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7)
艾丽斯·沃克是美国黑人文学的典型女作家代表,她的作品主要关注南方黑人妇女的生存状态,并且还提出了有名的"妇女主义"。在她的经典之作《紫色》中,沃克塑造了一个从懦弱到觉醒进而寻找到自我,赢得解放的黑人女性。本文从妇女主义的角度分析了《紫色》中的主人公西丽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主要探讨了西丽追寻女性自我,追求独立,以及追求和谐的两性关系。文章旨在揭示黑人妇女解放的出路在于要反抗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的双重压迫,认识自我价值,寻求自我尊重,争取独立,在黑人妇女和黑人男性之间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两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3)
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是美国最有影响里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同时也是黑人社会中女权的申辩者。我国学术界最早开始研究她的文学著作始于1980年,主要关注她的著作中的妇女主义问题。其中体现出的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与生态主义的结合,将生态恶化与女性附属地位联系在一起,认为二者是在不断的发展中发生恶性循环。本文通过剖析艾丽斯·沃克小说《紫色》中的女性生态主义,来了解生态女性主义其中期望构建一种平等、互助、友爱的社会制度的内在含义。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5)
爱丽丝·沃克的小说《紫色》在描述黑人女性如何自立自强的同时,还描写了主角的姐妹情谊和同性之爱。本文旨在通过小说中有关的黑人语言,分析黑人女性对妇女主义的身份认同感以及为实现自身奋斗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24)
《外婆的日用家当》是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短篇小说。小说以女性的叙事角度刻画了三位黑人女性,反映了当时黑人女性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显示了作者对黑人女性的关注和对黑人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2)
艾丽斯·沃克的《紫色》和威廉姆·福克纳的《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女主人公同样生活在男权主导的社会,她们的命运有着不同忽视的相似和联系。本文采用女性主义视角,对两位女主人公女性意识的觉醒之路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两者结局不同的深层原因,以期给女性主义的觉醒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5)
《黄色墙纸》是吉尔曼一篇带自传性质的短篇小说。本文主要从女性所扮演的三大角色女人、妻子和母亲进行分析,看父权社会里男性对女性的禁锢和束缚以及女性重新认识自身、对男性权威反抗的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33)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称谓语能够体现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跟随时代一起变化发展。女性话语作为边缘话语,近些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女汉子""女博士""绿茶婊"等网络流行女性称谓语的出现,反映了女性社会身份的变化,使人们对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分析此类网络流行女性称谓语,有助于解读当代女性在社会中充当的角色,并有助于提高女性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7)
宗璞小说《野葫芦引》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吕素初、荷珠、吕香阁、吕碧初这四个女性形象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了宗璞的女性观,从中能得出宗璞对女性自身本质、生命意义以及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的回答。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7)
《镜花缘》是一部以才女群体为描写对象,抒发作者进步女性思想的小说。在作者的笔下,女性形象与传统的女性大有不同:她们不仅爱好读书、多才多艺而又独立自主、勇敢坚韧。她们打破封建传统思想上"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桎梏,不仅在教育上享受与男子平等的权利,还被允许参加科举考试,这无疑是女性解放思想一个重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1)
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众多小说都以女性人物形象为中心,男性人物形象为陪衬。《雪国》是川端康成唯美主义代表作,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对女性人物心理的刻画细致入微。在《雪国》中,川端康成通过对驹子和叶子两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体现了日本传统女性的人格和心灵之美。本文以小说《雪国》中女性人物形象为切入点,分析川端康成对女性人物的心理刻画。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23)
通过分析《灿烂千阳》中女性与自然的亲密性、女性与自然与生俱来的母性关联和女性的生活经历正如大自然的四季变化,揭示出女性和自然的内在关联。女性具备自然的特点,自然具有女性的特质,女性比男性更亲近自然。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9)
《荆棘鸟》是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于1977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入手,对菲奥娜、梅吉和朱丝婷祖孙三代在父权制社会里抗争命运、追求爱情幸福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分析。这对当今女性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命运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4)
《绿野仙踪》是清代一部集世情、历史、神魔的小说。小说塑造了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物形象。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为小说筑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部小说中,女性只是作为一个陪衬,并不是主要的角色。这些作为配角的女性形象,写得有血有肉,性格刻画的入木三分。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9)
《论语》是中国儒家传统经典之一,但是《论语》一开始并不在"经"部之列,它同《孟子》一样也经历了"由子升传,由传升经"的过程。本文首先以图表的形式按时间顺序列举出《论语》在历代目录学著作中的著录情况,然后对各个时期《论语》的研究状况,重视程度进行总结。最后总结出《论语》地位变化的大致轨迹。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2,(1):70-72
本文以托尼·莫里森的最后一部小说《上帝救助孩子》中的女性商品化为切入点,分析以主人公布莱德为代表的当代女性在消费社会下被商品化的现象,认为消费社会让布莱德身体、形象逐步商品化,从而导致其思想观念慢慢物化,陷入与自我和他人相处的困境。然而作为消费对象的布莱德最终开启了自我寻找之旅,抵抗被商品化的命运,寻到了一度迷失的自我。莫里森通过小说批判了消费社会下的女性商品化现象及其对于女性自身的异化和健康人际关系的破坏。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5)
多丽丝·莱辛被誉为继弗吉尼亚·伍尔芙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是历史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十一位女性作家。其处女作《野草在歌唱》以玛丽为主人公,深刻细腻地描写了当时生活在南非大陆的白人女人的现状。文章通过分析玛丽的一生,旨在揭示当时女性地位的可悲可叹。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5)
明末清初涌现的一大批才子佳人小说,《两交婚》也是其代表作之一。小说中男女以诗为媒介,由爱才而产生了思慕与追求,私订终身结良缘,中经豪门权贵为恶构隙而离散多经波折终因男中三元而团圆。在故事发展模式上没有较大突破,但其中体现的女性解放值得一探。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9)
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讲述的是三个女性角色围绕男主人公展开的,以人生为主题的故事,是一部争议比较大的小说。不同的读者对于这部小说想要表达的内容众说纷纭。本文从女性读者的角度出发,挖掘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2)
文章通过对莫泊桑的经典长篇小说《漂亮朋友》中与主人公杜洛瓦关系密切的几位女性角色拉歇尔,玛德莱娜,德玛莱尔,瓦尔特夫人,苏珊等人的性格分析与角色分析来辨明在男性话语为中心的批判现实主义文本中,女性角色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3)
托尼·莫里森在《宠儿》中成功刻画了黑人女性形象,除此之外,她还出色地塑造了一系列黑人男性形象,他们在追求平等和尊严的过程中,受尽屈辱,却顽强不息。莫里森对于黑人男性的刻画从不同侧面深化了《宠儿》的主题,他们在黑人自我身份认同以及黑人民族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