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2)
四川盆地边缘复杂山区地形起伏剧烈,相对高差大,灰岩普遍,地表地震测量条件复杂,能量吸收衰减明显,低频现象严重,导致地震记录中静校正问题严重,信噪比较低。针对该地区的特点,利用高程静校正和层析反演静校正进行监控处理,解决静校正问题,便于及时指导野外施工,保证地震数据的采集质量。  相似文献   

2.
地震勘探技术在厚层石灰岩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泽峰  李连英 《山西建筑》2004,30(15):47-48
介绍了地震勘探技术在厚层石灰岩地区的应用情况,从地震地质条件、野外施工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采区和山区三维地震勘探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赵智勇  张建民  徐平 《山西建筑》2010,36(10):110-111
根据山区三维地震勘探的技术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三维地震的激发条件、接收条件、地震资料处理等常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技术方案及施工措施,以新疆某山区三维勘探为例,介绍了山区三维地震勘探施工方法及处理效果,为进一步开展山区地震勘探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煤田三维地震综合解释技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的煤田三维地震解释以时间域运动学信息为主,适用于地质条件不太复杂的情况。如果把这种方法应用于复杂的地下地质构造,则会因为信息量小降低解释的精度和可靠性。多信息、多学科相融合,即地震运动学和动力学相结合,地震与地质、测井多学科相结合,时间域和深度域相结合的综合解释技术是提高复杂地质条件解释精度的重要手段。地震属性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和基于空变速度场的时深转换技术是三维地震综合解释的关键技术。以淮南煤田为例,利用全三维可视化技术探测出煤层内的旋纽构造和新构造运动,利用地震属性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探测出煤系地层中的陷落柱,通过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方法和基于空变速度场的时深转换技术实现煤系地层及煤层的空间预测,这些复杂地质构造的发现以及煤层的空间预测结果,对于重新评价煤田开采条件和储量具有重要意义。这项综合解释技术通过利用各种地质信息,有效地降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勘探成本,因此,将成为今后解决煤田复杂构造和岩性勘探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成莲花 《山西建筑》2009,35(7):134-135
通过具体工程实例,对地质概况和地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三维地震勘探野外数据的采集,探讨了三维地震勘探的主要技术难点及措施,指出三维地震勘探关键在基岩出露地段的资料采集上。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1)
本文针对山西晋城地区复杂多变地表条件下三维地震勘探的主要技术难点,阐述了所采用的技术对策以及所取得的地质效果。经过矿井生产的初步验证,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合理,所获得的地质成果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基于地震反演方法的奥陶系顶部含隔水层探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维地震勘探成果查明奥陶系顶部的岩性分布,从一个侧面证实奥陶系顶部隔水层的存在及分布特征,并解决底板突水防治问题,这也是当前煤田地震勘探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地震反演技术是岩性地震勘探的手段之一,把具有高纵向分辨率的已知测井资料与连续观测的地震资料联系起来,提高三维地震资料的纵、横向分辨率和对地下地质情况的勘探研究程度。应用地震反演技术对试验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确定奥陶系顶部含、隔水层的空间分布和厚度变化。研究成果表明,奥陶系灰岩顶部有隔水层存在,这样可为建立矿井突水的水量预测模型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10)
高倾角地区地震成像较为困难,而三维勘探要求精度高,观测系统类型和参数的设计关系到整个三维勘探的质量,因此,在设计时要根据地质任务的要求,认真研究区内地质资料,综合地震地质条件和设备能力等因素,选择最佳参数合理设计,满足勘探要求并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9.
罗宗帆 《工程勘察》2013,(3):90-92,96
SSP地震散射勘探技术是一种新的地震勘探方法。它利用地下介质的非均匀性产生的散射波对地质结构成像,分辨率高,图像直观,适合工程应用。将其应用到隧道塌方的地质病害诊断,查清了病害的地质原因及影响范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隧道病害治理提供了可信依据。实际应用表明SSP技术适用于山区复杂地质条件的场地勘查。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33)
复杂地表条件下的三维地震勘探,采用常规变观方法 ,将导致最终地震成果精度受到影响,严重影响了采集数据的质量。Klseis软件系统及其三维观测子系统设计软件在三维地震勘探设计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能够有效提高叠加次数,确保勘探区内覆盖次数,满足勘探设计要求。以淮北HY矿区为例,介绍了Klseis软件在三维地震勘探设计及生产中的应用。实例表明Klseis软件系统在复杂地表地区,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保证野外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14)
针对陕北某矿区地表大部黄土覆盖、煤层埋藏极浅(30~110m)不利于地震勘探的特点,采集过程中采用优化观测系统、井深因地制宜等手段;处理过程中多次折射静校正、切除初至波、叠前三维地表一致性补偿、三维地表一致性反褶积等手段;解释工程中采用剖面结合水平切片手段,较好地解决了小断层、采空区解释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成果。  相似文献   

12.
在第四纪覆盖厚度不均或风化层厚度变化比较大的工区,解决好静校正问题是地震资料处理好坏的关键。本文通过在内蒙某区内用瑞雷面波勘探技术建立地表结构模型的方法求取校正量,得到了比较好的效果,这一方法对促进复杂地区进行工程物探解决地震勘探的精度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空间采样的设计原则,从分辨率、静校正、动校正与速度分析、叠加和偏移等方面,分析了空间采样对地震勘探资料的影响,指出在资料采集阶段应采用高密度空间采样,从而提高地震勘探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根据影响三维地震勘探设计项目的质量因素,构建了质量管理模型,阐述了质量管理模型的实施方案及评价体系,为全面提高三维地震勘探设计项目质量管理及控制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课题对我国复杂山区的三维地震勘探设计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及完善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19)
在山区复杂地表条件下进行煤田二维地震勘探,二维测线布置是否合理,试验点的选择是否正确,仪器车辆和施工人员组织和安排是否合理,野外施工质量是否有保障等问题一直是野外采集工作的难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形成一套综合技术,通过研究其在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等应用表明,采用该套技术后地震勘探采集设计更加科学,仪器车辆和施工人员的安排更加合理,有助于在山区复杂地表条件下获得高品质的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16)
本文在描述黄土塬矿区地质概况的基础上,结合以往三维地震勘探成果资料,分析了在黄土塬区进行地震勘探的难点,提出了应用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思路,并总结了勘探的难点。阐述了黄土塬区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设计、采集、处理与解释方法,并用解释成果证明了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在黄土塬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为查明万利矿区某新建矿井地质构造发育情况,同时开展采区地面三维地震勘探和井下槽波地震勘探的综合地震勘探。本文介绍了三维地震勘探采集及处理解释方法,针对三维地震解释的对安全生产有较大影响的断层再进行井下透射和反射两种槽波地震勘探方法进行深入勘探,经过钻孔揭露验证,两种地震勘探方法均成功解释了F8断层,槽波地震勘探成果精度更高。结果表明,综合地震勘探方法对新建矿井地质构造发育的探测是有效的,大范围三维地震勘探结合槽波地震的精细勘探,可为矿井巷道开拓及工作面的布置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刘毅  李亮  柯纬  白亮亮  曹武庆 《四川建材》2023,(10):36-37+40
随着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矿方对物探成果准确率要求的提高,煤层厚度的准确预测也成为了矿方关注的重点,出现了许多关于煤厚解释的新技术、新方法。其中,最常见的解释方法有多参数分析法、地震波振幅分析法、地震属性分析法、波阻抗反演等,不同的解释方法适应于不同的地震地质条件及勘探要求。针对陕西彬州小庄煤矿的具体地震地质条件,通过收集地质资料,分析出3号煤层的厚度较薄,4号煤层巨厚,对于3号煤层厚度预测采用反应较敏感的地震属性技术,对于4号煤层厚度预测则采用波阻抗反演技术,最终通过选用合适的煤层厚度解释技术,从而达到比较科学准确地预测3号、4号煤层厚度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9.
雪峰山特长隧道高分辨率工程地震勘探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纪鹏  隆威  梅芳 《山西建筑》2010,36(1):309-310
根据雪峰山隧道勘察中将遇到的技术问题、深埋隧道的勘察技术现状及雪峰山隧道的地形地质特点,对复杂地形及岩层陡倾角条件下高分辨率工程地震勘探技术做了深入的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取得成果,为其他地区深埋隧道的勘察提供有效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相似文献   

20.
丛琳  李欣欣  赵国石  张国臣 《矿产勘查》2021,12(6):1424-1433
松辽盆地南部M区块构造复杂,原构造解释成果是基于二维地震资料得出的,随着近些年的开发,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求。近年来补充了很多测井、地质资料,并且对M区块西侧进行了三维地震资料的采集。本文通过对三维资料的解释以及三维资料未覆盖的二维地区的重新解释,最后将解释成果通过软件拼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研究区地震构造解释的精度。本次断层解释所得到的断层与原断层相比,主要在断层数量和断层形态上有所不同,并且通过此次构造解释,一些典型问题也得到了良好的解决,为有利区块的优选和布井方案编制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提高了老地震资料精度以及地震勘探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