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了用吸附型离子交换树脂取代传统的活性炭对合成药物进行脱色处理的新的工艺小试条件,对树脂的选型,树脂的再生方法及脱色条件作了系统研究,并成功地应用于合成咖啡因产品的脱色,与活性炭脱色工艺相比树脂脱色具有生产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好,无环境污染。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用吸附型离子交换树脂取代传统的活性炭对合成药物进行脱色处理的新的工艺小试条件,对树脂的选型,树脂的再生方法及脱色条件作了系统研究,并成功地应用于合成咖啡因产品的脱色,与活性炭脱色工艺相比树脂脱色具有生产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好,无环境污染,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用离子交换树脂取代传统的活性炭对合成药物进行脱色处理的新工艺小试条件,试验中对树脂的选型,树脂的再生方法及脱色条件作了系统研究,并成功地应用于合成维生素C的脱色,与传统工艺相比,树脂脱色具有生产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好,无环境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离子交换树脂对莽草酸粗提液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脱色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了6种离子交换树脂对莽草酸粗提液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D 290树脂脱色最佳,因此选择D 290为脱色树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脱色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脱色条件为:1.6 g湿树脂,pH=5.0,T=45℃,恒温振荡2 h,脱色率达99.35%.  相似文献   

5.
在分离获得的能有效降解直接大红、直接橙等多种偶氮染料的四株脱色菌组成的混合脱色菌种的基础上,用海藻酸钙包埋固定,在体积为6.8L的厌氧膨胀床上连续运行处理人工配制偶氮染料废水。通过对包埋条件比较选择,确定了适宜的包埋条件。研究了各种因素对脱色菌脱色性能及其在厌氧膨胀床运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脱色菌种脱色最佳温度为28℃,适宜pH值为7.0~8.0。溶解氧的存在对偶氮染料降解不利。室温28~33℃、厌氧膨胀床进水色度200倍、COD642mg/l、容积负荷1.44kg/m3·d、停留时间10.0h等条件下,脱色率为92.3%,去除率62.9%。在推导建立固定化小球降解基质的数学模型基础上,用厌氧膨胀床动力学模式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6.
大孔树脂法用于江篱多糖脱色的工艺研究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蓠粗多糖为原料,研究大孔树脂法用于江篱多糖脱色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脱色温度、多糖与大孔树脂质量比和脱色时间三个因素对脱色效果的影响,通过考察多糖脱色率和多糖回收率,获得该脱色方法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脱色温度为85℃,m(多糖)∶m(大孔树脂)=1∶1,脱色时间为4h时,脱色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江篱多糖的脱色率和回收率分别为70.62%和47.16%,这说明大孔树脂法是一种有效的江篱多糖脱色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癸二酸脱色工艺中,用D201树脂代替活性炭作脱色剂,大大地提高了癸二酸的产品质量,经济效益显著.此脱色工艺方法在化工生产中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活性染料的非均相光催化氧化脱色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自制的微球型非均相光催化剂和过氧化氢对两种中温型活性染料活性红MS和活性蓝B进行非均相光催化氧化脱色反应,重点研究了催化剂数量、光辐射强度、染料浓度和pH值对其脱色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数量和光辐射强度的增加能够明显提高染料的脱色率和初始反应速率常数,并且在微球型催化剂的存在下,染料的光催化脱色反应可以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而且脱色率仍然超过50%.但是染料浓度的增加会使其脱色率降低.  相似文献   

9.
采用活性炭对大豆浓缩磷脂进行脱色,发现活性炭对磷脂有一定的脱色作用,也对磷脂质量产生副作用.活性炭的酸性及脱色温度的联合作用,促使磷脂轻度水解和氧化.对磷脂脱色优化条件为活性炭加入量4%、脱色温度40℃、脱色时间20min.  相似文献   

10.
浮法玻璃的化学脱色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铁含量为0.12%、0.16%的钠钙硅浮法玻璃进行了脱色实验研究,测定了样品的色差和总透射率,比较了纯氧化铈与廉价混合碳酸稀土作玻璃脱色剂的效果。表明采用混合碳酸稀土作玻璃脱色剂可获得良好的脱色效果,并使脱色成本降低50%。  相似文献   

11.
通过预处理、氧化脱色、还原脱色三步工艺,以助剂用量以及工艺参数对脱色工艺进行优化,以脱色后纤维的白度、单纤维强力、手感作为评价指标,得出最佳脱色工艺.结果表明,采用新型脱色技术对紫山羊绒进行脱色,使纤维在脱色过程得以显著的保护.与传统工艺相比,脱色绒的白度提高了1.21%,强力提高了5.82%,断裂延伸度提高了34.46%,手排长度提高了7.12%,手感更接近原绒的手感,更利于后续纺纱织造.  相似文献   

12.
D-核糖发酵液活性炭与离子交换树脂联合脱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发酵液的脱色是发酵法制备生化物的主要单元操作.活性炭脱色和离子交换脱色是常用的两种脱色方法.本文以D-核糖发酵液为体系,充分利用活性炭与离子交换树脂脱色的优点,在确定离子交换树脂脱色工艺的基础上,确定D-核糖发酵液活性炭与离子交换树脂联合脱色工艺,为工业化生产降低分离费用提供了理论与技术.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产棉大国,大多棉秆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本实验以棉秆为原料,用磷酸法从棉秆中制取脱色活性炭,并对炭化、活化等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产品的收率及脱色性能较稳定,且活化剂的消耗量较少,为把棉秆转变为活性炭,提供了比较理想的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14.
以双氰胺和甲醛为主原料,以亚硝酸钠为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制备改性双氰胺甲醛脱色絮凝剂后不经分离直接处理溴氨酸水溶液.以溴氨酸水溶液的脱色率和CODc,去除率为考核指标,考核了反应物料摩尔比、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溴氨酸水溶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4h,反应物摩尔比为n1(双氰胺):n2(甲醛):n3(氯化铵):n4(尿素):n5(亚硝酸钠)=1:2.4:0.7:0.1:0.05的条件下,脱色絮凝剂对溴氨酸水溶液的脱色率和cODcr去除率分别为98.0%和65.4%.  相似文献   

15.
以海泡石为载体,对高效脱色菌进行固定化,用其对酸性红B溶液进行脱色,研究不同海泡石活化温度、pH值、载体量、接种量、摇床转数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并运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对降解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活化温度为400℃的海泡石最适宜作固定化载体.对酸性红B脱色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3℃、pH值4~9、载体量10g/L、接种量2%、摇床转数120r/min.与游离态菌相比,固定化不仅提高了细菌降解染料的能力,而且在一定的pH值变化范围内,仍能保持稳定的脱色率.紫外可见光谱可确认,B菌对酸性红B的降解,是破坏了其结构中的共轭体系和芳香环结构.  相似文献   

16.
管式电凝聚器的特性及对亲水性染料脱色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管式电凝聚器研究了温度、pH、电流密度、水流速度对电流效率的影响,对亲水性染料(活性艳红X-3B)做了脱色试验,考察了上述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为管式电凝聚器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条件.  相似文献   

17.
漆酶对直接耐晒蓝B2RL脱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灵芝粗漆酶对直接耐晒蓝B2RL染液脱色,采用单因素逐一优化法确定其最适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pH值7.0、温度50℃、漆酶用量2u/mL、染料质量浓度150mg/L条件下,漆酶对直接耐晒蓝B2RL脱色反应4h后脱色率达到71.72%,反应24h后脱色率达到86.4%,脱色效果明显.研究为漆酶处理偶氮类染料废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开放体系中霉菌dh-B对染料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霉菌dh—B在开放体系中对酸性紫红染料的吸附脱色效果.在非灭菌条件下,考察pH值、染料浓度、温度及菌体投加量对吸附脱色的影响.研究表明:培养36h的菌种在pH为2.5,染料初始质量浓度为50mg/L,温度为30℃,菌体投加量为2.5∥L(湿质量)时,吸附脱色效果最好,脱色36h后脱色率可达到95%以上.同时霉菌曲一B在开放体系中表现出了极好的生长趋势和成球性能.  相似文献   

19.
研究活性炭吸附法和pH沉降-活性炭吸附法两种脱色方法对猪血红蛋白酶解液脱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pH沉降-活性炭吸附法的脱色效果较为理想,其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沉降pH值为5.8,脱色温度为35℃,活性炭用量为1.5%,脱色时间为15 min。此工艺得到的酶解产物蛋白质含量为85.60%,灰分含量为4.51%。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黄河泥土、小清河淤泥样品为研究对象,从样品中分离、筛选到了1株对偶氮染料酸性红B有脱色优势的细菌DRBD-6。对该菌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的结果,可以初步判定该菌属于奈瑟氏球菌科中的不动杆菌属。以温度、pH、时间设计的正交实验优化了该菌的脱色条件,结果表明,DRBD-6菌株最佳脱色条件是pH=7,T=42℃,t=24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