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共沸烃/醇型混合溶剂浸出大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表明,在25℃下静置后自动分层的混合油体系中,95%以上的大豆毛油被富集在富油相中,而富含乙醇相中的浸出物含量通常只有5%左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混合溶剂浸出技术中采用部分非蒸发溶剂循环工艺的设想方案,并进行了初步的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循环使用中的混合溶剂,其取油能力基本没有大的下降,可以在豆片的浸出过程中反复循环使用;残油率指虽有所上升,但随着循歪次数的增多,呈渐趋平衡的趋势,并保持在一  相似文献   

2.
非共沸烃/醇型混合溶剂浸出大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验研究证明,由现行浸出溶剂与浓度为91.1%wt的乙醇,按照一定配比构成的非共沸烃/醇型混合溶剂,对大豆具有良好的油脂浸出能力,可以作淡现行浸出溶剂的替代溶剂在现行的浸出条件下使用。混合溶剂的组成在已烷:乙醇溶液=7:3-5:5(重量比)的范围内是合适的,以6:4为最佳。按最佳配比构成的混合溶剂在浸出温度为55℃,浸出时间为100min的条件下浸出大豆,可使残油率降至0.69%,其浸出效果优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验研究证明,由现行浸出溶剂与浓度为91.1%wt的乙醇,按照一定配比构成的非共沸烃/醇型混合溶剂,对大豆具有良好的油脂浸出能力,可以作为现行浸出溶剂的替代溶剂在现行的浸出条件下使用。混合溶剂的组成在己烷:乙醇溶液=7:3—5:5(重量比)的范围内是合适的,以6:4为最佳。按最佳配比构成的混合溶剂在浸出温度为55℃,浸出时间为100min的条件下浸出大豆,可使残油率降至0.69%,其浸出效果优于现行浸出溶剂。  相似文献   

4.
由芥子甙降解的含硫化合物经浸出工艺过程大量进入溶剂中。溶剂经循环使用6个月后其硫的浓度高达1400ppm,其主要成分已变为二硫化碳36%、单质硫29.5%和异硫氰酸酯及其分解物27.23%。使用高浓度含硫溶剂浸出的毛油含硫量亦可高迄700ppm以上。吸附剂可有效地脱除溶剂中的硫及硫化物,如活性白土可将溶剂含硫量从10.65ppm降止1.83ppm,CuX分子筛则可以从10.65ppm降止0.43ppm。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验研究证明,非共沸烃/醇型混合溶剂[己烷:91.1%乙醇=6:4(重量比)]用于大豆的浸出,其湿粕含溶(32%左右)、油相的混合油浓度(25%左右)等工艺参数均与我国目前油脂行业现行的工艺要求基本吻合,能够为工业企业所接受。采用混合溶剂浸出技术得到的豆油达到国家二级豆油的标准,大豆蛋白具有良好的感观品质、较高的蛋白含量(58.42%)和优良的功能特性,有些指标达到大豆浓缩蛋白的水平,有可能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混合油密度估算公式进行了讨论,得出桐油浸出溶剂密度等于桐油密度时,桐油在混合油中的含量最大。选用多种溶剂调节混合溶剂的密度,用不同密度的混合溶剂对桐籽进行一次性直接浸油,实验结果表明,当溶剂密度略大于桐油密度时,出油率最高.残油率低于1%,桐籽粕中粗蛋白含量达44.15%(湿基)。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研究证明,由现行浸出溶剂与浓度为91.1%wt的乙醇按照一定配比构成的非共沸烃/醇型混合溶剂对大豆具有良好的油脂浸出能力,可以作为现行浸出溶剂的替代溶剂在现行的浸出条件下使用。混合溶剂的组成在己烷:乙醇溶液=7:3-5:5(重量比)的范围内是合适的,以6:4为最佳。按最佳配比构成的混合溶剂在浸出温度为55℃,浸出时间为100min的条件下浸出大豆,可使残油率降至0.69%,其浸出效果优于现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验研究证明,非共沸烃/醇型混合溶剂[己烷:91.1%乙醇=6:4(重量比)]用于大豆的浸出,其湿粕含溶(32%左右)、油相的混合油浓度(25%左右)等工艺参数均与我国目前油脂行业现行的工艺要求基本吻合,能够为工业企业所接受。采用混合溶剂浸出技术得到的豆油达到国家二级豆油的标准,大豆蛋白具有良好的感观品质、较高的蛋白含量(58.42%)和优良的功能特性,有些指标达到大豆浓缩蛋白的水平,有可能作为大豆浓缩蛋白的替代产品直接用于火腿肠、冰淇淋等食品工业领域。  相似文献   

9.
降低浸出毛油中残留溶剂的两大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浸出毛油中残留溶剂的数量既影响浸出车间溶剂总耗 ,又影响后道精炼工序的脱溶效果。降低浸出毛油中的残留溶剂对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厂 1998年安装使用的浸出设备 ,处理量为10 0t/d菜籽饼 ,蒸发工艺为常压蒸发 ,汽提塔为上下两段碟盘式汽提塔 ,其直接汽进口管为DN 2 5无缝碳钢管。一般情况下 ,浸出车间的操作工是以嗅不到汽提塔出口毛油中的溶剂气味作为判定毛油中残留溶剂量的标准 ,这是因为毛油中的溶剂含量低于5 0 0mg/kg ,就嗅不到溶剂气味 ,有的毛油嗅出有溶剂气味时 ,溶剂含量也不超过 10 0 …  相似文献   

10.
为简化双液相溶剂浸出油菜籽工艺流程,把原流程对油菜籽中油和硫甙的两步浸出合而为一,并用串级实验对简化流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用并流的双液相溶剂一步从油菜籽中同时提取油和硫式是可行的,可大大简化流程。在温度40—50℃,4级浸出,己烷相溶剂比2(L/kg),甲醇相溶剂比5(L/kg),甲醇相水含量10%(V/%)的条件下,菜粕中残油和硫甙可分别降到1%和30μmol/g以下。本实验结果为双液相工艺中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研究证明,由现行浸出溶剂与浓度为91.1%wt的乙醇按照一定配比构成的非共沸烃/醇型混合溶剂对大豆具有良好的油脂浸出能力,可以作为现行浸出溶剂的替代溶剂在现行的浸出条件下使用。混合溶剂的组成在己烷:乙醇溶液=7:3—5:5(重量比)的范围内是合适的,以6:4为最佳。按最佳配比构成的混合溶剂在浸出温度为55℃,浸出时间为100min的条件下浸出大豆,可使残油率降至0.69%,其浸出效果优于现行浸出溶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验研究证明,非共沸烃/醇型混合溶剂[己烷:91.1%乙醇=6:4(重量比)]用于大豆的浸出,其湿粕含溶(32%左右)、油相的混合油浓度(25%左右)等工艺参数均与我国目前油脂行业现行的工艺要求基本吻合,能够为工业企业所接受。采用混合溶剂浸出技术得到的豆油达到国家二级豆油的标准,大豆蛋白具有良好的感观品质、较高的蛋白含量(58.42%)和优良的功能特性,有些指标达到大豆浓缩蛋白的水平,有可能作为大豆浓缩蛋白的替代产品直接用于火腿肠、冰淇淋等食品工业领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验研究证明,非共沸烃/醇型混合剂[己烷:91.1%乙醇=6:4(重量比)]用于大豆的浸出,其湿粕含淀、油相的混合油浓度等工艺参数均与我国目前油脂行业现状的工艺要求基本吻合,能够为工业企业所接受。  相似文献   

14.
油料中油脂经过溶剂浸泡后得到混合油.混合油的主要成分为油脂和溶剂。为了得到较高质量的浸出毛油.需要对浸出混合油进行过滤、蒸发和汽提等工艺处理。在混合油的处理工序中.汽提塔是关键性的设备之一.它对于提高浸出毛油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汽提塔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浸出油的残溶率。合理的汽提塔结构,不仅可以提高浸出毛油的质量,还可以降低浸出车间溶剂消耗。汽提塔有多种形式.目前大部分浸出油厂使用的是层碟式汽提塔,针对这种层碟式汽提塔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作了如下改进。改进后脱溶效果比改进前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15.
在异丙醇-环己烷混合溶剂浸出菜籽饼工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浸出菜籽饼的浸出条件、混合油中多糖类杂质的脱除、混合溶剂的分离回收、湿粕的脱溶、混合油的脱溶等进行研究.得出适宜的工艺条件为:菜籽饼水分含量小于10%,浸出温度62℃,液料比3∶1,浸出溶剂95%异丙醇-环己烷(3∶1);混合油水洗温度60℃,热水加入量0.8~1倍95%异丙醇;异丙醇水溶液蒸发温度100℃,盐效萃取中碳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50%,50%碳酸钾溶液与95%异丙醇体积比2∶1;碳酸钾溶液的蒸发温度59℃,真空度0.095 MPa.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混合溶剂浸提富含黄酮、VE的麦胚油。对正己烷、正己烷/乙酸乙酯、正己烷/正丁醇、正己烷/丙酮、甲醇/丙酮、异丙醇/1,2-二氯乙烷6种浸出溶剂进行筛选,发现正己烷/丙酮浸出效果较理想。兼顾提油效率、所提麦胚油的VE含量和黄酮含量,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正己烷/丙酮浸出麦胚油的理想工艺条件为:浸出温度45℃,浸出溶剂滴速5.5 mL/min(原料100g),浸出时间45 min。该条件下,脱脂麦胚残油率0.354%,麦胚油VE含量3.794 9 g/kg,黄酮含量10.29 g/kg。  相似文献   

17.
在油脂浸出工艺中,如何增加蒸发系统的蒸发量、降低毛油色泽、避免闪发罐冒油以及降低浸出毛油的含溶剂量等,这些都是浸出工艺中相当重要的环节。它对溶剂损耗、饼粕残油、油品质量都有很大影响。 近一年来,我们在第一期米糠浸出生产时,在蒸发系统中第二道长管蒸发器底部加装了直接蒸汽,以助蒸发。经过几期来的棉籽、米糠浸出生产实验,证明有如下效果: 一、增加了溶剂的蒸发量。混合油通过第一道长管蒸发器时,有65%左右的溶剂得到回收,然后,混合油再进入第二道长管蒸发器,这时的混合油浓度为30~35%左右。未加装直接蒸汽前,第二道长管蒸发器中混合油通过闪发罐后浓度只能达到95%左右。现加装后混合油浓度可达99%左右,这样就减轻了汽提塔的蒸发负担。  相似文献   

18.
武丽荣 《中国油脂》2005,30(12):24-24
用正己烷-丙酮混合溶剂对棉籽坯片进行浸出,丙酮的浓度在10%~75%变化。正己烷中添加少量的丙酮溶剂即可以显著增加棉籽坯片中游离棉酚和总棉酚的萃取率。感官测试发现,用100%正己烷浸出的棉籽粕和体积比为90:10的正己烷一丙酮混合溶剂浸出的棉籽粕的气味没有差异。100%正己烷浸出棉籽坯片可以脱除约47%的游离棉酚,而正己烷一丙酮(90:10,V/V)混合溶剂可脱除超过80%的游离棉酚。  相似文献   

19.
分,又是影响后道精炼工序中脱溶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降低浸出毛油中的残留溶剂对降低浸出油厂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意义。 我厂使用的浸出设备九八年安装,处理量为100 T/d菜籽饼,蒸发工艺为常压蒸发工艺,汽提塔为上下两段碟盘式汽提塔,其直接汽进汽管为 DN 25无缝碳钢管。 一般情况下,浸出车间操作工是将嗅不到汽提塔出口毛油中溶剂气味做为判定毛油中残留溶剂量的标准,在通常情况下,毛油中溶剂含量低于 500 ppm,就嗅不到溶剂气味,有的毛油嗅出有溶剂气味时,溶剂含量也不超过 1,0…  相似文献   

20.
劣质溶剂对油料浸出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青  孙勤   《西部粮油科技》2000,25(5):27-28
针对一些浸出油厂购入劣质溶剂产生溶耗高、毛油和粕质量下降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用已使用的溶剂进行工艺调查,减少成本损失,保证了毛油和菜粕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