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0 毫秒
1.
镉污染源水的应急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发生突发性镉污染时镉在水体中的存在形式,考察了常规混凝、化学沉淀以及两者联用对镉污染源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发生突发性镉污染时,镉在水体中主要以溶解态形式存在,所占比例>60%;常规混凝沉淀可有效去除吸附态镉,但对溶解态镉的去除效果有限;化学沉淀法对镉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但会增加滤后水的浊度;化学沉淀与混凝联用技术可大大提高对镉的去除效果,在预调pH值至10、PAC的投加量为20 mg/L时,对镉的去除率>97.7%,最大可处理浓度提高至0.220~0.264 mg/L.  相似文献   

2.
饮用水源突发镉污染的应急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性镉污染事件,采用连续流试验考察了常规混凝沉淀工艺、KMnO4预氧化/混凝沉淀工艺、粉末炭(PAC)吸附/混凝沉淀工艺、KMnO4和PAC联用/混凝沉淀工艺以及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预氧化/混凝沉淀工艺对镉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常规混凝沉淀工艺的除镉效果有限,聚合氯化铝投量为4 mg/L时,对Cd2+的去除率仅为10.5%;KMnO4预氧化/混凝沉淀工艺、PAC吸附/混凝沉淀工艺、KMnO4和PAC联用/混凝沉淀工艺对Cd2+的去除率均有提高,但出水水质仍不能满足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PPC预氧化/混凝沉淀工艺的除镉效果明显,当PPC投量为3.5 mg/L时,沉后水中剩余Cd2+浓度降低至3.3μg/L,达到了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去除率为95.2%。因此,PPC预氧化可以作为东江沿岸水厂应对镉污染的一种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藻类是水源水的微污染物,其大量生长将给水厂制水和饮水安全带来诸多影响。试验对比了次氯酸钠氧化除藻,硫酸铝、聚合氯化铝(PAC)混凝沉淀除藻以及氧化和混凝联合除藻的效果,并对次氯酸钠、硫酸铝、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以及处理时间进行了优化,确定了经济合理的除藻方案。结果表明,当次氯酸钠投加量为30 mg/L、接触氧化时间为20 min时,除藻率为95.4%;当硫酸铝投加量为140 mg/L时,除藻率为87.3%;当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120 mg/L时,除藻率为87.1%;在25 mg/L次氯酸钠+120 mg/L硫酸铝条件下,除藻率为98.3%,沉后水浊度为0.411 NTU;在25 mg/L次氯酸钠+110 mg/L聚合氯化铝条件下,除藻率为98.0%,沉后水浊度为0.379 NTU。次氯酸钠的助凝作用大大强化了混凝沉淀效果,从而使沉后水浊度降低,既有效提高了除藻率,又减轻了水厂后续工艺的负荷。  相似文献   

4.
受补充水水质的影响,循环冷却水水质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为此考察了营养物质(BOD5、TP、NH4+-N)、颗粒物质(CaCO3)、无机离子(Ca2+、Mg2+、Na+、Fe3+)对循环水中生物粘泥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循环冷却水水质对生物粘泥的活性有较大影响,当BOD5≤25 mg/L、NH4+-N<5 mg/L、TP≤1 mg/L时,可将粘泥活性控制在较低水平.在低营养水平条件下,分别维持CaCO3<40 mg/L、Ca2+<100 mg/L、Mg2+≤100 mg/L、Na+<50 mg/L、Fe3+<0.5 mg/L时,可有效抑制粘泥活性,控制粘泥中细菌的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5.
分别在小试和中试条件下,研究了煤质炭、杏壳炭和椰壳炭对黄浦江原水中CODMn、TOC和UV254的去除效果。由于黄浦江原水中的有机物主要是小分子质量的有机物,3种粉末活性炭(PAC)对CODMn、TOC和UV254的去除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中试条件下,当PAC投量为5~30mg/L时,经混凝沉淀后,沉淀水中的CODMn浓度基本在3.0mg/L左右;沉淀水中的TOC浓度均低于5.0mg/L,对TOC的去除率为21.34%~44.78%;3种PAC对UV254的去除效果差别较明显,去除效果由好到差依次是杏壳炭、椰壳炭、煤质炭。PAC的有效作用时间段为开始投加至沉淀结束,对滤后水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南方某湖泊水源净水厂原水氨氮在0.25~1.00 mg/L的微污染状态下时出厂水中游离氯不稳定的问题,结合水厂处理工艺进行了不同浓度氨氮对游离氯稳定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原水氨氮0.20 mg/L时,不影响出厂水游离氯的稳定;采用常规处理工艺、原水氨氮浓度在0.20~0.45 mg/L之间时,或采用常规处理+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原水氨氮在0.20~0.71 mg/L之间时,可在混凝沉淀前投加次氯酸钠,利用折点前加氯提高氨氮去除效果,使出厂水中游离氯保持稳定;采用常规处理工艺、原水氨氮0.45 mg/L时,或采用常规处理+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原水氨氮0.71 mg/L时,不能完全通过折点前加氯的方法降低滤后氨氮,滤后会有氯胺生成,可利用氯胺的消毒能力,以总氯控制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7.
化学沉淀法去除水中镉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氢氧化物沉淀法和硫化物沉淀法对镉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将0.025mg/L的镉降低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0.005mg/L)以内,除镉效果稳定。氢氧化物沉淀法中,三氯化铁作为混凝剂对镉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聚合氯化铝,能有效去除0.250mg/L的镉,且处理后铁残余浓度未超标;硫化钠沉淀法除镉效果好,但硫化钠投加量增加到0.20mg/L时,上清液硫化物会超标。  相似文献   

8.
压力作用后太湖蓝藻沉淀性能及其去除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强化太湖蓝藻的混凝沉淀去除效果,采用外加压力破坏藻细胞内的气囊,使藻类失去浮力,再经混凝沉淀去除。试验测定了太湖蓝藻在短时外压作用后的上浮(沉淀)情况,结果表明:当作用压力≤0.1 MPa时,藻类上浮;经0.2~0.3 MPa压力作用后,大部分藻类悬浮于水中,少量藻类上浮,少量藻类下沉;经0.4~0.6 MPa压力作用后,藻类下沉。场发射透射电镜扫描发现,经外加压力作用后藻细胞内的气囊消失,藻细胞壁完整,藻液没有外泄。小试结果表明,经0.6 MPa压力作用后,再加入16 mg/L的聚合氯化铝进行混凝沉淀,对藻类的去除率可达到95%以上,出水浊度2.5 NTU,优于NaClO预氧化/混凝沉淀工艺的除藻效果。压力预处理可以作为蓝藻去除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以乐果为目标化合物,探讨了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混凝沉淀工艺以及石灰碱解-活性炭吸附-混凝沉淀三种工艺对乐果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乐果的去除效果随着活性炭投加量与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采用活性炭吸附-常规混凝沉淀工艺对乐果的去除效果要略好于单独采用活性炭吸附,但这两种工艺都不能有效去除水中的乐果.采用石灰碱解-活性炭吸附-混凝沉淀工艺时,乐果的去除率随着石灰碱解的pH值升高而增加.当原水乐果含量为0.182 mg/L,用石灰调节原水pH值为9,投加30 mg/L活性炭吸附20 min后,去除率达89.9%,沉淀出水乐果浓度为0.018 4 mg/L,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采用普通聚合氯化铝和新型聚铝铁基复合絮凝剂对高p H值、低藻源水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源水p H值为8.45、藻类含量为(30~50)×104个/L时,与普通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相比,新型聚铝铁基复合絮凝剂可大大提高除浊率,高密度沉淀池和斜管沉淀池净水工艺除浊率可提高35%~55%,可使净水工艺的药剂耗量降低5~10 mg/L。新型聚铝铁基复合絮凝剂在沉淀过程中生成的矾花巨大、密实、沉降速度快,对源水中杂质的去除效果较好,能够有效保证沉后水浊度,同时达到优化出厂水水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从污水处理厂末端气浮池回收原始金属盐泥,考察了其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性能,以及吸附剂投加量、再生液pH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盐泥投加量为0.3 g/L时,其释放的磷酸盐浓度也仅为(0.04±0.01)mg/L,远低于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排放标准,更远低于城镇污水处理厂一般进水浓度(4~7 mg/L)。随着原始盐泥投加量的增大,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率提高。当盐泥投加量为0.5 g/L时,对浓度为1 mg/L的含磷溶液去除率高达89.4%,且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R2=0.99)。原始盐泥对生化池进水和气浮池进水中的磷酸盐(分别为2.32、0.52 mg/L)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为(54.5±1.4)%和(26.2±0.8)%,表现出优异的除磷应用潜力。再生液pH显著影响吸附性能,且再生后的金属盐泥(pH=10处理)对磷酸盐的吸附去除率达到87.0%,显著高于原始盐泥(79.6%)。  相似文献   

12.
在水厂现有工艺上如何实现及时、高效、经济除藻,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以珠江水系北江段某水厂应对水源藻类突发污染为例,混凝除藻烧杯试验发现,采用Al2O3含量为6%的聚合氯化铝(PAC)且投加量为20 mg/L,同时投加0.6 mg/L的二氧化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大部分叶绿素a,除藻率高达90%以上,并且还可强化后续的混凝沉淀效果。将以上结果在生产性试验中进行验证,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为珠江水系沿线自来水厂应对藻类暴发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化学—混凝沉淀法处理低浓度含氟废水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解决某半导体集成电路厂含氟废水达标排放的问题,按照该厂排放的含氟废水中的氟离子浓度配制试验用水,采用化学一混凝沉淀法进行除氟试验,确定了最佳的药剂组合和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CaCl2投加量为1 200 mg/L,调节CaCI2混合反应出水pH值为10.5,且PAC和PAM的投加量分别为400 mg/L和2 mg/L时,出水中残余氟离子浓度可降至4.6 mg/L,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投加PAM可加快沉淀速度,强化除氟效果,沉淀时间宜控制为15 min.  相似文献   

14.
针对常规处理工艺难以解决东江原水发臭的问题,考察了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联用技术对水中嗅味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高锰酸钾一粉末活性炭联用对水中嗅味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当氧化吸附时间为30min,高锰酸钾投加量为1.5mg/L,粉末活性炭投加量为40mg/L时,经混凝沉淀后水中的嗅味可由5级降至0级。此外,高锰酸钾和粉末活性炭联用对水中的有机物、浊度及锰也有明显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5.
泵吸式泥渣外回流高效澄清设备具有药耗小、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大、出水水质好、回流污泥浓度大、回流量小且易控制等特点。絮凝区和沉淀区采用强化型网格和新型的螺旋斜板,保证了设备较好的处理效果,泥渣的回流则使投药量大为减少,可节省药剂50%以上。在处理水量为10 m3/h,进水浊度为40~120 NTU、CODMn为1.3~1.7 mg/L,回流比为20%以及投药量为3 mg/L时,出水浊度、CODMn分别为4.4 NTU、1.02 mg/L,较无泥渣回流时的去除效果更明显,沉淀出水水质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载铁硅胶的制备及其在含氟水中的吸附除氟性能 ,提出了一种新的配体交换固液分离、深度除氟材料。实验研究了该种分离材料在高氟水中的除氟效率和条件 ,结果表明 ,在含氟30~ 40 mg/L左右的水中 ,除氟率高达 99.5 0 %以上 ,可使水中氟含量降至 0 .0 1 mg/L以下。经测定 ,载铁硅胶对氟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可达 7.99mg/g。水中常见共存离子对氟的吸附率无影响 ,表现出该种材料对氟吸附的高度选择性。得到了一种对含氟地下水和工业氟污染水的效果显著的除氟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石灰软化曝气法考察了西安某地地下水曝气软化过程中石灰、PAC和PAM的复合处理效果,并确定药剂最佳投加量及各项运行参数。结果表明,当石灰投加量为80 mg/L时,硬度和暂时硬度的去除率为48.10%和97.22%,混凝和沉淀过程对硬度及暂时硬度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投加石灰后浊度明显升高,当PAC投加量为20 mg/L,PAM投加量为0.5 mg/L时,在最佳运行参数条件下可使处理水浊度稳定降低至2 NTU以下。石灰曝气软化法能有效去除水中硬度、暂时硬度和浊度,处理水煮沸后不再形成沉淀和悬浮物,该方法曝气软化过程吨水运行成本约为0.589元。  相似文献   

18.
在原水pH值为6.5~8.5的条件下,采用常规的生活饮用水净化工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在原水中投加高盐基度(≥85%)的聚氯化铝(PAC)混凝剂,投加量控制在1.0~5.0mg/L(以Al2O3计),控制沉淀水浊度在1.0~3.0 NTU、滤后水浊度≤1.0 NTU,可使净化后饮用水中的残留铝含量在0.05~0.11 mg/L,明显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铝含量限值(0.2 mg/L),为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另外,与其他铝盐混凝剂相比,采用高盐基度PAC混凝剂净化生活饮用水的药剂成本更低,有利于提高水厂的经济效益和降低居民生活成本。  相似文献   

19.
采用硫酸铝混凝强化去除微氧EGSB反应器出水中的TP,考察了混凝时间和沉淀时间、混凝剂投量、pH和温度等对强化除磷效果的影响,以分析微氧EGSB/化学混凝组合工艺作为生活污水再生回用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最佳Al3+/TP值(质量比)为1.5~2.3、混凝时间为20min、沉淀时间为20min的条件下,对TP的去除率可达94.6%~96.4%,出水TP可降至0.29mg/L,达到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证明了微氧EGSB/化学混凝组合工艺作为生活污水再生回用工艺是可行的。硫酸铝的混凝除磷效果对pH的变化较敏感,最佳pH值范围为6.5~7.2,此时对TP的去除率可达到90.8%~92.1%;微氧EGSB反应器出水pH值为6.5~8.5,投加硫酸铝后能获得85%以上的TP去除率,出水TP最高可达0.85mg/L,因此需要适当调节pH使出水TP0.5mg/L,以满足回用要求。硫酸铝混凝除磷的适宜温度为10~25℃,微氧EGSB反应器出水的温度满足此要求。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20,(1)
目的建立畜禽血制品中甲醛含量的蛋白沉淀-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样品切碎匀浆,加入亚铁氰化钾和乙酸锌沉淀蛋白,超纯水提取,提取液加入2,4-二硝基苯肼将甲醛衍生为2,4-二硝基苯腙,再用二氯甲烷萃取水相,无水硫酸钠除水,氮吹吹干后甲醇定容,经C_(18)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与标准甲醛衍生物的保留时间对比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方法在2. 0 mg/L~40. 0 m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 999 1,检出限为0. 2 mg/kg;加标回收率在86. 0%~110%之间,RSD在2. 3%~5. 3%之间。结论样品经沉淀蛋白后,提取操作简单、效率高,衍生物性质稳定,测定灵敏度高,精密度好,适用于畜禽血制品中甲醛的快速准确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