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煤炭技术》2017,(8):294-296
为研究一般分析试验煤样0.2 mm筛上物比率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选取了5个具有代表性的煤样进行了试验。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煤种完全通过0.2 mm筛的研磨时间是不一样,用于检测用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样品粒度全部小于0.2 mm时检测结果有更好的重复性和代表性,开展煤质检测的机构或部门应针对煤种及磨粉设备进行粒度分析,确定最佳磨粉时间,保证样品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煤炭气化的主要原理及目前国内主流气化工艺主要特点和工艺参数,分析了煤炭气化煤种的适用性以及煤种适应性、原料煤粒度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国内外科研院所及成熟企业运行数据,对同种气化工艺不同炉型的煤气产率和构成进行分析,对不同煤种不同气化工艺的有效产出成分进行对比,得出同一气化炉不同煤种煤气产出成分及产率的特点,同一煤种不同气化工艺煤气产出成分及产率的特点,同一煤种、同一气化工艺、不同气化炉型煤气产出成分及产率的特点,可对不同煤种选择适用的气化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煤的高效选择性聚团法脱灰机理,并通过改变脱灰过程中的煤种、用油量、粒度、搅拌时间,进行了选择性聚团法脱灰实验。结果表明:变质程度较高的煤种更有利于团聚,随着油用量、原煤解离程度及搅拌时间的增加,以及团聚物的粒度增加,精煤的灰分降低。灰分为17.32%的原煤经过选择性团聚法脱灰后,精煤灰分可降低至3.03%。  相似文献   

4.
《煤炭技术》2017,(7):282-284
通过筛分、大浮沉试验研究了东庞1/3焦煤硫分随粒度和密度的变化规律,并计算了硫分在不同粒度级、密度级中的分布律,为该煤种的脱硫提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选取乌海肥煤作为研究对象,先后运用筛分、大浮沉试验手段,对煤样进行粒度级与密度级的分级,并测定各分级产物中硫的含量。对不同粒级和不同密度级煤样中硫分的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该煤种硫分的分配率曲线,并在对曲线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乌海煤中硫分布规律:不同粒度级煤中随着密度级的变化,硫含量变化趋势不同,含硫高的粒度级煤中硫含量变化规律接近指数函数;含硫量低的,硫含量在各密度级中变化平缓,呈一元二次函数变化。为该煤种的脱硫分选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李宁 《煤炭工程》2014,46(2):108-110
 选取乌海肥煤作为研究对象。先后运用筛分、大浮沉试验手段,对煤样进行粒度级与密度级的分级,并测定各分级产物中硫的含量。对不同粒级和不同密度级煤样中硫分的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该煤种硫分的分配率曲线,并在对曲线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乌海煤中硫分布规律:不同粒度级煤中随着密度级的变化,硫含量变化趋势不同,含硫高的粒度级煤中硫含量变化规律接近指数函数;含硫量低的,硫含量在各密度级中变化平缓,呈一元二次函数变化。为该煤种的脱硫分选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不同煤种低温氧化过程指标气体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伟峰 《煤炭工程》2013,(2):109-111
 以不同煤种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的粒度进行程序升温实验,采集不同煤温时产生的气体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分析煤氧化过程中产生指标CO,C2H4和C2H6气体量以及气体浓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发现不同煤种低温氧化产生指标气体的温度不同,煤变质程度越高,氧化能力越低,特征温度越高。CO和C2H4产生量与煤温呈指数关系;在相同温度段,确定了不同煤种CO和C2H4产生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煤自燃过程物理吸附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色谱吸氧法测试了不同煤种的煤样在不同吸附时间、不同环境温度和不同粒度的物理吸附氧量,分析了影响煤物理吸附氧的影响因素,对煤物理吸附氧过程氧气在煤体中动态流动特性进行了解释,提出煤物理吸附氧主要起输送氧和使煤体微小升温的作用,并对煤物理吸附氧与煤自燃倾向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充分讨论.  相似文献   

9.
细粉煤脱水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西曲焦煤、朱仙庄气煤、枣洗肥煤和下峪口瘦煤四种细粉煤进行了减压脱水工艺研究;考察了细粉煤的粒度、真空度、温度、时间及煤种等因素对脱水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微细粒煤摩擦电选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微细粒煤摩擦电选的技术原理及摩擦电选对不同煤种的适应性,研究了气体流量,入料粒度,入料灰分对分选的影响,讨论了优质洁净煤的制备和摩擦电选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以哥伦比亚烟煤、南非烟煤、印尼褐煤等为待测样品进行煤质分析项目的测定,分别从样品的保存时间及样品的粒度变化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面探究分析试验煤样粒度对检测重复性的影响.样品保存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印尼褐煤和烟煤保存时间的延长,其干基高位发热量值下降趋势明显.建议将烟煤的分析试验煤样存余样保存时间缩短至10d,褐煤存查样保存时间缩短至5d.样品粒度变化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分析试验煤样粒度减小,其干基灰分测定结果的极差和标准差逐渐降低;当粒度小于0.2mm时两值趋于稳定,表明当样品粒度小于0.2 mm时可使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恒温法在富氧条件下对低阶不黏煤进行氧化,采用官能团定量分析和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低价不黏煤的低温氧化程度与煤粒度、氧化时间和氧化温度之间的关系;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低阶不黏煤的氧化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随低阶不黏煤粒度的减小、氧化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低阶不黏煤氧化程度加剧,自燃倾向加大;不黏煤较气煤更易发生氧化,可储存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3.
基于粉煤覆盖技术对预防煤堆自燃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煤碳储存环境特点的分析,利用FLUENT软件,选择太阳辐射加载模型、化学反应模型和P-1辐射3个基本模型对70 mm厚度粉煤覆盖下煤堆内的温度分布、氧气体积分数分布变化规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预测煤堆自燃的倾向性,对覆盖70 cm厚度粉煤煤堆的温度分布和氧气体积分数分布模拟结果分析可以看出,粉煤覆盖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煤堆内的低温氧化反应,防止煤堆自燃,因此粉煤覆盖是一种新型的防治煤堆自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水煤浆浆体稳定性, 基于煤炭颗粒的微观孔洞和裂隙理论, 提出了高压射流式水煤浆制浆工艺。 射流式水煤浆制浆工艺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淤适应制浆的煤种广泛;于水煤浆中平均煤炭颗粒度可控性好;盂制浆过程中分散剂用量少, 且不需使用稳定剂;榆水煤浆稳定性好;虞与传统水煤浆相比, 同煤种同浓度的水煤浆其黏度较低, 在同煤种相同水煤浆黏度下, 可制备出更高浓度的水煤浆;愚改善了煤种与添加剂的配伍关系;舆与传统水煤浆制浆工艺相比, 射流式水煤浆制浆工艺节能20%;余适合长时间仓储或长距离输送。 经存放试验及燃烧验证, 高压射流式水煤浆细化装置及其成套设备生产的射流式水煤浆在存放2年后未产生硬性沉淀, 且燃烧稳定, 灰烬呈灰白色, 无结焦现象, 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煤矿塌陷区不同复垦材料土壤压实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纪杰  李新举  李海燕  黄晓娜 《煤炭学报》2013,38(12):2215-2220
为研究煤矿塌陷区土地在不同的碾压程度下,建筑垃圾、粉煤灰和煤矸石3种填充材料对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探究土地复垦过程中土壤粒径变化的敏感粒径范围及与试验地块所受压力的相关性。试验模拟履带式推土机碾压力度,采用Winner2000激光颗粒仪量测各地块的土壤颗粒组成,通过SPSS做碾压力度与土壤颗粒组成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确定了3种填充材料压实强度与土壤颗粒组成的数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 在粒径2.2~10.48 μm内,随着碾压次数的增加,试验地块的土壤颗粒含量百分比不断升高,且煤矸石填充地块变化最明显;② 经不同程度的碾压后,建筑垃圾、粉煤灰和煤矸石填充地块“物理性黏粒”总含量百分比的最大值分别为25.29%,26.66%和36.89%,煤矸石填充地块碾压1次后“物理性黏粒”含量百分比即为28.91%,高出对照耕地9.68%;③ 建筑垃圾、粉煤灰、煤矸石填充地块的土壤颗粒含量与压力相关性最强的粒径分别为4.83~10.48,4.83~5.86和4.83~5.86 μm,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26,0.899和0.699。  相似文献   

16.
煤浆预处理器的综合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扼要介绍了煤浆预处理的必要性,对国内使用的各类煤浆预处理器在浮选剂分散,浮选剂与煤浆混合,粗、细颗粒需不同的预处理时间三个方面作了综合评述,并重点介绍了新颖的FCA型雾化-跌落式煤浆预处理器。  相似文献   

17.
翟小伟  成倬  徐启飞  余林  尚博  宋波波 《煤炭工程》2020,52(10):143-148
为探究不同粒径对煤自燃表观活化能的影响,对青龙煤矿三个煤层的不同粒径煤样进行程序升温试验,分析其耗氧速率、CO和C2H4产生规律,得到不同煤样的临界温度点和干裂温度点,并据此将煤低温氧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通过建立的基于耗氧速率的阿伦尼乌斯公式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各煤样不同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结果表明:处于相同变化阶段的煤样表观活化能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对相同粒径煤样而言,若S1阶段的指前因子变化较小,其表观活化能随反应的进行而增大,若S1阶段的指前因子变化较大,则其S1阶段表观活化能大于S2阶段。5~7mm粒径作为临界粒径,其S1、S2阶段表观活化能相较大于其他粒径。混合粒径煤样各阶段的表观活化能较小。对比各组煤样的表观活化能可知,在相同的情况下,18#煤层发生自燃的难度相对较大,16#煤层次之,17#煤层难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8.
低阶煤高水分的特性限制了其应用,从而其脱水是其应用的前提条件,颗粒尺寸对于流化床低阶煤低温烟气干燥能耗及干燥后低阶煤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冷态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定量分析了不同颗粒尺寸下煤中的水分分布和赋存特性,然后结合小型流化床干燥实验得到了不同大小颗粒的低温烟气干燥特性。研究结果发现,对于不同的低阶煤存在一个干燥临界颗粒尺寸,当颗粒尺寸大于其临界值时,干燥速率和颗粒尺寸几乎没有关系;当颗粒尺寸小于临界值时,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干燥速率增加。样品印尼褐煤的临界颗粒粒径为0.45 mm。  相似文献   

19.
陈小玉  李晓静 《煤矿机械》2011,32(12):110-112
通过简化模型的有限元模拟,分析储煤仓筒卸料时对定量仓的冲击性能。运用计算机仿真,分析单个煤粒对钢板的冲击力并绘制冲击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和冲击点的加速度变化曲线,在不同尺寸和冲击速度下进行冲击过程模拟,研究在不同情况下受冲击节点的应力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0.
粒度对软硬煤粒瓦斯解吸扩散差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彦伟  刘明举 《煤炭学报》2015,40(3):579-587
基于气体在多孔介质的运移理论,采用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软、硬煤粒瓦斯扩散速度、扩散系数的差异特征随粒径的变化规律;采用压汞法考察了软、硬煤粒孔隙结构特征的差异,分析了粒径对软硬煤瓦斯扩散行为差异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粒度大于等于硬煤的极限粒度时,软、硬煤瓦斯扩散初速度差值和扩散系数比值达到最大值,且基本趋于稳定;当粒度小于硬煤的极限粒度时,软、硬煤瓦斯扩散初速度差值和扩散系数比值随粒度的减小而减小;当粒径减小到一定程度——称该粒度为原始粒度,软、硬煤的瓦斯扩散速度和扩散系数几乎没有差别。软煤相对于硬煤和粒度减小,均使大中孔的孔容显著增大,即粒度减小会缩小软硬煤之间瓦斯解吸扩散通道的差别。软硬煤孔隙结构差异是导致瓦斯扩散速度和瓦斯扩散系数随粒径变化规律产生差别的本质原因。以上研究成果为钻屑瓦斯解吸指标、瓦斯放散初速度和煤层瓦斯含量等测定过程中粒度选择与结果修正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