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民黄河》2013,(10):115-116
根据黄河流域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水源地保护的主要措施:建立流域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采取隔离防护、生态保护与修复等保护措施,加强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排污口治理,严格审批准保护区内入河排污口设置;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监测体系,建设监控信息管理系统;制定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应急预案,形成有效的预警和应急救援机制。  相似文献   

2.
龙江县是黑龙江省产粮第一县,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县,随着第一产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也迅猛发展,城乡供水需求加大,给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文章通过对龙江县自然地理、水文气象、地质条件及城乡饮用水源地现状等进行综合分析,依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对全县城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划分技术方法,并对城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提出了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和建议,为保障龙江城乡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人民黄河》2014,(4):41-43
针对我国2007年颁布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在水源地类型划分、保护区划分方法及具体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工作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引入赋存地点因素、扩充保护区划分方法及具体实施细则等对规范进行完善,为我国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邢台市饮用水源地位于邢台百泉岩溶地下水系统排泄区,水源通过岩溶孔隙和第四系两种方式同时补给.通过对岩溶系统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特性分析,包括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依据、地质参数计算、浅层水和岩溶水保护区按照不同的依据分别进行划分等,组合结果则为保护区范围,制定适合该区域构造特征的划分方案.根据地质构造复杂区域特性划分岩溶区水源地保护区,为类似地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省不断加强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规范化管理,从合理规划水源地布局、进一步规范水源地保护区标志、狠抓现有污染源的综合治理、杜绝出现新的污染源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整治,依法划定保护区,严格保护,消除污染隐患,确保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制度方面,出台《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明确了饮用水源地的核准、变更程序及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的划分要求。完成了《江苏省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提出加强备用水源地建设、污染源清除、生态修复、监测预警等多项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清河水库属于铁岭市备用水源地,同时列为国家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为了有效保护清河水库水源地,文章以清河水库水源保护区划分结果为依据,调查了保护区内污染源及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水源保护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南宁市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的调查、监测,分析南宁市水源地水资源变化趋势,进行水源地水量风险评价、水质现状评价,对水源地进行保障预测,提出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的建议,促进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监督管理,保证城镇居民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关系到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在前期评价并计算了一级、二级保护区半径基础上,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制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规定的有关技术原则为指导,介绍庄浪县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图在ArcGIS9中的实现过程,最终确定了饮用水水源地的一级、二级保护区界桩和范围,为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工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简述了饮用水水源地的划分方法,并提出了科学的设立引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赵芳 《吉林水利》2021,(12):48-52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事关民生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本文研究工作以保障太原市饮用水水安全质量为目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研法,分别对太原市当前4处国家级重要饮用水水源地(1处水库型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和3处岩溶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基本概况、保障达标建设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评价,同时分别从水质保护、水量保证、安全监控和综合管理四个方面探讨归纳了当前太原市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并针对性的提出一定建议和应对措施.相关研究结论旨在提高太原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管理水平,以期为太原市乃至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质量提高、保护与管理机制体制完善和保障达标建设水平提升提供可参考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规定"精神,科学规划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对农一师集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行划分,解决水源长期以来保护区界线不清、管理依据不足的状况,为完善水源地保护管理制度,削除和减轻影响水源地的各类污染因素奠定基础,对保障农一师师市农村饮用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永济市蒲州济运公司水源地、自来水公司水源地和中国北车集团电机厂水源地三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水源地的水质安全状况和供水量情况,建议在水源地建立隔离保护区并进行综合治理,防止对水源地保护区造成人为破坏,有效保护水源地,改善水环境.  相似文献   

13.
鞍山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城市供水危机,进一步加强城市水源地的保护区,对鞍山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进行科学划分,以保护鞍山市的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生命线,开展中线水源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是“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重要保障,也是中线工程成功的关键之一。针对中线水源地特点,以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为核心开展了保护区划分工作,在分析国内外保护区划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结合丹江口水库分流情况、污染源对调水水质的影响以及污染物浓度年龄时空分布特征等,采用类比经验法、不利排污情景法以及应急响应法等3种方法,提出了中线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在此基础上,应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推荐方法,辅以GIS技术,分别划分一级保护区陆域范围、二级保护区范围以及准保护区范围,并对各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成果有利于协调周边省份和地区的水环境保护管理,推动水源保护立法,为南水北调中线供水水质长期稳定达标提供重要保障,体现新时期“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15.
刘昆鹏 《水利发展研究》2013,13(10):19-23,32
文章以水利部开展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典型调查为基础,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建议,即依法划定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完善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保障农村供水安全;加强水源保护区环境监测,保障农村饮水环境安全;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意识;统一规划,统一施工;建立应急机制,实时监测,确保饮用水水源水质水量;落实水源地保护管理经费,保障工程长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13年水利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严格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按照"水量保证、水质合格、监控完备、制度健全"的要求,大力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文章结合南昌市赣江饮用水水源地现状,分析了水源地的安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开展水源地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方案,为南昌市赣江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根据环境保护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以及《陕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条例》等规范,结合水源地地形和水文地质条件、取水井布局、污染源分布情况、供水任务等特点,采用经验值法和经验公式法,提出府谷县田家镇石马川河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的划分方案,结果表明:为便于实施环境管理,确保水源地水质不受污染,石马川河地下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范围宜为石马川河干流及干流两岸较大支沟的河谷底与两岸山坡坡脚线构成的河滩区域;二级保护区范围为一级保护区边界线向外径向距离为400 m的区域。在采用规范推荐的理论划分方法时必须结合水源地自然和社会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划分方案,达到有效防控污染源,确保饮水安全目标。  相似文献   

18.
文中选择桓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作为研究区,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卫星"高分一号"卫星数据,通过遥感图像解译与分析技术,对保护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现状进行定量调查,探讨水源地的污染特征与分布。其遥感研究成果将为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评估及相关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分析及保障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特点及在环境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别从管理制度及能力建设、污染防治技术对策、公众参与角度提出了完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障对策的建议:全面开展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估工作,制定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对其选址进行科学论证与调整;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并规范其标识;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提高污染防治能力。  相似文献   

20.
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技术需求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水文循环角度出发,将饮用水水源地水陆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水土资源综合管理,分区、分级控制的水源地管理理念。将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划分为水体、入库径流及汇流区(包括岸带和坡面带),在安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各区安全保障的技术需求及管理目标。分析指出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的关键区域为坡面带,坡面带安全保障技术关键在于认清保护范围及控制手段。提出坡面带保护区划分的新思路,根据降水、地形坡度、土壤、植被生态,划定核心保护区,其外围营造一定宽度的草林复合防护系统作为缓冲带,防护系统以外为一般保护区,实行分级管理。草林复合防护系统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参数须通过实验研究来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