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6,(3)
民间玩具是我国文化产物的一部分,是一种民间艺术。中国民间玩具在制造发展过程中,积极吸收并借鉴了中国美术、中国手工艺等的精髓,玩具中还蕴含着中国的民间文化习俗和传统思想,从中国民间玩具中就能看到中国的民间文化。我们应该对中国民间玩具予以重视,分析中国民间玩具文化的发展,为我国的艺术设计提供灵感。  相似文献   

2.
民间传统手工艺中承载着最正统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传统手工艺在我国忙于追赶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之中遭受到了严重冲击并逐渐衰落。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依旧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本文将以库淑兰剪纸艺术中的装饰元素在儿童插画中的应用和东昌府葫芦雕刻中的技艺及元素在现代陶艺设计中的应用为例来探索一条民间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1)
民间传统手工艺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其中的根雕艺术更是历史的见证者。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机械化的工艺品逐渐替代了根雕这类需要很长时间精细打磨的手工艺品。根雕这门手艺作为一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将其融入现代生活,使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从而促进根雕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1)
中国民间手工艺已经不仅仅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中国的艺术瑰宝。民间手工艺的装饰之美体现在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人民群众生活中,它在满足人们生活所需的同时,还给人们的生活添加美好的色彩。人们运用手工艺将各种吉祥符号镌刻在手工艺品上,不仅能够美化生活,而且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22)
蓝印花布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中的一朵奇葩,其印染技艺是最古老的织物印花方法之一。南通地区的蓝印花布以纯手工"纺、织、染"为一体的民间技艺,表现出蓝与白的和谐之美,创造出淳朴、自然的艺术世界,因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现代设计中,设计师若能将深厚的传统文化与时尚的设计理念相互交融、除旧布新,蓝印花布作品必能在现代手工艺设计中散发新活力,创造新时尚。  相似文献   

6.
李游  覃琛 《中华民居》2012,(2):74-77
作为一个民俗文化的古老载体,庙会其实就是一个舞台,是传统、历史、民间、民俗文化的一个剪影,是一个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缩影。它是从古代严肃的宗庙祭祀和社祭及民间的信仰中孕育诞生,体现着原始信仰、民间信仰、宗教信仰,发展到现在不仅仅是传统民俗,更是一次精神履约。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2)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手工创作更是完全自由的。在设计课堂教学上,突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生产工艺,强调创新设计,能够充分体现手工艺的价值。文章从传承和创新两方面论述了手工艺对艺术设计教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1)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无处不渗透着传统艺术的光辉,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民间艺术一直以来都是民众创作、使用和欣赏的艺术形式,传统民间玩具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以其鲜明的娱乐性、趣味性和祈求性充实着百姓的生活。民间传统玩具是综合的艺术载体,其丰富的内容、绚丽多彩的形式、独特的构成原理及其所体现出的审美意义都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资源。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0)
中国的泥塑工艺源远流长,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是用粘土捏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本文主要以泥塑元素"挂虎"为核心元素进行设计,并对其设计方法和方案进行阐述。陕西凤翔泥塑作为中国流传最久的民间手工艺术之一,力争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增添新的传承方式。  相似文献   

10.
民间手工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对传统民间手工艺的传承、保护和创新,本文通过对天水地区古村落特色手工艺分析,达到对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4)
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传统手工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有着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价值。文章以四川成都及其周边中小学美术教育状况的调查为基础,针对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剪纸工艺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新时代的角度和观念对待这种传统工艺,思考如何汲取剪纸工艺的文化精髓,把剪纸工艺引入中小学美术教育。  相似文献   

12.
《家饰》2014,(9):98-111
季节的流转、对天地万物的感激、岁月与时光的感动……这些生活里鲜活的片段,都曾留存在民间的手工艺里。当地最常见的材质结合代代流传的技艺,虽然被苦苦挽留,但也未能敌得过时代的浮躁而渐渐消失。作为历史与当代的连接着,“不忘初心”的设计师们,将传统手工艺以全新的方式回归到现今的日常生活中,不仅让传统的材质与工艺焕发光彩,也给了我们一座可以回溯过去的桥。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1)
在经济文化迅猛发展的当代社会,当代艺术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无论绘画、雕塑、建筑还是民间手工艺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然而在这迅速发展的繁荣景象背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点便是艺术原创性的缺失。剪纸作为民间手工艺的一支主力军,也出现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0,(2)
传统手工艺凝聚着人类智慧,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贯穿于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面对如何将我国传统手工艺与美术手工制作课程有效融合这一命题,教师应该提升思考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探究融合途径与方法,使传统手工艺在教学中得到传承和创新。该文在此背景下,以传统手工艺在手工制作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内容,探究加强二者联系、提升美术课堂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20)
民间手工艺是一项极具时代性和地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封闭的传承方式使其在机械化生产的冲击下呈现日渐衰微的趋势。如今,将手机等移动终端运用于民间手工艺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文章探讨如何恰当地利用这一技术手段在广度、深度和时间延续上更好地实现对民间手工艺遗产的展示与传播,通过移动终端让民间手工艺遗产在人们生活中建立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新的展示平台。  相似文献   

16.
正纸马作为中国民间版画体系中的特殊类型,它以道佛与俗神为表现对象,根据地域风俗、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内容千变万化,造型丰富多彩。江苏地区物产富饶,民风淳朴,使得纸马这一传统手工艺制品源远流长。作为民间艺术品,纸马展露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民族风格,成为江苏地区一个具有鲜明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品。江苏纸马的发展历程纸马自唐代在我国出现,伴随着宗教信仰在民间流行,成为各地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17)
云渡桃雕是以桃核为载体,运用传统手工艺,雕刻制作各种桃核制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其在江苏省泗阳县云渡村及其周边地区广为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日益升温,保护民间传统文化的呼声日渐高涨,云渡桃雕作为宿迁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李游  覃琛 《中华民居》2012,(3):74-77
作为一个民俗文化的古老载体,庙会其实就是一个舞台,是传统、历史、民间、民俗文化的一个剪影,是一个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缩影。它是从古代严肃的宗庙祭祀和社祭及民间的信仰中孕育诞生,体现着原始信仰、民间信仰、宗教信仰,发展到现在不仅仅是传统民俗,更是一次精神履约。庙会是台儿庄比较重要、规模比较大的传统节日,最初以祭祀祈福为主。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也渐渐在时尚与传统中交错出新的景象,大  相似文献   

19.
正"线下"思维之一当代艺术面对中国传统民间编织手工艺的思维,或许应该是"切经断纬",抑或至少是需要"切经断纬"式的思维模式。冲散、扔掉、重构、再拿来,确实需要在一个时间的长河里,时代的背景下反复的"切经断纬",大胆的改变与颠覆。用一种从属于"进化论"式的方法,优胜劣汰出一个有着清晰脉络的传统与当代共生的一种艺术形态,所以我们需要用大胆的"切经断纬",让我们中国传统手工艺进入一个"无经无纬"的状态。打散的细节如同一个个飘荡的魂魄,重新找寻到一个真实的载体,再次重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24)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会有各种大数据充斥人们的大脑,人们越发忙碌,一些人因此变得麻木而对设计失去了应有的激情,不再为设计而设计,而是更多地关注高科技。面对渐行渐远的本土悠久的物质文化和民间手工艺,我们应该敲响警钟,理性对待当代高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影响,思考如何将民间手工艺转换、再生以保留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