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波形分类技术在鄂北薄砂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流相砂体的沉积过程中,砂泥岩在空间上的位置、厚度方面可以形成多种岩性组合模式,因此其对应的地震反射波会有不同的波形。应用神经网络波形分类技术,可以对波形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实现在区域上预测砂体的沉积相分布状况。考虑到低分辨率的地震资料和薄砂层之间的矛盾,谨慎的保幅性提频处理是需要的,但须以更高的井-震相关性及不变的横向振幅关系为前提。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三段的沉积特征,采用神经网络波形分类技术对反映不同岩性组合模式的地震波形进行相关和归类,预测出了多种砂体沉积模式的平面展布趋势。通过与由实际钻井得到的砂体分布图进行对比,发现二者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波形分类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预测砂体的分布规律并且对于薄砂体具有较好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提高大牛地气田储量动用程度,加快天然气开发步伐,开展了体积压裂应用研究及现场试验。初步论证了大牛地气田体积压裂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大牛地气田体积压裂实施控制技术——裸眼水平井段内多缝体积压裂技术。该技术现场应用2口井,压后最高无阻流量达11.1×104 m3/d,是同层位邻近水平井的1.83.8倍,取得了明显的改造效果。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华北分公司利用水平井高效开发大牛地气田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大牛地气田属致密砂岩气田,剩余未动用储量品位差、有效厚度薄、纵向叠合程度低,采用水平井开发效果较好,但国内没有成熟的开发技术和经验。因此,优化研究水平井开发技术政策,完善气藏工程配套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基于经验公式、动态分析、数值模拟、经济评价等方法,对水平井整体开发动用条件下的产能评价、单井设计、井网井距等开发技术政策进行了优化研究,明确了层系划分原则,确定了多种产能评价方法,明确了气井配产比例为无阻流量的1/5~1/3,水平段长1 000~1 200 m,轨迹应垂直于最大主应力方向并尽量位于储层中部,压裂缝设计应参照定量计算模型,井网采用排状交错井网,井距800~1 200 m,废弃地层压力8 MPa,采收率40%。形成的气藏工程优化技术,已应用于大牛地气田水平井整体开发方案中,为方案成功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盒3段河道砂岩相控储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3段属于典型的河流相沉积,由于地震属性预测受地震分辨率限制,造成河道砂体储层预测的多解性。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对盒3段目的层进行了沉积相展布规律研究,认清了盒3段顶界面地震反射层Tf9是一个在全区有近似等时地质意义的反射界面,盒3段上砂组的厚度与Tf9平均振幅的统计关系符合调谐振幅原理,从而优选出盒3段砂岩的振幅敏感属性。通过地震相、测井相及沉积微相综合分析,认为盒3段振幅敏感属性平面图与其沉积相展布规律一致,通过相关分析能较好地预测出砂岩发育的有利区。在D66井附近目标区的实践表明,砂岩预测结果与实钻吻合率达90%。由此表明,以沉积相、沉积特征约束地震属性预测能实现对复杂地质体的准确预测和描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地震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震属性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获得了应用。通过地震属性的研究和应用,可以获得储层沉积相带、砂体展布、流体状况等方面的信息。在致密碎屑岩气藏地震储层预测工作中,考虑到研究的阶段性和研究目标的尺度,相关研究工作应该分层次来开展。在大牛地气田的勘探开发工作中,分层次的研究思路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波形分类、相干体技术被用来进行沉积相带的展布预测,通过振幅为主的属性分析技术、岩性反演技术对砂体展布进行了预测,结合地震属性和测井信息对储层物性、含气性分布状况进行了预测。相关预测工作获得了较好的现场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6.
大牛地气田储层横向岩性变化剧烈、纵向砂泥叠置,具有非常强烈的非均质性,为典型低渗特低渗油气田。为进一步提高储量动用率,2012年针对大牛地气田实施水平井规模化整体部署。水平井整体部署成功率的提高所面临的难题是在单砂体精细刻画的基础上进行水平井轨迹设计。通过攻关研究,形成了适用于水平井轨迹设计的深度域随机模拟反演技术,通过利用测井资料的准确深度信息,有效解决了A靶点及导眼井测井数据测深不够,无法准确标定的难题。经数百口水平井部署及跟踪证实,该技术不仅极大提高了目标砂体埋深预测精度,同时有效降低了井间合成记录标定的误差,地层对比关系正确可靠,反演外推能力明显提高,有力地支撑了大牛地气田2012年10×108 m3及2013年9×108 m3天然气产能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7.
提取小层的地震属性,在属性标准化和优选的基础上,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大牛地气田西南部已开发区某小层地震属性对砂岩厚度的回归方程。应用效果表明,振幅类属性与研究区砂岩厚度的相关性较为显著,利用建立的回归方程可以定量预测井间砂岩厚度,预测的可信度较高,且在调谐厚度范围之内,预测的可信度随砂岩厚度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8.
根据陆相盆地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地震资料 ,对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山一段地层层序进行了识别和划分 ,并对层序地层的特征和演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山一段地层属于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 ,其中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较为发育。在这种沉积背景下 ,可以识别出 2种超短期旋回类型和 4个短期旋回层序。对这些旋回特征进行了描述 ,建立了该区的等时地层格架 ,以此为基础 ,将大牛地气藏山一段地层划分为 4个小层  相似文献   

9.
苏里格气田是国内致密砂岩气田的典型代表,由于储层物性差,有效砂体规模小、非均质性强,现有的水平井布井方法难以在时间、空间维度上统一多学科多尺度数据,导致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影响了水平井的开发效果。为此,以气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8段、山西组1段储层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了辫状河体系带对沉积微相展布和有效砂体分布的控制作用,分辫状河体系叠置带、过渡带形成了水平井地质目标的优选标准,进而提出了以地质模型为基础的差异化部署水平井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有效砂体厚度薄、规模小,在空间高度分散,预测难度大;(2)叠置带储层规模大,稳定性和连续性强,应侧重于储层厚度、储量集中程度等整体性评价,整体式部署水平井;(3)过渡带沉积水动力弱,储层连续性相对局限,应在优选富集区的基础上,侧重于隔夹层描述、相邻直井生产动态分析等局部“甜点”评价后再部署水平井;(4)可将该区水平井分为4种类型,其中Ⅰ、Ⅱ类井主要位于叠置带,Ⅲ、Ⅳ类主要位于过渡带,4类井的合理配产分别为大于5×10~4m~3/d、(4~5)×10~4m~3/d、(3~4)×10~4m~3/d、小于3×10~4m~3/d。结论认为:(1...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提高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盒1段气层的储量动用程度、评价水平井组开发的经济技术可行性,开展了以多级管外封隔器分段压裂为主导的水平井组工程压裂工艺试验。首先对丛式水平井井组压裂方案进行优化,结合井场地面情况及井身轨迹,优选了压裂工艺、压裂顺序;其次,结合储层工程地质特征,单井录井、气测、随钻伽马等资料以及井网条件,研究了不同的压裂裂缝参数及设计施工参数,并开展了相邻两井同步压裂技术研究;第三,结合施工参数及裂缝监测结果对设计参数进行了实时调整,形成了丛式水平井组分段压裂优化设计工艺技术及其压裂现场优化调整技术;第四,针对现场大规模施工及同步压裂试验易出现的突发情况,制订了详细的应急预案,确保井组压裂成功实施。最后在A井组进行了6井46段现场试验,压后井组天然气无阻流量达77.63×104 m3/d,为该气田致密砂岩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水平井钻井技术在大牛地气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水平井钻井技术日趋完善与成熟,正不断探索用于低渗透气田的开发研究.分析了应用水平井开发大牛地低渗透气田的钻井技术难点,阐述了水平井钻井技术,包括钻具组合、钻进参数优选、侧钻、井眼轨迹控制、煤层段钻进以及测量设备配套等技术.探索了大牛地气田水平井钻井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利用配套的钻井技术在该地区完成了9口水平井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为同类油气田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结合多簇分段压裂技术的原理及特点,针对多级管外封隔器分段压裂技术存在的施工管串工具较多、节流摩阻较大、无法开启特低渗储层段等技术瓶颈,文中提出了采用水溶性暂堵剂形成的水平井多簇分段压裂技术,并对暂堵剂的成胶状态、溶解性能和抗压性能进行了研究,最后在×井成功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井获取无阻流量为1 1.1×104 m3/d的高产气流.  相似文献   

13.
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开发技术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具有“低渗透率、低压力、低丰度、薄储层、强非均质性”的特征,单井产量低、压力下降快、稳产难度大、开发难度大。为了实现该气田的有效开发,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从2001年开始持续攻关,逐渐掌握了该气田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地质特征精细描述的方法,形成了针对该气田薄层强非均质性致密砂岩储层的水平井开发地质、快速钻井、多段改造等技术系列。水平井有效储层钻遇率已由初期的23%提高到目前的60%以上,单井日产气量超过5×104 m3,是邻近直井的3~5倍,已规模建成水平井整体开发区,实现了气田开发方式的转变,开发水平和开发效益显著提升。苏里格气田低渗透强非均质性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开发技术的成功应用,说明了水平井是致密砂岩气有效开发的重要技术,也展示了该气田致密砂岩气藏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藏总体呈现储层横向变化快、纵向多层发育的地质特征,水平井有效规模开发难度较大。为提高其开发效果,基于对已投产水平井单井控制动态储量、递减率、产能等动态指标的精细评价,从沉积位置、储层厚度、钻遇储层长度、井段位置、轨迹类型、改造方式等方面入手,分析了苏里格气田某区块水平井开发指标的影响因素,并应用灰色关联法定量分析了各参数对水平井产气能力的贡献值。研究结果表明:钻遇储层长度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储层位置、沉积微相、储层厚度、轨迹类型,改造方式。结论认为,该区块致密气藏水平井开发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部署应以心滩和河道中部微相为主;(2)优质砂体厚度大于8 m,横向展布相对稳定;(3)水平段长度在经济效益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长;(4)轨迹类型以平直型为主;(5)改造方式以裸眼封隔器为主。  相似文献   

15.
关琳琳 《石化技术》2020,(2):92-93,95
地震资料具有较高的分辨率,通过精细的构造解释,可以为页岩气水平井地质导向提供较为精确的地层深度和倾角数据。地震正演模拟可以指导地震资料精细解释,使得研究工区微幅构造、微小断层得以落实。本文以南川工区为例,分析总结了页岩气水平井导向中地震资料的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16.
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优化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凡辉  郭建春  刘恒  尹建 《石油学报》2013,34(5):959-968
针对川西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开展了分段压裂优化设计及现场应用研究。采用水平井分段压裂诱导应力场模型,以提高储层整体渗流能力为目标,优选了裂缝起裂次序、裂缝间距和射孔参数,通过优化压裂施工净压力和排量沟通了主裂缝周围的天然裂缝。现场实施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水平井压裂8~13段,每段内射孔2~3簇,每簇长度为0.5 m,相同压裂段内簇间距为30~60 m;采用中间为12~16孔/m、两端为16~20孔/m的变密度射孔,优化排量为3.5~6.5 m3/min;采用优化设计技术实施的5口井平均稳定产量为5.3×104m3/d,较优化前有明显提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同类型致密砂岩气藏的水平井分段压裂优化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大牛地气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1段(盒1段)是典型的低渗透储层。为明确储层的应力敏感性,选取了不同类型的13块岩心开展了应力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盒1段岩心普遍存在应力敏感,且存在渗透率滞后现象,这说明随净应力的增加,岩样发生了塑性变形。采用内应力敏感指数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物性较好的Ⅰ类储层应力敏感性较弱,Ⅱ类、Ⅲ类储层为弱~中等,13块岩心的平均内应力敏感指数为0.086,整体评价应力敏感性为弱。建立了Ⅰ-Ⅲ类储层的多级压裂水平井数值模拟模型,并将储层无因次渗透率随地层压力的变化关系加入到模型中。在定气井产量的条件下,对比应力敏感对水平井开发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于Ⅰ类储层,应力敏感对稳产时间和稳产期产气量影响很小,仅降低1.6%;Ⅱ类储层影响较小,降低了11.2%;Ⅲ类储层则影响较大,降低了23.6%。因此应加强Ⅱ类、Ⅲ类储层气井的配产研究和生产管理,保证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8.
致密砂岩气藏是我国天然气资源的重要类型,水平井是提高该类气藏单井产量的主要技术手段。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致密气藏砂体的内部结构复杂,气层薄而分散,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水平井产能差异极大。因此,采用气井分类评价的思路,建立不同类型气井地质模型与产能动态特征关系,按产能和经济效益将气井分为好、中、差3类。根据目前该气田水平井的部署情况,分类评价水平井优选井位加密部署和区块整体部署两种方式下水平井的开发指标,用以指导致密气藏水平井的开发评价。在此基础上,针对致密气藏产能评价的难点,提出了基于单裂缝的水平井产能评价新思路;从致密砂岩气藏提高储量动用程度的角度,初步讨论了水平井砂体内部构型、开发后期剩余储量的分布方式,并给出了相应的开发建议:非主力层未动用储量采用混合井型井网进行开发,主力层段内的未控制储量要在经济技术允许的条件下;水平井井距和压裂间距应按照合理范围的下限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