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课程“食品生物化学”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通过“三结合三改革一主线”的教学模式改革,助力学生领略“食品生物化学”在新农科建设中的发展与应用魅力,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涵养了学生的家国和“三农”情怀,培养了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旨在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和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2.
电子信息时代的全面来临使传统会计学专业在教育教学和就业创业上面临挑战与转型。“新文科”强调学科深度融合、专业交叉协作,是建设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会计学教学模式改革应以“新文科”为背景,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设置体系,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会计人才,更好的服务于新时期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广西轻工业》2019,(4):160-161
以工程教育认证的新工科专业建设为背景,据新工科高等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及我校车辆工程专业最新培养方案,针对目前许多高校车辆工程专业在《内燃机设计》课程设置或教学存在的较多问题,以工程教育认证的主要理念为指导,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为基础,以混合式教学方法为依托,以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为核心,对车辆工程专业的《内燃机设计》课程进行适应性改革,探索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蒲晓璐  崔玥  王琳  刘易东 《食品工业》2022,(12):266-271
为了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国家提出“新工科”,积极推进面向未来与产业需求、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工程教育改革。文章阐述了在食品类专业教育中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与新工科高等教育要求相融合、与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的应用价值,总结了坚持立德树人-强调思政引领、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构建双创教育实践平台、产学研创协同育人四种主要应用途径,归纳了目前国内外高院在食品课程和专业建设上创新创业思维的应用成效,为新工科食品类创新创业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为深化双创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有机融合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达到在专业课程的知识传授同时提升学生能力培养,加强价值导向和引领的目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融合思政教育与学科内容。以“制药分离工程”课程教学为例,基于课程内容和特点,探讨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内容的筛选、融合设计及融合方法,对于制药工程专业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新工科”背景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问题,以“新工科”的内涵及要求为导向优化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反向设计机制、“评价-反馈-持续改进”循环工作机制。搭建由基础认知实践平台、专业导向实践平台和创新融合实践平台三部分构成的能力递增式实践平台,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兼具理论知识、实践技术以及科研素养的创新型人才,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期望为服装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为新工科复合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7.
面向“新文科”建设目标,从知识的交叉融合、学生的均衡发展和教育的实践性等方面分析了课程改革的要求,认为设计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教师素质的发展,提出了以点带面、T型培养和建立学习型教师团队等改革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8.
《广西轻工业》2019,(2):138-140
为了提高基于食品专业微生物教学水平,基于现代教育中基于新工科课程建设的要求,对微生物课程进行教学模式的优化。分别从课堂教学及以工程素质人才建设任务的实践为导向,并充分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及学科发展的多学科融合现状,为达到培养具备复合能力人才的目标,对课程内容、学习及实践模式进行探讨与总结。  相似文献   

9.
邹媛媛  熊先青 《家具》2022,(2):102-106
随着我国“新工科”建设的全面推进,对家具设计与工程专业《木家具制造工艺学》课程展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旨在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责任担当。立足“新工科”背景下《木家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完成了必要性分析、建设内容设计及案例总结,提出了《木家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思政实现路径。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不仅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内动力,强化自主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等,同时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素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家具设计与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提供了改革思路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对工科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阐述粮食工程专业“粮食厂仓供电与自动控制”课程特点,分析该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重要意义和科学方法,提出新工科背景下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工程伦理、职业道德、爱国等意识的培养,思政教学中可采用案例教学、微课、翻转课堂等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新工科”的提出为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包装材料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开展“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根据包装材料学的课程特点,提出采取优化与更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增加自主学习环节和实践创新项目等措施,以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培养出符合新工科需求的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从而更好地为建设现代经济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2.
陈旧的“夕阳产业”观念使纺织工程专业一度成为冷门专业,专业知识学习的枯燥、理论性强、教学资源缺乏等问题导致每年有大量的纺织专业学生转专业离开。产业用纺织品课程立足“新工科”建设背景,采用现代化纺织新观念、科技前沿新知识、信息化教学新手段、多样化考核新方法为学生打造“纺织工程+新课堂”。通过初步的探索与实践,学生对纺织专业的认同感增强,对纺织课堂的参与度提高,对知识的掌握与灵活运用能力得到加强。同时,课程创新也将理论课堂与实验室资源、校企实践基地等资源有效整合,互为依托,形成“课内理论—校内实践—校外实习—多样化考核”的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13.
周雪  杨旭 《现代盐化工》2022,(4):121-124
“大学物理”作为理工科专业的通识性基础必修课,具有开设时间早、课程周期长、知识覆盖面广的特点,是理工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大学物理”课程一般包含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与量子概述等多学科内容,知识体系庞大,内容较为复杂,教学过程中通常存在授课形式单一、填鸭式教学、课堂不活跃、授课效率较低等问题。首先分析了“大学物理”课程的特点及实施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其次探讨了实施课程改革的方案,最后以重庆工商大学机械专业为例,分析了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学科交叉融合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新工科建设的要求。以纺织工程专业核心课程《非织造学》为例,在明确该课程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机制和开展论坛交流等措施,加强《非织造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不断提高《非织造学》课程的教学质量。通过多学科知识的引入,拓宽学生专业视野,提升学生专业水平与就业能力,为其他课程开展学科交叉融合和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粮油食品工艺学(双语)”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涉及多门类、多学科,学习难度较大。为提升课程质量与教学效果,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 OBE)理念融入课堂教学,融合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为一体、专业教育、科学研究与创新创业教育交叉,建立“课前预习—课堂目标—课堂参与—课堂测验—课后总结—持续改进”教学策略结合多元化立体教学方法,通过从教学质量评价、教学成果等多元素总结建立“课程教学—意见反馈—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方案,有效支撑“基础知识教育、实践能力建设、思想价值引领、综合素质提升”多维度课程目标的完成,利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结合“新农科”的时代背景,针对“果品蔬菜工艺学”课程特点,设计出翻转课堂的一套流程。教学准备阶段包括:学情分析、教学资源的精选、线上学习平台的搭建;课堂教学阶段包括:建立学习小组、理论的理解和问题解决;考核与反馈阶段包括:建立教学档案袋、“1+3+3”反馈模式和过程性评价方式。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农林院校培养符合未来发展需要的新农科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广西轻工业》2019,(11):150-151
新工科背景下,单片机技术课程包涵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学科交叉,知识点多而杂,该方案提出在新工科背景下对单片机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把单片机课程理论教学、实验和课程设计打通,同时,利用专业社团和大学生竞赛等平台,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单片机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切实做好新工科背景下电气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响应“新工科”培育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人才要求,高校需要对工科专业的教学模式做出改革和创新。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是工科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培育学生实践、创新等能力上有着较强的优势,为了更好地满足新工科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当前需要针对此课程教学的缺陷,对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培育出优质的人才。对此,文章分析了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内涵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新工科”背景,对其实验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从修订实验教学大纲、增加实验教学课时、建立仿真实验系统、设计多种实验类型、创新实验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9.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课程思政是在本科教育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同时,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教育(OBE)和持续改进核心理念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有效提升工科教育质量,促进工科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适应,提升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功能性食品”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OBE理念和课程思政导向,从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等视角,分析“功能性食品”课程开展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提出有效提升课程的思政素养和工程能力培养目标及相关措施,贯穿教学活动全过程,结合教学改革反思,较好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思政意识,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功能性食品”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工科建设要求传统工科专业的内容、标准、方法技术等均需进行不同程度的变革创新。“食品技术原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食品类工科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其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创新对培养更高质量的优秀食品类人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新工科建设要求及“食品技术原理”课程的教学现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和评价体系方面探讨课程的教学改革,以期改善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其更契合新工科理念,进而促进食品类工科专业创新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