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路基下隐伏岩溶病害严重地影响了道路行驶的安全,快速、连续、高效地进行路基病害探测和做好防治工作是铁路工程中的首要问题,以地质理论分析为基础,采用先进的地质雷达探测手段探测路基下隐伏岩溶大小和分布规律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结合路基下隐伏岩溶工程探测实例,分析了岩溶的形成规律和电磁波反射特征,提出了路基下隐伏岩溶探测的建议和措施,对进一步做好路基病害探测和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阳华岩摩崖石刻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目前石刻存在多种病害,主要有危岩体崩塌,石刻风化,岩体开裂、渗水及石刻表面污染等。本文在现场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地质雷达法对阳华岩摩崖石刻上部山体内部岩溶发育和裂隙分布情况进行了探测。探测结果表明,阳华岩摩崖石刻上部山体岩体破碎,岩溶裂隙发育,存在贯通的渗流通道,亟需对石刻上部岩体采取加固措施,防止病害进一步恶化。本次地质雷达探测在石质文物渗水病害勘查中应用效果良好,可为进一步采取防治与保护措施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FAST台址地质构造复杂,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洼地底部为崩塌堆积体,岩溶管道较为发育,为有效地评价洼地底板的稳定性,治理工程地质病害,亟待提高地质病害诊断技术。本文结合探测实例,说明了物探技术在FAST台址洼地探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岩溶区富水运营隧道衬砌病害发展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隧道发生严重病害路段,主要采取地下水追踪试验,结合地质调查,分析岩溶隧道衬砌病害快速发展关联因素,理清断裂构造、岩溶发育、富水条件、围岩空洞等因素是衬砌病害发展的客观作用条件,证明地表塌陷增强地下水对岩溶隧道衬砌的动力作用,可为富水岩溶地质塌陷区运营隧道的设计与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甘爱明 《建设监理》2020,(6):98-100
岩溶地区在工程建设前,岩溶发育情况的探测是一项重要的地质勘察工作,因为岩溶发育情况的探测结果是处理方案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城市轨道交通区间隧道建设中,经常受制于投资控制或场地限制等因素,设计阶段岩溶发育探测成果难以做到细致入微。为确保建设施工安全,在施工阶段必须增加超前地质预报手段来进一步探明岩溶发育情况。目前常用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单一的探测手段不能起到很好的探测效果,只有采用综合探测手段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案才能更准确地探明岩溶发育情况。对目前常用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特点进行分析,以岩溶地区某轨道交通工程区间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应用为背景,探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手段的应用成果,为制定不良地质处理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岩溶区隧道主要的不良地质为富水型岩溶管道、充填型溶洞、岩溶空腔等,如何精准判断隧道掌子面前方是否存在上述不良地质,对岩溶区隧道施工至关重要。以某岩溶区隧道溶洞探测方案为依托,首先采用弹性波发射法(TSP)对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进行探测,查明了前方不良地质的分布范围与分布特征,然后采用超前水平钻探技术对地质异常带进行验证与修正,取得良好的探测效果,有效解决了"如何精准判断隧道掌子面前方是否存在不良地质"这一关键问题,为隧道处治方案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永连公路路基“病害”勘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空洞等路基“病害”是引起道路失稳破坏的重要隐患。本文在研究测区地质地球物理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地球物理技术(浅层地震法、双频激电法和地质雷达法)对岩溶地区公路工程地下空洞进行了进行了勘察,探测结果可为路基病害的评价与处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京珠高速公路洋碰隧道病害整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京珠高速公路洋碰隧道的主要病害是隧道衬砌渗漏,地表岩溶塌陷,环形拉裂缝及衬砌脱落等。洋碰隧道主要病害是由断层破碎带以及断裂带中岩溶发育的灰岩引起的,这两种的共同作用形成了该隧道非常复杂的地质环境;地下水尤其是岩溶水是导致隧道病害的主要因素。基于以上两种病因,该隧道采用了预防监测和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理,减弱地下水对隧道结构的直接作用,提高围岩强度。  相似文献   

9.
岩溶裂隙水与不良地质情况超前预报研究   总被引:52,自引:21,他引:52  
在岩溶地区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突水、突泥等无法预料的地质灾害,给施工安全带来了重大灾难和无法估计的经济损失。为了保证岩溶隧道施工安全,对岩溶裂隙水与不良地质体的发育情况进行准确及时的超前预报,是当前岩溶地区隧道设计与施工中亟待研究与解决的关键问题。首先,对隧道建设过程中岩溶裂隙水与不良地质情况超前预报和综合预报体系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的介绍,指出岩溶裂隙水与不良地质情况超前预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隧道建设过程中地质缺陷超前勘探方法和高压大流量岩溶裂隙水超前预报方法;然后,重点介绍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探测溶洞、陆地声纳法探测断层、地质雷达探测地下水和红外探水法探测岩溶裂隙水等工程实例。最后,总结预报各种不同地质体的有效方法和将要开展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并对下一步所要开展的工作进行深入探讨,对我国在岩溶裂隙水和不良地质体探查的理论和技术创新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岩溶地质是桥梁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隐患之一,探明桥梁桩基础范围内岩溶分布特性对桥梁安全尤其重要。传统的钻孔勘探方法掌握岩溶空间分布是非常困难的,不能精确地确定溶洞的分布范围及边界。依据弹性波在不同介质中的波速差异,井间弹性波CT探测技术直观地展现不同地质体的三维分布状态,特别适合于探测桥梁桩基础落位区域等局部范围内的地下岩溶空间分布情况。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说明了井间弹性波CT探测技术在拟建基础工程落位区域地下岩溶探测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突水突泥灾害是深长岩溶隧道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要避免深长岩溶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突水突泥灾害,应对掌子面前方的隐伏含水情况进行超前探测。为准确有效预报隧道掌子面前方围岩的隐伏含水情况,须采用短期超前地质预报来配合长期地质预报。红外探测技术是一种有效、便捷的短期地质预报手段。本文阐述了红外探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探测方法,以沪蓉西高速龙潭隧道为依托工程,采用红外探测技术对该隧道F2断层段进行了隐伏水体探测,并与该段TSP预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开挖结果表明红外探测预报效果良好,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兆远  刘鑫 《土工基础》2012,26(2):101-104
探讨了利用地质雷达技术进行岩溶裂隙水探测的技术方法,结合雷达探测远离分析了岩溶裂隙水的探测可能性。基于电磁波传播理论,研究了电磁波在含水构造界面上的反射能量分配规律。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地质雷达数据进行了处理,并对岩溶裂隙水进行了综合判断。与开挖结果对比显示,应用地质雷达可较大地提高岩溶裂隙水预报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相似文献   

13.
岩溶问题是深圳地铁16号线面临的最大的地质问题。岩溶的发育程度、分布特征等对地铁设计、施工及运营安全影响很大。岩溶勘察主要是采用物探和钻探相结合的手段,由于地铁工程主要在市政道路下方,常用的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等方法往往不能准确探测出岩溶发育情况。跨孔地震波CT是利用地震波在两个钻孔中分别发射和接收,根据不同位置上接收的场强的大小,来确定地下不同介质分布的一种物探方法。而管波探测法是在钻孔中利用"管波"作为探测物理场,探测孔旁一定范围内的溶洞、溶蚀裂隙、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体的最新孔中物探方法。本文以深圳地铁16号线同乐村站岩溶探测为例,介绍了跨孔弹性波CT、管波探测技术的原理、工作方法及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井间弹性波CT、管波探测技术有较高的精度和可信度,可全面清晰地揭示场地岩溶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地铁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4.
论文根据渝湘高速下塘口一号隧道右洞YK23+187.5~199.5 m和YK23+201~210 m里程段岩溶突水、突泥及二衬断裂病害情况;在初步分析岩溶突水、突泥及二衬断裂病害原因基础上,从探地雷达探测基本原理及探测频率影响基础理论出发,采用探地雷达无损探测技术来探测和诊断隧道突水、突泥及二衬断裂病害原因,技术上可行并取得了明显的探测效果。再根据探测诊断的病害具体情况及原因提出合理的病害处治方案,为隧道病害处治提供可靠技术支持,在优化处治方案下进行有针对性处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针对湖北省神农架滑雪场溶洞勘察要求,主要使用了高密度电法在场区内进行岩溶探测。结合工程地质和钻探资料,综合分析地下岩溶、溶洞等电性差异,以此来探明场区内地下溶洞的分布及大小,利用此方法对场区进行探测,取得了显著的勘察效果。并进一步探讨了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地区溶洞勘察的应用,希望为类似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提供参考性价值。  相似文献   

16.
岩溶区地质状况复杂,溶洞等缺陷可能会导致其无法承受桥梁转体施工过程中巨大的转体重量和非均匀压力.为保证岩溶区转体施工桥梁的安全和长期稳定性,有必要全面准确地探明桩基区域的地质状况.本文以龙岩大桥桩基区域溶洞勘探为例,探究了井间电磁波CT在岩溶区转体施工桥梁工程地质探测中的应用,并结合钻探资料进行地质分析.统计归纳了地下...  相似文献   

17.
卢伟 《山西建筑》2008,34(12):322-323
针对岩溶问题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导致的地质预报准确率较低的难题,介绍了多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可为岩溶隧道施工过程中避免不良地质病害、实施超前地质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结合黔桂铁路六甲隧道岩溶病害帷幕注浆及小导管加固处置实践,在概述岩溶对隧道的危害性和隧道岩溶病害处理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对岩溶病害处理的重要性,探讨了隧道中不同类型的岩溶的处理方法和施工工艺,工程处理的成功实践可为类似工程的处理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9.
在厚覆盖层岩溶发育区,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地质雷达法和超前水平钻探进行探测可较为准确查明岩溶发育的位置、规模、充填特征等。以贵州某岩溶隧道为例,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查明了岩溶强发育区及与隧道的交叉关系,查明了隧道顶板上部岩溶的发育位置、规模、充填特征,较为准确的修正了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等级,通过地质雷达探测及在隧道开挖面周边合理布置一定角度的超前水平钻探,能够进一步查明岩溶发育特征及边界范围,进一步确定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为岩溶处置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地质参考。  相似文献   

20.
白文胜 《工程勘察》2012,(10):81-85
国家重大科学项目500m大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选址贵州平塘,台址地质构造复杂,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根据FAST结构的要求,其建在直径为600m圆周上的六个馈源支撑塔基为主要承重部位,为有效地评价塔基的稳定性,治理工程地质病害,本文以地质雷达在FAST馈源支撑塔地基探测为实例,分析了地质雷达技术在这种地形条件较差的环境中应用的可行性,在探测结果与开挖验证的精度对比分析中,总结得出在工程范围较大时,应分区进行现场物性试验,得到更精确的介质相对介电常数,从而提高探测解释的精度,说明了物探技术在岩溶地基探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随着物探方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和雷达天线及信号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GPR技术将能更广泛地服务于工程建设领域,特别是国家重大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