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对成核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加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来改变聚丙烯(PP)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研究了成核PP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DCP后。成核PP的相对分子质量降低、分布变窄,促使PP结晶速度进一步提高,晶体尺寸进一步减小。成核PP中的β晶型消失。当成核剂TM-3和降解剂DCP的含量分别为0.4%和0.05%时。成核PP的透明性最好。随成核PP的相对分子质量降低、分布变窄,成核PP的力学性能略微下降。  相似文献   

2.
采用两种立体缺陷分布均匀性不同的等规聚丙烯(iPP),制备了两种等规聚丙烯/纤维素纳米晶(iPP/CNC)复合材料,研究了纯iPP和iPP/CNC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动力学行为及结晶形态。结果表明,与立体缺陷分布更加均匀的PP-B相比,PP-A表现出更高的结晶温度、熔点和结晶度,球晶尺寸明显更小,等温结晶速率更快;加入CNC后,PP-A/CNC和PP-B/CNC的结晶温度变高、结晶峰宽变窄、熔点及结晶度上升、晶体尺寸显著降低、等温结晶速率进一步提高,且二者之间在结晶速率上的差距明显缩小,反映出CNC对于iPP的结晶能力同样具有较为显著的提升效果。对于i PP/CNC复合材料,iPP的立体缺陷分布和CNC对其等温结晶动力学及晶体形态都有十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等规聚丙烯(iPP)/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复合材料,分析了MWCNTs对iPP基体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研究了MWCNTs的加入对iPP基体β晶形成以及β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MWCNTs对iPP基体来说,可以起到α晶成核剂的作用;通过利用高温预剪切与MWCNTs之间的竞争作用,可以有效地对iPP/MWCNTs复合材料注塑制品不同层次β晶的含量及其分布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4.
接枝过程以线型等规聚丙烯(iPP)为原料,分别采用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FA-3F)、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FA-12F)和甲基丙烯酸十七氟癸酯(FA-17F)为接枝单体,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通过反应挤出过程制备含氟改性聚丙烯。结果表明,长链含氟单体在接枝过程中更具优势,这可能与其较高的沸点有关;含氟单体的接枝度随单体加入量和引发剂加入量的增加均呈现出先迅速增加而后增加速度变缓的趋势,接枝效率则呈现明显的先增加后减少的现象;改性后聚丙烯的分子量大幅度下降,其中长链含氟单体在获得较高接枝度的同时尚保持较高的分子量,且其分布略窄。  相似文献   

5.
间规聚苯乙烯/等规聚丙烯共混物的热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动态力学分析(DMA)和热重法(TGA)等研究了间规聚苯乙烯/等规聚丙烯(sPS/iPP)、sPS与聚-1-丁烯(B30)组成的嵌段共聚物和sPS/iPP/B30共混体系的热性能。结果表明sPS/iPP是不相容体系,B30与iPP可相容,B30可作为sPS/iPP共混物的相容剂。DSC和DMA分析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B30时,sPS/iPP/B30共混物中iPP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B30加入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而sPS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则随B30加入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TGA分析结果表明共混体系的热失重温度高于300℃,比iPP的高。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一种β成核剂(CHB-5)的含量对等规聚丙烯(iPP)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用广角X射线衍射(WAXD)研究CHB-5诱导iPP晶型的变化,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CHB-5对iPP熔融行为和结晶行为的影响,用偏光显微镜(POM)观察CHB-5诱导iPP结晶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CHB-5的加入使iPP的成核能力增强;CHB-5可降低iPP的熔融温度,提高其结晶温度和结晶起始温度,加快结晶速率;CHB-5能降低球晶尺寸;CHB-5的加入可使iPP缺口冲击强度提高。  相似文献   

7.
介绍聚丙烯纤维专用料的生产技术要求,通过添加过氧化物制备出不同熔体流动速率(MFR)的聚丙烯产品,重点考察不同过氧化物形态及其加入量对最终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过氧化物A,可以使基础树脂MFR显著提高;相对分子质量降低;分子量分布变窄;拉伸强度、灰分等性能都达到高MFR聚丙烯纤维专用料的技术指标,满足目标产品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加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来改变聚丙烯(PP)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及分布,研究PP流动性对PP/POE(聚烯烃弹性体)聚集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固定分散相POE用量(30份),随着基体PP相对分子质量降低,基体流动性变好,使PP/POE分散相粒径尺寸增大.  相似文献   

9.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重复挤出对等规聚丙烯(iPP)微观结构的影响,考察了iPP在不同温度和单轴拉伸应力水平下的蠕变响应.结果表明:iPP的蠕变响应与其重复挤出导致的结晶度、球晶尺寸及相对分子质量变化的竞争作用有关.随着挤出次数增加,iPP的结晶度提高,球晶尺寸先显著减...  相似文献   

10.
摘要:为研究正辛基笼型倍半硅氧烷(O-POSS)对等规聚丙烯(iPP)的改性作用,合成了O-POSS并将其与iPP共混制备了iPP/O-POSS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O-POSS用量对复合材料的流变性、力学性能和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O-POSS加入可改善聚丙烯材料的流动性,融体假塑性增强。加入O-POSS球晶尺寸变小,熔点和结晶度提高,且有助于改善材料力学性能,O-POSS硅笼含量为4% 到6%时,复合材料有最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常规分子量表征手段很难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的分子量测试现状,综述了PE–UHMW分子量分布及其大小测试方法。PE–UHMW分子量分布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利用不同温度时溶解性不同实现分离,利用凝胶色谱柱实现分离,利用运动速度与分子量之间的关系实现分离。PE–UHMW分子量测试目前主要有黏度法、凝胶色谱连用技术、流变仪法等,其中黏度法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这种方法重复性差,其可靠性和准确性还不稳定。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PE-UHMW)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的测试方法,主要有黏度法、流变法和凝胶渗透色谱法(GPC)。黏度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测试方法,主要采用高温乌氏黏度计,按照聚烯烃稀溶液的黏度测试方法进行,并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得到PE-UHMW的相对分子质量。流变法是一种有效的测试PE-UHMW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方法,但目前该方法仍需改进。采用GPC法测试PE-UHMW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在技术上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为验证ASTM D4020–2011和GB/T 1632.3–2010是否适合测定我国常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的黏均分子量以及探讨奥氏黏度计能否代替乌氏黏度计测定PE-UHMW的黏均分子量,研究了黏度法测定PE-UHMW分子量的影响因素,包括黏度计与毛细管内径的选择、溶液浓度与溶剂的选择、抗氧剂的作用、实验温度的控制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等。实验结果表明,十氢萘是配制PE-UHMW溶液的较佳溶剂,PE-UHMW溶液的浓度与毛细管流出时间分别控制在0.008~0.050 g/(100 mL)与80.0~140.0 s较为合适,加抗氧剂能有效防止PE-UHMW的氧化降解,选用毛细管内径为0.55 mm的奥氏黏度计可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凝胶色谱法测定木素分子量及其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凝胶色谱法测定本素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方法和取得的进展。新型高效凝胶位的出现,使凝胶色谱法可以测定多种本素分子量。用凝胶色谱法测定木素的分子量,需要根据样品的性质选择色谱技、流动相和标样,并通过实验确定合适的色谱条件。本素样品可能需要经过适当的预处理以适应色谱柱和流动相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A series of commercial polyether polyols with well-defined molecular weights (MW) was used along with propylene glycol and dipropylene glycol as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 calibration standards to determine the MW and oligomeric composition of the synthesized low MW fatty acid methyl ester (FAME) polyols, having an MW of lower than 600 Da. This GPC analysis was compared to the one calibrated against the commercially-available polystyrene (PS) standards and to the number-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M n) obtained via vapor pressure osmometry (VPO) technique. The MW of FAME polyols obtained with GPC calibrated against polyether polyols were closer to the M n values obtained via VPO than the MW obtained via GPC calibrated against PS standards. Using the reliable GPC calibration, the MW distribution and the hydroxyl functionality of FAME polyols were determined with greater confidence.  相似文献   

16.
王小兵 《广州化工》2014,(17):129-131
建立凝胶色谱法测试聚苯醚平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采用凝胶色谱仪,色谱柱为Waters HR1、HR2、HR4E,检测器为示差折光检测器,流动相为甲苯,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40℃。此方法快速、准确、操作方便,测试数据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并对影响测试结果的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加碱大块均聚后水解工艺合成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产品可用于石油开采、水处理、造纸和污泥脱水等。本项目研制的新型水溶性引发剂可用于各类水溶性单体聚合,可大幅度提高产品分子量,改善产品的水溶性。  相似文献   

18.
白颖  李建伟 《塑料科技》2007,35(4):70-71
介绍了用凝胶色谱法测定高聚物的平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相似文献   

19.
高分子量聚醚多元醇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高压反应釜中,采用双金属催化剂,以丙三醇和环氧丙烷为原料,制备了高分子量(Mn≥8000)聚氧化丙烯三醇,其不饱和度为0.010~0.017mol/kg。结果表明,在该体系中,反应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85±5)℃,反应时间4~6h,环氧丙烷与丙三醇投料质量比为120/1~200/1,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12%~0.18%,加适量的溶剂有利于提高聚醚的分子量。  相似文献   

20.
The effective drawability of solution-cast or -spun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is enhanced significantly in comparison with an identical polymer sample that is crystallised from the melt. The maximum attainable draw ratio, which primarily determines the fin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creases continuously with decreasing initial polymer concentration in solution. A tensile strength of 3.2 GPa and an axial Young's modulus of 120 GPa could be obtained by drawing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cast from a 1% polymer solution. This phenomenon of increased drawability is discussed in terms of a reduced number of entanglements per macromolecule in solution-cast polyethyle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