质研究程度较高。双河—赵凹地区位于泌阳断陷湖盆陡坡带,下第三系核桃园组三段上部(简称核三上段)是主要产油层。断陷湖盆完整的陆相层序体系域具四分性:低水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及水退体系域(双河—赵凹地区未发育低水位体系域),不同的层序样式可构成不同的生储盖组合。在运用陆相层序地层学原理及方法划分核三上段沉积层序、体系域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泌阳断陷陡坡带陆相层序中的地层堆叠样式和尖灭型式、区域性油源层和区域性盖层、局部性油源层和局部性盖层及几个重要的特殊封盖面(如层序顶及底界面、下超面和盆缘边界断裂面等)等因素,将其油气藏的成藏类型归纳为3类(岩性成藏,地层成藏,复合成藏)、8亚类、10种。水进体系域成藏类型最多,其次为水退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低水位体系域成藏类型较少。从成藏类型的空间展布规律来看,水进体系域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段。图5参11(邹冬平摘)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弋阳盆地发育于白垩纪,中白垩世为盆地发展期,晚白垩世为盆地定型期。在北东向的赣东北等大断裂控制下,形成了盆地西部和东部2个断拗型凹陷,西部凹陷中白垩统冷水坞组二段有较好的生油条件,上白垩统周家店组也有一定生油条件。根据对物探、钻井及地面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勘探目的层主要为冷水坞组和周家店组,西部凹陷和罗圹斜坡为石油勘探的有利地区。根据岩心观察及对地表油苗的连续追踪研究,认为圈闭类型主要有岩性圈闭、断裂岩性圈闭和断裂带附近的裂缝型圈闭,石油聚集受构造、物性和裂缝系统的共同控制,可能形成受箕状断陷背景控制的复式油藏。对盆地的进一步勘探与研究提出了建议。图2(梁大新摘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相油气勘探若干重大科学问题 总被引:42,自引:7,他引:42
中国覆盖区海相地层(以古生界为主)勘探多年,勘探发现与预期结果差距甚大,认为主要原因是我国石油地质家对海相油气富集及分布规律的认识甚少。我国海相盆地与国外富油气海相盆地差异显著:①时代老;②有机质丰度低;③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④勘探目的层埋藏深;⑤油气藏保存条件差。必须开展多学科联合研究,从新的角度加快研究3个基础理论问题:①成盆理论,要进行地球动力学和盆地沉积建造类型、地层样式及地层成岩事件研究;②成烃理论,要进行古生物学、古海洋学、古环境化学、沉积学、有机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和物理化学研究,研究不能受干酪根热降解成烃学说的束缚,有可能提出更适于我国古生代海相盆地的新成烃理论;③成藏理论,要揭示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地质体中的油气运移问题,建立油气充注成藏过程的物理化学场模型,并以动态平衡观点建立油气藏调整模型。(王孝陵摘) 相似文献
18.
含油气盆地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21,自引:10,他引:21
根据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及分布特征,与构造油气藏相比,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及分布更具有优势,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1岩性圈闭形成较早,形成期次比较多,有利于更多地捕集油气;2油气仅靠初次运移和短距离的二次运移就可以成藏,不一定需要长距离二次运移;3岩性油气藏烃类充注相对较早;4岩性油气藏保存条件更为优越;5岩性油气藏可以分布在低势区,也可以分布在高势区;6岩性油气藏可以富集在低水位体系域,也可以富集在高水位体系域.油气勘探实践表明,岩性油气藏具有更优越的形成条件和更大的勘探潜力,是今后油气勘探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20.
塔北隆起异常压力与油气成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拉通盆地富集油气且分布的非均一性明显,中国典型的克拉通复合盆地在地质特征和油气分布上具有多期演化、多期叠合、多期成藏和油气相对富集的特点。根据地层压力的分布特征、烃类性质和成藏组合配置关系把塔北隆起划分为四个压力旋回系统,其分割性源于地层欠压实、热解生烃和粘土矿物脱水等机制,异常压力对次生孔隙储集体的形成、构造微裂隙的产生和盖层的封闭性能都有一定影响,从而有利于烃类的成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