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飞  刘继明  毛林涛 《山西建筑》2010,36(10):58-59
探讨了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和型钢混凝土受扭构件在纯扭作用下极限扭矩的计算,并将它们的受扭情况进行了对比,通过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比较,计算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
依据7根箱形型钢混凝土梁的受扭性能的试验结果,在变形协调基础上建立了开裂扭矩计算公式,采用等效钢筋法建立了符合我国规范计算公式形式的极限扭矩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建议的公式满足精度要求,可为箱形型钢混凝土梁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双轴对称型钢混凝土构件的复合受扭性能,以配钢形式、箍筋间距、混凝土强度、轴压比、扭弯比为变化参数,完成了10个型钢混凝土试件的单调加载试验。研究了压弯剪扭复合受力下构件的破坏形态、扭率-扭矩曲线,并以叠加原理为基础,探讨双轴对称型钢混凝土构件在扭矩作用下的开裂扭矩和极限扭矩计算。结果表明,试件均经历了开裂荷载前的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峰值扭矩后的破坏阶段;10个试件最终呈扭型破坏;闭合角钢桁架混凝土构件受扭承载力明显优于实腹式十字形型钢混凝土构件;轴压比从0.1增加到0.2,试件受扭承载力平均增长11.5%;扭弯比从0.5增加到1.0,试件受扭承载力平均减小2.3%。根据改进的内力分配法和叠加原理提出的计算公式,其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实腹式型钢混凝土梁在扭矩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了6根不同参数实腹式型钢混凝土梁和1根钢筋混凝土梁的纯扭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实腹式型钢混凝土受扭构件与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的开裂机会相等,可以忽略型钢对开裂扭矩的影响;但型钢对极限扭矩有大幅提高作用,并有效改善了构件的延性;减小箍筋间距和增大配钢率可以提高型钢混凝土构件的受扭承载力。通过分析提出了型钢混凝土纯扭构件开裂扭矩和极限扭矩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设计参数对型钢混凝土复合受扭柱极限扭矩和延性的影响规律,以轴压比、扭弯比、配箍率和加载方式等为设计参数,完成了3组15个试件的试验,并基于试验得到的数据进行了设计参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提升轴压比对极限扭矩影响不大但会降低延性;提升扭弯比可提高极限扭矩和延性;提升配箍率可提升极限扭矩但降低延性;配置栓钉对极限扭...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H型钢混凝土梁的受扭性能,以不同种类型钢及不同配筋方式为研究参数,完成了2根钢筋混凝土对比梁,6根H型钢混凝土梁的纯扭试验,分析了试件的受力过程、破坏形态等,研究了H型钢混凝土梁独特的裂缝开展与分布规律。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钢筋及型钢对试件的开裂扭矩的提高作用可忽略不计,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试件的极限扭矩,且型钢能显著改善试件开裂后的变形性能和后期抗扭刚度。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配槽钢骨架型钢混凝土梁在扭矩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设计了4根配槽钢骨架型钢混凝土梁和1根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对比试件,通过观察配槽钢骨架型钢混凝土梁在扭矩作用下的受力过程及破坏形态,探讨混凝土强度、配箍形式、缀条形式及其间距等对试件受扭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截面配钢率对提高梁的开裂扭矩作用不明显,但槽钢骨架能显著提高试件的极限扭矩和后期抗扭刚度,还能有效改善构件的延性。最后提出配槽钢骨架型钢混凝土梁开裂扭矩和极限扭矩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配槽钢骨架型钢混凝土梁在扭矩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设计了4根配槽钢骨架型钢混凝土梁和1根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对比试件,通过观察配槽钢骨架型钢混凝土梁在扭矩作用下的受力过程及破坏形态,探讨混凝土强度、配箍形式、缀条形式及其间距等对试件受扭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截面配钢率对提高梁的开裂扭矩作用不明显,但槽钢骨架能显著提高试件的极限扭矩和后期抗扭刚度,还能有效改善构件的延性。最后提出配槽钢骨架型钢混凝土梁开裂扭矩和极限扭矩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永春  雷强  宝青云 《山西建筑》2007,33(24):77-79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型钢混凝土构件在纯扭矩作用下的整个受力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得到的极限荷载比试验值稍高,但总体上与试验值符合较好,说明利用ANSYS软件对型钢混凝土受扭构件进行数值模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钢管混凝土压扭,弯扭构件承载力相关方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对钢管混凝土压扭、变扭构件进行全过程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推导了钢管混凝土压扭和变扭构件承载力相关方程。采用相关方程计算钢管混凝土压扭和弯扭构件的承载力,方法简便,符合实用原则,并且和轴压、纯弯及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相衔接。最后,本文提供了压扭和弯扭构件设计公式。  相似文献   

11.
王磊  苏小卒 《建筑科学》2006,22(6):30-33
实腹式型钢混凝土梁中型钢和混凝土之间的滑移会引起梁正截面承载力的变化,本文阐述了取得这一变化下限的条件和计算此下限值的方法。这一方法为评估粘结退化的型钢混凝土梁的承载力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首先,从梁中型钢和钢筋混凝土之间有滑移时的协调变形问题出发,提出复合平截面假定,讨论了取得梁正截面承载力下限的条件,建立了求解此下限值的截面平衡方程组,并将其数值解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二者符合比较好,并给出相应的简化计算方法用于工程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12.
型钢混凝土梁的界面滑移位移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斌  刘俊玲  刘咏 《建筑科学》2006,22(4):1-4,9
研究型钢混凝土简支梁在基本荷载作用下的界面滑移。以型钢上、下翼缘为界将型钢混凝土梁截面划分成三个不同的理想弹性体,利用弹性分析理论建立一般受力情况下界面滑移的微分方程组。通过分析其受力特点,推导出型钢混凝土简支梁在纯弯矩、对称集中荷载以及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型钢上、下翼缘与混凝土之间滑移量沿梁长度方向变化的关系式,并对三种情况下滑移量的模拟曲线分析对比。为用数学方式描述复杂受力情况下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滑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研究型钢混凝土梁界面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型钢混凝土结构是现今高层建筑中经常采用的结构形式.为了保证地震时型钢混凝土柱的延性,<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l38-2001)类似钢筋混凝土柱并考虑了型钢的作用规定了型钢混凝土柱的轴压比限值,但没有很好地反映轴压比限值实际应是柱界限破坏时的轴压比.经研究,建议仍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柱轴压比的定义并根据界限破坏推导了型钢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边框架梁的扭矩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边框架梁与次梁的空间受力状态,以超静定次梁为计算单元,运用力法计算边框架的未知约束力.  相似文献   

15.
型钢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国内两本型钢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即《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和《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YB9082-97)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6.
苏毅  程文瀼 《工业建筑》2006,36(2):85-87,63
给出了钢骨混凝土柱界限破坏时,最外侧受拉钢筋先屈服的条件;研究了配置工字形钢骨时,绕强轴受弯和绕弱轴受弯的轴压比限值公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配置十字形钢骨的轴压比限值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拉断破坏模型、剪切破坏模型和基于塑性极限分析的上限定理,经过理论推导得出型钢混凝土的临界保护层厚度,并将所得结果与试验值、规范规定值进行比较,从而为型钢混凝土的粘结滑移性能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带高位SRC梁式转换层建筑结构是一种竖向不规则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形式,结构受力机理复杂。设计难度大。现行规范对转换层的设置位置只限于低位。为此,运用地震反应谱理论及有限元计算分析软件,进行了SRC梁式转换层的设置位置对高层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立拉断破坏模型、剪切破坏模型和基于塑性极限分析的上限定理,经过理论推导得出型钢混凝土的临界保护层厚度,并将所得结果与试验值、规范规定值进行比较,本文为型钢混凝土的粘结滑移性能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发展 ,SRC混合结构因其全面发挥了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势而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 ,介绍了该类结构的发展、优点及常用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