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三叠系低成熟生油岩干酪根进行加水热解后的产物中饱和烃分布参数与未热解生油岩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异构烷烃比值上升;加入蒙脱石的样品正构烷烃碳数分本范围前移:引人注目的是,生油岩抽提物中的姥鲛烷优势热解后转变为植烷优势。  相似文献   

2.
马晖 《石油实验地质》1986,8(3):295-298
在石油勘探中,各类型生油岩所生成的石油数量和性质,主要取决于生油岩的有机质丰度、干酪根的类型以及有机质的成熟度。热解色谱分析是研究生油岩中有机质性质、成熟程度和不溶有机质的演化特征以及进行生油潜量快速估价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就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石炭—二叠系的一些生油岩样品的热解色谱分析资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云南保山盆地生物气源岩有机碳含量、源岩可溶有机质及族组分特征分析,认为绝大多数源岩样品已达生油岩标准;通过气源岩镜质组反射率、岩石热解参数的研究,认为该盆地源岩处于未成熟阶段;通过气源岩有机质饱和烃色谱特征分析,认为该区有机质沉积时期主要为弱氧化-弱还原环境,有机质以陆源输入为主的混合型有机质.  相似文献   

4.
云南陆良盆地面积为325 km 2 ,盆地内上第三系烃源岩有机物丰度高,通过对有机碳含量、氯仿沥青“ A”和总烃含量、热解生油潜量进行分析,认为绝大多数烃源岩样品已达生油岩标准;通过对岩石热解参数、干酪根稳定同位素和元素组成、煤样组成、族组成和正构烷烃的研究,认为有机质类型绝大多数都属于Ⅱ B 型;通过对镜质体反射率及正烷烃与族组成的研究,认为该盆地烃源岩属于未成熟阶段;参照国内外学者普遍采用的生物气划分标准,把陆良盆地上第三系天然气划定为生物气。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该盆地生物气形成的3 个主要条件:①草本腐殖型有机质含量丰富;②水化学特征是还原状况下低矿化度;③地温梯度为3 .66 ℃/100 m ,地面温度20 ℃。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用“生油岩评价仪”(ROCK EVAL)模拟干酪根热降解生油,通过五个盆地的未成熟生油岩的人工热演化模拟试验,表明其结果与成熟生油岩的自然热演化情况相符。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成熟度与热解烃率、有机质类型与热解烃率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此关系解决受成熟度、有机质类型及有机质丰度三个主要因素控制的成熟生油岩的生油量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云南保山盆地气源岩有机碳含量、源岩可溶有机质、族组分特征、镜质组反射率、岩石热解参数分析,认为绝大多数源岩样品已达生油岩标准, 该盆地源岩处于未成熟阶段; 通过气源岩有机质饱和烃色谱特征分析, 认为该区有机质沉积时期主要为弱氧化-弱还原环境, 有机质以高等植物输入为主; 通过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碳同位素研究, 认为保参1 井有机质母源以高等植物为主, 沉积环境主要为沼泽相。  相似文献   

7.
最大反应速率法在生油岩生烃率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岩石评价仪对东濮凹陷埋深1801m的未成熟生油岩进行不同升温速率(2、5、10、15、20℃/min)的热解动力学模拟试验,得到热解反应速率最大时的不同温度Tmax。根据这些温度值,用最大反应速率法模型进行回归,求得该生油岩的表观活化能E和指数前因子A分别为199.6KJ/mol,和2.803×1013sec-1。根据这两个热解动力学参数,及东濮凹陷的沉降速率(0.26mm/y)和地温梯度(0.03℃/m),算得该凹陷不同埋深生油岩的生烃率。如埋深为2768m时,生烃率为0.05(可视为生油上限);埋深为3571m时,生烃率为0.95(可视为生烃下限);最大热解速率时埋深为3337m(可视为生油高峰值)。所得生烃率计算,较符合实际情况,可以认为,最大反应速率法模型是一种较简单可行的模拟方法,岩石评价仪是一种适宜于进行生油岩热解动力学的仪器,所得不同埋深的生烃率的计算结果对于油气资源的评价和石油的勘探开发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研究区未熟烃源岩样品热解实验求出的表观活化能与生烃率以及指前因子与表观活化能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生烃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可计算任意埋深处的生烃率及任意埋深段的生烃强度,进而计算生烃量。应用该模型测算了江汉盆地JJ、QQ、XX凹陷潜江组未熟烃源岩在现今的累积生油强度和生油量。通过与其它两种生油量计算方法的对比表明,化学动力学法在生油量定量预测中是实用可信的。   相似文献   

9.
江苏句容盆地继下青龙组(T1x)碳酸盐岩产层中发现自生自储的低—中等成熟度原油之后,又在上覆上青龙组(T1s)见到未成熟的碳酸盐生油岩。这种在地质时代相对较老的早三叠世中见到未成熟碳酸盐生油岩的情况,国内尚属首次发现,值得引起重视。本文主要应用烃类组成、岩石热解色谱、烷烃气相色谱、干酪根红外吸收光谱和镜质体反射率等分析成果,对未成熟碳酸盐生油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成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岩石热解技术已在油气田勘探开发研究中广泛应用,在评价生油岩生烃潜力和储集岩含油性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岩石热解分析方法研究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和贝尔凹陷的白垩系各生油岩层,得出结论认为:干酪根主要类型为Ⅱ型,生油潜力较好.  相似文献   

11.
合肥盆地寒武系底部烃源岩沉积环境和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肥盆地海相油气的勘探逐渐受到重视。盆地西部发现的寒武系底部海相泥质烃源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其沉积环境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是进一步油气勘探的基础。层序地层学及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沉积构造环境为拉张裂陷向移离扩张的过渡阶段,盆地性质属于内裂谷盆地向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过渡类型,对于烃源岩的形成和保存极其有利。该套烃源岩有机碳平均含量为6.46%,有机质类型为I型,Ro(2%~3.5%)与Tmax(500~600℃)反映的成熟度已进入过成熟早期乃至晚期阶段。生物标志物反映该套烃源岩在强还原高盐度的环境中形成,生源为菌藻类低等生物,其演化程度处于生油阶段。两类有机地化指标反映的成熟度差异,可能是各自代表的有机质不同。Ro和Tmax主要反映烃源岩主体的成熟度,而生物标志物可能主要反映岩石包体有机质的成熟度。综合研究认为,该套烃源岩不仅处于生气高峰期,并具有生油的可能。该套烃源岩沉积环境和地球化学的研究,为合肥盆地勘探下古生界天然气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全岩开放体系程序升温热模拟实验装置,对哈2井三叠系灰黑色泥岩样品进行了不同升温速率对产气率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350~500℃期间,升温速率快时(20℃/m in)测得的产气量与升温速率慢时(5℃/m in)测得的产气量比较接近;在500℃以上,升温速率快时(20℃/m in)测得的产气量大于升温速率慢时(5℃/m in)测得的产气量。这一结果与前人所做的封闭体系下升温速率越慢产气量越高的结论正好相反,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本次实验采用的是开放体系,其与封闭体系下的实验反应环境和反应过程不同,升温速率对产气率的影响可能与实验体系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合肥盆地地球化学空间场属低背景、低湿度和非均匀场范畴。烃类指标浓度在盆地周边高、中间低。化探异常总体上表现为东强西弱、南北分带,异常上方三维荧光图谱以B型为主、P型次之,与轻质油、煤成烃特征相对应。从地球化学角度建议合肥盆地下一步勘探工作应继续采用综合勘探手段,重点解剖吴山庙—双墩集、桃溪—三河、曹庵—朱巷—白龙镇等不同类型的化探异常。   相似文献   

14.
合肥盆地原型恢复与油气评价的研究方法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合肥盆地研究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其相关学科领域的前沿研究趋向,该文综合分析探讨了合肥盆地原型恢复与油气评价的基本原则、研究思路及其相应的多学科一体化研究方法,强调合肥盆地研究必须坚持"整体、动态、综合"的基本原则,采用盆地今-古构造分析与造山带演化相结合、原始盆地恢复与油气成藏动态预测相结合、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的多学科一体化综合研究方法,全面揭示合肥盆地的原始地质构造面貌、形成演化及其多旋回复杂改造特点以及合肥盆地不同演化阶段油气成藏要素的形成-改造-赋存环境及其与油气成藏作用的时空配置关系,客观预测合肥盆地有利的油气成藏-保存单元和有利的勘探区带目标。   相似文献   

15.
郯庐断裂带对合肥盆地油气地质条件的控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郯庐断裂带的左行平移发生在早白垩世,并将大别—胶南造山带左行错开。该断裂带的平移在合肥盆地东部控制发育了早白垩世的走滑盆地,其中沉积了朱巷组地层。早白垩世走滑盆地内的半深湖—深湖环境下,形成了一套最大累计厚度达600m的暗色泥岩,属于腐殖型的较差烃源岩。郯庐断裂带晚白垩世—老第三纪的伸展运动,在合肥盆地东部控制形成了半地堑式断陷盆地,分别沉积了上白垩统响导铺组、张桥组和下第三系定远组。响导铺组和定远组中形成的烃源岩最大累计厚度不超过200m。新第三纪以来,随着中国东部受压、郯庐断裂带的逆冲活动,合肥盆地随之消亡。合肥盆地最有前景的勘探目的层应为石炭—二叠系含岩系。今后应加强对这套地层的构造、沉积相、煤生烃、二次生烃潜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合肥盆地盆缘刘老碑组烃源岩特征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刘老碑组在合肥盆地周围的露头和钻井资料,通过地层特征、有机地化指标和岩相古地理的综合分析,认为刘老碑组有机质丰度达到烃源岩的要求,母质类型为Ι型干酪根,烃类转化率高,而且泥岩厚度大,总生烃量也大;虽然有机质已经过成熟,但完全可以生气,即处于热裂解成凝析油-湿气阶段,因此提出刘老碑组可作为合肥盆地的气源岩。此外,依据地层和盆地内的地球物理资料,推测合肥盆地内部可能存在刘老碑组,这为合肥盆地寻找天然气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FCC汽油临氢吸附脱硫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固定床吸附装置上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吸附脱硫实验,对比了三种吸附剂的脱硫效果,考察了吸附温度、空速、氢气流量对催化裂化汽油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吸附脱硫工艺条件为:吸附温度320 ℃,空速2.0 h-1,氢气流量60~140 mL/min。在此条件下,吸附剂的硫容量为4.02 mg/g。  相似文献   

18.
压力下生油岩的热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压力差热分析仪(DTA)分别对新疆和吉林两种生油岩做了压力热解实验.获得了试样在压力1~60atm、升温速率为10℃/min条件下的热解DTA图谱,并采用总包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的积分法和微分法求得了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压力对于酪根的热降解有阻滞作用,对其热解动力学参数有一定的影响,文中还提出了压力因子f——反映压力对热解的阻尼作用;建立了新的压力热解动力学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合肥侏罗纪盆地性质及其与大别造山带沉积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盆—山耦合关系角度研究大别造山带与合肥侏罗纪盆地的性质,提出伴随着大别山的第二次隆升,早侏罗世大别山北缘出现了最强的沉降—沉积,形成了合肥侏罗纪前陆盆地;随后中—晚侏罗世时盆地南部沉降—沉积强度显示出变弱的趋势,期间没有再出现沉降—沉积再加强的现象。简要介绍了盆地不同地区侏罗纪地层的沉积物特征及发育特点,在此基础上,从盆地结构、沉积物碎屑骨架组分、层序结构、沉积体系等角度研究了合肥侏罗纪盆地对大别造山带的响应,指出二者之间具有较好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