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催化剂载体的微结构对制成的催化剂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报道了作者采用SAXS技术对催化剂载体用活性炭微结构的研究。主要测试分析了平均孔径,孔径分布,相关距离及孔表面分维等结构参数,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表明,各种活性炭气孔中微孔,过渡孔比例以及相关距离a_c都可以有显著的差别;所有的活性炭的孔界面都具有分形特征,分维数与分维值有显著的差别。 相似文献
2.
3.
4.
5.
以K2CO3对活性炭进行化学改性,考察K2CO3加入量对活性炭比表面积、孔容及孔径等物化性质的影响。随K2CO3与活性炭质量比(碱炭比)的增大,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碱炭比为6∶1时,活性炭比表面积由初始的653.3m2/g上升至1333.6m2/g。以小分子砷化物三乙胂和大分子砷化物三苯基胂为模型化合物,配制高砷催化裂化汽油,测定催化剂的砷容和脱砷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催化剂具有丰富的中孔-大孔多级孔结构,表现出更加优异的脱砷性能:微孔保证催化剂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使得活性组分能够高效分散;中孔-大孔有利于液态石油烃介质的扩散,从而增大砷化物与活性相的作用,提高催化剂脱砷效率。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在载体银催化剂上乙二醇的空气氧化脱氢制乙二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乙二醇在载体银系催化剂上进行空气氧化脱氢制乙二醛时,某些反应参数和若干催化剂制备因素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在430℃左右为宜,且应采用较大的空速和较低的氧醇比;磷和铅都是很好的催化助剂,加入其一均可使银催化剂性能得到很大改善。在相同反应条件下,与工业磷铜合金催化剂相比,载体 Ag-P 和 Ag-Pb 催化剂的乙二醛产率可比前者高7%左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传统共沉淀法进行改进,成功制备出高表面积(383.87 m2/g)高分散度(42.74%)的新型Cu-O-Al骨架结构催化剂,表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制备方法可以有效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容,并使得催化剂上铜物种的颗粒更小、分散度更高,进而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同时由于形成了Cu-O-Al骨架结构,可以显著抑制铜物种的移动,进而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本文以成本较低的空气作为氧源,在典型催化剂(CuAl3)上反应温度300 ℃、较高液时空速2 h-1下,MOP最佳转化率为85.2%,MOA选择性为55.7%,且稳定运行32 h,而该空速下传统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已基本无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不同厂家生产的对苯二甲酸精制用钯炭催化剂载体活性炭的各种物性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各种活性炭比表面相同时,其吸附量基本相近,但孔结构有较大差异,尤其是中孔孔容相差较大。中孔孔容增大,有利于钯炭催化剂分散度的提高和热稳定性增强.活性炭的表面基团对催化剂分散度也有影响,表面酸性基团含量增加,值化剂分散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二步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Cu/Zn比例不同的铜基催化剂,测试它们的活性并与Cu/Zn比例关联,确定了用该方法制备催化剂时的最佳Cu/Zn比例。同时,本文还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活性炭载体对钌催化剂制备及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选择 5 种活性炭作为载体制备负载型钌催化剂,采用元素分析、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等表征手段,考察活性炭载体的化学组成和表面结构对钌催化剂金属分散状况的影响。以不同活性炭为载体制备了一系列钡助催钌催化剂,并在450 ℃、10.0 MPa条件下进行氨合成活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载体的原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决定了载体的化学组成和表面结构,以具有高纯度、较大比表面积、较大比孔容和适当孔结构分布的活性炭为载体制备的钌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氨合成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N2低温吸附(BET)、扫描电镜(SEM)、X射线荧光分析(XRF)、热重分析(TG-DTG)和程序升温脱附(TPD)等表征手段,系统地研究了活性炭载体预处理前后的物理结构、化学组成和表面性质的变化,并考察了活性炭载体负载的钌催化剂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商业活性炭载体的纯度、孔结构(微孔和中孔)、表面形貌以及表面含氧基团(-COOH,-OH和-COOR)存在明显的区别。未处理过的商业活性炭经过高温氢气和硝酸预处理后,其物理与化学表面性质得到了改善,有利于提高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分散及催化活性。在475℃下耐热16 h后,钌催化剂仍能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配置了A、B两组混合硝酸盐溶液,采用两步滴定共沉淀法制得5种多元铜基催化剂,在固定床微反-色谱联用装置上对制得的催化剂进行了二甲胺歧化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若不通过B溶液加任何组分,制得催化剂对应的歧化反应平衡需68.7h;若在B中加入Ni-Ba-Al、Ni、Ni-Ba、Ni-Mg-Al,对应的歧化平衡分别需要36.9h、33.0h、29.4h、25.3h,催化剂中Ni还原程度分别为1.63%、30.24%、59.20%、92.22%。加入不同组分,催化剂性能不同,二甲胺催化歧化活性与催化剂中Ni的还原性能密切相关,从反应机理中探讨了它们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